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序

中医治则,是中医学保持和恢复健康,防治疾病之总则。它包括:强调治未病,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三因制宜,因势利导,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导引按跷,调摄身心,杂合以治,各得其宜等内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运用规律。是中医学防治疾病之最高境界,是提高临床疗效之关键,故又称为治之大则。而每个学科,亦有其各自之治则,如伤寒之扶阳抑阴,温病之顾护阴津,内科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妇科之调经种子,外科之消散托毒,益气敛疮等,各有其侧重存焉。至于狭义之治则,则是在总的治则指导下,对各种病证之具体运用,具有针对性强,切中病机之特点。为此,认真地继承、整理前人治则理论,为发展完善中医治则学,服务四化建设,就有着重要之现实意义。
窃思治则,肇源于《内》《难》《伤寒》。唐宋以降,历代医家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其日加充实和完善,对丰富治则之内容,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东垣之甘温除大热,升阳降火;河间之表里双解,清热解毒;丹溪之抑相火,护阴精;子和之攻破,以情胜情治神志病。张介宾“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绮石以“清金保肺、培土调中”治虚劳,并将六节、七防、四护、二守、三禁,作为预防虚劳之重要措施,可说是防治结合之具体体现,实补前人之未逮。叶桂之甘凉濡润养胃阴,卫、气、营、血之辨治;吴瑭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宣清导浊治湿证等,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宝贵财富,有待我们发掘整理。惜至今仍大多散在于古今浩瀚医籍之中,未能形成专著,翻检既不易,应用更难,不能不引为憾事。
周超凡研究员,20世纪6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即调来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余当时在原卫生部中医司任职,而得以相识。70年代,余归队至广安门医院,经常与周君一起参加学术会议,切磋学问,共同提高,团结合作,甚为融洽。久而知其出身中医世家,沉潜好学,博极医源,师古不泥,融会新知,善临证,勤著述,取得过不少成绩。周君转至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期间,鉴于中医治则是基础理论之重要组成部分,但缺乏系统整理,致使治则与治法,存在着概念欠清,界定不明之情况,影响其应用和发展,大有晦而不彰之虞!遂积极筹划,于1986年创建治则研究室,以研究本课题为己任,先后召开多次全国治则学术会议,主办《中医治则治法研究》内部刊物,既壮大了治则研究队伍,又提高了专业素质,使治则研究出现了欣欣向荣局面,同时组织大批人力,到全国各大图书馆、书肆和私人藏书处,广搜博采千种以上医籍,经过遴选提炼,去芜存精,主编成《历代中医治则精华》一书,承周君将一册持赠,读后受益良多。
周超凡研究员取得上述成果,并未止步,而是继续研索,向着更高层次攀登。在《历代中医治则精华》基础上,撷英咀华,精益求精,举凡治则与治则学之含义、内容与范畴、层次划分、理论基础、治疗思想与治则、治则与辨证论治之区分和联系等,均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将基本治则归纳为九节;辨证治则按八纲、气血、脏腑、经络、其他分类;辨病治则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常见病、多发病。既有理论,又重实际,既重古,又重今。内容丰富,条理清楚,文笔流畅,说理透彻,重点突出,切合实用。冶历代治则于一炉,集万家精髓于一编,赋予新的科学内涵,使其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经周君长期不懈努力,终于使《中医治则学》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独立之新学科。这对促进中医学术之发展,提高临床疗效,将起到巨大作用。
今年3月,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周超凡研究员告曰:《中医治则学》业已杀青,即将付梓,约余作序。余既讶其完成速度之快,又自感对治则素少研索,恐难胜任。然周君为中医学术建设,辛勤耕耘,锲而不舍,十余年如一日之奋发敬业精神,岂因余而湮没?遂简书数行,以志始末。若中医同道,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能对本书进行浏览,朝夕揣摩,论治之际,自能思路广阔,灵活运用,收到桴鼓相应之效。诚医家之圭臬,济世之宝筏也。
路志正
1997年6月6日于北京怡养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