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文学、文艺学、艺术学

文不仅仅指文字,古代文有纹饰、文字、文化、文学、文章、文明等含义,而古代之文,来自大自然,来自人心对大自然的感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曰: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即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旁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95)

刘勰所说的“文”来自大自然,“文”的含义有图形天象、山川大地、动物花纹、天上彩霞、地上草木,包括山林天籁之音,泉石流淌撞击之声,皆为文也。但是,文学的文字力量太大了,文字语言有传布文化的载体作用。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说:“各门艺术都有如此等类的关于媒介的专门知识,最显著的是文学方面。”(96)朱光潜先生也是将文学作为艺术看待的。在四部分类法中,艺术属于子部艺术类,文学属于集部,文学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是在现代二者有了学科交叉现象。《辞海》“文学”条说:

文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与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载体。(97)

狭义的艺术是造型艺术,广义的艺术包括戏剧、影视,文学有文学的形象表现描写,戏剧文学、电影文学更是如此,李广田《文学的基本特质》给文学的初步定义是:

文学是以实际生活为素材,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用艺术的手段,做形象的表现,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98)

在《四库全书》中,诸家作品综合集称总集,个人作品综合集称别集,集部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书籍,《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共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大类。戏剧作为词曲的文学门类,主要是剧本文学,即戏剧文学。戏曲演员在封建社会的地位低下,其文字记载见于文人的笔记、小说之中。现代戏剧一般是指话剧,戏曲一般是指中国传统戏剧,如京剧、昆剧以及丰富多彩的各种地方戏以及曲艺。“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是文学的基本特征,学界有“语言文学”的称谓。而造型艺术以空间形象诉诸视觉,音乐以音响旋律诉诸听觉,都不用书面语言文字表达,而今天要求以论文的文字形式描述艺术,甚至取代艺术的创作,使中国艺术作品与艺术评论、艺术与文学的界限模糊。加上中国文人画的题款诗文,因书法而成为艺术,文字与艺术的界限更加模糊。现代语言文学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五个体裁为主。诗歌与音乐有关,小说可以改编为戏剧、电影剧本,成为戏剧文学、电影文学,这些是文学与艺术的交叉区域。语言表演艺术与文字书法篆刻艺术是中国艺术特有的现象,现归纳如下。

1.说唱语言表演艺术。通俗的语言表演艺术有相声、双簧、评话、弹词、大鼓、二人转、口技,等等,统称曲艺。四川、扬州出土的汉代说唱俑,形象鲜明生动,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汉语言及少数民族语言艺术有相声、评话等,文字、语言与文学密切相关。相声、评话具有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征,有以口头语言绘声绘色的口技、方言、对白、包袱、笑话及肢体语言表现的艺术,介于语言文学与表演艺术之间。语言艺术有东北二人转、天津快板、数来宝、京东大鼓、相声、双簧、扬州评话、苏州评弹、弹词,等等,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口头说唱表演艺术。

2.诗词歌赋语言艺术。赋、诗、词在古代具有音乐的曲谱、曲牌、词牌、格律,是可以歌唱吟诵的、具有音乐性的作品。由于曲谱、曲谱、格律的失传,现代诗歌属于文学。

3.剧本改编写作创作。如戏剧文学、电影文学剧本创作、改编工作等。改编工作经过形象的戏剧、电影的艺术要求,但是还是文字创作,需要再由演员在导演的安排指导下,将文字剧本再创作,变成表演艺术的戏剧和综合艺术的电影。所以在《四库全书》的四部分类法中,南戏、南北曲属于集部。集部是文学类图书文献。戏剧剧本要依照戏剧的唱念做打、戏剧曲牌、念白、场景、角色要求编写,要有戏剧性、戏剧冲突,要有戏剧的韵白,要有戏剧效果,才是戏剧艺术的剧本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要有镜头,场景要考虑蒙太奇镜头的分割与组合,要考虑电影的镜头画面。电影不是仅仅通过语言对话来推进情节,而是要有电影艺术的镜头语言,还要有音乐、摄影、用光、角度。所以说,电影艺术是综合艺术,综合了文学、戏剧、话剧、表演、摄影、音乐、美术、灯光、道具、场景等艺术形式。

4.汉字书法印章艺术。书法、印章是中国特色的汉文字及少数民族文字书写艺术,书法、篆刻印章艺术介于文字与造型艺术之间,是东方特有的艺术形式。

“文学”和“艺术”在图书文献分类中是两个学科门类。中国传统的韵文历来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诗歌、词牌、元曲都具有音乐歌唱的性质,属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部分。诗歌的音乐性问题、汉乐府的歌舞性问题、词的曲牌音乐性问题表现出音乐与文学的密切联系。由于乐谱的失传,《诗经》已经难以弦歌,汉乐府也难以吟唱,词仅仅留有词牌,诗、乐府、词成了文字的文学作品,而不是音乐舞蹈。尽管曲还可以吟唱,戏曲有许多曲牌可以唱,但戏曲在《四库全书》中仍属于集部文学类,有南曲、戏剧交叉于表演艺术与文学之间。文学是用语言文字表现人类情感,艺术是用视听艺术的形象乐曲表达情感。文学以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为主,艺术以绘画、音乐、雕塑、舞蹈、杂技等为主。艺术有视觉、听觉的形象表现,是不以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文学无法取代艺术的学科位置。

戏剧、电影、电视艺术从文学剧本改编成为视听艺术形式,戏剧文学、电影文学作者要懂曲牌,懂分镜头蒙太奇电影的艺术语言,从文学创作到剧本创作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戏剧文学与电影文学中,文学与艺术的关系非常密切。白居易、杜甫、苏东坡是文学家、诗人,在他们的诗文集中有大量的诗文描写绘画、书法、舞蹈艺术,是艺术文献的宝库。郑板桥既是画家又是文学家,留下了《道情》、《家书》、《诗词》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这样的例子在艺术史、文学史上不胜枚举,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往往融文学与艺术才华于一身。语言文学可以发展成为语言艺术和表演艺术,罗贯中、施耐庵创作整理了《水浒传》。现代评话艺术家王少堂的《武松》是语言艺术作品,作家孙龙父、李真、陈午楼整理王少堂话本成为文字,是评话艺术文献整理者。王少堂的扬州评话《武松》录音是音像文献,这样,从文学作品《水浒传》到评话作品《武松》,完成了从文学作品到语言表演艺术作品的转化,记录以后又固化成了语言表演艺术作品文献,经历了从话本到章回小说,从章回小说到评话的转换、再创作过程。

文学与艺术的题材交叉现象非常普遍,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文献分类法为“专题艺术文献分类法”。由于艺术文献,尤其是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文献分类的难度较高,还有“专题分类法”,又叫“艺术专题分类法”。如曹雪芹的文学作品《红楼梦》,高鹗续本《红楼梦》,越剧戏曲剧本《红楼梦》及音像资料,电影《红楼梦》拷贝,绘画插图绣像《红楼梦》,连环画《红楼梦》,以及研究《红楼梦》的文献,如周汝昌《曹雪芹小传》、王朝闻《论凤姐》等全部归于《红楼梦》专题文献,打破了文学文献与艺术文献的界限,形成了《红楼梦》专书文献系列。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从话本到小说,由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成为电影、动画片、漫画,同一题材由文字的文学表现形式,到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还在不断丰富发展,则可以建立《西游记》专书文献。所以说专题艺术文献分类是具有创作实践依据的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分类法。

《辞海》“文艺”条将文艺定义为:

文学与艺术的统称。有时也指狭义的文学。(99)

文艺学是文学与艺术的统称,是文学与艺术两个概念的合称,还指狭义的文学,所以说文艺学并不是艺术学。文学与艺术是不同的学科门类,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与形式语言。文学是“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辞海》“文艺学”条的定义是:

研究文艺的各种现象,从而阐明其基本规律及基本原理的科学,亦称“文艺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文艺理论;(2)文艺史;(3)文艺批评。文艺学的这三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其中的每一个方面的研究都不能够脱离其余两个方面来孤立地进行。(100)

《辞海》“艺术”条说:

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通常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建筑、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101)

所以说中国的艺术概念,是广义艺术概念。西方现代艺术概念主要是指造型艺术。中国艺术将语言艺术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包含在艺术的概念里。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文学是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戏剧文学、电影文学等。艺术学是通过建筑、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具体的视觉、听觉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艺术以声乐、器乐、歌曲、舞蹈、建筑、绘画、雕塑、戏剧、电影为方法反映生活。在文献方面,文论属于文学文献。而画论、乐论、舞论、曲论、书论、印论等则属于艺术文献。

艺术史与文学史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狭义的文艺学还是文学,文艺学与艺术史学的研究对象不同,而文艺学其实就是文学。诗歌、小说、散文属于语言文学。说唱、评话、评弹、戏剧有音乐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的因素,是介于文学与艺术之间的艺术门类。艺术与文学的最大不同是“艺术”是视觉造型,“术”的含义有技术、技巧、方法、道术、手艺等内容,这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述方法的文学与文艺学所不具备的艺术元素。“文学理论”、“文艺学”、“艺术学理论”有模糊部分是曲艺、戏剧等含有语言与表演的部分。文艺学研究主要以“文论”为主要文献,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等文论是中国文艺学的重要理论著作。艺术史研究以历代画论、乐论、曲论、舞论、书论、印论、琴论等为主要文献史料。诗是介于音乐与文学之间的门类,诗论具有艺术论与文论的双重意义。

1949年以后,全国各地成立了文学艺术联合会,简称“文联”。中国文联下属关于艺术的协会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各协会设有专业委员会,如美术家协会下有油画专业委员会、水彩画专业委员会、花鸟画专业委员会,等等。其中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则以“文艺家”为名称,表现了艺术与文艺并存的关系,构成了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的艺术门类机构框架。

艺术、文学、文艺学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艺术史具有造型艺术特征,是不用语言文字翻译的、充满创造与模仿的艺术形象,艺术以艺术作品感人,有艺术作品以后才有艺术评论。艺术作品的第一性,与文学作品的第一性相同,但是建筑、雕塑、绘画构成的艺术史比文学史更具有直观的形象与色彩,具有文字不能够表达之处。艺术智能与语言智能是人类不同的两种智能,语言文字无法替代视觉艺术,音乐家、画家、文学家、评论家是不同身份的角色。艺术史的重要性要引起中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艺术博物馆、艺术史通识课程对培养人的兴趣,启迪人的智慧非常重要,这是文字难以取代的作用。艺术史、文学史是不同学科的历史,有不同的历史代表人物,不同的历史事件,不同的载体形式。文论是文艺学建立的文献基础,历代艺术作品、乐论、舞论、画论、书论、印论是艺术学建立的基础。

艺术有艺术技法、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欣赏。就美术而言,美术技法有: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构图学等;美术史有: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美术创作有南齐谢赫的六法理论等,批评理论与创作理论、技法理论相互联系。

艺术理论与美术批评列表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将艺术与自然科学的物理学研究相结合,产生了光学的色彩学,与生物学结合产生仿生学、艺术心理学,与数学结合产生数字艺术。中国艺术学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研究艺术现象,以宏观考察、整体研究、综合探讨的方法,研究艺术的共性和规律,并且从人文科学大视角,依据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流派进行艺术史学的研究,张道一先生在《应该建立“艺术学”》一文中认为:“在艺术的各部门,即在音乐、美术、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电视)、舞蹈等分别研究的基础上,须着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讨其共性,由个别上升到一般,使之进入人文科学。”提出了艺术学研究的九个方面:

1.艺术原理——探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各种艺术发展的序列;艺术与生活各方面的联系,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艺术语言特点与风格流派,艺术创作过程、继承和创新等。

2.中外艺术史——从大处讲可以分为中国艺术史和外国艺术史,又可按照大的“文化圈”分为大地区的,如东方和西方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艺术史的分类研究、断代研究和专题性研究,也在此类。

3.艺术美学(102)——哲学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关系,美学与艺术的关系。艺术美学的层次和分类,艺术的接受美学,艺术周边的审美现象,以及中国的艺术美学史的审美特点、审美思想发展等。

4.艺术评论——文化圈与读者群,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分析;欣赏、批评和创作的关系,评论家的任务与社会责任,艺术批评的标准、流行和导向等。

5.艺术分类学——艺术的不同形态,感官的单一效应与综合效应。不同角度的分类法,综合性的分类法;艺术的横向结合与交叉衍生,艺术的多样化;艺术形式的借鉴、模仿、移植。

6.比较艺术学——比较与鉴别,共性与个性,比较的前提与可比性。中国与西方的艺术比较,艺术门类之间的比较;中国现代与古代的比较等。

7.艺术文献学——目的和意义。先秦诸子的艺术言论,历代艺术论著,近代艺术论著与官方文档,历代笔记中的艺术资料,现代艺术文献。

8.艺术教育学——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整体结构。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中小学艺术教育,普通大学艺术教育,高等和中等专门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

9.民间艺术学——民间艺术的概念与范畴,民间艺术的分类与层次,民间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民间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民间艺术与民俗学的关系等。(103)

在门类艺术研究与艺术学理论研究关系问题方面,张道一先生提出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九经六纬”。艺术学之经是上述九点,艺术学之纬是艺术分类的六分法,具体是:1.音乐舞蹈,2.美术,3.设计,4.戏曲,5.影视,6.曲艺杂技。张道一先生以“九经六纬”概括艺术学的学科基本框架。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交叉学科有:1.艺术思维学,艺术的形象思维与逻辑的抽象推理之不同;2.研究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形象思维特征;3.艺术辩证法,研究艺术创作中艺术手法的辩证关系;4.艺术伦理学,研究伦理学在艺术学中的地位与作用;5.艺术社会学,研究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6.艺术心理学,研究艺术对于社会心理的作用;7.艺术文化学,研究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8.艺术考古学,研究考古成果与艺术学研究的关系;9.艺术宗教学,研究宗教与艺术之间的关系。(104)以上种种,规划出了艺术研究的基本路径与蓝图。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8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7—242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5)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64页。

(6) 艺术史是历史学的专门史。教育部2011年版学科目录中,艺术学理论学科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以艺术学理论涵盖艺术史,形成艺术理论包括艺术史的学科安排。

(7) 天津艺术博物馆为艺术门类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艺术品陈列分类,南京博物院由江苏历史博物馆转向艺术馆陈列。历史博物馆陈列中,艺术品实物占有很大的比例。

(8) 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前言”第1—2页。

(9) 文天祥《正气歌》所说的“董狐笔”和“太史简”,是春秋时代的两位直笔史官,一位是晋国的董狐,一位是齐国的太史。

(10)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2) 1996年至2016年的20年时间,全国对科技人员、教师、医生等一律要求写论文,以论文的发表刊物与论文数量为要求,与聘评职称、待遇挂钩。2016年国务院发文,计划用3至5年时间,改变行政一刀切状况,回归分科治学的科学管理。

(13) 李心峰主编《艺术类型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14) 即艺术史系培养艺术史博士,做艺术史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艺术学院从事艺术创作教学,培养艺术硕士。2011年以后,我国开始有艺术学理论博士,但是博物馆、美术馆更需要艺术史博士,因为理论有多种理论流派,而理论是难以解说艺术史的。

(15) 黑田鹏信《艺术学纲要》,俞寄凡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玛克斯·德索(Max Dessoir)被译为“谭沙亚”。

(16) 1914年,玛克斯·德索以“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为题,在柏林主持召开第一届国际美学大会。一般艺术学在西方学术界没有成为主流学派。

(17) 徐子方《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新论·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18) 《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96页。

(19) 《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95页。宗白华先生是国立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开设美学课程,讨论的问题有:1.什么是艺术学;2.艺术的范围与其他aesthetic活动;3.艺术的起源与进化;4.艺术形式与内涵问题;5.艺术的风格论;6.艺术鉴赏论;7.艺术的范畴;8.艺术的分类问题;9.艺术系统(各种艺术);10.艺术的相互阐明;11.艺术的功用(Function):a人类精神生活的,b人类社会上的,c人类伦理上的。从艺术的范畴论、起源论、形式论、风格论、鉴赏论、审美论、分类论、系统论、关系论、功用论等多方面论述了艺术的基本问题。

(20) 黑田鹏信《艺术学纲要》,俞寄凡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21) 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2) 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3)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24) 《老子》“美之为美”为“道”学。《论语》“里仁为美”为“仁”学。《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有经部乐类、子部艺术类、集部文学类,没有美学类。刘勰《文心雕龙》是文论,有“龙学”之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刊登曹利华《“文心雕龙”: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形成的标志》,认为《文心雕龙》讨论的问题超越了文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

(2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池渝先生在2016年《民族艺术研究》杂志上主持中国艺术批评专题,认为:“中国艺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理论资源。当前,我们面临着构建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的重任,借鉴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精华,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26) 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

(27) 《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28)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29) 李蓓雷、郝云《中国艺术史理论与研究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页。

(30) 福楼拜:“越往前走艺术越是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个从山麓就分手,又在山顶会合。”

(31) 《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朱光潜应徐悲鸿的邀请,在中央大学艺术系讲过一年“文艺心理学”讲座。“后来我的留法老友徐悲鸿又约我到中央大学艺术学院讲了一年‘文艺心理学’。”按:艺术学院误,应该是艺术学系。

(32) 约翰内斯·伊顿的《色彩的主观检验与客观原理》认为灰色具有寄生虫属性,需要从其他色彩中汲取生命,美学理论也一样,要从艺术中汲取营养。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柏拉图时代,美的本质已经讨论了两千多年,还没有得到美的定义,所以,美学急切地希望跨界艺术。这种愿望在西方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在中国,“一般艺术学”、“艺术”、“艺术学理论”文字书写的近似却取得了教育行政的认可。

(33) 李淑(1002—1059),字献臣,号邯郸,宋代邯郸人,宋仁宗时为翰林学士,曾经参加《崇文总目》的编目工作,编《邯郸图书十志》,其《邯郸图书十志》今佚,仅存《邯郸图书十志序》,见《宋文鉴》卷八十六。据其序可知,他将图书分为八目五十七类,厘为十志。

(34) 郑樵(1103—1162),南宋史学家、目录学家,字渔仲,莆田(今属福建)人。不应科举,居夹漈山上,刻苦力学三十年,访书十年。对天文、地理、草木、虫鱼等知识,注重实地考察,不满空谈心性、讲求辞章的风气。

(35) 郑寅,字子敬,南宋莆田(今属福建)人,郑樵的族孙,家藏图书万卷,其人博闻强记,多识典故。

(36) 《王国维论学集·释理》将中国与西方对理论的“理”字的解释做比较,得出“吾国语中‘理’字之意义之变化,与西洋‘理’字之意义之变化,若出一辄”的结论。许慎《说文解字》曰:“理,治玉也。”段玉裁注:“剖析也。”《乐记》郑玄注:“理者,分也。”理论的含义是分类讨论,分学科进行治学。《中庸》有“文理密察”语,经常用到的与“理”有关的学科的语言有文理、条理、地理、物理,等等。英语对应单词是reason,具有理由、原因、理性等含义。艺术史涉及艺术的分类,艺术作品的分析,艺术家、艺术流派产生的理由,艺术流变的起源、条理、原因等问题,

(37) 黑田鹏信《艺术学纲要》,俞寄凡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38) 李泽厚、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讨论了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的演变、阮籍的美学思想、嵇康的生平和思想特点、《列子》的思想倾向、葛洪《抱朴子》中的美学思想、魏晋书论中的美学思想、魏晋画论中的美学思想及齐梁书论中的美学思想。

(39) 研究对象不同,学科文献史料也异。中国艺术学科还需要离开文艺学。只有离开文艺学,艺术学科才能够真正独立。文艺学的基本文献是历代文论,艺术史的基本史料是历代乐论、舞论、画论、书论、曲论、印论、剧论、造园理论,研究方向与基础文献的不同决定了学科不同。

(40) 英语词典没有艺术学(Artnology),只有艺术史(Art history)。

(41) 2016年,第34届国际艺术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邵大箴教授为中国艺术史学会顾问,北京大学历史系朱青生教授当选为中国艺术史学会会长。

(42) 2011年版中国艺术学科艺术学包含美术学、音乐舞蹈学、设计学、电影电视学、艺术学理论。中国艺术包含门类极多。又将文学与艺术联称,有文学艺术联合会组织;高等艺术教育《艺术概论》教材,艺术包含美术、设计、工艺、音乐、舞蹈、电影,等等。时间艺术有音乐、舞蹈,空间艺术有雕塑、绘画,综合艺术有电影、电视,语言艺术有评话、相声等。

(43)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刊《美术》,封面标题英语翻译为Art。

(44) 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45) 王震《徐悲鸿年谱长编》,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46)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第四版,第66页。在欧美拉丁语系国家,art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主要是指造型艺术。中国的“艺术”内容宽泛,是若干门类艺术的总称。

(47) 《达·芬奇论绘画》认为绘画是一门科学。绘画科学首先从点开始,以面表现物体的形状,以阴影表现体积,以色彩、透视表现远近距离,西方艺术有研究自然的传统。而中国的礼乐制度则形成了礼教与艺术的结合。礼崩乐坏以后,文人以琴棋书画艺术自隐,走向了内心的观照。中国艺术注重伦理,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艺术研究视觉的透视学、生理学的解剖学、物理学的光学、化学的颜料学与数学的比例学。

(48) 《四库全书》中书法、篆刻属子部艺术类,南北曲属于集部文学类。1949年以后,戏剧、戏曲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属于艺术类。

(49) 在1906—1911年,两江师范学堂的教学分科是:文史专修科、理数化专修科、图画手工专修科三科。其图画手工专修科具有为民族工业培养人才的含义,学习制图、工艺等设计课程,艺术学科地位与文史、理工并列,1949年后艺术隶属文学,分文理两科,对创造性人才培养产生了负面作用,导致“钱学森之问”。新中国《文物法》界定文物的条件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三项。

(50) 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了大量的陶俑,但是鲜见对于这些兵马俑的历史文字记载。北方的拴马桩石雕也不见文字记载。秦汉隋唐的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成就很高,文献记载有宋代的《营造法式》。

(5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52) 《论语》,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9页。

(53) 司马迁《史记》,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236页。

(54) 司马迁《史记》,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593页。

(55) 《论语》,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8页。

(56)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首《自序》。马端临(约1254—1325),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贵与,乐平(今属江西)人,宋相马廷鸾之子。元初任慈湖、柯山两书院山长。著作《文献通考》历二十余年始成,是记叙历代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马端临熟读经典,熟习宋代士大夫的议论,故有叙事、论事之说。

(57) 明成祖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1403—1424),故改《文献大成》为《永乐大典》。

(58)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1535页。

(59) 吴小如《“文献”、“文献学”及其他》,《文献》1992年第1期,第133页。

(60) 吴小如(1922—2014),北京大学教授,安徽泾县人,俞平伯入室弟子,跟随俞平伯45年,194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剧学、书法艺术等方面均有造诣。其论文《“文献”、“文献学”及其他》见《文献》季刊1992年第1期,第133—134页。

(6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1535页。

(62) 李霞《文化艺术法学概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63) 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64) 李霞《文化艺术法学概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65)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1533页。

(66) 沈从文《花花草草、坛坛罐罐——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67) 杨牧之主编《古籍整理与出版专家论古籍整理与出版》,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62—63页。

(68) 鲁迅、郑振铎致力于版画研究;陈梦家致力于古汉字与明清家具研究;1949年以后,沈从文致力于考古与文物研究,出版有《中国服饰史》、《花花草草、坛坛罐罐——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未出版著作有《中国兵器史》、《中国车辆史》等。

(69) 沈从文《花花草草、坛坛罐罐——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关于“帩头”的考证,他提出用《礼记》郑玄注解决不了问题,要用文物实物加以考证,如用汉俑、汉画、石刻、画本、敦煌壁画印证的方法。

(70) 沈从文《花花草草、坛坛罐罐——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71) 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12月第一版,1986年12月第二版,2007年11月第二版第四次印刷,易名为《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修订本)。

(72)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73) 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74) 蒋孔阳、高若海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艺术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5) 邓牛顿主编,《中国历代艺术文粹丛书》,下含周锋编《丹青意趣——绘画艺术文粹》,王有朋、孙小力编《翰墨风致——书法艺术文粹》,钱钢、吴慧娟编《乐舞情韵——音乐舞蹈艺术文粹》,黄立新、沈习康编《梨园撷英——戏曲曲艺艺术文粹》,孙小力编《咫尺山林——园林艺术文粹》,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76) 韩天衡编订《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1999年版。

(77)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莅平》,《北平晨报》1933年1月15日。

(78) 《胡适日记》手稿本,1926年10月26日。

(79) 张岱年、汤一介、庞朴主编《中华国学·史学卷》,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80) 张岱年《中华国学·史学卷》,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81) 段文杰《敦煌学回归故里》,《文史知识》1988年第8期,第5页。“敦煌学研究所涉,上下两千年,纵横三万里,所称‘敦煌学’实际就是‘中国学’。”

(82)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共和国,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有各民族自治区,各民族的艺术史研究是中华国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83) 1948年,英国剑桥召开了第一次欧洲青年汉学家会议。1965年改名为欧洲汉学家协会。

(84) 西方学科分类中,藏学归于印度学或南亚学,蒙古学归于中亚学。

(85) 章学诚(1738—1808),清代著名目录学家、校勘家、史学家。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主张,“互著”、“别裁”的编目方法,为文献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8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87) 汉画学从时间上说是晚于金石学的学科。金石学主要研究吉金乐石,是以青铜器、碑刻文字研究为主体的学科,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从商周青铜到历代碑刻文字。汉画学以20世纪大量出土的汉代墓葬画像砖、画像石为研究对象,以研究汉代墓葬石刻艺术为主,兼及汉代漆画、壁画。

(88) 段文杰《敦煌学回归故里》,《文史知识》1988年第8期,第5页。

(89)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801页。“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艺术学建立的目的,就是建立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

(90) 杂技在中国艺术中有悠久的历史,具有中国杂技艺术的特色,汉画中有丰富的杂技图像。清代《四库全书》分类中,子部艺术类包涵书画、琴谱、篆刻、杂技。

(91) 许幸之(1914—1991),当代著名诗人、画家、戏剧编剧、电影导演、美术史论家,话剧《阿Q传》编导,电影《风云儿女》导演,华中鲁艺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92) 录于上海中华艺术宫展览。

(93) 黄永年,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94) 顾志华《文献学》,张岱年、汤一介、庞朴主编《中华国学·史学卷》,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356页。顾志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

(95) 刘勰《文心雕龙》,广陵书社2004年版。

(96)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15页。

(97)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1732页。

(98) 李广田《文学的基本特质》,《文艺研究》1982年第5期,第24页。

(99)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1731页。

(100)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1733页。

(10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627页。

(102) 黑田鹏信《艺术学纲要》,俞寄凡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黑田鹏信认为:“美学的对象是美,艺术学的对象是艺术,要是这样说起来,确是极简单的。然做美的主者,还是艺术。所以实际上,两者的对象,大部分是相同的。然大部分虽相同,相差的地方,确也不少。所以两者要生出浑杂。”“所谓艺术学,是把艺术做主要的对象的,所以比较把美做对象的范围来得狭小。但是把艺术彻底地研究起来,还是离开美学,叫作艺术学的为是。”

(103) 张道一《张道一文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2页。

(104) 张道一《张道一文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