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王建安

(丁思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六月,骊歌的季节。又一批学员结束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一名临床医师。有人说过,奔向太阳时,不要忘记背后那个长长的影子。是啊,影子所落之处,正是来时路。这一路走来,我们的每一点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们的扶持与教导。要说最喜欢的带教老师,很多住院医师都会提到同一个名字——王建安老师。

勤耕不辍,诲人不倦

作为行业翘楚,王老师日理万机,但他一直坚持在教学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他曾说,教出更多好的医生和诊治更多病人同样重要。作为浙大医学院的老师,王老师讲课条理清晰、内容精彩,深受住院医师好评,还担任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课程的撰写工作。作为博士生导师,他带领研究生团队,积极探索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结果被发表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杂志 Circulation Research等。作为浙医二院心内科主任,王老师的查房和授课是住院医师们最期待的活动,因为那意味着一场知识的“盛宴”。上午的病房中,一群住院医师围着王老师聆听查房,再难的病例经他一分析,都变得层次分明;早晨7点的教室里,大家热烈地分享近期所阅读的文献和各领域前沿进展,王老师旁征博引,国内外最新进展信手拈来;中午的示教室,大家围绕近期遇到的疑难病例各抒己见,而王老师时不时点拨几句,往往一针见血。
王老师非常看重基础,特别关注一些在我们看来可能是“细枝末节”的内容。例如高血压的诊断,是每个医学生都知道的内容,但王老师会追根究底:“诊断高血压的时候,如果血压刚好等于临界值,是算高的一级还是低的一级?一次测定血压就能下定义吗?如果不是,要怎么测定血压才能诊断?”这些问题可能是我们并未深入思考过的,但在临床上何其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才能挑战危重和疑难病例的险峰。

言传身教,大医精诚

俗话说,“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王老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诊疗的一丝不苟,和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即使工作再繁忙,他对任何一位病人的诊治都非常用心,从不懈怠。王老师曾说:“病人来到我们这里看病,是信任我们,作为医生理当认真对待每位病人,回报这份信任。”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医精诚”。
有一次,一位老先生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住进了病房,王老师听完住院医师的汇报后,指出病史不够完善,亲自来到床边,仔细询问病史、查体,足足花了一个小时,然后回到示教室,向住院医师指出病历书写、诊疗思维中的问题。他说:“这位病人的病史很长,但不能因此就模糊了事,过去的发病情况、用药、治疗效果对我们目前的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心力衰竭是一个与生活方式高度相关的疾病,要多问问老人平时有没有限制液体、吃得咸不咸、服药依从性如何。记住,细节往往决定成败!”这种在细节上决不马虎的态度,对我在临床中的工作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医数十余载的王老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他从不吝于把这些经验以小故事的形式分享给我们。一次查房时,住院医师汇报说:“病人有房颤病史,但以往从未用过抗凝药物,入院很长时间以来也从未发作。”王老师遂问:“这个房颤的诊断是从何而来?有客观证据吗?”住院医师说:“是家属说的,但具体怎么诊断的也说不清。”王老师感慨地说:“病人和家属是非医学工作者,有些病史不一定可靠。对房颤这类诊断,我们一定要尽可能获得证据,比如以往发作的心电图,因为这对我们后续用药有很大影响。”他还讲过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应邀去一个地方医院会诊,发现病历上写有房颤的诊断,但病人自己并不知道是怎么“得”的。经过层层追溯,发现是某次就诊时医生手误多打了一个房颤的诊断,结果后面的医生都照抄了,导致以讹传讹。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在临床工作中学会了多“怀疑”、讲证据、不盲听盲信。类似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如果收集起来整理成册,大概能成为一本“住院医师宝典”吧!

授人以渔,引导思考

王老师有一个特点,不仅高瞻远瞩,且行动力极强。在他的牵线下,浙医二院搭建了中美远程心血管医师培训平台、名院大查房、华盛顿课程等多个学习平台。我们经常在这些平台学习知识,聆听中外专家的授课,极大地开阔了视野。
王老师不仅自己有很高的英语水平,也经常向我们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对于医学而言,英语是我们接触前沿的工具。”为此,他经常开展英文文献汇报、英文查房等活动,给我们锻炼英语的机会。
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模式,王老师教学时常常鼓励我们提出问题,引导我们主动思考。有些住院医师把自己定位在“执行者”角色,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王老师对这类行为总是严厉批评。他说:“总是依赖上级的指导是得不到成长的。你们都是医生,未来总有一天要自己独立面对疾病,那时没有人会来告诉你该做什么。”并且他强调,上级医师说的话并不一定就是对的,包括他自己的判断也不见得就一定正确,任何有依据的质疑都是有价值的。这些话时常回荡在我脑海里,使我在临床实践中成为主人翁,把自己作为所管病人的第一负责人,在临床的各环节中时刻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

平易近人,亦师亦友

由于医师职业的特殊性,工作学习过程中我们免不了会遭遇到一些负能量事件。总有些时候,生老病死的沉重感,人命关天的责任,层出不穷的专业考试,对医疗环境的担忧,对未来方向的迷茫……汇集成汹涌暴烈的雨,淋得我身心俱冷。每当这时,支持我振作起来、越过阴霾继续前行的,是住培第一天王老师给我们上的“开学第一课”。除了传授一些心内科诊疗常规和基本知识外,王老师还与我们探讨了“如何当一名好医生”。当时的场景如今仍历历在目:安静的教室,金秋十月的阳光把房间照得暖洋洋的,王老师身着正装,一丝不苟,与严肃的外表相对的是他温和的嗓音,娓娓讲述着自己从医以来的心路历程。那种对医学的热忱、对生命的尊重、对救死扶伤的使命感,深深打动了我。王老师的话如一针强心剂,在我心中燃起生生不息的希望之火,让我重拾信心,踏上前路,盼望有朝一日成为他那样的好医生。
住培时光转瞬即逝,春风无形,却能催生万物;细雨无声,却能滋润心田。师恩绵长,桃李芬芳,衷心感谢王老师!前方虽仍是迷雾,但我已不再彷徨,我将谨记他的教导,以他为榜样,在医学之路上永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