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受传儿科临证医论医案精选
- 万力生
- 7字
- 2020-08-29 01:42:10
第一章 行医之路
汪受传传略
汪受传
我家祖籍安徽徽州歙县,1861年曾祖父金榜公避战乱迁居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我就是在这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古镇长大的。徽州地区古称新安郡,宋元明清时期名医辈出,世人谓之新安医学,其中汪氏名医凡数十位,如《石山医学》《医学原理》的作者汪机,《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的作者汪昂等。但是,我所知道的长辈中并无业医者,步入岐黄之道纯属偶然。1964年,我从安丰中学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进入南京中医学院,从此开始了中医生涯。
一、踏进门槛
进入南京中医学院,开始从学理科转以文科为主不习惯。有的同学认为学中医是进错了门,甚至预言“我们这一代人将成为末代中医”。但是,我却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只管认真读书。学校的氛围也给我深深地感染,礼堂柱子上挂着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历代医家的画像,图书馆编写组办公室里十几位老师整日伏案编写《中药大辞典》……。学院名师云集,孟景春先生教我们《中医学基础》,吴考槃先生教《内经》,陈亦人先生教《伤寒论》,张谷才先生教《金匮要略》,徐景藩先生教《中医内科学》,曹济民先生教《中医儿科学》……。至今,医古文唐玉虬先生解释《内经》“被服章”并非错简、温病孟澍江先生介绍金汁应用经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们每日凌晨即起,背诵《药性赋》《汤头歌》,晚上九时半教室熄灯了,还要跑到厕所去继续看书。我当时学的二版统编教材、记的课堂笔记,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
好景不长,过了两年,“文革”风暴席卷全国,折腾一年之后,我们头脑清醒了一些,想到以后还是要当医生的,于是,赶快借“复课闹革命”之机,匆匆补上未学的课程,然后自己组织起来,联系医院去实习。当时,各地医院虽然也都在搞运动,但看病是不能停的,而且,人们的思想解放,实习生只要能干活的总是放手使用,这就为我们创造了大胆实践的条件。
1967年夏季,我来到南京儿童医院的乙脑病房,带教我的陈大庆医师让我为患儿开中药,我就照书上的卫气营血辨证开起了药方。原来担心小儿吃不进中药,其实不然,乙脑重症患儿昏迷不醒,都插了鼻饲管,汤药从鼻饲管打进去很方便。牛刀小试,方药见效,知道古人的经验确实有用。1968年初到了泰兴县人民医院,先跟当地名中医余公侠、杨卓斋先生门诊学习,后来进了流脑病房。这次胆子壮了,焦永盛医师让我直接管两间病房,用中药治疗,有什么需要他再来帮忙。我寻思流脑患者头痛剧烈、呕吐频繁,与肝火热毒上攻有关,于是取清瘟败毒饮加上龙胆草清泻肝胆实火为主方,居然十分有效。除暴发型需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轻型、普通型、重症型都能单用中药治愈。这也让我树立了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不仅对病毒性有效,对细菌性也有效的信心。
大学期间,我还先后在江苏省中医院、高淳县人民医院、高淳县东坝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专区人民医院等多个中西医院实习。在不同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中,除了学习到中西医临床知识和常见病处理能力之外,还在各位老师的鼓励下,大胆应用学到的中医知识,处理了一些西医老师认为棘手的疾病,如曾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小儿阑尾脓肿、妇科陈旧性宫外孕,解毒消痈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肝脓肿,透疹解毒法治疗麻疹,通腑泻下法治疗肠梗阻等,均取得显著的疗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到了大大小小的中西医院,看到了多种各科病种,得到了多方面的学习锻炼,奠定了专业的基础。
二、乡里磨练
1970年,我从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分配到江苏省响水县双港公社,首先到翻身大队劳动锻炼,每天白天下地与农民一起干活,晚上在煤油灯下还坚持看书,偶尔也为农民看病。有一次,一个农民牙痛,一只臼齿已经活动,求我们为他拔掉,我就给他针刺合谷强刺激作为麻醉,另一位学西医的同学拿着一把老虎钳拔下了病牙,这位农民千恩万谢而去。
劳动锻炼和参加工作队两年之后,我被安排到响水县周集卫生院工作。这儿医生不多,条件简陋,我去了就被安排在普通门诊当各科皆看的全科医生,马上要单独当班。普通门诊常常只有两名医生,24小时轮班制,医院还有十几张简易病床,谁在门诊收的病人就由他管理,直到出院。记得曾经有一个晚上来了六个急诊重症病人,包括小儿重症肺炎、胆道蛔虫、农药中毒、产妇产后大出血等,也只得忙不迭地左右开弓、前后张罗、全力应付。
在农村工作,我最深刻的体会是,不管你的能力大小,最重要的是对农民兄弟要有一颗热诚的心。只要你诊病认真、服务热情,病人及其家属都能对因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带来的遗憾给予最宽厚的谅解。自己的工作能力有限,碰到问题只有找书本请教。但是,在这儿见到了各科许多病种,也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和实践。我的初步医疗经验就是在这段时间积累起来的。麻疹肺炎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味清肺解热,百日咳痉咳期用桑白皮汤泻肺镇咳,湿热痢疾用白头翁汤加味清肠解毒凉血止痢,急性阑尾炎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解毒消痈,都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农村孩子的痈肿疔疮很多,未成脓者清热解毒、已成脓者消痈排脓、已出脓者祛腐生肌,疗效优于抗生素。在应用古方有效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摸索提高疗效的途径。当时胆道蛔虫症很常见。开始时我用乌梅丸治疗,确有疗效但见效较慢,患儿常常在病床上翻滚二三天才能缓解,使我与家长一样焦急如焚。我思量仲景乌梅丸立方大意是酸苦辛并用、寒温兼施,就将其简化为蜀椒、乌梅、黄连、白芍四味配伍,加上大黄、玄明粉利胆下蛔,槟榔、苦楝皮驱蛔杀虫,结果显著缩短了缓解时间。流行性乙型脑炎要求就地治疗,我就应用曾在南京儿童医院学到的知识,一边处以汤剂,一边输液支持和对症处理,成功救治了一批患儿。后来,我又调到盐城纺织职工医院工作,主要就诊对象是纺织女工和她们的孩子。在这儿我承担起了宣传儿童保健知识的责任,同时应用温病理论指导小儿外感热病治疗,采用甘温除热为主治疗纺织女工功能性低热等,都增加了辨证论治的积累。
三、学术传承
1979年春,我从报上看到招收研究生的消息,马上报了中医儿科学专业,有幸被录取,成为南京中医学院首届硕士研究生、江育仁先生的弟子。先生要求我们“四能”:能看病、能写作、能讲课、能科研,提出了他对中医高级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提出这些观点,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研究生是要做课题的,中医研究生的课题怎么做?大家都是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如何选题。我看到先生在1979年11月出版的《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中的一篇文章《调理脾胃在儿科临床上的指导意义》,其中有100多字讲“脾健贵在运不在补”,觉得有文章可做。就起草了一份研究计划—《运脾法为主治疗小儿脾胃病的研究》,得到先生首肯,就从文献研究、病种选择、治法确定、方药制剂,到开展临床和实验研究,苦干两年,完成了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儿科运脾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且初步掌握了中医临床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1991年,我又作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随江育仁教授学习三年,直至2003年1月先生驾鹤西去。24载春秋,形影未离,如子绕膝。其间,有耳提面命的谆谆教诲,有言简意赅的迷津指点,有为人为医的潜移默化,有立足宏远的阔论高谈。总之,我从先生处学到了许多许多,尤其是他博览群书、勤于临证、敢治难症,而且擅长融会古今,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提炼,提出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观点,留下了现代中医儿科浓墨重彩的一页,使我终生受益。
1982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就留校工作。实际上,1981年我还在读研期间就已经开始从事本科教学工作,我在三尺讲台上站了30多年,直到现在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而且,我时时想到的是,我们不仅要将每节课讲好,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带好,还要让我们的教学随着时代而进步。周围的学术环境在不断变化,儿科的疾病谱在不断更新,我们必须随之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我在2002年主编的《中医儿科学》新世纪教材就比我导师江育仁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主编的《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内容更新一半以上。同时,我还提出建立中医儿科学立体化教材体系的理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编制了一批视听教材、CAI课件、网络课程,运用了字频、音频、照片、录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利用网络的实时、非实时交互功能,具备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由于在本科教学中的成绩,先后多次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全国中医药优秀教材奖,多种多媒体课件奖等,共5项次。我所主编的《中医儿科学》教材获评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Pediatrics in Chinese Medicine成为国际标准化英文教材,在国内外中医药教育中被广泛使用,并被作为中国、新加坡等多国中医师资格考试的蓝本教材。
我1990年成为硕士生导师,1996年成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指导博士后,是中医儿科学科继江育仁教授之后的第二个博士生导师,第一个中医儿科学博士后合作导师。我一向认为,学科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中医儿科学发展的关键是培养一批熟谙传统中医儿科学、掌握现代相关学科知识、具备创新型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应是研究生教育和师承继续教育。我和俞景茂教授合作编写了第一本中医儿科学研究生教材《中医儿科临床研究》。20多年来,我指导的研究生已近百名,还带教了徒弟及中医临床高级研修人才等数以百计。他们分布在国内各省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级医院,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加蓬等国家,其中多数成了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已有20多人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他们中不乏事业成功人士,如赵霞博士36岁晋升教授、39岁成为博士生导师,是中医儿科最年轻的教授、博导;袁斌博士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洪两博士担任了新加坡中医师资格审核组主席;徐伟英博士是澳门历史上第一位中医学博士等等。从教30多年,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我的弟子中涌现了一批英才,他们在中医儿科的未来将会发挥出杰出的作用。
四、潜心幼科
我一向对儿科情有独钟,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1986年起就走上了医疗、教学的科主任岗位。我参加一线值班直到55周岁,学医行医到今年正好半个世纪,看过的患儿应当数以十万计了。我在临床上始终坚持中医药治疗,越来越尝到甜头。20世纪60年代用中药治疗传染病的经历,使我至今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中医药治疗可算得心应手。但是,时代在变化,儿科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开展自己的医疗活动。20世纪80年代,我主攻小儿脾胃病,实践了运脾法在各类脾胃病中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初,将研究重点转向新生儿病中的胎怯;1996年后,开展了以病毒性肺炎为代表的小儿病毒感染性疾病研究。同时,对现代儿科临床上的各种常见疾病,我和我的团队成员开展了多项临床和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采用了循证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采用了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等研究方法,获得了多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时至今日,我已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8项、江苏省科技厅项目2项、江苏省教育厅及中医药局项目7项。我和我指导的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编出版教材、学术著作32部。科研成果获得过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南京市科技进步奖、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等29项。
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个人体会深刻的是温阳法、调气法、运脾法、消风法的儿科临床应用。源于南宋陈文中的温阳法对于儿科临床常见的脾阳虚、肾阳虚、心阳虚、卫阳虚等各类阳气不足证候有显著的疗效;调气重在调肺气,对于恢复肺主气的生理功能,治疗各类小儿肺系疾病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运脾法适用于各类小儿脾胃病,运化复健则升清、降浊功能恢复正常,脾胃自能发挥后天之本的作用;风病历来有外风、内风的各种证候,而根据当今儿科临床过敏性疾病多发的情况,又提出伏风之说,可用以指导多种疾病的辨证治疗。
通过临证体验,我提出了一系列可用于指导临床的学术观点,如:小儿肺炎从热、郁、痰、瘀论治,小儿鼻鼽从伏风论治,哮喘分发作期、迁延期、缓解期三期论治,反复呼吸道感染从肺卫不固营卫不和诊治,运、补二法论治小儿脾胃病,消积必须导滞、导滞常兼清热,小儿HP相关性胃炎从寒热论治,儿童抽动障碍从风痰论治,凉血活血法为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胎怯从肾脾两虚论治,息风镇惊豁痰法治疗癫痫,清肝泻火解毒法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解毒化湿法为主治疗手足口病,安蛔、驱虫、通下并用治疗蛔厥等等。这些观点,均源于中医传统理论,来自理论指导临床的实践,切合当今儿科临床发病情况,多数已通过学术论文、著作得到推广。
我在临床实践中体会最深的有几条:一是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确有优势与特色,问题在于你是否能熟练掌握、灵活应用;二是我们应当与时倶进,根据儿科临床提出的问题深入钻研和探究;三是我们要引进现代先进的技术方法,为研究和发展中医学术所用,才能取得行业内、行业外公认的成果;四是中医药伟大宝库需要我们一代代中医人接力研究,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不断传承弘扬。
五、学科建设
个人多年来在学术上的不断进取和成果积累,得到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认可。我1988年11月成为副教授,1993年3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4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2004年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2005年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教育部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年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又担任了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疾病分类项目(WHO-ICD)审评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中医儿科学学科组组长,国家执业医师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儿科学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型医院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医药标准化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93年起被推举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2002年起为第四、五届主任委员;2009年被推选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首届会长,2012年担任世界中联主席团执行委员,2013年连任为儿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会长。
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始建于1955年,在我的导师江育仁先生领导下,人才济济,在医疗、教学、编写各方面全面发展,在全国中医儿科界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术界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医要搞科研,教学需要改革,对于学科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国内中医儿科界较早地探索用现代科研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儿科学,申报、开展了一系列中医儿科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课题,也培养、形成了一支有活力、能创新的学科队伍。由此,1988年学科就被批准为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位点建设也不断加强,1979年开始招收中医儿科学硕士生,1987年起培养中医儿科学博士生,2005年起开始有中医儿科学博士后进站,成为国内外中医儿科高级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由于多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绩,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11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我们作为全国最早的中医儿科学博士学位点、唯一的中医儿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不断发挥着我们的学科带头和学术辐射作用。
中医儿科不仅要在中国兴旺发达,还要传播各国,造福世界儿童。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在20世纪就先后引进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专家参与中国的中医儿科学术活动。同时,我们多年来培养的研究生现在已经分布到五大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后,更是在学会周围团结起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道,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在英国、马来西亚、美国召开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会,大大推进了中医儿科在世界各国的传播。
如今,我已步入岐黄殿堂半个世纪,政府和同道给予我这么多荣誉,扪心自问有愧。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中医人的使命—传承、弘扬、推动学科学术发展,造福中国和世界儿童,任重而道远,我们唯有不断努力,才能不辱使命,让儿科事业在一代代中医人手中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