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子受之

朱熹

早晚受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候见质问[1],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切要之言,逐日札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录取归来。不得自擅出入,与人往还。初到,问先生有合见者见之,不合者则不必往。人来相见,亦启禀然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

居处须是居敬,不得倨肆惰慢[2]。言语须要谛当,不得戏笑喧哗。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

不得饮酒,荒思废业[3],亦恐言语差错,失己忤人[4],尤当深戒。不可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有来告者,亦勿酬答。于先生之前,尤不可说同学之短。

交游之间,尤当审择[5],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言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百无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6]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7]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趋小人之域[8]。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自家处[9]矣。

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不拘长少[10],惟善是取。

以上数条,切宜谨守。其所未及,亦可据此推广,大抵只是勤谨二字。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虽未敢言,而窃[11]为汝愿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虽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也。

[12]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13],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14]汝者,恐汝在家汩[15]于俗务,不得专意[16],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17]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18]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19]兴夜寐,无忝[20]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注释

[1]候见质问:等候见到老师询问。

[2]倨肆惰慢:傲慢放肆,懒惰冷淡。

[3]荒思废业:精神空虚,荒废学业。

[4]失己忤人:损己伤人。

[5]审择:慎重选择。

[6]期:想,期望。

[7]矫革:纠正革除。

[8]小人之域:小人的圈子。

[9]处:处境。

[10]长少:年纪大小。

[11]窃:私下,暗自。

[12]盖:如果。

[13]膝下:代指父母。

[14]遣:打发。

[15]汩:扰乱,搅乱。

[16]专意:专心。

[17]伎俩:本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说不务正业。

[18]乡党:家乡的人。

[19]夙:早晨。

[20]无忝(tiǎn):不要辱没。

延伸阅读

这封《与长子受之》是朱熹在长子朱塾(字受之)离家远行求学时写给他的劝导家信。他在文中事无巨细,对儿子的学习、处世,都做了具体的指导;告诫他要努力求学,要好好做人。家信语言浅近,说理透彻,娓娓道来,亲切感人。

朱熹(1130年—1200年),谥文,世称朱文公,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他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后来的元、明、清影响很大,是官方哲学。朱子读书法对后世读书人影响至深,他广开书院,到处讲学,是著名的教育家。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称赞朱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康熙皇帝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他的家庭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朱熹的父亲朱松是北宋末年进士,做过著作郎、吏部郎等官,世称吏部郎府君。他曾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贬任江西饶州知州,还没有到任就病逝了。朱松受二程学说影响,与著名学者胡宪、刘勉之、刘子羽等交往,是北宋末年较为知名的理学家。朱松是第一个在泉州安海讲授理学的人,为闽学早期的传承做出了贡献,因此安海有“闽学开宗”之誉。

朱松把大量精力和时间花在了培养朱熹上。朱熹四岁就开始在朱松的指导下读书习字。朱松教授私塾之外,亲自教导儿子。朱松是一位严格的父亲,朱熹回忆“某自丱读四书,甚辛苦”。朱松还教朱熹读《光武纪》,教他爱国。再有天赋的人才,都需要良好的启蒙,朱松做到了这一点,为朱熹的发展奠定根基。朱松在朱熹十三四岁时就病故了,他把儿子托付给好友刘子羽、刘子翚、胡宪、刘勉之等人,并对朱熹说,他们的学问都很深厚,自己很敬畏他们,要朱熹像尊敬父亲一样尊重他们,好好听他们的教导。后来,刘子羽为朱熹母子修筑紫阳楼,供他们居住,照顾他们的生活。朱熹在学业上主要向刘子翚、胡宪、刘勉之三人学习。朱松对朱熹的影响还在讲学上。朱松曾创建了星溪书院和云根书院,开启了当地地方教育的先河,朱熹更将创立书院和授徒讲学作为一生的追求。

在父亲和数位学人悉心教导下成长的朱熹,十分重视对后辈的教育。这篇《与长子受之》就是最好的证明。朱熹作为一代大儒,可以说是当时最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要让孩子远离父母家乡,投入别人门下学习呢?“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原来他是怕自己对待亲生儿子不忍苛责,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同时又觉得儿子在家会被俗务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另外,出去学习也会增加见闻和朋友。“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样周到的考虑怎能不令人感动呢?

在这封书信中,朱熹教育儿子以“勤谨”为立身行事之本,“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

在学习上,他要儿子多记、多问、多思,这三者相辅相成。早晚向老师请益,有疑问记下来,随时问老师;每日记下学习所得,并进行思考。看到好的文字道理,要记录下来。在为人处世上,要谨于起居,不能懒惰。言语要谨慎,谦恭不伤人;同时不得饮酒,怕酒后失言;不能议人长短。在交游方面,要“审择”,向老师求教;要结交有益于自己的朋友,不交损友;要多检点和约束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多吸引益友。同时要敦厚忠信,见善思齐。

朱熹在这里对儿子反复叮嘱,用心良苦,生怕自己不在身边,儿子走上邪路。不仅是长子朱塾,他也把别的儿子送去外地求学。好在儿子们都明白朱熹的良苦用心。朱塾后来担任淮西运使、湖南总领等官职,朱在(朱熹第三子)初任泉州通判,后累升至吏部郎。朱氏后人绵延不绝,代有才人,而朱熹的这封家书也和他的学说一起沾溉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