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
(Gulliver's travels)

斯威夫特

长篇小说,1726
[英国]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

格列佛是个外科医生。他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喜欢旅行,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让父亲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医生,为的是能够随船出海周游世界。作为船上的医生,格列佛很少待在陆上,大半生都在海上度过。他有许许多多奇特的经历,但最奇特的要算一六九九年的那一次了。

一六九九年五月四日他受聘于远航太平洋的“羚羊号”。起初几个月,航行十分顺利,船已绕过了半个地球,可到了苏门答腊时,遇上了可怕的风暴,船被飓风吹到礁石上撞成碎片,大半水手都丧生了,只有六人驾一小舟逃脱性命,格列佛便是其中之一。但他们仅仅划了数海里,小船又被巨浪掀翻。格列佛好不容易才游到岸上,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荒凉、杳无人迹的地方。这时,他又累又乏,顾不得那么多,倒在草地上便睡着了。

醒来时已是早晨。格列佛想翻身起来,但发觉四脚像被绑在地上一样不能动弹,甚至连头也不能转动,只听得一阵细小的嗡嗡之声,仿佛四周有人,但除了头上的天穹,什么也未看见。正在惊讶之际,格列佛忽然觉得左腿上有什么东西在移动,就像是一只大虫子朝他身上爬来。直到那东西进入视线,他才看见那是一个不足六英寸高的小人儿,握着弓箭,走在他的胸膛上。紧接着,又有几十个小人,排着战斗队列走了上来。格列佛吓得大叫一声,所有的小人便都跑开了,但没多久又重新跑了回来,登上了他的身体。格列佛挣扎了一下,想要移动躯体,接着便有无数支小箭,如雨般地向他射来,像针刺般地作痛。他只好静静躺着,不敢再轻举妄动了。这时,他的头已略可转动,他转过头来,看见有数百小人,在他右耳旁边建起一个八英寸高的平台。一个衣着华丽的官员登上台去,对着他的耳朵说了一些什么。格列佛自然是一句也听不懂,只是重复地听到一个名字“利立普特”。他猜想,或许就是这个小人国的国名。那官员的友好态度使格列佛放了心。他忽觉非常饥饿,便用手指着自己的嘴,表示要吃东西,接着就有无数扶梯搭在他肩上,上百个小人抬着一筐筐的食物和一桶桶清水倒进他的嘴里。格列佛哪里知道,小人们在食物里放了催眠药,吃过东西之后,他便昏昏入睡了。就在他熟睡的时候,小人国的五百个民工和工程师赶造了一部巨大的马车,由一千五百匹骏马拉着,把格列佛运到了利立普特的首都密尔登都。密尔登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街道、建筑、草地、花园,全都像木偶戏院的布景。市民们万人空巷,赶来观看格列佛这位“巨人”。经过国王亲自观察,认定此人没有危害性后,才决定留下他,并下令让市郊的村庄每天供应六十头牛、四十头羊和许多面包、牛奶,以此作为巨人的食品。国王还派了六名教师,专教格列佛学习利立普特语言。作为恢复自由的条件,格列佛必须替国王递送快信,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

渐渐地,格列佛才知道,在这个小人国里同样有着烦恼和危险。原来利立普特有两大政党——高跟党和低跟党,经常为了鞋跟的高低而争论不休。此外,在离利立普特不远的海岛上,还有另一个小人国,名叫不来夫斯古,这两个相邻的国家结下了世代的冤仇,时常发生战争。利立普特的国王考虑到格列佛的力量,便决定派他去摧毁他们的敌人。

不来夫斯古帝国位于利立普特的东南,两岛间隔着一片水域,水深约六七英尺。格列佛隔海观望,只见不来夫斯古的十五艘战船如同儿童玩具排列在岸边。格列佛潜入水中,用一根长绳套了十五个钩子,把十五艘战船一齐拉到了利立普特这边。这袭击来得十分突然,不来夫斯古的兵士纷纷弃船跳水逃走。这一战,利立普特未发一兵一卒就大获全胜,格列佛成了利立普特举国称颂的英雄。可是,国王的野心有增无减,他命格列佛要灭掉不来夫斯古,使之成为殖民地。格列佛拒绝了这一要求,他说;“我不愿让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国王大怒,说他不忠。

又有一次,皇宫失火。由于运水困难,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大火。这使皇后十分反感。加上海军大臣嫉妒他的功劳,财政大臣又怀疑他的妻子和格列佛私通,于是国王召开了一次密谋会,要给格列佛定叛国罪,准备先弄瞎他的眼睛,然后将他慢慢饿死。

几天后,格列佛从一位朋友处得知了国王与几个亲信密谋的情况。他只得给国王留下一封信,说是要离开几天,然后就神秘地奔向不来夫斯古,并把他掳来的十五艘战舰也一并带了过去。不来夫斯古的国王热情地欢迎了他。在不来夫斯古没住几天,格列佛得到了一个天赐的良机,使他得以重返故里。那天,当他正闷闷不乐地在沙滩上散步时,忽见水面上浮起一件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船(不是小人国的小船,而是足以载下格列佛的小船)底儿朝天地搁浅在水里。不来夫斯古出动了上千的民工、水手,由一位将军指挥,好不容易才帮助格列佛把船拖上岸,将船修好。在一个顺风的早晨,格列佛告别了国王和不来夫斯古人,乘船到了海上。三天后,又幸运地搭上了一艘去英国的大船,回到了家乡。当他向人们讲起这次奇特的经历时,谁也不相信。幸好他离开不来夫斯古时带有几头活牛、活羊,人们见了这些实物,才相信世界上真有小人国的存在。

在家里没住上两月,格列佛又想念起海上的生活,渴望到新的地方去,很快便作为“冒险号”的医生,再次乘船出海。不料他这一次的遭遇又较前一次更险更奇。

“冒险号”经过印度时,遇到海洋上的季风风暴,船在海上忽东忽西,最后不知漂到了什么地方。风暴平息后,为了补充淡水,大船驶向一块不知名的陆地。船长在近岸处抛了锚,派遣十二人驾一小舟上岸找水,格列佛志愿参加这个小组。上了岸他就单独行动,东走西瞧,除了光秃秃和连绵起伏的山峦外,什么也未发现,也未找到水源。格列佛败兴而返,来到岸边,远远看见小船已离岸向大船驶去。一阵狂呼大叫,船上的伙伴连头也不回。格列佛正感惊疑,忽见一个无比高大的巨人,在后面追赶小船,深深的海水只淹到他的膝部;要不是海边峭拔的山崖有所妨碍的话,小船早就被他抓在手里了。见此情景,格列佛哪敢怠慢,转身就朝陆上跑去。

他奔上一座小山,这才把当地的景象看得比较清楚:前面显然是一片田园,但并不像家乡的田园那样。这里的浅草足有一丈多深,田里的谷物比这更为高大。为了躲避巨人,格列佛便向那片田地跑去,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跑到田边。这时他看见一伙前来收割庄稼的巨人,每个人都有教堂的尖塔那样高,讲起话来像是天上打雷。格列佛连忙钻进庄稼地里,躺在地上不敢动弹。那伙人开始收割,很快就到了他身边。一只大脚迎面朝他踏来,眼见就要变成一团肉泥,格列佛吓得大叫一声,那脚又缩了回去。一个农民好奇地看了他,然后用两根手指夹着他的腰部,把他从地上拾起来,他觉得自己好像立刻升到了半空中。这时他心里充满了恐惧,生怕那人一松手,自己就会跌得粉身碎骨。不过还好,那农民没有把他摔下,而是用一张手巾把他从头到脚地包裹起来,提回了家里。农民的妻子见到格列佛时,就像格列佛的妻子见到一只小老鼠时那样,吓得尖叫了一声。可是,没有多久,她就喜欢上这个小东西了。吃饭时,他们坐在三十多英尺高、二十多英尺见方的桌子旁,把格列佛放在桌上,用指尖掐了一小块面包放在他面前。格列佛从怀中掏出刀子,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面包切开吃了起来。正在这时,忽听一声巨吼,像是十个工厂一起开工一样,原来是一只比公牛大三倍的小花猫跳到了女主人膝上。格列佛大吃一惊,生怕那猫会伤害自己。饭后,农民外出于活去了,女主人把格列佛放在自己的床上,用一张比船帆更大、更粗糙的手巾盖着他。正当格列佛睡得正熟时,两只像獒犬一样大的老鼠爬上床来东嗅西嗅,他被惊醒了,站起来用刀子同老鼠战斗。幸亏女主人及时赶到,才把老鼠吓跑。

那农民受了别人的怂恿,决定将格列佛带到市场上去展览卖钱。每到赶集的日子,他就用一个小盒子把格列佛装在里面,带到集市上去,强迫他做各种姿势的表演。农民因此赚了不少的钱,格列佛却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但那农民还不满足,后来又把他带到首都去,引起全城轰动。王后见了这个彬彬有礼的小人儿,感到非常高兴。她问起格列佛的家乡和来历,格列佛回答得十分得体。于是,她用一千个金币从农民那里把他买了下来。王后把格列佛托在手上去见国王,国王起初还以为他是某个智者制造的机器人,经过一番仔细地盘问,才相信他确实是人类。王后非常喜欢和格列佛在一起,每餐饭都让他陪伴着自己。她在桌上为他准备了一张小桌,常常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食物赏赐给他。王后喜欢看他一口一口吃东西的样子,而她自己吃起东西来却像一个粗鲁的英国农民。在国王的寝室里,国王常常向他问起欧洲。可是,每当格列佛兴高采烈地介绍着欧洲或美国的一切时,国王总要嘲笑他,说他是个自命不凡的小东西。对于格列佛讲到的政府、宗教、法律、风俗,国王都嗤之以鼻。他对火药的发明、武器的制作尤其不感兴趣,他认为,谁要能使本来只出产一串谷穗的土地长出两串谷穗,那才真正是对人类的贡献。

格列佛在大人国一住就是三年。他多次想到家乡,怀念亲人,可是要逃走却非常困难。有一次他陪同国王和王后巡视边疆,被装在小木箱里被人带到海边上呼吸新鲜空气。当他在小木箱里睡得正熟时,天空中的鹰错把木箱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天上争夺,木箱掉进海里。格列佛躺在木箱里在海上漂流了一段时间,才被路过的一艘船打捞上去,得以重返英国。

可是归家不久,即在1706年8月5日,格列佛又接受朋友的邀请,在“好望角”商船上做了外科医生。这是他在海上的第三次奇异游历。当商船航行到马来亚一带,受到了海盗的袭击。他被海盗放逐到一条独木舟上,幸好海浪把他送上了陆地。登上崖岸后,他左顾右盼,发现了一种极奇异的现象:空中飞来了一座住满了人的岛屿,把太阳遮蔽了六七分钟。然后,那飞岛降落到地面,格列佛便趁机爬了上去。飞岛上的人面貌和服饰都很奇特。“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冲着天顶”。他们的外衣上装饰着太阳、月亮、星球的图形;他们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都很迟钝,要用一个吹胀了的尿脬拍击嘴和耳朵,他们才能说话和听话,否则他们会把刚刚发生的事忘记。

岛上的人总是惶惶不安,因为他们对天文很有研究。害怕太阳一天天接近地球,地球会被太阳吞食了。他们早上一遇见熟人,便首先问候太阳的健康。这个飞岛只有一万英亩左右,底层由金刚石层构成,靠一块磁石操纵能随意升降。飞岛上住着国王和他的贵族们,还有些工匠、妇女和儿童。国王统治着飞岛外的大片领土和属国。如果臣民们不服从或进行叛乱,他便驾着飞岛飞临肇事地点的上空;轻则夺他们享受阳光与雨水的权利,重则用飞岛直接落到他们的头上,压碎一切房屋建筑和人畜。

格列佛在飞岛上遭到冷遇。他没住多久,国王便把他发遣到下界首都拉格多去了。在这里,他结识了贵族孟诺第,参观了他的田庄,同时访问了国家科学院和学校。这里科学家们正兴致勃勃地在进行各种可笑的研究:有的在埋头设计如何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有的想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用猪耕地;还有的想利用蜘蛛织网,用风箱打气法治病;等等。在学校教育中,这里的人,准备取消词汇,认为这样有益于健康。一位教授正在写一本关于如何侦破反政府阴谋的书。于是格列佛向他介绍了兰敦(暗指伦敦)关于这方面的做法。格列佛说:“那里的居民差不多都是侦探、见证人、告密者、上诉人、起诉人、证明人、发誓控告人和他们手下的爪牙……在这个王国里制造阴谋的人大都是企图抬高自己的政客身份,使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恢复元气,镇压或者缓和群众的不满情绪,窃取没收来的财物填满自己的口袋,左右舆论使它能符合于个人利益。”教授听了很高兴,准备把它写进书里去。

格列佛离开拉格多后,到了飞岛另一属地巫人岛。这里的长官精通魔术,能把死去的鬼魂召唤前来。在这里格列佛会见了亚历山大、恺撒、庞贝、荷马、亚里士多德等历史上的有名人物。他还将罗马的议会和现代议会做了一番比较,认为:“罗马的议会好像是英雄和半神人的聚会,而现代的议会却像是一群小贩、扒手、强盗和暴徒。”同时,他还要求会见了古代英国农民,认为“他们风俗淳朴,衣服饮食简单,一向公平交易,具有真正的自由精神,勇敢爱国,他们这些美德在过去都是很有名的”,而现在“都被他们的子孙为了几个钱给卖光了”。

后来,格列佛又游历了拉格奈格王国,这里的臣子谒见国王时要舔地板,国王把毒药撒在地板上杀死他不喜欢的大臣。在这里他还见到了长生不老的人,了解到长生不老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他乘船到了日本。1709年4月,他搭乘荷兰船回到英国。这次航历时五年六个月,是时间最长的一次。

格列佛第四次游历是在1710年9月,他担任了商船“冒险家号”船长。当他航行到北美时,新招募来的水手劫夺船只,他先被禁闭在船舱里,后又被扔到一个荒岛上。格列佛上岸后,被一群类似猿猴的动物耶胡所包围。正在危急之际,来了一匹灰色的马,耶胡们害怕它,都跑散了。接着,又来了一匹栗色的马。它们“举动很有条理,很有理性”。马们把格列佛带回家去,并用一捆干草和燕麦来招待他。格列佛摇头表示他不吃这两样东西,马感到很奇怪。刚好,这时有一只乳牛经过,格列佛指了指乳牛的乳,于是马领会了,便用牛乳来款待他。

马的院子里有许多供它役使的耶胡。这些动物“脸又扁又宽,塌鼻子,厚嘴唇,咧着一张大嘴”,样子怪难看的。马比较了格列佛和耶胡的形状,也把他叫作耶胡。格列佛感到很羞愧。格列佛向马主人谈起,在英国马是被人们用来骑坐和拉车的,马们听了很是气愤。接着,格列佛又谈起百年来欧洲君主间发生的战争。马问战争的起因和动机是什么?格列佛说:“有时是因为君主野心勃勃,总认为统治的地面不够大,人口不够多;有时也因为大臣贪污腐化,唆使他们的主子进行战争,才好压制或者转移人民对于国内行政事务的不满情绪。”马批评说,这是缺乏理性的行为。

格列佛还谈起法律和金钱的用处。他说欧洲的耶胡们认为:“不管是用钱还是攒钱,钱总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就是这样,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马对这点感到很费解。因为在马的国家里,虽然按马的毛色不同分贵贱优劣,但它们都很友爱,“仁慈和友谊”是这个国家的两种美德。它们不懂什么叫罪恶,它们共同遵守的格言是发扬理性,并以理性来治理国家,教育下一代。在这里,年轻的马都要“学习有关节制、勤劳、运动和清洁的功课”。每四年春天举行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现那里有困难,大伙便踊跃捐助,互相支援。

格列佛感到“这些杰出的四足动物有许多美德,跟人类的腐化堕落对比一下,使我睁开了眼睛,扩大了眼界”。他愿意和这些“可敬的‘慧骃马’在一起过一辈子,对各种美德加以研究和实践”。“慧马”们都很讨厌耶胡,认为他们生性恶劣,为了争夺一种闪光的石头(暗指财宝)彼此争吵不休,甚至引起内战。在马的代表大会上,“慧骃马”们因发现灰色马收养了格列佛这样的耶胡,它们责备灰色马,要它把格列佛放走。于是格列佛自制了一只小船,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马主人,离开了“慧骃马”国。在海上,他遇见了一艘葡萄牙商船,于1715年12月返回英国。

格列佛前后四次游历奇遇,历时十六年零七个月。他把这些亲身的见闻记载下来,“唯一目的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所以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可能感到失望”。

作品介绍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是遗腹子,从小由叔父抚养长大。十五岁时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1692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1701年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他在大学里的主业是哲学和神学,但他个人更偏爱文学和历史。主要著作有《书的战争》《一只桶的故事》《给斯黛拉的日记》《布商的信》《格列佛游记》《一个温和的建议》等。

《格列佛游记》,(旧译《海外轩渠录》)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全书共四个部分,写外科医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国的经历。小说通过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当时的英国社会政治、法律、议会、竞争、军事、教育、社会风尚乃至整个人类的种种劣根性包括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本书故事生动,想象奇特,为全世界读者喜爱。

对本书思想倾向的界定,学术界向来有许多不同看法。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则相当客观。他说:“这部书打动了各类读者,儿童们喜欢头两部故事,历史学家看出了当时英国朝政的侧影。思想家据以研究作者对文化和科学的态度,左派文论家摘取其中反战反殖民主义的词句,甚至先锋派理论家把它看作黑色幽默的前驱。而广大的普通读者则欣赏其情节的奇幻有趣,其讽刺的广泛深刻。这部书是游记、神话、寓言、理想国的蓝图,又是试验性的小说。”

《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讽刺艺术的一座高峰,作者一生对暴政存有的强烈仇视态度、对被压迫者真挚的同情使他突破了贵族阶层的沾沾自喜和自鸣得意,把讽刺当作向不公平现象进攻的有力武器,对自身所处阶级的腐败进行致命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