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为什么说中医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个成语,其哲学意义是片面、孤立地观察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是医生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就不是合格的、高明的医生,老百姓俗称这种医生为“蹩脚医生”,只能疲于应付患者的症状,如发热退热、咳嗽止咳、疼痛止痛、腹泻止泻、便秘通便等等,不能从患者疾病的本质出发治疗。中医治疗疾病最为重要的特点是“治病求本”,应找到引发疾病的本质并加以治疗,所以中医不应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医认为,人体像一部由众多零部件组成的机器,经络及运行于经络及全身的气血津液将各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各个组件正常工作就是正常的生命活动,而生命活动的各种外部表现,如呼吸、心跳、面色、情绪、关节运动等等,都必须以内在脏腑、经络的正常工作为前提条件。人体内部脏腑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与外在的形体(筋、脉、肌肉、皮肤、骨骼)、官窍(目、舌、口、鼻、耳)相互联络,构成五大系统。外在形体、器官的状态、功能的维持需要以内在脏腑为基础。老百姓所说的疾病多是指外在的症状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鼻塞等,是疾病的“标”,这只是疾病表现出来的部位,真正的病变部位才是疾病的“本”。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某一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在讨论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总是认为构成人体的各个局部出现的变化都与整体功能有关。活着的人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更不能直接解剖探查其内部的情况,所以可通过组织官窍等外部、局部表现,反映内在脏腑的功能状况,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治。因而中医学在看病时,不应把人拆散,只见局部,而应把人看成一个整体。如生气后有“头晕、眼花”的表现,其病位并非在头和眼睛,从整体而言,病变在于肝,足厥阴肝经从脚底上行联系肝脏,向上至眼睛、头顶,所以治疗完全可以“头痛医脚”,取足厥阴肝经在脚上的重要穴位太冲穴以泻肝火而取效。如“牙龈红肿疼痛”的表现,常可通过泻脚上的内庭穴治疗,因为足阳明胃经在循行的过程中,将脚、胃、牙龈联系为一个整体。
因此,中医治病的关键是从整体出发,通过所见联系疾病的本质,治病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