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脉络

朱进忠1933年出生于河北省定州市中医世家,幼承庭训,10岁起即随其父学医,1956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1976年参加了全国中医研究生班,师从刘渡舟(1917.10.9-2001.2.3)、方药中(1921.10.14-1995.3.3)、李翰卿(1892-1972)等老一辈著名中医学家。长期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对疑难杂病诊治规律和辨证论治方法学尤有研究。撰著了《中医内科证治备要》《天人相应与辨证论治》《难病奇治》《疑难病诊治思路秘诀》《中医脉诊大全》《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中医临证五十年心得录》等27部著作及大量论文。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一纲二目”的学术思想,内科病辨证论治三步、天人相应辨证42法、相似辨证、疑难病从肝论治、杂病辨证脉为第一依据、危重疾病尤应诊腹等观点和方法。先后荣获山西省医药科技著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1993年获评山西省卫生界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获山西卫生界赵雪芳式白衣战士称号,1999年获卫生部全国德艺双馨医护工作者称号。研发的新药有主治小儿急慢性腹泻的“宝宝一贴灵”(丁桂儿脐贴),主治急性扁桃体炎与上呼吸道感染的“疏风清热胶囊”,主治慢性肾炎、前列腺增殖症的“肾康灵胶囊”。在全国率先采用了现代工艺制造贴脐剂治疗内、儿科疾病。现将其学术传承脉络介绍如下:

一、学医经历

朱进忠出生于河北省定州市中医世家,10岁起随父亲与兄长学医。朱老说之所以选择学医,一是家庭氛围的影响,二是兴趣爱好,再者抱有行医济世的美好愿望。其后于1956年至1962年在北京中医学院学习,期间聆听了多位名师的指点及临证实践。1976年至1977年,他又参加全国中医研究班,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聆听了全国多位名师的点拨。朱进忠学医形式包括了家传、科班与从师三种形式,先后师从朱好生(启蒙老师)、方药中、刘渡舟、李翰卿等,其中对朱进忠影响最大的是方药中、李翰卿两位老师。方药中老师的理论渊源来源于经典著作与辨证论治方法,学术成就主要是辨证论治七步法。李翰卿老师的理论渊源来源于仲景学说且兼收并蓄,学术成就主要是经方运用及宫外孕非手术疗法。启蒙教材主要学习《四言举要》《汤头歌诀》《内科讲义》《药性四百味》等,最能解惑受益的书籍有:《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类经》《东垣医书》《朱丹溪医书》等。

朱进忠常说,使他开悟的事件有四:一是亲眼目睹家父朱好生(1893-1963),家兄朱庆丰(1915-1983)应用中医、中药、针灸等在农村治好了很多在北京、天津、保定、定县、邢台等地大医院治疗无效或判定为不治之病的病,看到他们获得政府和患者赠送的刻有“功同良相”“术妙青囊”“医冠中西”“人民的好医生”字样的大量匾牌。二是亲自领受了家兄根据相似理论和天人相应的理论,妙解难治大病和进行发明创造的大量事实。三是亲耳聆听和亲眼目睹了刘渡舟老师讲伤寒、用伤寒法,秦伯未(1901-1970)老师讲内科、分析治疗内科疾病法,方鸣谦(1910-1987)老师学医案写医案法,方药中老师辨证论治的分析问题法,李翰卿老师在临床时辨比例和方中有药与药中有方方法,朱颜老师的分辨药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用药法,赵锡武(1902-1980)老师临床的分辨表里寒热法等取得的临床效果和治学方法。四是学医不久,亲自治好了一例高热昏迷和一例泄泻昏迷的患者,并成功地用中药治愈了一批用葡萄糖酸锑钠、圣露斯锑波霜疗效较差的黑热病患者,而且发现中药治疗热病远较西药快而无副作用。

在学医的过程中,朱进忠时刻遵循着理论结合实践,熟读经典,虚心求教,不断总结,潜心钻研,勤于临证,勇于创新,通过名师指点,才能兼通旁类,产生相似感悟原则。对凡与中医药有关的事他都要亲为,如抓药、制药、采药、认药等。并且随时随地,带着不能解决的问题学习,并发现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成功之路

1967年,朱进忠开始应邀到中医研究所外作学术讲座,并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等课程。“文化大革命”后期,朱进忠受邀到全省各地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及会诊,并撰写了《中医学讲义》《中药学讲义》《中医内科学讲义》,在全省作为“文革”之后中医复课教学之用。1983年经卫生厅批准首批参加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专家门诊工作,同时兼任山西省保健委员会顾问,并先后出版了《中医内科证治备要》《难病奇治》《天人相应与辨证论治》《疑难病诊治思路秘诀》等论著及大量论文,他的“疑难疾病从肝论治”“久病辨证脉为第一依据”“相似辨证”“内科辨证三步”“天人相应辨证42法”等观点与方法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使用。在临证经验上,他善于根据中医思路,辨证治疗疑难疾病,并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课程、《中药学》课程的授课中,结合临床经验举一反三;在科研工作中,研制了“宝宝一贴灵”“疏风清热胶囊”,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朱进忠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不崇洋,不崇古,不崇名,只崇实”的治学格言,始终以发展、超越才是标准,才能建立特色的中国医学思想,坚持“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我治不好的病;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我现在治不好的病”的原则。在临床、教学、科研上,持之以恒,一心想着国家自立于世界之林,一心想着治好病人,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与其丰富的临证经验、高尚的医德情操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三、学术特长

朱进忠晚年在总结自己五十余年的临证经验时,提出了——中医治病当以和谐为纲,以脉为根和疑难病从肝论治为目的“一纲二目”学术思想。

一纲:“治病当以和谐为纲”。其和谐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认为,自然界有一定的规律,“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人体“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就明确提出了“和谐”的思想。朱进忠在《中医临证五十年心得录》指出:“中医、西医根本的区别在于要达到最终目的不同,即中医要求达到的是——和谐,西医要求达到的是——去除病灶。”此亦体现了朱进忠的和谐思想。

二目:一是“辨证论治以脉为根”。《伤寒论》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叫“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如:辨太阳病,以什么为辨证依据,张仲景明确提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脉是第一位,证是第二位,它是有主次的不同,因此,朱进忠在临床过程中始终把脉作为辨证的依据,就此出版了《中医脉诊大全》一书为后人参考。二是“疑难病从肝论治”,所谓疑难疾病,朱进忠认为,应该包括久治不愈的疾病或前人缺乏恰当治疗方法的疾病。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朱进忠发现,肝在疑难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治疗时只要抓住肝这个环节,往往可以使久治不愈的疾病获得转机,甚或步入彻底痊愈的坦途。

四、学习经典著作

有人说《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当时对中医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目前已进入到原子时代,再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复辟倒退,还有的人说当了多年中医,就没有用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甚至说《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谁还用啊?朱进忠认为考虑时代是必要的,但它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目前这个时代学不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主要看它有没有实践的意义。有,就学;没有,就不学。后一种人说没有学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照样看病,是的,这确实是真的。当西医不学生理、病理、解剖、药理、微生物、组织胚胎学、生化等,能不能治病呢?能,肯定能。事实证明有的人就是没有学过,也每天治病。这可不可以得出结论,说不学生理、病理、微生物、组织胚胎学也行,肯定不行,不但不能不学,反而更应该学习。

自《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问世一千多年来,经过频繁的战乱和朝代变迁,汉代以前的中医著作几乎绝迹,唯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没有丢失,反而被广大医家视为珍宝,把《素问》《灵枢》视为经典,把《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作者张仲景尊称为医圣,有的注解,有的使用,直到今天仍被很多医家认为是必读之书,它是行政手段形成的吗?肯定不是。因为它没有行政权力,只能靠经过千锤百炼的理论去促进人们前进。历史的经验证明,凡是反复证明是真理的,人们就信得过,就夸奖它,否则就废弃它。《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理论和经验已经过了一千多年的验证,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呢?另一方面,从浩如烟海的中医著作来看,《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作及其注家的著作在中医理论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是比较全面而紧凑的,有的医家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引子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进行了大量阐发,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和临床知识,我们通过学习这些著作,不但可以学习一千多年来经过千锤百炼的理论和实践,而且可以学到很多医家的发展。大量系统的阐述基础理论是《黄帝内经》的特点,后来一些临床医家把个人应用过的重点写入了个人的著作,但是很不系统,为了系统地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全貌,《黄帝内经》是比较好的一部书。《伤寒论》《金匮要略》在理法方药上是比较严格的,虽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它错误方面和不完全的地方,但它不像后人的某些著作过偏,因此为了学好辨证论治,学习《金匮要略》《伤寒论》还是比较好的。

怎样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呢?朱进忠认为应该首先将其原文进行阅读,并参考必要注解,对其涉及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实践进行观察验证,才能体会其实质。

五、学习历代名著

尽管四大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其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方面是不完备的,后人通过实践发现了其中的某些不足,通过研究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理论和方法,例如:李东垣(1180-1251)、黄元御(1705-1758)对升降理论的发挥,朱震亨(1281-1358)对相火的发挥,叶天士(1666-1745)对温病发挥等,都大大丰富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应用方法。但是由于不同的医家所处的时代和地区的不同,研究方法的差异,其所倡导的理论和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谬误的方面。例如:由于温病学派大力倡导用清热药治热病,使人们错误地认为,热病只能用清热药治疗,使大量表寒里热和阳虚者一误再误。又如由于张山雷(1872-1934)、张锡纯(1860-1933)过度强调中风乃肝阳上亢所致,致使大量高血压病的虚证患者得不到救治,由于王肯堂(约1552-1638)、秦景明以及以后的很多医家过度强调辨证论治就是辨症状论治,致使有人提出无症可辨等。因此在强调要学习各医学流派,不学习各医学流派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医,运用中医药时,还应强调学习四大经典,学习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文和注解家的著作,对于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体系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仍有很多理论和实践经验没有被认识,后人通过广泛的实践进行了阐发和补充。例如:温病学说中的主要著作《温病条辨》;方剂学中的《医方集解》;脾胃学说中李东垣(1180-1251)、黄元御(1705-1758)、叶天士(1666-1745)的著作;肾和命门学说中朱丹溪(1281-1358)、张景岳(1563-1640)、赵养葵(1573-1644)的著作;痰饮学说中朱丹溪、戴思恭(1324-1405)、张景岳(1563-1640)的著作;瘀血学说中叶天士、王清任(1768-1831)、唐容川(1846-1897)、张锡纯的著作;专病专药中李时珍(1518-1593)的著作,以及利用中医理论去认识中药的《本草求真》《本经逢原》《本草经疏》《本草正》等,都应该深入学习。

六、临证要诀

朱进忠从医五十载,长期潜心于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学的应用与研究,尤其善于治疗疑难杂症,并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辨证论治大法十二条及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的三步,天人相应与辨证论治大法和以肝脏为中心治疗疑难疾病的论点。临床辨证尤重夹杂症,而且药少力专,务求精当,常以数钱一方之剂以挽沉疴危疾。

七、传承传授

在师承传授上,朱进忠认为:道德素养为第一,当医生要以德为先,要德艺双馨。而对徒弟学历不一定要求很高,小学、初中、高中均可,但教授的方法要有区别。若小学毕业则应采取先接触临床,并同时让其背诵通俗易懂的基本知识的方法。如过去采用背《药性四百味》《汤头歌诀》《四言举要》《医学三字经》法;若为初中毕业,可采用先接触临床,并同时讲授中医较深理论的方法;若为高中毕业,则可采用先教授理论知识、四大经典,再进入临床理论到临床实践模式。最后使学徒者能较全面、系统掌握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以及较多的外围知识。

具体学习方法可采用:① 系统讲授,指定专书;② 临床实践要领;③ 一看,二干,三讨论,四分析;④ 按照“官教兵,兵教官”,勤总结,勤分析,勤讨论学习;⑤ 其他要领:不断结合临床的成败实例进行理论分析。这种师承传授的方式,其优点是能很早地进入临床实践,并能很快地应用中医的思维方式方法于临床;然而知识面窄,较难提高是其缺点。所以应定期集中讲授中医基础理论;并聘请不同学派、不同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定期讲座。对于当前院校式教育,朱老认为,讲课比较系统、全面,且比较规范是其优点,但缺点一是教材按照西医的编写方式,而将中医固有的思维方式丢掉了;二是不能早进临床,及时体会中医的思维与临床方式;三是教师大多缺少中医临床实践体会,越讲课越离谱。因此培养出的学生与中医真正的临床应用方式有距离,大部分不能按照中医的思维方式去临床,更难创造发明了。改进办法是:① 减少临床专业课的课时数,编写一部辨证论治方法学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医理论方法,并将其放在临床专业课之前讲授。这一教材应包括:中医的思维方式、中医基础理论、前人提出的几种辨证论治方法、方剂的运用方式、中药的应用方式等内容;② 吸收师承和文化艺术类教育的方式的优点,早从师临床;③ 中医的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与经典课程的合适比例应为1∶1∶1;其课安排的前后次序应为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经典课程与各家学说;④ 课堂讲授与临床带教的学时比应为1∶2,且应将临床专业课与临床带教结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