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金石史料

金石文献是以金石为载体的文献。金是指青铜器,石是指石料,包括石碑、石刻、石鼓、摩崖石刻,等等。国学之中有“金石学”,是研究历代金石的名称、形式、制度、沿革,以及所刻文字图像的体例、作风,上自经文考订文章义例,下至艺术鉴赏之学。中国古代文字刻在石头上的称石文,刻在玉石上的称玉文,刻在陶器上的称陶文,刻在龟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称甲骨文,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金文,是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的书体。《墨子·天志中》曰:

书其事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26)

郭沫若说:“古人称铜为金。”(27)金称“吉金”,古代先民将金属统称为金,有金为五色之说,称真金为黄金,称银为白金,称铜为赤金,称铅为青金,称铁为黑金。青铜器铭文称为“金文”,以钟鼎彝器为主,包括兵器、度量衡器、符玺、钱币、镜鉴等物的铭文,凡古铜器有铭文或无铭文者皆属于金。古人称刻有文字图形的石刻为“乐石”,乐石以碑刻墓志为主,包括摩崖石刻、造像石刻、经幢、柱础、石阙等。凡古代有文字图像的石刻都是金石学研究的对象。

中国青铜冶炼起源于炎黄时期,距今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唐兰《我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一文认为,青铜是先民在采石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用火烧石头时,有些金属共生矿如铜锡、铜锌矿石融化后,凝聚为铜饼。据《大戴礼记》载,最早是蚩尤部落发现了金属。《左传·宣公三年》曰: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

也就是说夏代就已经有九鼎铸造工艺。东晋王嘉《拾遗记》说:“黄帝以神金铸器。”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一块青铜片,碳14测定距今6065年。1973年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又发现一块青铜片,距今5970年。《墨子·耕柱》载:

昔者,夏后开(夏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28)

青铜鼎彝是国家之重器,只有在重大的祭祀仪式时才会铸造,而日常宫廷文书是用竹木简。西周中期青铜器铭文出现了多达数百字的长篇铭文,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气魄雄伟,纹样复杂,艺术性强,铭文字数多,记事范围广。《周礼》说:“凡大约剂书于宗彝。”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西周青铜礼器盂鼎,腹内铭文291字。藏于台湾的西周宣王时期铸造的礼器毛公鼎,腹内铭文长达497字。殷代青铜器很少有文字,多为图记、标记氏族徽记,《礼记·祭统》说:

夫鼎有铭,铭者,自铭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29)

钟鼎文字以颂扬先祖功德的文字为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攻防战伐,《墨子·鲁问篇》记叙了战国时期钟鼎文的内容:

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货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

郭沫若先生《古代铭刻汇考》说青铜器是“因文而见器,籍器以传文”。青铜器是记录当时重大事件的文献重器。对于钟鼎文的史学价值,郭沫若《周代彝铭进化观》说:“以器而言固钟鼎盘盂,以铭而言,直可称为《周书》之遗篇。”宝鸡出土的散氏盘铭文357子,虢季子白盘111字,史墙盘284字,逨盘372字,这些铭文具有历史与艺术的双重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史料。在艺术表现方面,春秋时期青铜器铭文多韵语赞词,文字美观,工艺精湛,艺术性欣赏价值很高,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是从钟鼎文开始的。所以说,钟鼎文在中国书法、篆刻艺术与艺术学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陶文继续发展演化。在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留下了青铜器铭文,称为“金文”,以相对于“陶文”。容庚先生编有《金文编》,是研究金文的重要著作。青铜器金文又称为“钟鼎文”,书体为大篆,秦以后为小篆。早期的青铜器文字不仅仅是铭刻在钟鼎之上,还铭刻于兵器、酒器之上,表示氏族的族徽、国名、地名、祭祀铭文。有学者称其为“徽号文字”,有学者称其为“图形文字”。郭沫若先生说:

凡图形文字之作鸟兽虫鱼之形者,必系古代氏族之图腾或其遗,其非鸟兽虫鱼之形者,乃图腾之转变,盖已有相当进展之文化而脱去原始畛域者之民族徽也。

青铜器图形文字又有鸟篆、虫篆之称。鸟虫篆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文字,是商周时期的字体,具有氏族徽号的含义。早在20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说:

我认为铜器里的氏族名称,往往是图形文字,和其他的铭文不同。这是因为当时的人对氏族名称,尚视为神圣,所以普通文字,虽随时代演进,独对这一部分,总保留着往古的形式。

图画文字也就是象形文字,是用绘画的方法书写的文字,这是中国艺术文献的特征,艺术文献要研究绘画与文字书法的关系。据统计,已经出土的商代青铜器约5700余件,青铜器铭文金文单字有1311字,族徽文字有1000多个。商代青铜器族徽图形与西周金文不同。族徽图形文字结构多具平衡对称特征,可以正反书写,富有装饰性色彩,还有人形、鸟形、兽形等器物形象雕塑与刻画。

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青铜器著录文献,南朝梁陶弘景撰《古今刀剑录》,虞荔撰《鼎录》,宋欧阳修撰《集古录》,赵明诚撰《金石录》,清褚峻图、牛运震补说《金石经眼录》一卷,薛尚功撰《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张之洞《书目答问补正》收入青铜钟鼎文献有:宋吕大防《考古图》十卷;阙名《续图》五卷,宋人撰;宋赵九成《释文》一卷,拓画器物的图形,著录青铜铭文;宋王黼等《宣和博古图》三十卷;《王复斋钟鼎款识》;宋王俅《啸堂集古录》二卷;清梁诗正等奉乾隆圣旨编《钦定西清古鉴》著录清宫所藏器物,殿本《西清古鉴》四十卷;清王杰等《西清续鉴甲编》著录清宫收藏器物;《西清续鉴乙编》著录清宫收藏器物;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论》、《新郑古物出土调查记》;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中国青铜时代》;商承祚《十二家吉金图录》;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陈梦家《海外中国铜器图录》;故宫博物院《故宫铜器选萃》;鲁实先《殷周金文汇纂》等。

青铜器金文文字学研究的主要图书文献有: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罗振玉、王国维《三代吉金文存》;吴大澂《说文古籀补》14卷,附录1卷,1884年初刻本,1898年有增订,增加1200多字,有石印本;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14卷,附卷1卷,1924年影印手写本;强开运《说文古籀补三编》,附录1卷,1935年,商务印书馆印行;容庚《金文编》14卷,附录2卷,附通检1卷,采用彝器目录1卷,1924年贻安堂印行,采用商周彝器1534件,正编收入可识字1382,重文7598,附录未解字924,重文403,总字数在万字以上;容庚《秦汉金文录》14卷,附录1卷,又附校录铭文及检字各1卷,1934年商务印书馆印行,采用秦器86件,汉器749件,收录秦汉金文951字,重文6084,附录文字33,重文14字;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夏鼐主编影印《殷周金文集成》,著录铭文拓片一万余件。

在我国广西、贵州的瑶族、苗族、布依族至今仍有铜鼓舞的传统。铜鼓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有关于铜鼓的传说及铜鼓的禁忌。铜鼓多在祭祀节日、丧葬等重要场合使用。流传至今的铜鼓舞是历史文化的艺术再现,在广西崇左宁明县城西南约25公里处的明江,有一座断岩山,峭壁上布满岩画,其中有铜鼓舞蹈,距今有2400—2130年。铜鼓上的羽冠、太阳纹、鹭鸶、蛙纹、长船与猎头、龙舟习俗有关,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环绕中国南海,形成了铜鼓文化圈。铜鼓图案纹与葬礼有关,送葬时敲响铜鼓是让死者的灵魂坐船去神山仙岛。

1949年以后,考古学界在郑州出土两尊商代前期的大方鼎,所以说夏启铸造九鼎的传说是可信的。九鼎象征《尚书·禹贡》所分的天下九州,是代表国家祭祀天地权力的重器。周武王伐商得九鼎,东周灭亡以后鼎为秦人所取。青铜器与奴隶社会相始终,称为青铜时代,中国在夏代进入青铜时代。夏商周三代是“有金无石”的文献时代,或者说是“有金有骨”(30)的文献时代。甲骨文与钟鼎文的文献载体不同,书写方式不同,而字体结构相近,但是甲骨文字没有刻石。

秦汉以后进入“石多金少”的时期(31),青铜文化由于祭祀随葬、朝代更替、兵火战乱等种种原因逐渐埋藏到了地下。20世纪以来,中国青铜器的出土非常丰富,1923年,河南新郑人李锐挖掘到一尊大鼎和两尊中鼎,卖了800金。当地驻军得知消息后,大事挖掘,得钟鼎百余器。蒋鸿元编印《新郑出土古器图志》初编、附编。关百益又编《新郑古器图录》、《郑家古器图录》。同年,山西浑源口发现大批青铜器,商承祚编成《浑源彝器图》予以著录。1929年到1934年之间,河南洛阳、安阳,安徽寿县等地相继发现青铜器大件。1938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了殷商时期的司母戊大鼎,鼎腹部有“司母戊”三字。同时还发现了占地一万平方米以上的青铜器作坊遗址,出土了三四千块青铜器陶范。出土的夏商周三代青铜器,考古学界称之为“三代器”,是奴隶社会青铜时代艺术的代表。汉字的成熟表现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之上,奴隶社会的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铭文是重要的古代文献。

研究夏商周三代艺术文献与书法艺术要看陶文、甲骨文、金文之大篆与钟鼎文,研究秦汉文学要看秦汉刻石与简牍,研究汉唐艺术文献与书法艺术要看石刻、石经。夏商周三代是“有金无石”的青铜时代,秦汉以后则进入“石多金少”的铁器时代,奴隶制的青铜时代走向了衰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艺术风格百花齐放,趋于艺术化、多样化。其时“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残阀不止,犹刻金石自以为纪”。以刻青铜之金、勒石之铭记其成功与盛德,具有“欲传其道于后世”的含义。石刻文献的石经之风在秦汉时期极为兴盛。秦始皇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10年之间,先后五次出巡,刻石封山,七次刻石赞颂秦统一天下的功德,在峄山、泰山、琅琊、芝罘、东观、碣石、会稽七处刻石。今存琅琊石刻有残字87个,其余东观、碣石等石刻唯有重摹本传世。

石刻文献与青铜文献不同,多在露天公开展示,影响较大的有秦代的石鼓文。另,东汉末灵帝熹平四年(175),命蔡邕用隶书将《周易》、《尚书》等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立于洛阳太学门外,供儒生校正经书文字。《后汉书·蔡邕传》称:“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添塞街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经”,是当之无愧的石刻书籍文献。由于古文不易识,则以篆、隶二体列于古文之下以诠释之,三国魏时期的“正始石经”用古文、篆书、隶书三体刻写而成,世称“正始三体石经”。汉魏以后历代都有重刻的石经,保存完好的有西安碑林中的唐文宗时期“开成石经”,称“唐石经”;清代乾隆年间的“乾隆石经”,称“清石经”。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大型石碑刻经,石经在经书流传过程中起到校勘范本的作用,是官方和学者确立的经书善本,是中国独特的文献载体形式,在文献版本学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秦汉以后,石刻文字有摩崖石刻文字、碑刻文字、石经文字、墓志铭文,等等,如陕西汉中褒谷石门隧道内东汉到清代的摩崖石刻百余品。这类文字兴起较晚,字体有大篆、小篆、隶书、魏碑,大篆与钟鼎文、金文相类似,所以称为“金石”。古代金石实物艺术文献文字,比雕版印刷图书要复杂得多,涉及各个时代的各种字体、各种材料。汉代以隶书文字为代表,晋以后,文字有北魏书法石刻,有南方的行书法帖。隋唐楷书发达。书画艺术作品上往往是手写书法字体,如画上的题跋、诗句,楷书比较好认,但是行书、草书比较难认。对于艺术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具有中国汉字文字学与书法的基础,中国艺术学研究不仅仅是阅读纸质文献的古籍,还要能够读碑、读帖、读简,懂通假字、异体字、繁体字、古汉字、草书,需要有一定的汉字文字学基础。中国艺术文献的印章文字涉及篆刻学,金石篆刻是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印章对于记录书画作品的作者、时代具有重要的作用。起源于战国,兴起于秦汉的建筑瓦当艺术,与秦汉印章艺术一样,以文字、图案留下了珍贵的艺术文献。韩天衡《古瓦当文编·序》说:

瓦当艺术在上古的艺术里,是一门实用又寓画于书的独特艺术品类,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艺术品类,是一门至今为人们关注而有待在史学、建筑学、画学、书学上加深研究和开掘的艺术品类。可是,我们可以断言,瓦当艺术是一门高古而又现代,浅显而又玄奥,一式而拥有百态的堪称美轮美奂的艺术品类。

秦汉瓦当艺术与秦汉篆刻印章艺术是同一时代的艺术品,是互相影响的姐妹艺术。明代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史可法说:“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文字书法的书籍记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要研究文字以前的史前艺术起源问题,主要依靠实物文献。

书法、篆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艺术门类,这在世界艺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西方没有将文字作为艺术门类,因为西方的文字是纯注音符号。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将文字书法视为艺术,是中国艺术学的特色。中国书法艺术的文献非常丰富。对于书法艺术的流变,明初陶宗仪《书史会要》说:

伏羲则龙图,而八卦之画著;仓颉象鸟迹,而六书之义昭;造化得密其机,万物莫能乖其形。书之用也,夫有卦书,而后有古文,有古文而后有篆文,大篆变而为小篆,小篆变而为古隶,古隶立而分楷行草,兴云穗龙虎虫鱼之作,钟鼎蝌蚪款识之文,又纷然杂出乎其间。(32)

各代书体不同,各代的书法风格也不同。周朝的书法艺术代表是史籀,秦代是李斯、程邈,汉代是史游、杜度、蔡邕。中国书法艺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运用不同的材料,从陶文,殷商时期的骨文(甲骨文),商周时期的金文(钟鼎文),战国秦汉时期的竹木文字(竹木简),汉唐时期的隶书、楷书碑刻,晋至明清纸本书法中的草书、行书,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

在中国学术史上对金石的研究很早,宋代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金石学”。宋政和年间,皇家收藏夏商周青铜彝器多至六千余件,宣和以后,达到万件。研究金石的风气是从宋代开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宋曾巩最早编有《金石录》一书(书已失传)。其后,宋赵明诚编《金石录》。南宋郑樵编《通志》,把“金石”列为二十略之《金石略》。在宋代金石学成为专门学科,又称“古器物学”。金石学是中华国学的学科,金石学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料同中国艺术学关系密切。青铜器、碑刻可以纳入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的艺术学研究范畴,是艺术学与艺术鉴赏的重要研究对象。王国维《静安文集续编·宋人之金石学》说:

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如金石学,亦宋人所创学术之一,宋人治此学,其于搜集、著录、考订应用个方面无不用力,不百年间,遂一种之学问。(33)

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宫廷收藏商周青铜器仅十一件。到宋徽宗时(1101),大肆收集,仿效李公麟《考古图》作宣和殿博古图,有大小礼器五百多,政和年间(1111)藏器数量达到六千几百件,而且以秦汉器物为主。宣和以后的储藏目录达到一万余件,还有石鼓、西蜀绘画等,在宣和殿后建保和殿,左右有稽古、博古、尚古等阁,储藏古玉印玺、青铜器鼎、彝、法书、绘画。还有富家收藏,私人传拓本、著录、考订青铜器的名称、研究大篆文字。刘敞《先秦古器图·序》说:

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乃为能尽之。

作为艺术学的青铜器金文研究,主要是在器型的造型艺术与铭文的大篆书法艺术两方面进行研究。造型艺术方面有青铜器的名称、年代、分类、工艺等问题的研究。青铜器有祭祀用的礼器、酒器、兵器等,铭文有文字、图形、徽号等。宋人金石学研究在青铜器以及金文拓本的收集著录、金文考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吕大临《考古图》、《续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都是研究金石学的学术名著。赵明诚《金石录》三十卷,前十卷为赵氏家藏金石文字目录,大约两千件;尾跋二十卷,及赵氏考据、标题。对于《金石录》搜罗历代书法金石文献情况,李清照《后序》曰: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者二千卷,皆是正伪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呜呼!自王播、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长兴、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

李清照作为赵明诚的妻子,对于赵氏收藏之聚散有切肤之痛。宋室南迁,金石文字收藏散佚,文化传承遭到巨大损失。随着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金石学在元、明时期完全衰落,到清初,由于清统治者强调学习汉文化,秦汉金石文字研究再度复兴,至清末达到鼎盛时期。

清《四库全书·目录类》有:1.经籍之属,2.金石之属。金石之属书目有:宋欧阳修撰《集古录》十卷;宋赵明诚撰《金石录》三十卷;宋黄伯思撰《法帖刊误》二卷;宋刘次庄撰《法帖释文》十卷;宋翟耆年撰《籀史》;宋洪迈撰《隶辨》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宋姜夔撰《绛帖平》六卷;宋曾宏父撰《石刻补叙》二卷;宋曹士冕撰《法帖谱系》二卷;宋桑世昌撰,高似孙删定《兰亭考》十二卷;宋俞松撰《兰亭续考》二卷;宋陈思《宝刻丛编》二十卷;宋王象之撰《舆地碑记目》四卷;宋不著撰人《宝刻类编》八卷;明陶宗仪编《古刻丛钞》一卷;明朱珪编《名迹录》五卷,附录一卷;明陈玮撰《吴中金石新编》八卷;明都穆撰《金薤琳琅》二十卷;明顾从义撰《法帖释文考异》十卷;明赵均撰《金石林时地考》二卷;明赵崡撰《石墨雋华》六卷,附录二卷;明郭宗昌撰《金石史》二卷;清于敏中、王际华、裘曰修等奉欶校正《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释文》十卷;清顾炎武撰《求古录》一卷、《金石文字记》六卷、《石经考》一卷;清万斯同撰《万氏石经考》二卷;清林侗撰《来斋金石考略》三卷;清叶封撰《嵩山石科集记》二卷,附纪遗一卷;清李光瑛撰《金石文考略》十六卷;清万经撰《分隶偶存》二卷;清王澍撰《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十二卷、《竹云题跋》四卷;清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金石经眼录》一卷;清杭世骏撰《金石考异》二卷。

《明史稿》总裁张廷玉《上明史表》说:“搜图书于金石,罗奢旧于山林。”(34)可见金石文献与奢旧遗老是文献史料的主要来源。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说:“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学科也。”(35)金石学研究有考证经史之学,有研究文史之学,有金石目录之学,有金石鉴定之学。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则专讲金石书法,金石学从经史文字考证之学又成为书法金石艺术之学。海派书画家吴昌硕在书法篆刻方面深有造诣,在青铜器拓片上画梅花,号称有金石气息。民国流寓上海的李瑞清先生以北碑入书,以青铜器分派,研究大篆。现代书画家李健、程十发、李骆公、林散之等在书法、篆刻、图形文字、绘画之间,追求金石味的用笔。清末民初随着考古发现的进展与西方文化的传入,田野考古的科学方法将金石学研究纳入考古学的领域。金石学的研究对象青铜器、秦汉刻石、出土文物都是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中国传统的金石学研究发展到广义金石学即古器物学研究,今天被纳入考古研究领域,成为考古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艺术学文献可以梳理金石学与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篆刻艺术之间的关系,开展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研究。艺术学与金石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这是要思考的问题。将金石学纳入艺术学文献研究的理由有六个方面:

1.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青铜器的门类有礼器、酒器、兵器、乐器等,还有动物造型器物,青铜器工艺的铸造、翻模、冶炼,具有工艺史研究价值。

2.青铜器的纹饰有饕餮纹、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鱼纹、乳丁纹、垂缦纹、涡纹、窃曲纹、人物画像、波带纹、雷纹等,具有纹样史研究价值。

3.青铜器族徽文字有结构多具平衡对称特征,可以正反书写,富有装饰性色彩,具有民族学、标志图案研究价值。

4.西周青铜器用青铜动物雕塑装饰马车、酒器,动物造型巧夺天工,神态各异,充满了生活气息,在雕塑史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5.金石音乐艺术研究。青铜器中的青铜乐器如编钟、铜鼓等,具有音乐史、器乐形制研究价值。

6.金石书法篆刻艺术研究。钟鼎文、石鼓文、秦汉印章、摩崖石刻书法艺术研究,大篆、小篆、汉隶载体在于金石之中,具有书法艺术研究价值。

陈振濂《“金石学”研究的当代意义与我们的作用》一文指出:

明清以来的金石学,尤其是清代依托于乾嘉朴学的金石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包含了碑帖之学、墨拓之学、器物之学、玺印之学、考古之学、美术书法之学、文献历史之学、典章制度之学、考古文字之学与门类版本校勘考据学,等等,甚至,除了严谨的学术之外,还与收藏鉴定、文人雅玩连接起来,从而使本来是一种学术的存在,变成兼容的艺术的存在。(36)

在金石学被考古学、古器物学、鉴定学、考据学、文献学稀释、分化、兼容的时代,青铜器铭文大篆、小篆书体仍流传有序。西周早期铭文继承和发展了商代晚期铭文风格,字体庄重,笔画雄劲,行文疏密有致,西周中期铭文向着书写便捷的方向发展,笔画柔和圆浑。西周晚期铭文字体趋于规范,纵横成行,有意求工。春秋时期铭文书体瘦劲,笔画纤细秀丽,至秦李斯统一为小篆。中国艺术学研究要关注金石学在艺术文献研究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