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
- 赖建诚 苏鹏元
- 1870字
- 2021-04-01 23:59:21
推荐序二:宗教学的经济学分析
赖建诚教授是当代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名家,学贯中西,成绩卓越,不论专著如《边镇粮饷》《亚当·斯密与严复》,还是通俗小品如《经济史的趣味》《经济思想史的趣味》,都在学界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这次赖教授进入宗教经济学领域,新作《教堂经济学》出版,嘱我写一篇序文。不胜惶恐,谨在此谈一些粗浅的阅读体会。
一般认为,经济行为总与宗教行为背道而驰。经济学探究人的自利倾向,而宗教却鼓励人的自我牺牲与利他主义。以基督教为例,反对经济活动的言论在《圣经》中俯拾皆是,如“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马太福音》第19章第21节),又如:“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马太福音》第6章第19—21节)。
事实上,古代学者即便要讨论经济活动,也需要一个宗教的语境。如奥古斯丁曾说:“财富是上帝的礼物,是一种善。但是它既不是最高的善,也不是一个伟大的善。”所以一些关键问题如“高利贷”的正当性解释,直到16世纪仍然困扰着绝大多数神学家。1581年,英国出现了一本匿名的对话集,书名是《关于英格兰王国公共福利的对话》。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学应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这本小册子为经济学正名之后,斯密、密尔直到凯恩斯的经济学都逐渐从道德哲学里涌现出来,最终让经济学变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样子。
但是赖建诚教授的这本《教堂经济学》,意图挑战传统认知,试着从历史史料入手,借助目前迅速发展的经济史实证研究成果和经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回顾历史,重构历史上宗教发展的演变逻辑,抱负不可谓不大。
当前所谓“宗教经济学”研究,大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宗教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即探究宗教如何影响人类行为。这类研究目前颇为热门,数量很多,很多名家都参与其中,例如哈佛名家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就一直在研究宗教与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不少学者认为,宗教劝人行善,能够有效促进全社会的“社会偏好”发展;但也一些学者认为,宗教对社会偏好的影响,即便存在也是微乎其微。
另一类研究则把宗教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用经济学理论和实证方法探讨宗教的兴起、发展、竞争、演变的过程。宗教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要素,推动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不同宗教在历史上此起彼落,兴亡更替,内中有不少结构性原因。新古典经济学是分析这类问题的极好工具,而赖教授的研究也正属于这一路。赖教授的思考,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宗教竞争与策略行为。
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宗教社会学家罗德尼·斯塔克(Rodney Stark)所倡导的“宗教研究的理性选择理论”。斯塔克将宗教环境视作“宗教市场”,每种宗教都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个人从被动位置一跃而转变为“上帝”(顾客),可以根据各种宗教提出的条件加以选择。而教会为了吸引信众,也大量采用市场营销的技巧,变得越来越像企业,逐渐淡化了其中的崇高内涵。
当然赖教授并未粗暴地尝试用一整套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所有的宗教问题。首先,他谨慎地把论述局限在西方兴起的基督教/天主教范畴之内。韦伯认为,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经济兴起的过程中,曾经产生过巨大作用。围绕这个韦伯命题,学界已有广泛讨论,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而在中国、印度、拉美等地,各有独特的宗教,宗教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历程与西方完全不同,西方理论无法简单套用。
其次,赖教授此书多从宏观分析入手,总体分析宗教间竞争和教会的经营策略,而没有陷入基督教不同派系、不同教会的细节之中。在量化实证的经济史领域,长时段、大规模的宏观分析正是该项工具的长处,不纠结细部。如此一来,以牺牲细节作为代价,赖教授梳理出基督教发展的总体脉络,为宗教在经济发展历史中的作用给出了定位。
再次,赖教授在研究过程中,广泛引用经济史以及多个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每个章节背后都有至少一篇经典文献加以支撑。一方面,赖教授吸收了这些研究的核心内容,再以通俗话语转述给普通读者;另一方面,赖教授也为有兴趣深究这些问题的读者指明了方向,可以顺着这些文献进一步加以探索。
当然,《教堂经济学》出版以后,可能仍须面对来自经济学与宗教学两方的挑战意见。最为核心的一点,恐怕是“宗教的纯粹性”,例如经济学无法解释人为何会信仰宗教。无论宗教领袖还是普通信众,既然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自然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但宗教始终还有超越性的另一面,隐隐地在个人许多决策行为中有所体现。所以用经济学来解释宗教学,必定是有益的,也注定是不完美的。
梁 捷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