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椎间隙和椎间孔

一、椎间隙

椎间隙为相邻椎体间X线上的透亮间隙,椎间盘位于其中,即椎间盘间隙。

椎间隙角度与颈椎曲度有密切相关性,由于颈曲前凸,颈椎间隙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随年龄增长,椎间隙前、中高先增大后减小,而后高逐渐减小。老年人颈椎间隙后缘高度较前缘狭窄程度加重,尤以第5~6颈椎间隙为著,而椎间隙后缘高度的变窄程度与椎间盘病变的相关性最大,故颈椎病好发于下颈段,尤其以C5~6最严重。

腰椎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椎间隙在L5~S1间前宽后窄,以适应腰骶角。老年人腰椎的椎间隙高度与慢性腰痛导致的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椎间盘退变时,L4~5或L5~S1间隙可变窄,但间隙变窄与椎间盘突出并不等同。青壮年的椎间盘的局部突出,在X线上并不一定能显出椎间隙的狭窄。不同程度的椎间隙变窄可导致的椎间孔面积的减少,椎间孔的大小直接与椎间隙的高度有关,故椎间盘退变狭窄所致的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压迫不应被忽视。

二、椎间孔

椎间孔是节段性脊神经出椎管及供应椎管内软组织和骨结构血运及神经分支进出的门户,系由相邻椎间切迹构成的骨性通道,分前、后、上、下4壁。前壁在不同段有所不同,在颈段以钩椎关节和下位椎骨的钩突构成;在腰段前壁上部为上位椎骨的椎体后面,下部为椎间盘的后缘。后壁为关节突关节和黄韧带,上壁为上位椎骨的椎骨下切迹,下壁为下位椎骨上切迹。椎间孔的前、后壁经常发生病变,如颈椎前壁的钩突关节、腰椎的椎间盘、后壁的小关节等易发生损伤、退变或者骨质增生,均可影响通过椎间孔的神经根而产生症状,所以椎间孔的前后壁变化较为重要。

颈椎间孔呈卵圆形,矢径为6.68±0.50mm,纵径为7.85±0.54mm。如男性矢径<5.7mm或纵径<7.5mm,女性矢径<5.8mm或纵径<6.0mm者,则可产生椎间孔狭窄。

胸椎间孔的上下径也大于前后径,胸段椎间孔面积自上而下逐渐依次增大,椎间孔与脊神经根之间的间隙上下径较大,前后径较小。胸段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根的几率较低。脊神经根位于椎间孔上半部,椎间孔下半部狭窄不压迫脊神经根,椎间孔狭窄自上下方向压迫脊神经根的几率低于前后方向。

腰椎间孔呈上宽下窄的耳状形。腰椎间孔自上而下逐渐变小,腰5椎间孔平均面积为84mm2。腰4椎间孔的上下径约为19mm,其上半与椎体相对处前后径为5~7mm,下半与椎间盘相对处仅1~2mm。腰5椎间孔较此值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