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神州在上古百家争鸣时代,曾有诸子百家轮番辅政诸侯各王。到前朝建立国祚时,当政之术为无为主创立的黄老道,以无为养民、经世济民的大方略为主旨。此道颇合国家新立、百废待兴、民宜养不宜征的特性。至上祚中期,果然国富民安,国库储粮陈陈相因。
民安则思动,国富则乱起,帝国诸侯不臣之乱萌芽,黄老的无为之术不再适应安定一统的需求,乃逐渐为帝王上层所不喜。进而,以“独尊方能一统,礼治方能免乱”为宗旨的儒家,正式代替了黄老,成为帝国的国教,黄老逐渐下沉到统治阶层以下的民间。
而到了下祚中期,黄老边缘化日益加重,更由于受儒教挤出影响,经略世民的思想基本全无,遂逐步融汇逍遥主所倡导的齐物及观照等思想,蜕变成以个人为主体的老庄道。道家从此由治国之术转化为单纯追求个人精神与身体解脱之术。
至前朝末,胜神州皇廷势弱,外戚势力窜起,进而干政引发战乱。同期,正值天文冰期,以至瘟疫、伤寒、蝗灾等等灾害大行于世,生灵十去其六七,城垣荒废、暴骨如莽。
国教儒教在战乱中失去独尊一统的背景,在天灾中又失去礼制止乱的机会,已不为社会所信任。
此时老庄术士们踊跃入世,依据修道过程中修身炼物所积累的经验,积极为苍生提供方剂药散、健体之戏,挽救生民无数。朝堂贵胄、民间州郡的生民们感于道家医者方士之恩德,成群结队加入道家阵营。
老庄道以医术加持,愈来愈得民心。而王庭则愈来愈担心其势大威胁,乃派将军抑威收编道家方士中为首众人,欲为朝廷所用。其中有方士五禽师华元,不欲归顺,终为抑威将军所杀。华元于狱中时,阴留道书《青囊》于其女儿华存(小名阿微),令其修习道法,继续传扬道家精义。
华存被发配西廊途中寻机逃脱,无意中闯入一条瘴气弥漫的小径,遇到一额间有紫芒萦绕“正一”二字的方士,自称正一天君。华存以为自己身中瘴毒将死,乃将所携经书《青囊》传交于正一天君,天君救下华存,引入烟岭修道。
道以医盛,终至重新回到社会的主体行列中。前朝与华服国交接之际,尊奉老庄的道家信徒已渗入朝野,并遍及八表宇内。前朝都城中京城内,从烟岭出山、道号微夫人的五禽师之女华存,将老庄的玄学义理,推为一时之兴。
黄老由兴入废,本因其不合人间的秩序。然而民间论及黄老之不存,皆言是因无为主骑青牛西出西廊野不知所终,才导致黄老不兴于胜神州。也另有言称,无为主西出乃为教化西方生灵而去,若干年后,必有异色神牛由西而来,彼即是黄老教法重归胜神州的化身。
而以逍遥主为尊的老庄教,教史不知何年传下两册无上道经,合称《六张》,南北各三张。其中北为太平三张,偏早期黄老,主说经世济民,间以摄民心魂(神游术)之术。南为天师三张,为后期儒家影响的老庄,主说仙解飞升,间以忠君体国之说。然而南北两册不知何故流落两地,北太平三张据说仍然在道家圣地朗夜郡(汉代前,琅琊在黄海岸畔的胶南,汉代后,琅琊改到临沂。本文朗夜所引为战国时代黄海海滨胶南之琅琊),而南天师三张则据传在烟岭一带出现(其实为华元所遗《青囊》)。
胜神州东北之地,为黑水大荒。黑水大荒本地有族名“八部大贤”,首领以巨兽犴(Han音)大罕(后世称驼鹿)为坐骑。各贤名为:沐贤,浴贤,沱贤,渎贤,涸贤,涨贤,泣贤,断贤。八部向来互相攻伐不断,皆欲争取华服国的正式册封,以统领诸部。
前朝命原籍朗夜的燎原大将军镇守黑水大荒的犴大罕城,统御各部,以为帝国蕃屏。
朗夜郡位于东海归虚的岸边,本为黄老学宫所在地。黄老褪去后,转化为老庄教之圣土,天下老庄,皆发于朗夜。
燎原生时胸口即有黄色“太一”二字。道众奇之,以为道祖遣太一天帝下凡,乃尽诚心归附。及其势众,朝廷有所忌惮,遂迁之东北黑水荒野戍边,以断教众信念。
燎原于朗夜时,曾因机缘得到了化名为《鹤冠》的《六张》中的北三张太平道经,暗中一直修习其中经略苍生之术。迁于黑水大荒后,观略大荒星野沉浮,吐纳大荒鸿莽原炁,其多年太平道义修为,终为大荒气势所激发,于炉火纯青之境洞悉天地奥秘。从此,燎原自名为“天公”,代天传道,教众不损反增,更加视朝廷于无物。
但天公燎原于北三张中浸淫越久,就越期望恢复前朝上祚纯正的黄老道。然而黄老道据说早已随着无为主西出两界岭而失其说。因此镇守黑水大荒的燎原便派人横越阴山大荒,往西廊野之西、须弥山之北的两界岭,寻找无为主黄老之说的遗迹。
华服国镇守江南心怀二意的江左王,为拉拢燎原势力,进送珍宝无数以及江南美人夏歌。夏歌初至犴大罕城,入则理镜于珠帘内,窥者无不惊心动魄,谓之出尘神女;出则飘立于花树下,侍人望而不敢近,皆言恐亵此仙境。及后于厅中起舞且歌,体轻若尘沐光,婉转如羽从风,缠曼恍入怀袖。歌曰:
锦幄调笙忆樱草,
胭脂春泪恋年光。
何事人间行不驻,
昨日垂髫今日苍。
燎原极尽宠溺夏歌,为之建兰池苑,内设凉台池,苑池之内模仿江南风貌,以飨夏歌思乡之情。
夏歌与燎原生女莲子,莲子幼时,有额间显“正一”二字道士驾仓鹤至凉台池,口诵江南《西洲曲》。道士语夏歌曰:莲子有帝后之姿,但也有阳侯坎厄之难,苑池内遍布江南水景,于莲子生息不宜,需于城外另建楼观育养,以避水患。夏歌乃令人建苍鹤观,观前立苍鹤碑以镇其势。道士嘱咐夏歌不可向燎原透露自己行踪。
莲子曾于苍鹤观外遇险,得一少年男孩相救,互留姓名并相约后会有期。少年名阿斗子,来自阴山大荒内的鬼方杂部,游猎追踪兽群至此。二人未察觉遨游于空中的苍鹤道士。
华服国皇族江左王于江南发动叛乱。天公燎原趁机响应:为推行北三张太平教义,借所镇黑水大荒势大疆广之势,于犴大罕城柴燎告天自立为王,国名“黄天”,延袭黄老之意。并依《鹤冠》所旨,置四辅“治无疾,谋不武,武不怒,怒不与”,以统百官有司。黑水大荒分为三十六方。夏歌被封为南妃,兰池苑改称南宫。
朝廷震动,两路并伐:
一路由昭文将军为前锋,其父乃当年擒拿五禽师华元、今为太尉兼太傅的抑威公。此路南渡淮水江水,征讨江左王。皇太子持无上神器——可兵解金铁的禹王槊,带大军随后。
另一路,则由抑威公亲自挂帅,北征讨伐天公燎原。抑威公趁燎原王与八贤各部首领宴饮之夜,以“只诛臣僚,兵弁不问”之策,迅速攻下燎原王之都城犴大罕,灭其信众、臣属七千余人,尽焚宫宇台阁。南宫苑池以及夏歌妃尽殁于此厄,独燎原与夏歌所生幼女莲子为苍鹤道士救走。
八贤土著流传斗虎风俗,燎原曾精选土著杂部俘虏及八贤死囚中之精壮者,以铁枷禁锢,驱之与熊虎等大荒猛兽相搏以为乐,名之“虎尸”。所蓄养之铁牢,名为“虎尸冢”。抑威公灭燎原后,收其各级府衙之下虎尸归为己有,阴养以为私营死士。未久,抑威公薨,其子昭文携南征江左王所立威信,联合多个世家望族,藉虎尸死士之力,突然发动叛乱,袭杀前朝末帝,建立新国,国号华服。都城由二京野之中京城,迁往中土野无央城。此是后话。
在吞掠燎原势力时,为彻底铲除黑水大荒道宗根脉,抑威公将燎原属地内之前朝民众数万户,尽数回迁二京与东海二野。
黑水大荒自上古以来,向是蒙昧荒蛮之地,八部等山民部落虽然彼此械斗,却从未对中土乃至胜神州产生势力影响。自燎原经营始,荒民心智渐开,视野廓大,仿佛天慧法三眼开通,黑水大荒由万年荒寂中苏醒,从东北方向,兴致盎然的端详着神州大陆。而随着抑威公迁走中土殖民,失去燎原中土文明镇守的八部贤王们,开始崛起。不过经年,即跻身于同西面阴山大荒鬼方五部——默渡凶流,索头黛驼,茹软猛鹜,铁勒巨轮,土掘锻奴——威势齐身的一流族部。
黑水大荒既无燎原遮屏,直接导致二京与东海二野在后世千年中,始终承受着东北方向新生势力的南向冲击。
天公燎原在世时,曾以平衡之策,拉打把弄操控八贤各部,八部始终无有一部能成强势。至燎原灭后,与犴大罕城接临、最受中土文化与技术影响的沐容氏,趁机极速扩张势力,最终统一了八部。
沐氏其种皮肤极白,且体型健硕,虎尸奴斗虎之风俗即源于沐氏。前时燎原得到江左王所献夏歌妃之后,曾回赠以白肤碧眼的美姬数名,此皆出自于沐氏。抑威公平灭燎原后,除了虎尸,也同时掳走了大批黄发碧眼的沐氏美姬回中土。
沐容首领皆以白色巨兽犴大罕为坐骑,白身白兽,头戴金色犴首步摇冠,形象颇为惊艳。十几年后,当后继华服国大乱之际,沐容酋长鬼郎建立修罗国,自称沐贤王。
鬼郎有长兄,名阿柴。燎原主政黑水大荒时,阿柴初为沐氏在燎原营中质子,后被任命为燎原在沐容族的卜使,被粗授些许神游术以惑土民,因此又被沐氏族人称为“御魂”。燎原王派出队伍探寻无为主出中土西去两界岭的遗迹,御魂也在队中。在西廊野之南、须弥昆仑之北的西海道,御魂夜梦日月共天的异象,一菩萨自称“莲华戒”于梦里传授其经书《道果经》。
夏歌到犴大罕城时,御魂方去西海道寻找无为主。三年后御魂一行东归,在洗尘大会上见到夏歌。御魂惊见夏歌容貌与莲华戒一般无二。惊愕之下,失控施出御魂术,夏歌精魄摇动。燎原察觉了夏歌的失神,进而发觉了御魂无意之中的越礼行为,大怒之下,以神游术扑入御魂之体,意图摄去其魂魄。不料,御魂已经修习过莲华戒的道果经,非但没有被燎原摄去心神,反而以道果经法缘意进入燎原的心中,将其由《鹤冠》中所学如经略国邦、保养臣民等北三张的近乎全部内容,一一读走。
燎原诧异于御魂毫发无损,以为异质,暂将其打入虎尸冢。御魂设法逃离虎尸冢却被困,于饥饿待毙之际,被偶逢的夏歌以莲子粥救活。御魂坚信夏歌乃莲华戒菩萨化身。俟其逃出虎尸冢后,誓报夏歌之恩。
御魂复往西海,以神游术与道果经等“御魂”之法,在西海获得越来越多当地游散部族支持。最终于西海的虎尸城,建立“荼御魂国”。
南妃消失于燎原之祸后,御魂派人探查南妃及其女莲子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