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师者仁心——记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林兆奋
(郁文博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最近热门的新闻莫过于任正非先生关于“不死的华为”的访谈。我认认真真地读完了几万字的采访记录,深受震撼。其中任正非先生说:“我关心教育不是关心华为,是关心我们国家。如果不重视教育,实际上我们会重返贫穷的。”任正非先生的这些谈话振聋发聩,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导师——林兆奋教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现为海军军医大学),虽然名师荟萃,能在其中相遇终身受益的导师也同样难得。而我,恰巧成了其中的幸运者,挤过了考研的独木桥,并有幸师从于林兆奋教授。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论语·子罕》里关于老师的论述,然而当我第一次见到林教授的时候,感受却恰恰相反:极度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思绪飞回到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与林教授第一次促膝长谈的日子——2017年4月3日。当时我面临毕业分配及专业选择的迷茫,林教授在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中约见了我。在他的办公室,没有过分的寒暄及客套,主要谈论一些实际情况、未来规划等内容,充满了导师对学生的爱护与关心,让我在那一刻就坚定了信念: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值得追随的导师,人生及学术方向上只要有他的指导就已足够。
可是林教授对我的期望却令我深感惭愧,本科时候的懒散和懈怠,造成了自己学术能力的不足,现在翻看当初自己并不亮眼的成绩时,心中都惭愧不已。印象中那些高高在上、学识渊博的专家会不会对我的学术能力不屑一顾?能不能耐心地带我从头起步?从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这些疑惑就萦绕心头,让我诚惶诚恐、惴惴不安。庆幸的是,所有的顾虑都在同林教授的第一次交谈中烟消云散,他不是我想象中思想陈旧、古董式的“老学究”,而是意气风发、干练豁达的教授。两年来,林教授严谨、谦逊的学术态度,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都让我受益匪浅。
学术界中的引路人
林教授在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我作为刚刚进入临床的新人,可以说连学术界的门还没有入。但是林教授带出的学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知疲倦的求知精神。林教授的博士导师是朱诚教授,我也有幸见过一面。朱诚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一直影响着他,朱诚教授就像一座山,让林教授永远仰望,激励着他永远像一只上满的发条,不停地追逐,不停地进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如今,当他自己成为导师的时候,他自然希望能将朱诚教授的态度和精神传承给我们。
每次讨论我们的研究课题,导师都会询问进度及困难,对我们的成果予以肯定,给予表扬,然后才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修改意见。遇到很多前沿性问题的时候,他也会征求我们这群小辈的意见,给我们充分的话语权,没有丝毫的资历深浅之分。这种学术上的宽容让我们敢于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也在无形中给了我们极大的压力,督促着我们时时刻刻关注最新的研究热点。
为了帮助我们出色地完成毕业论文,在刚入校的时候林教授就让我们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并把他所掌握的一切信息与我们分享。我做的毕业论文课题来源于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心肺复苏,是林教授课上内容的延伸,也是他极为关注的学科热点。每每有什么新的动向,他知道得总比我早,并且会立即打过电话来跟我交流,还会细心地指导我下载具有很大帮助的文献,有时候还会将下载好的文献直接发给我,让我抓紧时间阅读,获取其中有用的信息。我记不清当时自己的感觉,文献中具体讲什么似乎已经不重要了,我唯独能够感受到的就是他对学生深深的理解和关爱。
林教授没有丝毫架子。他会把我们当成朋友一般讨论问题。他永远像一个谦逊的学生,从不停止自己追逐梦想的脚步。
与时间抢速度的人
熟悉林教授的人都知道,风风火火是他的一贯作风。担任着本科室主任、住培及研究生导师等职责,还要处理研究所的日常琐事,林教授似乎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情,他是一位真真切切地在与时间抢速度的人。
作为一位导师,学术和临床的双重压力让他经常抱怨时间紧迫,因此,他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从不让我们参与和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无关的事情,用他的话说,这会耽误我们学习的时间,让他过意不去。印象中他多次主动联系我,督促我按照计划完成实验,按照轮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积极参加临床实践。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他当时在电话中的口气,怕耽搁了我们学习的时间,字字句句中流露出不安。
林教授是科室发展元老级人物,每当与我们交流的时候,他总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当年建科的点点滴滴,或许正是这段辉煌的人生经历,才让他们这代人更加懂得时间和生命的宝贵。
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才更加慨叹时间的转瞬即逝。住培即将结束,毕业答辩也开始提上日程,躁动和不安逐渐笼罩到我们这群即将面临残酷竞争的学员身上。如果不是林教授时不时地发一封邮件、打一个电话,我想大家是不会有太大的定力来完成论文写作的。感谢林教授,用他一贯的清醒督促着我们,用他特有的细腻关爱着我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林教授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