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医治则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保持健康、祛除疾病、恢复健康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防病治病规律,是预防、养生、治疗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它上承诊断、下启治法,联系临床,是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的桥梁。
中医治则导源于《黄帝内经》《难经》诸书,历代医家对其不断补充、不断完善,为中医治则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其他内容相比,中医治则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学科体系发展不完善,专业研究人员匮乏,专门研究机构不足,中医治则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彰显。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1985年秋建立治则治法研究室,旨在通过对治则理论的整理与系统研究,达到继承整理,挖掘提高,丰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的目的。特别应该提及的是本书主编、中医治则学科带头人、研究室首任主任周超凡研究员。
周教授有感于中医治则研究零星探索者多,联合攻关协作者少,科研成果总体数量偏少,影响不大的现实,以一己之力联合国内各地的有识之士,开始联合攻关。在三十多年前开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书要一本一本地翻,卡片要一张一张地抄,资料靠复写,联络靠书信。正是凭借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中医治则学“宝库”的大门逐渐被打开,人们得以窥其堂奥。
周超凡研究员主编的《中医治则治法研究》杂志(内部刊物)于1988年创刊,主要刊登中医治则治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国内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周超凡研究员连续组织主办了七届“全国中医治则学研讨会”,提交论文、参加会议的相关人员总计达数千人之多。上述工作为现代中医治则学科的发展和建立起到重要作用。
1997年,周超凡研究员主编的《中医治则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作为第一部中医治则专著公开出版发行。本书力求从中医治则的理论问题研究、治则学基本内容研究、辨证治则研究、临床治则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入手,对中医治则理论进行阐发,以期促其成为独立的学科。
当时该书的出版,在中医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医学泰斗、北京中医药大学董建华教授欣然为本书作序;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当年在《中国中医药报》上撰文《中医治则理论框架的构建——喜读〈中医治则学〉》,对本书给予很高的评价;著名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谢海洲教授发表《读〈中医治则学〉》谈自己的读后感。多家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1998年,周超凡主编的《中医治则学》《历代中医治则精华》荣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如今20年过去了,抚今追昔,往事历历在目,一切恍如昨日。
唤起这段尘封回忆的是宜善医疗产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郭文华先生。郭先生虽然是理工科出身,但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热爱,尤其痴迷于中医药学。多次攀谈后,深感其对中医药学多有新见解。当他读到1998年版的《中医治则学》时,深感中医治疗学的精髓在于治疗思想,没有正确的治疗思想,就不可能产生正确的治疗行动。遂与周超凡老师联系并予以支持,玉成此事。
编者认为,通过20年的积累,中医治则治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是一些零星的探索,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这是众多医疗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使中医治则基本理论问题得以阐明,中医治则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本书力求从中医治疗思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三个层面展现本学科的学术体系,三者合则为一,分而为三,其间的相互关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因此,解析治疗思想,归纳学术特色,构建治疗思想学术体系,并探寻治疗思想的来源,对构建中医治则学科至关重要。和上部著作相比,本部分内容全部是新的。
本书对治则的出处与源流进行了考察,我们重新定义了治则,明确了治则的内容和范畴,并对治则的层次进行划分。基于此,作者将治则分为基本治则、辨证治则和辨病治则三大类。在对基本治则的阐释上,重视对具体内容的理论解析与应用枢要示例;而对辨证治则的论述,则重点从各种辨证方法角度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发;辨病治则部分则重点展示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要点。关于治法,本书重点介绍和中医临床诊疗紧密相关的各种具体治疗方法。考虑到临床各科在具体治则的选择上各有侧重,本着求同存异,保持共性,突出个性的原则逐一列出,不避讳必要的重复而尽量做到不重复,突出专科特点,以应不同临床学科读者的专业需要。
本书的各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独立成篇,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作为明线贯穿其中,中医的原创性思维隐现其中,两者交相呼应。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宜善医疗产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的鼓励与支持;人民卫生出版社积极配合,使本书顺利脱稿付印,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