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寐

不寐指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包括西医学失眠症、神经衰弱、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以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刘老治疗失眠有治肝、治心、治脾、治肾之法,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其治疗要重视气血阴阳的协调和实邪的祛除。
治肝,指以疏理肝气为主的一类治法,常用柴胡、香附、枳壳、延胡、青皮等药;治心,指以安神药物为主的一类治法,常用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等养心安神药和龙骨、龙齿、牡蛎、琥珀、磁石等重镇安神药;治脾,指以健脾益气药物为主的一类治法,常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药物;治肾,指以滋养肾精为主的一类治法,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制首乌、女贞子、枸杞子、桑椹、淫羊藿等补肾药。
肝郁化火
案1
王某,男,38岁。初诊日期:1995年10月19日。
夜寐不安近2个月。
患者任某公司董事,一直经营顺利,但当年却因投资失误,顿遭挫折,心情郁闷不舒,久而心烦易怒,入寐甚难,服艾司唑仑效果不佳,遂住院并邀会诊。刻下:焦虑不安,入睡甚难,或小睡即醒;头昏胁胀,善太息,口干苦;舌红、苔薄黄而干,脉弦略数。
此情志怫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灼扰心神;治拟疏肝解郁,清心安神。
处方:柴胡10g,白芍10g,郁金10g,黄连10g,炒枣仁30g,夜交藤30g,青龙齿30g,三七粉(分两次冲服)5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已能入睡,但多梦亦醒,效不更方,嘱入睡前再冲服三七粉3g。守方服药1个月,睡眠障碍消除。
《症因脉治·内伤不得卧》载:“肝火不得卧之因,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尽力谋虑,肝血所伤,则夜卧不宁矣。”本例即是由于诸事繁冗,致肝郁日久化热,上扰心神,故见头昏胁胀、善太息、口干苦等肝气郁而化热的表现,治疗重在疏肝解郁。刘老常用疏肝药对柴胡、白芍,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历代对这一观点争论不休,但刘老认为,在辨证使用中,柴胡并无“劫肝阴”之弊端,且柴胡配白芍,既能增强疏肝之效,又白芍养肝柔肝。妙在郁金配黄连之用,一则疏肝解郁,二则有清心开窍,对于郁热痰浊蒙蔽心神之证有佳效。此外,还合以刘老自拟验方枣仁安神饮,其中夜交藤配酸枣仁,滋心阴、宁心神,龙齿、三七及活血安神。方药对证,故7剂取效。
阴虚阳亢
案2
龙某,男,45岁。初诊日期:2008年5月8日。
入睡困难3个月。
患者因膺重任,事务繁忙,犹恐力有不逮,渐致烦躁不安,夜难入寐。始则服西药安眠药尚可小睡,久之服安眠药亦不效,甚至彻夜难寐。刻下:彻夜难寐,头胀胸闷,心烦易怒,口干;苔薄黄,脉弦细。
此肝阴不足,心血亦耗,阴虚不能涵阳,阳不能入阴,宜滋阴以纳阳,稍佐清热之品。
处方:炒枣仁30g,夜交藤30g,黄连10g,青龙齿15g,三七粉(冲兑)5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入睡稍易,口不干,胸闷、头胀、心烦减;舌苔微黄。仍用原方,加大药物剂量。处方:炒枣仁60g,夜交藤30g,黄连6g,青龙齿30g,三七粉(冲兑)6g,醋延胡10g,7剂。
三诊:寐转安,心神已宁。原方去延胡,加生地黄10g。
守方调养月余,遂痊愈。
患者操劳过度,暗耗阴血,致肝阴亏虚,不能藏魂,且心血亏虚,不能藏神,故见不眠;阴血不足,不能涵阳,虚热内扰,则见虚烦易怒、口干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第17条:“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刘老取其意,重用酸枣仁养肝安神,合用夜交藤、龙齿加强镇静安眠之效;入黄连清心火,三七活血祛瘀改善脑循环,亦可镇静助眠。二诊入睡稍有好转,但药轻病重,故酸枣仁重用至60g,收效明显。
刘老指出,酸枣仁只要配伍得宜,大多可应手取效,且无不良反应。在神经衰弱的治疗中如能根据病情和体质酌情重剂运用酸枣仁,实乃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病重药轻,如同杯水车薪,病必难愈。
心肝阴虚
案3
钟某,女,42岁。初诊日期:1998年7月20日。
失寐近1年。
患者平素性格内向。近期因家事不顺,情绪低落,虽经亲友劝导,仍不能开解,时常无故落泪,且寐浅多梦,早醒,难以续睡,甚以为苦。日久渐觉了无生趣,遂致轻生。一周前自服大量安眠药自杀,幸而抢救及时,才免酿成悲剧。经友人介绍来诊。就诊时症见:面色萎黄,形体羸瘦,神情落寞;夜寐易醒,醒后难以续睡,多梦;纳少,大便干;舌红、苔薄,脉细。
此肝失条达,致肝阴亏耗,心热乘之。宜以滋养肝阴为主,佐以清心安神。
处方:炒枣仁50g,女贞子15g,柏子仁10g,合欢皮30g,莲子心3g,炙龟版15g,生麦芽15g,三七粉3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夜寐稍安,仍早醒不能复睡,大便已调。上方改炒枣仁60g,加石菖蒲10g、茯神30g,14剂。
三诊:已能睡至5时许,醒后能续睡;情绪较前稳定。仍进原方,调治月余,遂痊愈。
患者素有性格内向,加之家事不顺,影响情绪,肝气郁结,日久化热伤阴,肝阴亏虚则不能上安心神,则心神失养而为病,刘老治疗仍用大剂量酸枣仁养肝阴、安心神,同时合用龟版血肉有情之品增强养阴血之效,佐以清心安神制品,则标本兼治,方有效验。
心脾两虚
案4
黄某,男,40岁。初诊日期:2009年8月11日。
入睡困难2年。
患者系作家,常于夜间写作至凌晨方睡,如此十余年来无何不适,但两年来渐感精力不济,思维较前迟钝。因不能如期交稿,焦急不安,渐至凌晨不能入睡,遂改为白天写作,夜间仍不能入寐,服用安眠药亦不效,只好辍笔。患者虽正值壮年,但已见衰颓,就诊时见:头发枯落,童山霍霍,面萎黄无华;神疲肢倦,纳少便溏;心悸健忘,入睡难,或稍睡即醒;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此思虑伤及心脾,心血耗伤,则神无所寄,且脾虚不能奉养于心,故宜补益心脾,佐以守神之品。
处方:黄芪10g,西党参10g,炒白术10g,砂仁10g,茯神10g,龙眼肉10g,炒枣仁10g,合欢皮10g,三七粉(冲兑)3g,青龙齿15g,北山楂10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纳渐开,大便转实,日行2次;入寐稍易,已能睡3小时许。仍守原方,改炒枣仁30g、合欢皮30g、北山楂30g,7剂。
三诊:饮食已正常,大便日行1次,面色转华;夜间睡眠时间约为5小时,但多梦,醒后不能复睡。效不更方。
四诊:夜寐已达6小时,已能执笔。嘱其可逐渐恢复工作,但改变夜间工作习惯,并建议傍晚散步;另嘱服归脾丸。如此调养近3个月而愈。
患者中年以后,气机日衰,兼之夜夜忧思劳伤,故而脾失化源、肝失藏血、肾失藏精,精血内耗,致使心失所养而成此病。《灵枢·营卫生会》谓:“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景岳全书·不寐》指出:“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又云:“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类证治裁·不寐》也说:“思虑伤脾,脾血亏虚,经年不寐。”患者面色萎黄无华、神疲肢倦、纳少便溏、心悸健忘为一派心脾两虚的表现,故方用归脾汤加减,去当归、远志,加归脾汤能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失眠之良方。运用三七治疗失眠是刘老的经验,因三七除能活血、改善脑部供血外,还有止痛作用,具镇静安神之效,可助枣仁安神之用。此外,方中山楂既活血,又能助化,可防止枣仁所致大便溏稀。
胃不和
案5
胡某,女,49岁。初诊日期:2009年6月10日。
夜寐不安约1个月。
患者于1个月前与友人聚餐,恣食肥甘,遂致腹胀便泄,且夜间寐差,辗转不得卧。某医投酸枣仁汤,而腹泻更甚。就诊时症见:入睡难,梦多易醒;纳呆,脘胀,便溏;苔白腻,脉细滑。
此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治失眠多用酸枣仁汤,但溏泄者不宜;此应是《灵枢》半夏秫米汤证。
处方:姜半夏15g,生麦芽30g,鸡内金10g,神曲(包煎)12g,北山楂10g,徐长卿10g,石菖蒲10g,连翘10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已能入寐,纳开泻止。予香砂养胃丸合归脾丸以收功。
《素问·逆调论》载:“胃不和则卧不安。”若饮食不节,脾胃失和,运化不及,则气血乏源,心神失养,气机失调,阴阳失和,故见失眠。本证型的特征之处是失眠的同时伴有纳呆、脘胀、便溏等胃肠功能失调的症状,故治疗宜从消食和胃入手,刘老治疗选用半夏秫米汤,方中之秫米,万友生用糯米,刘老则用生麦芽代之,加山楂、内金、神曲等消食健胃之品。
肝郁脾虚
案6
胡某,女,48岁。初诊日期:2007年7月11日。
失寐2年。
患者于2年前丧偶,悲伤不已,渐至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时伤心落泪,且入寐难,稍睡即醒,醒后难以续睡。某医院诊断为抑郁症,用抗抑郁药治疗,疗效不佳,辗转来诊。刻下:面容枯槁,形削骨立;胸闷不舒,善太息,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此肝气郁结,日久伤脾,致心神失养,为肝郁脾虚之证,宜疏肝解郁、健脾助化。郁解则脾旺,心神得养而自安。师逍遥散合半夏秫米汤治之。
处方:柴胡10g,郁金10g,白芍10g,白术10g,茯神10g,法半夏12g,合欢皮30g,石菖蒲10g,炒麦芽30g,神曲(包煎)10g,山楂10g,青龙齿30g,三七粉3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心神稍安,已能睡3小时;胃纳渐开,大便转调。仍宗原法,去神曲,加甘松10g,改茯神30g,14剂。
三诊:入睡可,醒后能续睡;饮食如常,形体渐丰。效不更方,嘱其增加户外运动,并教其练习放松功法。调治3个月而告愈。嘱服逍遥丸、归脾丸以巩固疗效。
肝禀春木之性,性喜条达,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则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欲伸而不达,内扰神志,魂不安藏而不寐;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亦加重了不寐,发病每因情志不畅而加重。故刘老用逍遥散合半夏秫米汤加减,既可疏肝解郁,又能健脾和胃,乃针对病因用药,故取佳效。
心肾不交
案7
潘某,女,45岁。初诊日期:1995年10月12日。
夜寐不安1年余。
患者从事管理工作,因公务繁忙,夜以继日加班,渐感心力交瘁,渐致夜寐不安,次日则困倦无力,且月事失调,二三月一行,时烘热汗出。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不佳。特邀刘老诊治。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烦躁不安,时面红潮热,汗出后又面白身冷;头昏身胀,困倦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
此冲任失调,总缘肾虚。肾精足则髓海实,心神自安,宜治以益肾安神法。
处方:熟地黄15g,怀山药15g,山萸肉10g,菟丝子30g,炒枣仁30g,夜交藤30g,仙茅7g,黄柏7g,青龙齿30g,三七粉5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入睡较前稍易,潮热减轻,心烦稍安。续用原方,但加大药物剂量,改熟地黄30g、炒枣仁60g,14剂。
三诊:入睡时间明显缩短,已能安睡5小时;心烦、潮热汗出减轻。仍宗原方14剂。
四诊:夜寐已安,无潮热汗出;精神振作,肢倦乏力已无,月事已按期而至。予六味地黄丸、归脾丸以善后。
本例不寐实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的一种。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肝木须赖肾水滋养,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同时,心肾为水火之脏,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从而导致失眠症的发生。因此治疗当针对病因,以滋肾降火安神为法。方中熟地黄、怀山药、山萸肉、菟丝子益肾滋阴,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仙茅、黄柏温肾阳、滋阴泻火,青龙齿、三七粉清心除烦、潜镇宁神。全方由滋阴降火着手,达到安神的目的。
痰浊扰心(夜游症)
案8
刘某,女,21岁。初诊日期:1993年5月21日。
梦游2个月。
患者既往有癫痫史,近2年来无发作;近期从乡下来长沙打工,常夜间加班,颇感劳累,本月曾发作癫痫1次,又担心被解雇,惴惴不安;近一周来出现夜游症2次,均于睡后约1小时自行起床并走出室外,数分钟后又返回继续睡觉,同住的工友以为其小解,不以为意;3天前,又于睡后起床,行至室外,为值班员发现,呼之不应,视其表情茫然,不久又自返宿舍,次日询之,否认有此况。适逢宿舍区发生失窃事件,被疑有嫌,因觉冤屈,悲愤难平,遂致夜不能寐,又发癫痫,遂由朋友陪至医院诊治,始疑为癫痫性梦游,后经查确诊为癫痫合并夜游症。自服用西药(具体用药不详)后,觉乏力,不能胜任工作,仍寐不安,遂来我处就诊。时下症见:面色 白,神情呆滞,心虚胆怯,纳少脘闷;寐浅多噩梦,易惊醒,醒后难以续睡;苔白腻,脉濡细。
患者病情复杂,总为痰浊阻滞,扰动心神,宜用化痰宁神法。
处方:法半夏12g,陈皮10g,茯神15g,胆南星10g,礞石(先煎)30g,僵蚕10g,全蝎粉(分冲)5g,炙远志10g,石菖蒲10g,合欢皮30g,青龙齿15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夜寐已安,仍食少乏力;本周夜游、癫痫未发。上方去龙齿,加炒麦芽30g、山楂10g,14剂。
三诊:食纳开,神气爽朗,诸症未发。二诊方去全蝎,加党参10g、白术10g,健脾助运以绝痰浊之源,进14剂。1年后因他病来诊时告知,夜游症、癫痫均未再发作,睡眠亦恢复正常。
夜游一症,较为罕见,在现代医学中至今病因未明,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刘老认为,夜游症可以属于中医“怪病”范畴,中医认为“怪病多痰”,结合患者纳少脘闷、寐浅多噩梦、易惊醒、苔白腻等为痰浊内阻的表现,故拟二陈汤加减,更加胆南星、礞石加强化痰功效,僵蚕、全蝎化痰定风,再加以安神对症之品而取效。三诊时根据中医“脾为生痰之源”,故在前方加党参、白术健脾胃,助运化,以绝生痰之源,终获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