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城市环境保护上,雾霾大规模降临中国,给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敲响警钟,同时考验城市环境治理能力和转型发展能力

2013年,全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据《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年末的报道,共有104个城市重度“沦陷”,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多地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增至700、1000,其中在2013年的“雾霾1月份”里,首都北京有25天被灰霾笼罩,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重灾区”,每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5倍以上,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总体超标60%,而京津冀地区的超标数值高达180%。[1]在雾霾影响面前,“无处可逃”的中国城市既是受害者,也是最大的“始作俑者”之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粗放的发展模式塑造了可持续性较差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生产生活方式,在维持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消耗着大量的能源,也对环境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破坏。“污染类型从原来单一的‘煤烟型’向‘燃煤烟气+汽车尾气’转变;多种污染物相互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日益凸显;人口密度过大致中心城市污染排放更加集中。”[2]快速增加的这些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助力”下,最终将大雾变成“毒气”,酿成了2013年大规模雾霾的“苦果”。

早在数年前,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便存在着很高的呼声,但最终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完全取代GDP政绩考核体系。未来5年将是中国城镇化建设走向深入的关键时期,如何推动“健康的城镇化”,实现绿色GDP,把对环境的伤害降至最低,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一大挑战。“生态文明”不应仅仅是一个口号,其同城市的发展密切联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