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现代名中医未刊著作精品集·刘耕尧医案百例
- 刘耕尧 张会永
- 1301字
- 2020-08-28 09:48:27
14.湿温
谭洪五,男,55岁,水暖工人。
病史:十多天前发热,在某医院按感冒治疗,病情加重,出现昏迷,抽搐谵语等。来我院门诊时,体温仍持续在39℃以上。曾呕吐两次,四肢厥冷,不能活动,呈朦胧昏睡状态。但有时能对答问话,自述头痛头晕,全身关节痛。诊见:发热,午后甚,肢体沉重,手脚凉,嗜睡,咳嗽,咯黄痰,面色黄晦,声音低微,口气秽浊逼人,腹部柔软凹陷,近3天未进食,亦未大便,小便黄赤。舌质红,苔白厚腻;脉缓而无力。
治法:呕吐不食,太阴脾土已伤,头身重痛,经络湿邪尚在。今脉缓无力,脾虚湿困也。舌红而苔白厚腻者,湿郁久而化热,心包受邪也。为清营达表,开窍驱邪之计,仿吴鞠通治疗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厥之法,以清宫汤配合安宫牛黄丸,清营达表兼芳香驱秽,庶秽浊祛而神明可复矣。
方药:清宫汤化裁:犀角5克(先煎)、连翘心15克、玄参心15克、竹叶卷心10克、金银花15克、郁金粉7.5克、滑石粉15克,两副。安宫牛黄丸,每次3小丸,化服。
二诊:服上方后,精神症状好转,两手较灵活,能持箸进食矣。惟骨节酸疼,心中烦热,时有谵语,此经络湿邪犹在,心包余热未清耳。故以芳香透络祛湿之法,佐以开窍醒神。方用:连翘20克、金银花20克、郁金7.5克、竹叶卷心10克、滑石20克、杏仁10克、薏苡仁20克、木通10克、焦栀子10克、生石膏20克,三副。安宫牛黄丸,每次3小丸,化服。
三诊:昨日排便量多,色紫红,今晨再便一次,先紫后黄白,能入厕矣。惟觉疲乏已极,仍有谵语,目喜闭不开,夜睡鼾声较重,但神志渐清,能述其所苦。脉缓大,乃余热未清;舌润根腻,为湿未尽而秽浊盛。仍以前法进退,重点芳香化浊。方用:菊花15克、连翘20克、金银花20克、郁金7.5克、杏仁10克、滑石20克、紫豆蔻7.5克、通草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竹叶10克、石莲子7.5克,三副。安宫牛黄丸,每次3小丸,化服。
四诊:本方服后,午后热退,精神尚迟钝,目仍喜闭不开,即吴鞠通所说:“阴为抗阳所损,阴损则恶见阳光也。”乏力,嗜睡,胸中苦闷,耳背,口不渴,脉缓弱,舌润根腻,此多由脾虚未复,不能健运所致。用轻宣渗利,兼芳香化浊法。此吴氏所谓:“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方用:薏苡仁20克、杏仁10克、紫豆蔻7.5克、通草10克、桑白皮10克、陈皮15克、滑石粉20克、清半夏10克、焦栀子10克、郁金7.5克、藿香7.5克,三副。安宫牛黄丸,每次3小丸,化服。
五诊:服药后,精神转佳,嗜睡情况基本消失,胸闷不显,食欲转佳,每天能进食750克,仅下肢无力感。舌微干,湿渐化;脉有力,脾阳复。仍与芳香化浊以搜余邪。方用:藿香7.5克、佩兰10克、紫豆蔻5克、杏仁10克、薏苡仁15克、龙胆草7.5克、郁金7.5克、竹叶7.5克、菊花15克,三副。
附注:后上方加减又服十八副,住院27天,精神体力完全恢复出院。
按语:吴鞠通谓:“湿为阴邪……其性氤氲粘腻”,又湿气弥漫,本无形质,以重浊滋味之药治之,愈治愈坏,其病势缓而实重,失治、误治者颇多,本患即典型一例。据发热十余日不解,伴有头身重痛等,进一步出现神昏抽搐,肢体痿废和酸疼,此温病失治,逆传心包,气未解而入营,致出现谵语痉厥证候。湿家忌汗,发汗则病痉。吴氏谓:“湿温著于经络,多身痛身热之候,医者误以为伤寒而汗之,遂成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