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4
- 刘士林
- 612字
- 2021-03-29 05:35:02
三、在城市转型发展上,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各地城市纷纷探索各具特色的转型经验
2013年12月3日,美国底特律市正式破产,给正在快速推进的中国城镇化道路敲响了警钟。2013年我国在加快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上采取了重要手段。其一是《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颁布,成为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不仅首次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而且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提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五个任务”:“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强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五个方面”,并明确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3]其二是加大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资金投入。2013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总规模为168亿元,比上年增长5%。享受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较多的地区分别是:黑龙江20.4亿元、辽宁16.4亿元、吉林15.27亿元。[4]在此期望之下,2013年国内许多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积极探索和推进城市转型发展道路,并取得了成功经验。吉林省辽源市的经验是结合地区实际实现“优势再造”。[5]“铜都”安徽铜陵形成了“四破四立”的转型新观念。[6]“煤都”焦作市构建“核心城市—城市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构架。[7]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世界性难题,国内城市的探索在建设山清水秀的中国城市开启了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