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与分析范式
- 何爱平
- 6262字
- 2020-08-26 14:57:59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解释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另外,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发展的经验进行研究,作出了多方面的理论解释。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中华民族面临重大历史关头,国家建设百业待兴”。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3)在严峻的时代形势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拉开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序幕。
邓小平同志首先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历史定位:“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4)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研究的是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关系,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5)。围绕这一主题,经济学界展开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形成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论、共同富裕的发展目的论,以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对外开放等一系列经济发展理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规律不断探索,解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何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为落后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富起来的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进入21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梳理总结了宝贵的治党治国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认识,使得如何在新世纪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受发展经济学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初非常重视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投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尊重现实实践,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对象,探索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增长之路,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将中国这种实事求是的发展模式称为“北京共识”。他认为以“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为主要内容的“北京共识”在21世纪已经取代“华盛顿共识”成为指导其他欠发达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华盛顿共识”提倡的最小化政府不同,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和执政党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从发展理论的创新研究到发展实践的现实落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不可或缺。与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不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发挥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分析新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大部分人的生存问题,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逐渐开始显现,经济发展的结构不平衡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开始显现,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解决经济发展“瓶颈”和实践中的现实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6)科学发展观不仅关注国民经济增长,也重视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和环境问题,试图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形势等现实背景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满足此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显现,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结构优化和前期政策消化的叠加问题,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打破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实现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强起来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阐明了方向。创新发展理念力图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通过理论、科技、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为新历史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协调发展理念力图解决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不平衡问题,从供需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多方面入手,补齐经济发展短板。绿色发展解决人和自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从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全方位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开放发展理念解决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在坚持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主动开放、全面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理念解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公平正义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共同享有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理论解释
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取得发展奇迹的重要原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效率优势和组织优势,洪银兴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经济成功之源,周其仁提出大幅降低制度成本是中国奇迹的真正秘密。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奠定了平等的社会基础,稳定的制度供给为国家的长远规划及其实施提供了保证,法国学者宋鲁郑认为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优势。姚洋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一个在现代民族国家认同下的平等社会,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其自我完善的能力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有效制度选择。史正富在《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一书中也提出,中国形成的包含战略性中央政府、竞争性地方政府和竞争性企业的新制度类型是取得增长奇迹的关键,而这一新制度类型与西方常规市场经济存在系统性差异。沈坤荣认为制度因素是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关键,由政治集中的行政管理体系、经济分权体制以及法治等核心要素组成的缓慢演进制度构成了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框架。董振华在《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一书中指出,中国的政治制度优势是中国道路成功的关键,执政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稳定的政治文化体系的文明底蕴也为其提供了保障。中国政治制度的集中效率和组织优势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包容和制度创新相结合,为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了重要基础。
有学者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毅夫认为有为政府是中国能够成功崛起的重要原因,政府提供了正确的产业政策激励,抑制了经济的资源错配,从而发挥了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的优势,实现了发展的奇迹。美国经济学家德怀特·帕金斯认为政府主导的改革和开放的经济中政策是取得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姚洋认为政府具有倾向性的制度供给失衡和财政分权是中国模式的重要特点,是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原因。他指出正是因为中国有一个自主性强、更关注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中性政府,才能一直采纳正确的经济政策和改革路径,取得经济发展的奇迹。周黎安关于中国地方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的研究提供了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他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其积累的问题与中国地方官员的激励和政府治理的独特制度相关联,认为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发包制和官员晋升的锦标赛制度是解释中国增长奇迹的重要原因,从而解释了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的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的制度安排使得地方政府有充分的动机和热情发展甚至主导辖区经济发展,这一政府主导的特征引发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进而促成了中国增长的奇迹。曾智华认为政府主导的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是中国经济成功的两大重要引擎,是解读中国奇迹的关键。
很多学者都认同中国市场化的改革是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的观点。科斯在《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中解释了中国从毛泽东时代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历程,将中国转向市场经济的变革历程解释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的内在原因。张维迎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走了一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道路。刘志彪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是取得中国奇迹的关键,尤其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将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成功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发展奇迹就是市场取向改革的胜利。吴敬琏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发展迅猛,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主要推动力量就是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这是一条基本的经验。复旦大学周文教授在比较西欧、美国和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并将中国经济的超越的本质定义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超越。
从中华传统文化解释中国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视角,张维迎认为中国的崛起是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文明型”国家具有超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者其他任何模式,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樊纲也认为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观念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型,并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解读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
三、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化解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新问题,探索新办法,推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要认识到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义建设的难题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新时代下,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发展动力。经历40年的中高速增长,我国原始的经济发展动力源已经被削弱,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自然资源的相对优势逐渐变小,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面临“瓶颈”,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必须有新的动力支撑,要促进将发展动力转向新的经济增长点(李稻葵,2015)。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关键。推动从粗放生产向集约生产转型,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新的发展动力。中华民族是力主创新的民族,从最早的四大发明到新中国的各项体制、科技和文化创新,中华民族一直重视创新在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促进创新发展。创新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的第一动力(洪银兴,2018),新时代更要增强忧患意识,利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时机,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挖掘转换发展动力,加快改革的步伐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代下,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发展的结构问题。区域经济差异大,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严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集中了优势发展资源,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补齐发展短板,破解发展的木桶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目标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基本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调整发展结构需要在重视区域结构的同时关注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协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振兴,促进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协调平衡发展。
新时代下,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发展的长期可持续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加剧了资源环境约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自然是财富及生命的源头,粗放的生产方式中自然要素的投入比例过高,生产力越发展,自然遭受的危机就越严重。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在新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必须从粗放的规模速度型增长转为集约的质量效率型增长。新时代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资源环境条件的改变需要经济结构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由开发利用环境向清洁保护环境的绿色转型。中国特色社会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破解资源约束,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
新时代下,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实现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新时代国内经济面临新的调整,世界经济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内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都变得不同。在经济危机之后的调整期,国际竞争格局和经济合作模式不断变化,世界各国应携手应对挑战,整合全球价值链、重构国际经贸规则、创造科技新高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速度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时期,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建立在准确把握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和发展动态,用新举措、新思路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开放促进改革、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
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发展的公平正义问题。人们在社会生产和交往中不断产生需要、满足需要并否定需要,这种人对需要的不断扬弃是推动人全面发展的动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需求结构的升级。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进而促进社会成员共享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强化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意愿和能力,提高社会成员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社会生产的凝聚力,从而为打破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边界提供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难题,生产力的飞跃面临一定局限,需要通过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生产要素的再分配,重构社会生产条件,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发展。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60.
(2) [英]杰弗里·M.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