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学无处不在

“君子国”里也会讨价还价?

我国清代小说《镜花缘》一书中杜撰了一个君子国。在君子国里,人人都大公无私,绝不存有半点儿私心。

君子国也有交易行为,但卖者却少要钱,而买者却要多给钱。下面是其中的一幕场景:

买东西的人说:“我向你买东西所付的钱已经很少了,你却说多,这是违心的说法。”

卖东西的人说:“我的货物既不新鲜,又很平常,不如别人家的好。

我收你货价的一半,已经很过分了,怎么可能收你的全价呢?”

买东西的人说:“我能识别好坏货物,这样好的货物只收半价,太有失公平了。”

卖东西的人又说:“如果你真想买,就照前价减半,这样最公平。如果你还说这价格太低了,那你就到别的商家那儿去买,看还能不能买到比我这儿更贵的货物。”

他们争执不下,买东西的人给了全款,拿了一半的货物转身就走。卖东西的人坚决不让走,路人驻足观看,都说买东西的人“欺人不公”。最后,买东西的人拗不过大家,只好拿了上等货物与下等货物各一半儿才离开。

说到人的本性,我国古代圣贤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千余年来,关于人性的本源究竟是善恶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在经济学世界中的人性假设则是理性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经济学正是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研究资源既定时的利益最大化问题:对个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是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换句话说,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只为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君子国”中的人人利他的思想和行为是不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

理性经济人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每个人都要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在经济学世界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它包含两层意思:人是自利的,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做事情都是为了有利于自己,并且每个人都知道做什么事情和怎样做事情才能有利于自己。

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但有一点需要指出,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

经济人的理性思维,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都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这里的“理性”指的是有限理性。因为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人的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占有信息的多少、理智和聪明的程度以及外部条件的复杂多变使人难以驾驭等。但是,尽管如此,每个人还是会尽力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趋利避害既是每个人的本能,也是理性使然。在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人们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质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会保持自利性和理性。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社会秩序会不会变得紊乱呢?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给出了回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更能在客观上维护社会的秩序。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根基,没有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要看到理性经济人只是一种人性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如果一味把理性经济人的观点运用到一切生活准则中,生活将不可避免地有点儿变味。

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并不是赞扬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承认理性经济人的存在只是对人类趋利本性的一个认识和引导。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我们不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择手段,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法律制度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