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奥秘:美食里面的心理学

心理学无处不在,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心理学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美食也不例外。

吃,作为一种本能而存在,婴儿出生的本能就是啼哭和吮吸,啼哭是想要表达,吮吸则是为了生存。在生长的过程中,每天都需要填饱肚子,这样一种古老而具有传承性的本能,又与日渐发育的个体心理有什么关系呢?

古今中外,可以吃的东西繁复多样,地上的一棵草、一朵花都可以吃。我们奉为“母亲”的大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和水源。不同的地域生长着各具特色的动植物,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这也丰富了餐桌。从不知甜到制造甜,从不识辣到无辣不欢,从不知酸到爱酸如命……人类经历了悠久的历史,美食也经历了时间的千锤百炼,人类发现了美食,美食也在一步步影响着人类的生理的发展。生理是心理的基础,一旦基础有所改变,心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被美食牵着鼻子走:嗅觉与心理

香气于化学而言,其物质形态是气味分子,飘散在空气中,一朵花的芬芳、一杯茶的清香、一只苹果的甜香……气味总是无处不在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对香气传播的最好诠释。电影《闻香识女人》中阿尔?帕西诺主演了一位在意外爆炸事故中双眼受伤而失明的退伍军人他因为失明而对香气十分敏感,凭着香气,他能说出女人用的香水的牌子,描述出对方的外貌,甚至头发的颜色及五官的细节。

闻到香气产生的感觉我们称之为嗅觉,2004年诺奖得主理查德带给了我们更多有关嗅觉的知识——正常人能分辨上千或者上万种气味。香气作用于鼻黏膜的嗅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嗅觉神经,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边缘系统,就此形成嗅觉。气味由大脑的杏仁核和海马体负责感知,这一部分同样也是大脑中负责处理情绪、记忆与行为的部分,气味可以影响和唤醒记忆,也可以影响情绪和行为。

气味与记忆之间紧密相连。痞子蔡在《第一次亲密接触》里因为百无聊赖的思念在街上闲逛,不知不觉被曾经“黑夜的清冽和白天的明朗的复合香”吸引,“深夜的街道,充斥着这矛盾的香味,我低声呐喊你的名字,哭了起来”,那些过往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段段回放,那个关于“香水雨”的描写至今为人称道。每一款名贵的香水都有它承载的故事与记忆,香水也因为记忆而变得更加唯美,其实任何高端消费品都是在卖故事。对于很多人来说,花露水的味道是夏天,烤地瓜的味道是童年,青草的气息是美好,栀子花的香气是青春……可能闻到一杯香芋奶茶,就会忍不住想起初恋;闻到一杯十年陈酿,就会忍不住想起挚友;而闻到刚出锅的饺子,则往往会忍不住想起家人。

基于香气、记忆和大脑的复杂关系,心理咨询师也将芳香疗法引入了心理治疗。芳香疗法是指用植物的纯净精油来辅助治疗,称之为“芳香SPA”,西方有些国家已经把芳香疗法纳入了常规医学疗法中。简单而言,香气进入大脑皮层的边缘系统后,在自主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下,会与记忆产生部分融合,就此带来行为上的高兴或者悲伤。诸如杏仁香会让人愉快,紫罗兰会让人舒适,水仙花香气可以消除疲劳。

芳香对生理和心理也确实产生了影响。芳香物质作用于脑电波:薄荷香、檀香、薰衣草香、桉树精油容易激起影响人思考与学习的α波的活跃性,而茉莉香气会提高影响人忙碌紧张状态的β波的活跃性。芳香物质作用于心率:柠檬香味会减慢心率,而玫瑰香气会加快心率,所以用玫瑰花告白的成功率比较大。实验证明,茉莉花香可以提高打字员的效率,芳香物质如肉桂、柠檬还可以缓解抑郁,而橙花黄菊则可以促进睡眠。要缓解紧张不妨来杯柠檬水,不淡定的时候可以来点薰衣草蛋糕,太困了可以喝点茉莉花茶。当然,不论清醒与否,芳香物质的作用都是存在的。

在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疗法中,心理医生习惯运用暴露疗法。当下,VR疗法,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场景重现,参与到个人经历中去,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官体验来缓解PTSD患者的焦虑、紧张和失眠的症状。佛罗里达州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军人已经进行了体验,过程中的参与人员还会被鼓励回忆战争中的气味,电脑软件通过一个生成气味的设备,一点点地在体验者鼻子旁边散发,包括烧焦的皮肉和火药味等,通过不断地刺激和模拟,直到他们失去情感的冲击。创伤后应激障碍能让人情感衰弱,而嗅觉与记忆的不断作用能够唤醒他们最强烈最具情感的记忆,并使之在习惯的驱使下变得不那么强烈。

“鼻不知香臭曰痈”,如果嗅觉出了问题,那将会是一种很糟糕的体验。闻不到就体验不到香气的美好,闻不到也无法区分有害气体甚至无法借以逃生。除了鼻腔病变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前兆,科学表明,除了脑外伤,帕金森综合征或者阿尔希海默症的前期往往也会出现嗅觉障碍。

气味自古还是一种语言,一种判断敌友的方式。我们常说“我嗅到了危险”、“我嗅到了恋爱的酸腐气息”,人们还说“臭味相投”,将人以群分用气味比喻了出来。吃货们很容易在弥漫香气的街角与美食或者某个人相遇。

一份美食,你愿意等待吗?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经设计过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被实验者是一群孩子,在实验中孩子们会得到一些糖果,孩子们可以选择立马吃掉,也可以选择等待十五分钟获得更多的糖果,如果坚持不到十五分钟可以立刻叫停,实验人员依然会把糖果给到这个孩子。实验结果表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可以坚持到最后获得更多的奖励,大部分孩子选择的是中途放弃,还有极少一部分孩子选择立马得到。米歇尔继续追踪他们的成长轨迹,当年马上吃糖的孩子成年后很容易出现行为问题。他还发现,延迟满足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现有的结论已经得到了众多的认可,米歇尔也一直在试图深化对延迟满足的研究。

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困境,我们越来越多地需要延时满足才能获得自己最想要的结果。心理学领域也研究了延时满足的心理机制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延迟满足一般与个体的认知、语言、情绪和个性特征有关。

认知首先是注意力的发展,自我控制的发展和成熟离不开注意机制的发展成熟,研究中发现,人们在没有奖励物或者未注意到奖励物的情况下,延迟满足的时间往往比较长,而当人们注意到奖励物后,延迟满足往往不容易成功。米歇尔将注意的调配对于延迟满足的影响用冷系统和热系统来表示:“冷”系统代表认知和中性情绪的策略性的注意调配,孩子容易分心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一般能够延长延时满足:“热”系统是容易被刺激触发的,以情绪为基础的策略性注意调配,主要表现在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糖果上,这时候会缩短延迟满足。“热”系统在人们出生时就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人们的不断成长,心理也在慢慢发展,“冷”系统渐次出现并发挥作用。

其次是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者将奖励物放在被试的视线范围内,引导被试思考奖励物,一般而言,对奖励物进行思考的被试坚持不足五分钟。另一组被试虽然也能看到奖励物,但是研究者会引导他们去思考一些其他的有趣的事情,这一组延迟满足的时间往往能达到十分钟左右。

最后,抽象认知能力也会影响延迟满足,暴露在以实物奖励呈现的情境下会比以幻灯片呈现的奖励更难以坚持延迟满足。

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元认知策略。米歇尔曾经对学前乃至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进行延迟策略的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四岁的孩子会采取一些延迟效果比较低的策略,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低;五岁的孩子会理解延迟满足比较有效的策略,即不去注意奖赏物和分散注意力;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形成较为成熟的延迟满足策略;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能够学会使用抽象转换的策略来达到延迟满足。

语言是我们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语言的发展也会影响延迟满足。研究发现,两岁的孩子在延迟满足的实验中往往喜欢自言自语,这种行为也是为了达到延迟满足所采用的一种策略。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常常选择自言自语的方式来指导自身的行为,并最终解决问题。他的看法得到了实验研究的支持——四岁到十岁的孩子自我语言发展较为明显,随着孩子长大,自我语言这种外部语言逐渐转变为内部语言用以解决问题。儿童自我语言的运用能够有效地预测和调控行为。苏联神经心理学创始人亚历山大·鲁里亚提出,语言中的语义对于孩子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他将语言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岁半到三岁的儿童,行为会受到成人外部语言的控制,成人的语言仅具有启动功能,在这一阶段,语义的作用不够明显;三岁到五岁的儿童,能够听从成人的外部语言进行行为的启动或者抑制,儿童自己的语言只具有启动功能,这一阶段语义开始发展;五岁左右,孩子自己的语言已经具有指导作用,也是在这一阶段,外部语言开始转向内部语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人们情绪的反应。受到情绪的影响,人们会对目标产生相应的调节。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往往能够延长人们延迟满足的时间,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不利于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米歇尔延迟满足实验进行的追踪报告显示,每个孩子长大之后都展现出了不同的个性特征,而这些个性特征也与延迟满足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个资深吃货是愿意花时间等待美食的,就好像祖先狩猎一样,为了获得更大的目标,得到更好的享受,就会有目的的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是技能提升和意志力增强的过程。米歇尔的实验同样表明,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善于等待并且更易获得成功。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到来。”

绝大多数人的痛苦普遍是因为太过在意即时满足。付出若是没有及时得到回报,就会特别痛苦,人总会选择先做自己喜欢的、比较简单的事,不喜欢的、难度较高的就习惯拖延。延迟满足是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最看重的特质,他曾说过,如果公司不急于赚钱,而是烧钱赚客户,那公司的规模一定会越来越大。阿里巴巴是同期互联网公司中最晚追求利益的,2014才在纽交所上市,但刚刚上市其市值便超过了2000亿美元,现在是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不仅如此,马云现在依然在用“红包”的方式来套牢我们的钱包。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一段话类似于现在一句很经典的话“我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书中是这样写的:“有一堆葡萄,乐观主义者必是从最坏的一个葡萄开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个葡萄,把希望永远留在前头;悲观主义者则相反,越吃葡萄越坏,吃到绝望为止。”同样是“吃”,吃货们经过漫长的等待,对美食的感触也会非同一般。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自远古时期以来,“吃”就占据着人类生活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更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婴儿刚刚降生只会吃,这大概也是他唯一的需求与技能。“吃”也是生存的一部分,有时候不必太过介怀你花在“吃”上的时间过多。

吃货的自信:不吃饭的人哪里有呢?

神经性厌食患者一开始也是正常饮食的,因为受到越来越多“以瘦为美”的观念的影响,就此想通过节食来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久而久之便致使内分泌失调、神经系统出现异常,从而造成进食困难,等到回心转意,却也只能望“食”兴叹。

《鲁豫有约》中曾经采访过几个姑娘,吃还是不吃,是她们的困扰。其中21岁,身高一米六八的妮妮的体重只有35kg,比正常标准的54kg低了20多公斤,曾经喜欢唱歌的她已经没有力气唱了。妮妮自述在班级里的极度不自信、不合群,这让她下定决心从外貌上改变自己,从一开始的少吃到间隔着吃,最极端的时候一天只吃一个苹果,几乎要崩溃,忍到极致的时候就大吃特吃,吃完又后悔,然后去吐掉……节食像梦魇一般周而复始地折磨着她,她甚至想到了自杀。糖分、脂肪、卡路里,我们正常饮食摄入的一切,她都避之不及。渐渐的,她不再有正常的作息,皮肤也变得不健康,甚至闭经。鲁豫问她“在乎吗”,妮妮说“不,当时心里只想瘦”。这种极度不健康的“瘦”的思想致使她不得不退学,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其实不仅是妮妮,很多模特大概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眼里,除了瘦,他们别无所求。一旦觉得自己即将丧失这种优势,就会痛不欲生。

和神经性厌食症对应的是暴食症,两者都是因为害怕肥胖而引起的饮食行为障碍。暴食症的患者不是节食而是狂吃,常常在独处或者深夜的时候吃到腹胀,虽然得到了满足,对于“瘦”的追求却会令他产生强烈的负罪感,于是便会采用各种方法(剧烈运动、催吐、泻药)来清除吃进去的食物,以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神经性暴食症患者经常陷入“吃——吐”的恶性循环,体重一般会处在正常值范围内,但诱吐会对口腔食管造成损伤,药物也会破坏体内酸碱平衡。心理学家戏言这种情况是“大脑认为你中毒了”。然而,外在作用的催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脑的判断机制。暴饮暴食往往还会伴随极度不自信,甚至诱发抑郁症和躁狂症等心理疾病。

“吃”的本质意义在于生存,如果没有了生存,美丽的意义将依附什么而存在呢?有些人喜欢吃甜食,尤其是不开心的时候。当人们心情低落之时,身体也会受心情影响而缺乏营养,这时候脑部最需要的就是糖分,甜食中的糖分与人体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能够刺激神经,让人处于亢奋状态,从而舒缓紧张情绪。可见,进食不仅是为了果腹,还起着调控情绪的作用。

“吃”是相当重要的,人人都会吃东西,只有吃货最懂“吃”。资深的吃货从来不是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而是有目的的追求美食和营养,吃货总是挑剔的,这种挑剔挑剔有时候会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一个吃货会得厌食症。

吃苦、吃亏、吃药,都是要“吃”的,与“病态进食”的自卑不同,吃货爱吃,而且吃的很有自信。吃货的信条:自信和美丽是吃出来的。我们看一个人首先要看他的外貌,也就是“好看的皮囊”,其次才是“有趣的灵魂”。而好看的外貌也是吃出来的,吃得健康,膳食均衡,那么给人的感觉必然是很精神的。美国心理学家夏乌斯博士在《饮食·犯罪·不正当行为》中证明调节食物营养组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犯罪人群的性格。所以,孩子从小缺乏DHA(俗称“脑黄金”)就会影响脑部神经的发育,进而影响个体和心理的发育,这也是现在很多知名奶粉品牌越来越注重脑部营养的原因。

所谓“美食”,你是不是选择了最“美”的食物?

第一印象又叫首因效应、首次效应、优先效应,首因效应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钦斯于1957年首次提出,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后期交往关系的影响,强调的是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三十道题的一半,让学生甲做对的题目集中出现在前半部分,学生乙做对的题目集中出现在后半部分,然后让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比较之下发现:多数被试认为学生甲更聪明。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却是最牢固的。如果第一印象是肯定,就像初次见面留下了很好的影响,那么后期的评价就会偏向于美好,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一系列行为的解释;如果第一印象是否定的,如初次见面就引起反感,那么后期的评价就会偏向于厌恶,人们就会对之很冷淡,甚至在心理和实际行为中产生对抗的状态。

罗钦斯同时提出了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中,对末尾部分的记忆效果要好于前面和中间部分的现象。信息中间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就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得到的信息在记忆中因为记忆本身的属性而变得模糊,而后面的信息因为刚刚接触在记忆中的作用显得明显。也就是说,当多种事物一同出现,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事物。这也是其与首因效应的差别所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对近因效应缺乏认识以致处事虎头蛇尾,当然这也与个体在整件事情中的自我损耗有关,研究发现,人们在前期投入的意志力越多,后期能投入的意志力就会越少。近因效应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利用最近的良好印象去冲淡之前的不好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冷战,一方首先道歉,往往会赢得另一方更多的亲密与友好。放在美食上来说,如果饭桌上陆续上了几十道道菜,饭后回想,能记住的似乎也就只有后面尝的几道菜的味道。如果一家餐厅一向很受欢迎,你也常去,最近一次侍者的服务态度却极其恶劣,那么你对这家餐厅的好感势必会急剧下降,过往那些干净整洁的优点甚至都会被忽略,以致往后的就餐次数减少,甚至不再光顾。

若说起第一印象对于美食的影响,认知应该是这样的:一款食物是好看的,那必然是好吃的,这是一种心理定式。例如一位食客非常喜欢甜品,她还关注了某家蛋糕店的公众号,每天刷一刷朋友圈,看看蛋糕店是否上了新品,像百香果菠萝蓝莓慕斯、树莓芝士蛋糕、三月弥生、松子海苔芝士蛋糕等等,只要有好看的蛋糕甜点她都会去试一试,一来二去,成了那家蛋糕店的常客。“玉盘珍羞直万钱”,一份美食不但外观要美,盛放的器物和用餐的环境也要美。古人颇得此中真趣,刘伶宴饮于竹林;葡萄美酒要配夜光杯。精心制作当然需要“高配”,北欧创意几何盘、日式和风寿司盘等眼花缭乱的食器,柔美灯光、舒缓音乐、有趣的装潢,这些都是美食的加分项。同一款美食,环境好、食器好看的那款往往更加受人青睐。

脏乱差的环境是真的影响胃口,实际上,简单的环境对垂涎美食的吃货来说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访一道名吃,不必非在繁华之间,它可能只是狭长小路上的路边摊,借以维持着几乎失传的手艺。在铺天盖地的“美食节”中,那些简陋的帐篷一撑,没有座位,只好边逛边吃,也能吃的心满意足,要的就是这种氛围。

一款食物好看,其制作者必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诚意,没有人喜欢不完美的作品,尤其制作者更加喜欢精益求精。从这个角度来看,好看的确实是好吃的。再者,食物的颜色往往代表着食物的口感,这也是一种心理定式。一盘颜色红艳的菜,会给人带来辣味的口感认知;一碗清汤寡水的面,却会给人一种寡淡无味的口感认知。

当然,美食界也存在“徒有其表”的食物,直令吃货们感叹浪费了好看的外观。

那么,卖相不佳的食物是否真的不好吃呢?这也未必就像榴莲和臭豆腐,它们可谓美食界的异类,别的食物都是闻着香吃着也香,它们却是闻着臭吃着香。同理,如果一直以貌取“食”,说不定会错过很多上佳的食物。东北菜一向不拘小节,东北乱炖、白肉血肠好吃不好看,忠实粉丝们早就习惯了。说起来,河南胡辣汤倒很委屈。《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就曾说过,无论怎么拍,胡辣汤都是黏糊糊的不上相,当时甚至试过把摄像机埋在胡辣汤汤底,却依旧没有多大改观。但是有幸尝过的人都知道,其味道值得称赞,且满满的都是内涵。有一类菜比较极端,其菜名总令人没有胃口:还有一类菜因食材太特殊,怎么都拯救不了它的丑,如毛鸡蛋、猴脑、狼蛛。

大自然中到处都是食材,我们见多了常规食物,当遇到一些近乎恐怖的菜肴时,比如蛇,多数情况下会望而却步,这源于经验积累的刻板印象。它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获得,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获得,像“谈虎色变”。这种现象的积极层面是可以对某人或某事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弊端则是很容易受先入为主的经验的影响,以致形成错误或偏颇的判断,进而忽略个体或者事物的差异性,南方人都爱吃米饭,若是遇见爱吃面食的就会觉得奇怪,因为不合常理。就像食物,想到就害怕又怎么敢吃呢?说到底,还是食物的“面貌”影响了我们的认知心理,进而影响了之后的进食行为。

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不仅仅是充饥、营养、好吃,还需要它具有更多的美感,以满足心理上的享受。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即是生活”。中国人对饮食的审美除了包含外形、食器、饮食环境,还有食物的香味名音。人们常说慕名而来,有时候吃一道美食也是慕名而吃。赵丽蓉老师的小品《打工奇遇》里讽刺了黑心商家,不过“群英荟萃”“琼浆玉液酒”等菜名确实很有意思。美好的东西,代表着美好的寓意,自然造就美好的体验。

如果美食是一种宗教,那你是不是信徒?

吃货们追逐美食“刺激”的心理,通常是普通食客所不能理解的。著名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本能理论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点。弗洛伊德认为,在心理中建立一种本能论是非常必要的,本能是一种通过外在行为表现的倾向,不仅是生物的更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介于生物学与心理学之间。本能是一种冲动,它产生于内部被释放到身体各部分的“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还具备遗传性的特征。反射弧也源自本能,本能本身或者本能中的一部分是由于刺激的多重影响而造成的。弗洛伊德还认为,本能体现着生物的固有惰性,而本能也是生物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概括而言,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的内在的一种永恒的动力,本能能够被历史选择遗传,且主要来源于内部的需求,尤其是性欲。

弗洛伊德将原始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性本能。站在生物学的角度,弗洛伊德发现了生物的本能——食与色,食色,性也,这两种本能是生物最基本的欲求。生本能是生物本身就具有的一种求生欲望,表现为生物从外界获取食物或者养料的一种先天倾向。性本能是生物所具有的自我保存和延续的需要。生本能和性本能是两种不同起源的本能,生本能更为务实,性本能则可以升华。性本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满足,以“快乐”为基本原则,可以长久地存在,同时,性本能能够意识到这样的危险性,于是它会被压抑,就此进入潜意识。后来,弗洛伊德提出生本能与性本能虽然拥有并不相同的来源和表现,但目的一致,都是为了生存,所以二者统一划分为生存本能。

弗洛伊德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见证过无数的死亡与毁坏,他认为人类的存在除了生存的本能,还有一种不可忽视地对外界或者自身进行破坏的本能,即死亡本能。

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是对立存在的本能,生存本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它追求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而死亡本能则是一种破坏性、毁灭性的内部力量。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本能是生存本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死亡本能旨在将生命本身倒退回原本最初的形式。生命的诞生是偶然的,生命的死亡却是必然的。死亡本能分为不同的表现形式,向外是攻击侵略,向内是针对自己的怨恨惩罚,两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蹦极、攀岩这种极限运动就是死亡本能的一种外在表现。

在弗洛伊德看来,主体的欲望就是精神和肉体的本能,而人的本能最初始的就是性欲,所有本能聚集在一起就像一口沸腾的锅。人的行为会受到各式各样的制约,一开始,他认为本能的原则是“快乐”,之后修正为强迫性重复,强迫重复是要求回到过去的状态,它比“快乐”拥有更基本、更符合本能的特性。

生本能是指寻求生存和性欲,死本能则是毁坏秩序,打破现状,但这并非是将个体导向死亡,而是导向对世俗的超越。我们一开始对食物的认知就是填饱肚子,饥饿是对食物的欲求,这是生的本能。基于生的本能,我们寻求一切外部刺激,包括任何冒险心理和行为,这些都源于死本能。富有冒险精神的吃货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喜欢追求新奇的事物,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不喜欢墨守成规,看起来“喜新厌旧”,实则极富深情,钟爱美食是一生的事情,就像教徒怀揣信仰一般,而尝试不同美食便是他们永远的乐趣。

我们的味觉容易被谁“绑架”呢

我们把食物吃到嘴里通过感受系统产生的感觉称之为味觉,甜、酸、苦、咸是最基本的四种味觉,我们一日三餐尝到的食物都是这四种味觉的混合。味蕾大约有9000个感觉接收器,舌头的不同部位掌管着这四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仔细体会一道美食,你会发现,舌尖部位对甜的感知最强、舌边后部对酸的感知最敏感、对咸味感知最敏感的是舌边前部、舌根则对苦最敏感。就感知速度而言,咸味是人们最快能感觉到的,苦味则是感知最慢的味道。

酸、甜、苦、辣、咸都有了,怎么能少得了辣呢?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都喜欢吃辣,有些人更是到了一日三餐无辣不欢的地步,在寻求刺激感的方面,辣还是很受欢迎的,这归因于味觉的生理基础。科学家研究发现,食物进入口腔,味觉感受器接收到食物中酸、甜、苦、辣的刺激,随后神经系统将这种刺激传到味觉中枢,再由大脑综合神经系统将这种刺激进行分析,从而产生味觉。辣味主要来自辣椒、胡椒、姜等,它会激活神经中的辣椒素受体TRPV1和痛觉受体TRPA1,通过与味觉感受器无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唤醒热和痛的感觉,而手、眼睛、鼻子都能感受到相类似的感觉,就像切洋葱时眼睛会流泪。所以,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痛觉和热觉。吃辣后,身体会分泌内源性阿片肽,这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的愉悦感(辣椒素快感)的物质,可以有效缓解辣给身体带来的痛觉。而这种愉悦感却会让人沉迷,促使人们沉溺于一定程度的辣刺激之中,是一种痛并快乐的存在。

食物的温度、水溶性、气味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味觉。味觉最合适的感受温度是30℃左右,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使味觉变得迟钝,一碗汤很烫,即便再甜,食用者也很难感受完全,雪糕在冷冻状态下很甜,说明它本身含糖量会更高。对于物质的水溶性来说,一般呈现苦味的物质的水溶性比呈现酸、甜、咸的物质的水溶性更低,所以味觉对苦味的感觉会很慢,消退也是很慢的。另外,味道混合后会产生相互作用,某种味道或许会特别突出,也或许会相对减弱,还可能会发生其他改变,如刷牙后吃东西会感觉到酸。长期接受一种味觉刺激,也会造成感受性降低,吃完糖再去吃苹果往往感受不到苹果本身的味道。

除此之外,味觉体验在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视觉、嗅觉和听觉,心理学将这种多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联觉。联觉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感觉的联合,色彩可以听,音符也会触发味觉,研究发现,联觉者在自身联觉所相关的领域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其记忆力往往也更加突出。

味觉只能分辨简单的酸、甜、苦、咸,而人类主题却能分辨更多的味道,这得益于嗅觉的存在。我们感冒的时候,嗅觉的感受性会降低,往往也会觉得食之乏味。而要喝很苦的东西时,我们会捏着鼻子咽下去,这对减轻味觉对苦味的感觉存在一定的效用,喝的刹那没什么味道,只是苦味回味无穷。口鼻相通,呼吸同气,脑成像也证明了嗅觉与味觉的不可分割关系,从生理的角度来讲,嗅觉其实是味觉的一部分。我们闻到气味便会影响味觉,刚出炉的面包香味会让我们产生愉悦感,增加饥饿度,唾液和胰岛素分泌会增加,而清新的气味则可能会增加饱腹感,减少食欲。

视觉对味觉的影响也是难以忽略的,视觉对味觉的刺激一般来源于色彩方面,色彩可以听,也可以吃。对食物的选择,我们一般偏好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红色往往能增进食欲,会给味觉带来辣的认知;黄色代表快乐,人们也会下意识地认为黄色是甜的;绿色代表健康,果蔬等绿色食品会更受青睐;白色看起来很空,能让人瞬间忘记它所含的热量,例如米饭和馒头。橙色和蓝色比较不受待见,一般来说,蓝色饮料总能降低我们的购买欲。有研究表明,当我们能看到食物的颜色时,也能准确的辨别它们的味道,反之,则可能会判断失误。餐厅的布置也巧妙地将色彩融合其中,暖色调的餐厅往往让人心情愉悦,食欲大增。色彩的暗示心理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食品的包装之上,而色彩则从视觉上给味觉带来了重量、情感和温度的判断,不同口味的小食品一般也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当然,色彩的搭配也会对味觉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太过单调或者太过杂乱的色彩都不利于增强食欲。

声音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麦克马斯特大学有一堂公开课,心理学老师在讲联觉时提到了一种非常稀有的联觉形式——音符引发的特殊柑橘的味觉,F音也会引发一种薄荷味道。说到听觉对味觉的影响,就不得不提快餐店,观察之下,你会发现快餐店所放的音乐都是一些快节奏、重金属的类型,因为这类音乐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加快进食节奏,虽然这使得食客吃的感受很一般,却很符合快餐店迎来送往的客流需求。而咖啡厅的小调大多轻柔悠扬,给人一种惬意的享受之感,还能达到增强食欲的效果。因此,“讲究”的吃货在喝葡萄酒时必须要有法国慵懒迷人的歌声相配,歌声能让他们更好地体会这层浪漫;在吃炸鱼条沾蛋奶糊的时候必须要有英国皇家乐队的声音,那合奏会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这食物的香醇;在享受一杯清茶的时候必须要有“阳春白雪”的乐声搭配……行为心理学教授查尔斯·斯彭斯研究发现,和苦味产生共鸣的一般是低沉的音乐,和酸味最搭的是高音,而甜味却是百搭。

五感相通,普通人都有感触,艺术家们也很喜欢运用它,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凡·高善于用色彩表达痛苦与热烈;李斯特在乐队指挥时喜欢用颜色来表达——“再蓝一点”。

情绪在左,美食向右

大脑皮层的边缘系统分别掌握着我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丘脑、下丘脑一起组成了我们的情绪中枢,大脑中遍布的谷氨酸、羟色胺等化学物质也在影响着情绪的变化。心理学领域认为,大脑的化学物质的缺失,是造成心理问题的生理原因。

人在心情不佳的时候,所产生的压力会造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进而引起抑制或者促进胃液运动的情况,就会影响食欲和消化。人在高兴放松的时候、悲伤紧张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大量进食,我们称之为情绪化进食,这也是导致体重增加的重要原因,这时候,美食可能会是奖励,也可能是一种安慰。

一般而言,情绪化进食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弗洛伊德首次提出,自我发挥调控功能需要本我提供能量,有时候自我并不能阻止本我目的的实现。而自我调控多用于对抗习惯和本能反应,就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和泰斯夫妇发现自制力是一个持续的会消耗的东西,他们认为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会因为过度使用而损耗。人们如果在前一段活动中消耗掉的能量过多,那么后半段活动可用的心理能量就会相对较少,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能量的自我损耗。所以,在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压力下,如果自制力消耗过多,能够分出来控制饮食的心理能量也会比较少。心理学领域存在一个有趣的实验,志愿者们被分为两个组,第一组被安排听《咒怨》和鬼故事,第二组则被安排听《甜蜜蜜》和相声,两组同时进行,听的过程中会记录心跳频率和表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被安排在第一组的志愿者大多出现了紧张、不安的情绪,他们在进食的时候,往往会神思恍惚,沉浸在之前的恐惧情绪之中,不经意间就吃掉大量食物。情绪化进食的人群往往是行动快于决策的,这是一种后知后觉的进食行为。

情绪化进食没有饥饿的感觉,只是想不停地吃下去,更甚者,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以及为什么吃,仅仅因为食物在眼前,吃就是结果和必然。心理治疗师将这种现象称为无意识进食。“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的哲学问题太过深奥,当一个普通人在非哲学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时,一定是情绪出了问题。对于情绪化进食来说,进食的行为并不受思想的掌控,这更像是一种机械的、无意识的行为。

要抑制情绪化进食,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进食行为,在不该吃东西的时间克制进食的欲望,可以去操场跑几圈,打开电视寻找感兴趣的节目等转移注意力。一般来说,因为压力产生的进食欲望会持续10~20分钟左右,在这期间,若是能够找到缓解压力的方法,便能有效避免情绪化进食的行为,诸如,在正餐时间,吃八分饱能有效地改善进食问题。吃食物之前,关注它的成分组成,从健康角度考虑是不是可以多吃。糖和脂肪能够增加大脑中内源性类鸦片物质的存在,这是一种人体内类似于鸦片活性般的物质,这也说明,大量进食在一定程度上便类似于“吸毒”。

改善情绪化进食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点就是管控情绪,这与自控能力息息相关,而自控本身也是自我损耗。鲍迈斯特和泰斯同样提出,意志力就像肌肉,会通过锻炼慢慢增强。所以,改善情绪化进食可以适当、逐步地减少额外进食,避免情绪释放的时间过度集中。心理学实验表明,榜样可以对自我损耗形成补偿,因此,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向那些公众人物(例如明星),发现他们身上的自控力,并以此来激励自己,以补偿自己控制情绪和控制饮食的意志力。

心情和美食总是息息相关的,心情影响着进食,而进食同样也在影响着心情。

食物本身所含的物质包括香气作用于人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甜食会增加大脑的“鸦片”物质,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的感觉,在心情失落的时候适当进食。嗜好吃辣的人往往脾气火爆,如果容易动怒,不妨少些吃辣,多吃一些清淡食物;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时,不妨多吃一些干果类食品,以补充因为焦虑而缺乏的镁元素;如果情绪紧张不安就来点奶制品,其中富含的多巴胺能调节人的紧张情绪;全麦面包能够提高大脑内色氨酸含量与水平,精神萎靡的时候,可以用它来充电。

童年的味道:精神分析理论的童年经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厨娘在一场美食比赛的最后关头被设计失去了味觉。一个失去味觉的厨子就如同没有宝剑的侠客,观众们都很担忧小厨娘会不会在比赛中铩羽而归。出人意料的是,小厨娘没有采用眼花缭乱的菜式,而是以一碗白粥获得了众多评审的青睐,美食评委们吃过那么多的山珍海味,最后却为一碗白粥潸然泪下,这也使小厨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评委们给出的解释为:这碗白粥唤醒了美好的记忆与童年。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早期童年经验对终生人格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意义,幼年的依恋关系,孩童时代的非凡经历同样影响着成年后的人际和情感关系。《倚天屠龙记》里,张翠山殷素素夫妇身死,殷素素死前告诉张无忌“不要相信漂亮女人”,张无忌经历父母惨死,又身受重伤,漂泊无依之下,因缘际会练成神功,虽心存善良却始终在感情上优柔寡断,这样的性格刻画颇为真实。

与童年经验联结的心理研究方向更多地体现在创伤方面,心理学领域对童年经验的研究更侧重于童年经验所引起的人格发展或者心理发展的阻碍。

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论来源于心理咨询的个案。在创伤的心理咨询中,弗洛伊德更关注与创伤相关的记忆而不是创伤性事件本身。弗洛伊德认为歇斯底里症的病因是童年时期所遭受到虐待的经历,他运用催眠疗法对歇斯底里症患者进行治疗,在催眠过程中逐渐引出患者童年时期的故事,这也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首次应用。弗洛伊德发现,歇斯底里症患者痛苦的背后是被压抑的情感,这些情感来源于患者从意识中切除的某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这便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观念的下意识情结或者第二心理群。相类似的事件或者情境会触发与曾经记忆相对应的痛苦情感,因此简单的治疗往往没有效果,这需要深入探究患者的潜意识,从中找寻引发该种情感的真实经历。弗洛伊德认为,歇斯底里症的背后还与不成熟的性经验(是与性本能相关的经历)相关,他认为这是类似尼罗河之源的精神病学的发现。

很快,弗洛伊德的探究遇到了挫折。他在早期的个案研究中发现,很多创伤性患者拒绝催眠疗法,并且抵制治疗师的分析,而且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发泄的并不是创伤的诱惑而是创伤性虐待的幻想。这并不是对之前理论的丢弃,而是一种补充与探索。

弗洛伊德在对小汉斯的治疗中证明了自己的理论。他发现小汉斯因为嫉妒母亲所以将父亲视为对手,古希腊神话将这种情结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如果父亲禁止了孩子早期的性体验,则意味着阉割,属于一种创伤性焦虑。因此,相比创伤性事件本身,创伤性事件背后的情感才是更重要的精神病症来源。

荣格的观点虽然与弗洛伊德大相径庭,但他依然非常赞同弗洛伊德的该项理论。有许多童年期受到的创伤或者成年后遇到的挫折并没有引发精神症,看似创伤没有意义,实际上,其所诱发的幻想便能带来同创伤性事件一样的结果。荣格发展了多元化的力比多理论,并且从心理中分离出一个情结的多元模型,情结包含无意识内容,拥有不同主题或者原型,情结之间具有分离性也具有聚合性。荣格认为在创伤中退缩是经历创伤的正常反应,因此人格的组成部分会通过分离来抵御创伤。分离会将部分意识割裂,以致意识无法进行组合,那么对于创伤本身的经历也就不再具有连续性。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于创伤的理解都是内部的创伤比外部表现更为重要,无意识幻想在创伤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不同的是,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荣格对于创伤的理解范围更宽、更深远。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并不能够真正的克服早期的童年经验,那是每个人的人格建构基础,那经验造就你最终成为你,我最后成为我。正如现在你所了解的,当我们学着探寻行为背后的动机,我们对于情感有了新的认识,就可以不再伤害自己。例如,当我们有需求的时候会产生动机,这时依然存在早期童年经验的心态和反应。然而有了这样的了解,就可以预防这种心态和反应,不让你和他人的关系受到它的干扰。”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巴史克说过的一段话,深刻揭示了童年经验与行为的关系。童年经验无法完全摆脱,但至少我们可以学着去控制童年经验所引发的反应。

九型人格——美食中的人格心理学

人格是人的心理特性,而进食行为是我们最为基本的生理需求。那么人格与美食之间是否存在一些交叉、重叠的“轨迹”呢?

九型人格,被斯坦福大学设立为选修课,这必定有它自身的魅力。九型人格被广泛应用于人际关系、商业、教学、管理等领域,日本索尼公司甚至将九型人格作为公司招聘的参考。九型人格简单且内容丰富,它包含了人们的性格特征,指导我们了解自己、与自己对话。九型人格所描述的每一种人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不能简单区分好坏,每种人格对外界反应的回应方式不尽相同。

第一种被称为完美型人格,坚持凡事都要有规则,认为任何事都非黑即白,并且面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标准,很有主见与原则。拥有该类人格的人对每件事都要求完美,近乎吹毛求疵。他们高度自律自强,刚正不阿,对于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很少为了自己而放弃责任,也很少为了享乐而放弃工作。这类人看起来比较死板,不太懂得变通,心理学称之为一号人格。这类人多喜欢吃一些肉类和高脂肪的食品。

第二种是助人型人格,即二号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善解人意、热心助人。他们与人相处时会积极主动考虑他人的处境,会对陷入困境的人施以援手,对于他人的需要,他们总是乐于满足,这样的人有点像“老好人”,也许是没什么突出特点,反而容易被人忽略。他们过于关注别人的生活,过于在乎别人的感受,反而会委屈自己,也会忽略自己的喜乐。他们大多是没有主见,在恋爱中容易失去自己,整天为别人而活的人。这样的人很受欢迎,却也比较容易被忽视。这类人的饮食习惯较为清淡。

第三种是成就型人格,顾名思义,就是有较强的事业心,他们往往对成就有很高的追求,坚持“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信条,渴望成功,渴望被社会认可,他人羡慕的目光是自己的“强心剂”。喜欢与人比较而且不服输,典型的工作狂,还是急性子。成就感是他们一生的追求,个人的形象、面子也很重要,信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目标是对的,过程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看起来不好相处,实际上内心脆弱,害怕受伤。但强烈的成就欲望并不允许他们展现出脆弱的一面,于是自信成了他们的标签,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亮点。这类人喜欢酸味的美食,不管是调料还是水果,“酸”永远是他们的最爱。

第四种是浪漫主义人格,最大的特点是感情丰富,容易情绪化。这类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幻想,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他们往往很享受情绪体验,即便是悲伤的情绪。对于事物也会有强烈的占有欲,会嫉妒,会羡慕,也极富创造性。也许是过于自我,他们可能不太了解人情世故,本身不注重功利,最大的渴望便是他人的了解,但是很可惜,他们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这类人喜欢吃口味较重的零食,对煮、炖的食物也情有独钟。

第五种,我们可以称之为观察者,他们喜欢探求未知事物,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而且对于知识有着狂热的追求,他们希望自己博学,不吝惜展示自己的才华,喜欢与思想有深度的人结交。这种人有点恃才傲物、不好亲近,他们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对待事情沉着冷静,但若真的遇到事情,反而会退缩,由此得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标签。他们喜欢抽象的事物,追求逻辑分析。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冷漠的,要时刻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一切不过是时间与空间的叠加。这种人很适合做学术型研究。这类人的口味偏咸,有着“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特点。

第六种是疑惑型人格,我们可以称之为质问者。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疑,内心充满不安,虽然待人真诚却总是容易多思多想。作为一个总是“多虑”的人,他们也时常怀疑自己,渴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支持。他们将外界的一切都视为威胁,总是缺乏安全感,于是对于危险很善于未雨绸缪,尤其不喜欢冒险。他们安于现状而且喜欢保障;多疑多思还喜欢兜圈子;总是以最坏的打算去考虑事情。这类人喜欢低卡路里和低蛋白的食物,比较钟情于水果。

第七种是活跃性人格,又可以称之为享乐主义者,他们乐观好动,不喜欢束缚,对于快乐和自由有着执着的追求。他们不喜欢任何沉痛或者悲伤的情绪,一旦现实无法满足他们的快乐,他们便会逃避,到幻想中去追求。一定程度上而言,他们属于未来导向者,能够根据变化的因素不断调整自己。他们做事更注重过程带来的愉悦感而不是结果带来的成就感,“好玩”才是他们的原则。有时候,他们会比较自我,不太在意他人的感受。这类人在主食的选择上“独宠”大米,善于自娱自乐。

第八种是领袖型人格,即支配型人格。他们往往比较独断,对于任何人、任何事都是直截了当,喜欢对自己身边的事物享有支配的感觉,他们带领并且保护自己身边的朋友,即便别人并不领情。他们天生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会在乎别人不喜欢自己,他们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相比感情,他们更希望获得的是尊重,喜欢用实力说话。他们秉承“一切以大局为重”,有时还会选择牺牲自己的私利。对于他们来说,掌控某些东西的感觉远胜一切。这类人偏爱肉食,精力旺盛。

第九种是和平型人格,他们是和平使者,尤其害怕冲突,对待别人总是能忍则忍,凡事从不强求。面对身边的冲突,他们善于帮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但他们不喜欢做任何决断,不喜欢得罪人,只热衷于做和事佬。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比较被动,自我意识薄弱,很善于“随大流”,相信一切事情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对于这种随遇而安的性格,面食是最好的美食伴侣。

九种人格各有不同,所倾心的美食也各有差异,你喜欢哪一类食物,又是哪一种人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