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流行特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算,全球每年新发的梅毒感染者约为1000万。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是梅毒流行地区之一。据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估计,2011年我国梅毒估计感染数接近300万,梅毒发病数约为150万。
梅毒在中国的流行最早始于16世纪,当时的医书开始出现“杨梅疮”、“广东疮”的记录。梅毒传入中国后逐渐在全国范围流行。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表明,梅毒在一些大城市的性工作者中感染率高达84%,部分城市大众人群感染率达到5%,农村地区达到2%~3%。
中国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初成功消灭梅毒,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梅毒在中国死灰复燃并再度流行。1979年12月中国重新出现梅毒病例,之后梅毒的报告数及报告地区逐年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开始,梅毒在中国的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病数中长期居第3位,2013年全国报告梅毒444 952例。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0年6.43/10万增至2013年32.86/10万,年均增长13.37%(图1-1)。美国2011年梅毒发病率为14.9/10万,其中一期与二期梅毒发病率为4.5/10万,胎传梅毒发病率为8.6/10万活产数;与之相比,我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为其2~9倍。除少数边远山区外,我国99%的县区均有梅毒病例报告,但不同地区梅毒发病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闽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等。报告病例数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平均为0.92∶1。
图1-1 2000~2013年全国梅毒报病趋势
近年来欧美国家梅毒上升趋势主要与男男性行为者人群的梅毒上升有关。而我国除普通人群也有一定的流行率外,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也普遍较高。2009年艾滋病监测哨点结果表明,暗娼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0.6%,平均为2.4%;男男性行为人群最高达31.2%,平均为9.1%;吸毒人群最高达27.9%,平均为3.4%;孕产妇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1.3%,平均为0.5%。
经过近30年的流行,我国梅毒的病谱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由既往的一期与二期梅毒占大多数,转变为隐性梅毒占大多数,三期梅毒也在日益增多,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