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湿免疫疾病中医特色疗法
- 张剑勇 娄玉钤
- 1527字
- 2020-08-29 04:44:07
【病因病机】
一、中医
骨痹的形成,乃邪实正虚之变。邪实是外力所伤、瘀血内滞或外邪侵袭,经脉痹阻。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正虚是肾元亏虚、肝血不足、脾气虚弱等,致骨失所养,筋骨不坚,不能束骨而利机关。如《诸病源候论·腰痛不得俯仰候》:“肾主腰脚……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灵枢·本神》说:“脾气虚则四肢不用”。邪实、正虚,往往交杂兼并为患,难以截然分开。
1.肾元亏虚,肝血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充髓。肾气盛,肾精足,则机体发育健壮,骨骼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正常强健。肝为藏血之脏,肝血足则筋脉强劲,束骨而利关节,静可以保护诸骨,充养骨髓;动可以约束诸骨,免致过度活动,防止脱位。然人过半百,正气渐衰,脏腑虚亏,肝肾精血不足;肾元亏虚,肝血不足,骨骼的发育会出现异常,产生骨骼发育不良,关节先天畸形,稍经劳累或外伤,便致气血瘀滞,产生疾患。更兼筋肉不坚,荣养乏源,既无力保护骨骼,充养骨髓,又不能约束诸骨,防止脱位,一经频繁活动,磨损严重,易致关节过早过快地发生退行性变。
2.外力损伤
外力损伤是根据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产生,也与关节的构造有关。关节在正常状态下,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承担一定强度的力而不受损伤,但超过一定强度或时间,则必然引起损伤。一时性超强度的外力包括扭伤、挫伤、撞击、跌伤等;长时间承受非超强度的外力则为劳损,通常由于姿势不正确,特定状态的持续紧张等。当这些外力作用关节以后,可以引起受力最集中的局部发生气血逆乱,严重的导致筋损骨伤,血流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形成瘀血凝滞,必然引起关节结构的损伤,失去滋养,久而久之,则出现退行性病变。
3.外感风寒湿邪
风寒湿是自然界的正常气候变化。在气候发生剧变而防御功能下降的情况下,这种气候变化可以侵犯脊柱、关节等,成为致病因素。再者老年体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邪更易乘虚内侵、闭阻经络。风寒湿邪可以三种或两种同时入侵而发病,也可以单独为害。如感受风寒,居住潮湿之地,冒雨涉水,均可以引起颈项酸痛、肢体酸麻、腰臀胀痛等,这是因为外邪经肌表经络,客于脊柱、关节及其周围筋骨,导致脊柱、关节的全部或某一局部发生气机运行阻滞。或由风邪束于肌表,或由寒邪收引血脉,或由湿邪浸淫经络,气不能贯通,血不能畅行,乃生成邪瘀痹阻之证。在发病过程中,邪气也常常相互影响,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能转化为热,湿邪日久也常可寒化或热化。风寒湿邪致病常与季节有关,如春季多风、长夏多湿、冬季多寒。必须指出,外邪致病往往是在肝肾不足、先天亏虚等情况下,脊柱、关节外观结构不良,或有内在筋骨不坚,而后感外邪,阻滞气血,使之运行不畅,从而成为发病原因。
此外,脾为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湿痰瘀阻经络,经脉不通,亦可导致关节病变。
二、西医
原发性骨关节炎指随年龄老化而不和其他疾病相关的关节病变,继发性骨关节炎则由损伤、炎症、遗传及代谢内分泌等疾病所引起。
本病的病理基础是关节软骨的改变,一般认为由于软骨的磨损超过软骨的修复能力所致,常发生于负重关节,早期于光镜下可见软骨细胞减少,脂肪退行性变和胶原纤维的改变,其后在软骨表面可见多数软化灶,软骨失去光泽,颜色变黄,表面粗糙不平,进而出现裂隙,表面剥落糜烂,引起软骨下骨质暴露,脱落的小碎片可引起滑膜炎症。与此同时,软骨下骨在承受压力和磨损的最大部位发生象牙质改变和增厚,于软骨边缘韧带附着处形成骨赘,即一般所谓骨刺,而外周承受压力较小的部位骨质萎缩,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有时于软骨下骨质内尚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囊腔状改变,系由于骨小梁的微细骨折而引起的黏液样和纤维蛋白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