- 当代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
- 李向东 杨秀杰 陈戈
- 1415字
- 2021-04-04 09:55:25
第二章
空缺现象与空缺研究
空缺(лакуна)源于法语词“lacune”,指空白、缺损之意,作为术语表示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现象、特征等等。近几十年来,该术语广泛应用于跨语言对比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被许多学者用来描述和揭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中存在的民族差异成分。
黑尔(K. Hale)在《语法和文化中的空缺》一书中对澳大利亚Warlpiri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同英语文化加以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概念是共性的,但概念的表达是个性的。共性通过语言符号或完全、或不完全地体现在某一文化中。比如,“数”的概念是多种文化所共有的、共性的范畴,但是,“数”的概念的表达形式在具体的语言中会有差异,这取决于实际交际需求。比如,在Warlpiri民族的语言中没有传统意义上数的表达形式,可视为空缺(gap)的存在,但是,因其有“数”的基本概念,这一空缺的填补也就成为轻而易举之事[1]。
一些俄罗斯学者运用空缺概念,阐述语言之间和语言内部的种种差异。斯捷潘诺夫(Ю. С. Степанов)在对比分析法、俄两种语言时指出,所有的无等值词均可视为空缺。空缺现象不仅表现在词义上,还表现在词的上下文、词的分布和词的使用频率上。他把空缺分为绝对空缺(абсолютная лакуна),即在另一种语言中无与之相对应的等值词,相对空缺(относительная лакуна),即它与另一种语言的对应单位使用率高低不同[2]。巴尔胡达罗夫(Л. С. Бархударов)在对无等值词进行分类时,将在一种语言中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因为某种原因无与之对应的词或固定词组的词汇单位归为“偶然性空缺”(случайная лакуна)[3]。穆拉维约夫(В. Л. Муравьев)认为,概念背景的不同或概念外延的不完全对应都会导致联想空缺(ассоциативная лакуна)的产生。空缺的存在不仅是语言间的,也可以是一个语言内部的,即因历史阶段不同而产生空缺[4]。换言之,空缺有文化间空缺(интеркультурная лакуна)和文化内空缺(интракультурная лакуна)之分。
在探讨空缺现象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化间的共性与个性的认识有两种基本研究途径。西方语言学界用语言和文化共相(универсалии)的功能机制来解释空缺的存在,认为某些具有共性意义的文化或语言现象未必出现在所有的区域文化中,也就是说,在某些区域文化,它们可能是空缺。俄罗斯语言学界则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恒量(инвариант)与变量(вариант)来解释空缺概念。恒量是指一系列语言文化变量中共同的那部分语言行为的总和[5]。实际上,这反映了认识空缺的两种途径:前者从共性→到个性;后者从个性→到共性。它们互为补充,有助于加深对民族文化特点的认识。
空缺现象是语言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关于空缺的研究已经形成一支重要的学术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索罗金(Ю. А. Сорокин)、马尔科维娜(И. Ю. Марковина)和贝科娃(Г. В. Быкова)。前两位学者在与安季波夫(Г. А. Антипов)、顿斯基赫(О. А. Донских)合著的《作为文化现象的文本》(«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М, 1989)一书中,从民族心理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空缺现象做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的阐释并提出了空缺法。贝科娃从语言的本质特征出发,对空缺现象做出了新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