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生儿出生后评估

一、初步评估

(一)初步评估内容及原则

1.初步评估内容

新生儿娩出后,首先进行初步评估:是否足月,羊水是否清亮,肌张力是否良好,有无呼吸和哭声。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需要对新生儿立即进行初步复苏(详见第二节新生儿复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经过快速的常规处理后使用系统观点进行体格检查。一般采用观察法,首先评估和记录重要症状并进行优先排序,如优先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气道开放困难、低血压、呼吸暂停、惊厥等),并依据对初生婴儿的危害程度及轻重缓急进行处理。

2.评估原则及注意事项

先视诊,再听诊,最后触诊。首先评估和记录重要症状,如果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没有缺氧、低血糖等异常,一般从非侵入性到侵入性操作;从头到脚进行体格检查;整个检查过程中保持患儿舒适;对于早产儿来说发展性照顾很重要,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

(二)呼吸系统评估

1.呼吸频率
(1)正常情况

1)安静时呼吸不费力,呼吸频率(RR)为40~60次/分。

2)正常情况下可出现周期性呼吸。

(2)异常情况

1)呼吸急促: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持续>60次/分,提示新生儿可能有呼吸窘迫、充血性心力衰竭、败血症、低体温或高热、低血糖或红细胞增多症等。

2)呼吸暂停:呼吸停止时间>20秒伴发绀或苍白、心动过缓(心率<100次/分)、肌张力下降等,常见于健康无器质性疾病的早产儿,25%的低出生体重儿和>80%的超低出生体重儿都可能在新生儿期发生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也见于生产过程中有窒息史的患儿,继发性呼吸暂停常见于低血压、低血糖、低体温、高热、败血症、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生产过程中长时间窒息,孕妇使用过麻醉剂等。

3)呼吸窘迫:出现三凹征、呻吟、鼻翼扇动、呼吸不规则等。

4)不对称胸廓运动:提示有先天性膈疝、膈神经损伤、气胸以及肺部病变的可能。

(3)呼吸音

1)正常情况:呼吸音清晰且双侧对称。

2)异常情况:①在胸部听到肠鸣音提示有先天性膈疝的可能。②啰音提示可能有呼吸窘迫伴肺部有痰液。③干啰音可能表明大气道阻塞。④胸部摩擦音可能表明胸腔积液或炎症。⑤喘鸣音可能表明上呼吸道部分阻塞。⑥哮鸣音可能表明呼吸窘迫。

(三)心血管系统评估

1.心率和灌注
(1)正常情况:

安静时心率为120~160次/分。皮肤黏膜呈粉红色,生后48小时内肢端发绀较常见(多为保暖不足引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小于3秒。

(2)异常情况

1)安静时心率持续<100次/分,常见于窒息、心肌损伤。

2)安静时心率持续>160~180次/分,常见于发热、贫血、缺氧等。

3)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阵发性室速、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等,常见于窒息缺氧、器质性心脏病、感染性疾病、电解质紊乱及药物因素等。

4)心音低钝、弱,可见于感染、心力衰竭、休克等。

5)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大于3s提示外周灌注差,脉搏减弱或消失提示休克、血栓或心排血量降低。

2.血压
(1)正常情况:

1)足月儿收缩压一般为50~80mmHg,舒张压一般为30~50mmHg,平均动脉压为40~60mmHg,但血压的高低需要结合新生儿的体重、日龄等因素考虑。

2)早产儿的血压与出生体重和胎龄相关。当胎龄为26~32周时,平均动脉压在数值上近似等于胎龄值;当体重<800g时,平均动脉压值可能小于胎龄值。

3)血压的大小与生后日龄、体温、婴儿的行为状态和监测袖带的尺寸相关。

(2)异常情况

1)血压降低(足月儿<50/30mmHg,早产儿<40/20mmHg)提示有休克,心力衰竭或心排血量降低。

2)高血压(足月儿: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早产儿:收缩压>80mmHg,舒张压>50mmHg),提示可能有器质性或功能性肾脏问题。

3)(上肢血压-下肢血压)>20mmHg提示有主动脉缩窄或动脉导管未闭。

(四)腹部评估

1.外观
(1)正常情况:

腹部柔软、圆润、对称、无腹胀,触诊没有包块,皮肤颜色及腹部张力正常。

(2)异常情况:

①腹部深紫色,先天性腹部肌肉组织缺失提示可能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②舟状腹提示有先天性膈疝;③腹水提示可能与胎儿积水有关;④腹胀提示可能有胃肠道阻塞或肾脏疾病;⑤明显可见的肠型提示有消化道梗阻;⑥腹壁缺失,常见于腹裂或脐膨出;⑦肝大与心脏病或感染有关;⑧脾大与病毒感染有关。

2.肠鸣音
(1)正常情况:

四个象限的肠鸣音都是活跃的。

(2)异常情况:

①肠鸣音消失提示肠梗阻或肠蠕动减弱;②肠鸣音亢进提示阻塞或肠蠕动过强。

(五)体温评估

1.正常情况

①足月儿:腋温36.5~37.5℃,体表温度36~36.5℃;②早产儿:腋温36.3~36.9℃,体表温度36.2~37.2℃。

2.异常情况
(1)低体温:

国外将体温<36.2℃视为低体温。我国关于低体温的定义为体温<35℃。低体温常伴随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呼吸窘迫、烦躁、低血糖、肌张力降低、血流灌注不足、胃残留量增加、体重增长不良、哭声小、吸吮差等。

(2)体温升高:

体温>37.5℃为发热。伴随症状可有易激惹、昏睡、心动过速、饮入差、呼吸暂停、皮温高、皮肤潮红等。

3.体温监测与调节

生后2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直到体温稳定在正常范围。特殊情况下增加测量频率,如蓝光治疗。暖箱/辐射台的肤温传感器贴在下腹部可见处,避免置于骨突出处(详见本章第三节)。

(六)哭声评估

1.正常情况

足月儿是有节奏的大声啼哭,早产儿是单调的较弱的哭泣。

2.异常情况

①持续不断的、易激发的哭闹可能是母亲孕期用药或药物撤退引起;②哭声沙哑可能是因为声带麻痹;③猫叫综合征是猫叫样的哭声,可能是染色体紊乱的问题;④颅内出血的哭声为尖声且单调。

(七)皮肤评估

1.颜色
(1)正常情况:

皮肤红润、温暖,出生24小时或48小时内可以有肢端发绀。

(2)异常情况:

①中心性发绀可能有心脏病、低体温、低血糖、呼吸障碍或败血症;②皮肤颜色青灰可能有灌注不良或败血症;③黄疸说明有血型不合溶血病、肝脏疾病、母亲使用药物(如阿司匹林)或败血症等;④苍白或贫血可能伴随窒息、休克、败血症、低体温、胎胎输血或心脏病。

2.完整性
(1)正常情况:

皮肤光滑、富有弹性且温暖,没有皮损。

(2)异常情况:

①广泛性水肿,提示胎儿水肿、心力竭衰或肾衰竭;②皮肤灌注不良,提示宫内生长受限或脱水。

(八)神经系统评估

1.正常情况

有正常的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握持反射、竖颈反射、拥抱反射、踏步反射以及巴宾斯基反射。

2.异常情况

异常原始反射(增强或减弱)可能提示早产或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

(九)其他评估

干预措施与婴儿出生时的胎龄、Apgar评分、出生体重等密切相关。

二、高危新生儿

通过以上初步评估即可判断初生婴儿是否为高危新生儿。所有高危儿经产房初步处理后均应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进行诊疗及护理。

1.高危儿定义

指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生时/出生后有异常的新生儿。

2.高危儿类型

①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②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3分,5分钟Apgar评分<7分;③严重呼吸异常,如呼吸窘迫、呼吸节律不齐、反复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者;④心率异常及低血压;⑤神志异常,如反应差、肌张力改变或惊厥;⑥体温不稳定;⑦常压给氧不能缓解的持续性发绀;⑧全身皮肤苍白及水肿;⑨有出血倾向;⑩严重畸形,如气管食管瘘、先天性膈疝等需要手术干预的患儿。

3.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专家共识,凡是符合下列单项指标之一的患儿均为危重新生儿,均需立即干预并转入三级甲等医院的NICU进行诊疗护理。①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②严重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颤动、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④反复抽搐,经处理抽搐仍持续24小时以上不能缓解者;⑤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⑥体温≤30℃或>41℃;⑦硬肿面积≥70%;⑧血糖<1.1mmol/L(20mg/dl);⑨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⑩出生体重≤1000g。此外,对新生儿危重程度的评估还可进行综合评分。

要点荟萃

1.新生儿娩出后经快速常规处理后则使用系统观点进行体格检查,先视诊,再听诊,最后触诊。首先评估和记录重要症状,一般从非侵入性到侵入性操作,从头到脚进行体格检查,对早产儿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腹部评估、体温评估、哭声评估、皮肤评估、神经系统评估等。

2.高危儿指早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生时/出生后有异常的新生儿。主要包括:①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g者;②出生时发生窒息者;③严重呼吸异常,如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者;④心率异常及低血压;⑤神志异常;⑥体温不稳定;⑦常压给氧不能缓解的持续性发绀;⑧全身皮肤苍白及水肿;⑨有出血倾向;⑩严重畸形需要手术干预的患儿。

3.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①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②严重心律失常;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④反复抽搐,经处理后仍持续24h以上不能缓解者;⑤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⑥体温≤30℃或>41℃;⑦硬肿面积≥70%;⑧血糖<1.1mmol/L;⑨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⑩出生体重≤1000g。

(黄 希 周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