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风险控制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控制研究

廖宏斌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各部门经济13.6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5 00:17:16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平稳、持续、协调、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路子,并形成了不同的流转模式。本书以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研究背景,注重实地调研和对既有理论的梳理,从基层治理和组织理论视角,有针对性地对农地流转领域出现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作出了新的解析,并提出了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治理策略和对策建议。
上架时间:2015-1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廖宏斌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高端服务业为研究对象,以高端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集聚效应两个方面为主线,运用新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高端服务业集聚的变化趋势、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集聚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验证。在理论方面,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了四个理论模型:高端服务业集聚形成机理模型;高端服务业集聚、空间知识溢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模型;高端服务业集聚、研发要素流动影响自身产业竞争力的机制模型;
    吴远仁经济14.3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探讨了产业链生态的概念、发展以及实践模式,提出了构建产业链生态的典型模式和战略路径,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同时,本书以新能源汽车产业、硅谷、成都等产业或地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对应产业链生态的组成特征、作用机制和演化特性。最后,本书总结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荷兰、韩国和英国,在构建产业链生态方面的经验,以期为关注产业链发展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公共部门管理者、产业分析师和行业研究人员
    曹茜芮 王舒磊 王高翔等经济14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分析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时空分布及特征的基础上,从微观企业、中观行业和宏观区域三个层面,全面分析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微观企业层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中观行业层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资源错配与行业效率的关系,在宏观区域层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最后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为例,讨论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
    李天籽 王伟经济15.6万字
  • 会员
    本书将乡村发展置于城市、景区互动发展的整体框架中,试图从生产要素、区域空间结构、路径依赖等理论视角,剖析乡村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流动重组,分析乡村与城市、景区交互过程中乡村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变更,阐释乡村打破单一路径依赖形成路径分异的动态过程。
    刘鲁经济12.8万字
  • 会员
    2017年5月22~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本书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主要分为5个部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其推进策略、科学内涵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民增收、其他农村改革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介绍了各地的有益探索和创新经验。
    魏后凯 张占仓主编经济28.4万字
  • 会员
    寺尔沟村位于达坂山脚下、浩门河南岸,是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脑山半脑山省定重点贫困村,致贫原因主要为疾病与缺乏劳动力。本次村庄调研详细研究了寺尔沟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了村庄的脱贫扶贫实践,分析了产业扶贫项目的运行机制、运营情况和长期可持续性,并根据寺尔沟村在脱贫扶贫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王红经济7.3万字
  • 会员
    《乡村建设运动》,由序言和八章组成,讨论了乡建运动的历史、模式、文化和途径,以及对乡建的批评等。《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收录作者关于农村改进的文章十三篇。
    陈序经 江恒源经济5.3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详实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从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清洁能源的必要性出发,全面总结分析了中美清洁能源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清洁能源发展推动因素、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政策及行动、中美两国发展清洁能源合作互动历程、合作现状及潜力、合作的重点领域,以及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清洁能源合作的冲突和障碍,并提出了未来深化中美合作的政策建议。
    徐洪峰经济14.5万字
  • 会员
    土地事关农民的饭碗和农村的稳定,是农村制度改革中尤为重要的内容。本书围绕着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展开,涵盖承包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这“三块地”改革的诸多方面。其中,承包地制度改革是本书讨论的重中之重,不仅包括我国当前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现状、国外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经验,还就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权能设置问题展开了研究。这些文章理论和调研并重,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编经济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