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中国服务经济发展与思考:供给侧改革下内需驱动对中国服务贸易影响研究
- 李敏 孔群喜 彭丹
- 1952字
- 2020-08-26 15:16:00
前言
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开始逐步由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本书重点观察了内需驱动战略下,中国服务贸易的技术溢出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较于国际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新话题。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服务经济欠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且呈扩大之势;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数字贸易虽然消费潜力大、发展空间广阔,但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书包括的研究完成于中国经济发展由外需引导向内需拉动转型的重要阶段,虽然分别对服务贸易的本土市场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与内需规模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研究,但所探讨的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突显服务贸易对经济的作用影响上的主题却是一贯的。为帮助读者理解,本书将在前言中分别介绍这些研究的背景及全书安排。
在全球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以及中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环境下,中国服务贸易尤其是出口服务贸易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据统计,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与进口增长速度均大幅高于全球水平,服务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二。就国内而言,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达15.3%,比2014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至2881.9亿美元,增长了9.2%,其占总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1.2%。无疑,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为拉动就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撑,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动力。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产业的全球分工更为细致和复杂,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也更多,这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但总的来说,作为微观企业和个人交易行为汇总而得的国际贸易额,本身存在流向和流量上的不均衡应是发展常态。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是旅游服务,其次是运输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保险服务。这种结构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有密切关系。预计在未来,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特点可能会有所调整。在旅游服务领域,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强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与各旅游目的地国简化旅游入境手续、扩大吸引外国游客的力度相结合,成为我国出境游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此类出境需求还会保持增长。但也应看到,伴随国内各地旅游设施的完善和国际知名度的提高,来华旅游的人数也会保持增长,旅游服务出口也有发展潜力。在运输服务和保险领域,涉及货物运输险的服务进口可能伴随加工贸易在货物贸易中占比的降低、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出现贸易平衡的转化。中国保险服务企业在拓展国际网络、为企业提供跟随式服务方面的能力更强,有利于减少货物贸易出口对国外保险服务提供者的依赖。在专利使用和特许权费用方面,中国依然鼓励加大技术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利用全球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但伴随欧美主要国家经济的复苏,加之部分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技术引进的难度可能增加。中国在半导体和信息产业上的科技水平上升,对通信类专利使用的依赖性降低;而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技术出口的规模增加,此类服务出口的规模增加,也有助于改善贸易逆差状态。
在此背景下,本书将研究落脚于服务出口,也就是服务贸易出口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通过人员流动及知识、管理经验的分享,形成知识溢出进而促进本土技术优势的过程,进一步分析了该过程对于逆转贸易逆差的作用。基于这一主旨,本书的结构安排分为四篇,每篇各有四章,具体而言:
第一篇以服务业的本土市场效应为研究重点,探讨了服务贸易出口及对外直接投资两方面的服务出口,验证了本土市场效应的存在性。
第二篇进一步分析了服务贸易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合空间计量方法,探讨开放经济下服务出口渠道带来的溢出效应。
第三篇立足于当下由外需拉动转型为内需驱动的时期,研究了国内需求与服务出口间存在的内部关系,为促进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逆转贸易逆差、提升技术优势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第四篇着眼于国内市场的种种影响因素,如国内市场需求规模、人力资本存量、制度环境、资源禀赋等,可能对服务出口的贸易出口部分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其影响过程是否存在阶段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书对扩大服务出口、深度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在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商品外贸现在可谓是举步维艰。但服务贸易却并不相同,由于服务贸易提供的往往是一种要素、劳力或资本,因而有可能在缺乏生产比较优势的情况下提供具有优势的、差异化的服务,立足于这一竞争优势,从而有机会实现从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中国服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