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即兴戏剧简史

即兴在什么地方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有了呢?大概从史前穴居人时代就出现了。一位穴居人看见另一位打猎归来,说:“这只野鸭真肥美。”第二位穴居人说“是的,而且……”,然后讲述了一个打猎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有开始、中间和结尾,有动作和情感。这就是即兴的开始。这个描述有些夸张,但是“你懂的”!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也上演着即兴,我们并没有事先想好台词和排练,但是我们正常地与周围的人、动物、植物和事物“共演”。

很多人相信即兴来自16到18世纪的意大利的艺术喜剧。它混合了多种表达方法,如即兴对话、一些预先设定好的定型角色和讲演、默剧、杂技和幽默手法;还有许多的定型角色,例如愚笨的老人、狡猾的仆人、看似充满勇气的军官等。当时,它对整个欧洲的表演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文艺复兴时代到18世纪都很流行。现在你仍然可以看到意大利艺术喜剧。

在过去的戏剧历史演进中,即兴一直是戏剧的一分子,但是现代即兴其实来源于儿童游戏。20世纪30年代,在芝加哥有“即兴教母”之称的维奥拉·斯波林(Viola Spolin,1906—1994)发展了一个儿童戏剧游戏体系。斯波林是一位演员、戏剧老师和社会工作者,戏剧游戏的初始目的是激发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帮助儿童新移民适应环境、用于课堂练习,并不是为了在观众面前表演。她搜集了一些民间游戏并开发了一些新的游戏,这些戏剧训练游戏就是即兴的最初形态。与著名的俄国戏剧大师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i,1863—1938)当时的观点一样,斯氏认为,即兴是一种练习和排练的工具,而不是呈现给观众的演出产品。直到20世纪50年代,斯波林的儿子保罗·西尔斯(Paul Sills,1927—2008)重新研究这些游戏并设法用于舞台演出,成功地组织了“指南针剧团”(The Compass)的即兴演出。他们初期在酒吧表演,并把观众的建议用到即兴演出中。1959年,西尔斯的组织改名为“第二城市剧团”,即当今大名鼎鼎的即兴公司。

在“指南针剧团”,即兴历史上一位灵魂性人物德尔·克洛斯(Del Close, 1934—1999)是其重要成员,他的贡献之一,就是和其他成员一起总结出了即兴最著名的一条规则:Yes and。当时,这些20多岁年轻人的即兴表演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他们为此努力思考,总结出了即兴历史上所谓的“厨房规则”,当在肯定对方的基础上再发挥时,场景就会进行得好。于是“是的而且”的理念诞生了。有趣的是,这个总结发生在1957年离芝加哥约500公里的圣路易斯市。

克洛斯在20世纪60年代推动“第二城市剧团”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他用了极大的精力发展即兴长剧,特别是“哈路德”形式(见本书“即兴长剧”部分)。但是,“第二城市剧团”和克洛斯对即兴的发展理念有重大分歧,前者偏向将即兴作为一种创作的工具,然后打磨成一场素描即兴剧,正如今天,“第二城市剧团”在芝加哥差不多所有的公演都是素描剧(虽然演出有小部分是纯即兴,但大部分内容已经经过打磨)。克洛斯偏向把即兴作为一种直接在观众面前演出的形式,不仅仅是一种训练工具和创作工具,而是一种直接的长篇演出,他认为即兴应有无限的创意和艺术的潜力。这种分歧是克洛斯与“第二城市剧团”分道扬镳的重要原因之一。1981年,克洛斯和夏娜·哈尔彭(Charna Halpern,1952—)在芝加哥创立了“即兴奥林匹克”(即现在的iO)。iO是即兴培训和表演的一个重要大本营,影响了以后诸多的即兴从业者,其中一些学员后来也成为影视界的明星。

另一位即兴先驱人物基思·约翰斯通,他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探索即兴,发展出即兴剧场竞赛的理念。20世纪70年代,他移居到加拿大的卡尔加里,他指导的一群大学生,在1977年首次成功地在大众面前公演了一种比赛形式的即兴演出:即兴剧场运动会,同期创立了“松散的驼鹿剧团”(Loose Moose Theatre)。这种创新的形式后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一个典型的“即兴剧场运动会”演出中,有两队即兴演员、三位裁判员、一位主持人,通过表演即兴游戏,即兴演员如同体育运动会一样竞赛争分,裁判决定谁是冠军。约翰斯通的即兴思想、教学和书籍对即兴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后来也发明了另外两种相对不那么流行的竞赛即兴形式:“大师赛即兴”和“大猩猩剧场”

受到“即兴剧场运动会”启发,迪克·查德那(Dick Chudnow,1944—)1984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创立了“即兴喜剧运动会”,他发展和进化了即兴团体赛的形式,在演出上有两队(红队和蓝队)即兴演员和一位主持人,对抗性表演即兴游戏,观众参与投票,决定哪一队得分。“即兴喜剧运动会”后来成为世界最大、富有影响力的即兴连锁机构,目前在美国、英国、德国有30个分部。

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即兴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异彩纷呈,人才辈出。2000年后的十多年,即兴表演渐渐走向成熟。芝加哥作为“即兴的首都”有着绝对的影响力,拥有众多的即兴学校、即兴剧场、即兴学员和观众;有当下热门的“TJ & Dave”(不采用观众建议的双人即兴长剧),“The Improvised Shakespeare Co”(采用观众建议的莎士比亚风格即兴长剧)。在美国,其他重要的即兴据点有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湾区等。值得一提的是,《周六夜现场》和《台词落谁家》这两个美国电视节目的热播让更多人接触到即兴。在其他国家,例如英国、法国、丹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等,即兴也在迅速地发展。

大体上来说,20世纪30—40年代是即兴的萌芽期,50—70年代是探索期,80—90年代是快速发展期,2000年后是成熟期。两位影响深远的大师在90年代相继去世,斯波林卒于1994年,克洛斯卒于1999年。目前的趋势是即兴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更加广泛,应用即兴也得到了积极的开展。

在中国,21世纪初一些在北京和上海的外国人把即兴文化引入当地社区,基本以英语为主,语言的障碍难以让即兴的影响力扩散开来,只是在小范围传播。相比较地,另一种外来的戏剧形式“一人一故事剧场”(Playback Theatre,也在广义的即兴范围中),在2004年就开始走上本土化的道路。

可喜的是,过去几年在国内外即兴人才的努力下,即兴逐渐地普通话化、专业化和公司化,这样的商业运作让社会大众和各行各业的群体参与进来。中国目前的即兴据点是北京和上海,例如北京有马虎即兴、北京即兴、麻花即兴、鲜榨喜剧和四十二文化;上海有飞来即兴、即兴者联盟和Zmack;广州有西瓜即兴和即兴爆肚;深圳和其他城市也活跃着一些即兴团体。电视和网络综艺节目中也有了即兴戏剧的内容,例如《谢天谢地你来了》《喜乐街》《开心剧乐部》和中国版《周六夜现场》等。

即兴在21世纪初的中国港澳台地区也有发展。在香港,有一些使用英语的活跃的即兴团体,例如People’s Liberation Improv和TBC HK。另外,香港本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Just Education Services Organisation用英语或粤语推广“即兴剧场运动会”,但是以本地语言(粤语)为载体的即兴并没有广泛传播。在澳门,戏剧农庄在2001年把“即兴剧场运动会”引进澳门并在亚洲其他地方推广,每年有多支团队在澳门举办比赛式的公开表演。在台湾,勇气即兴剧场创办于2004年,活动语言为国语,是台湾第一个专事即兴戏剧的剧团并活跃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