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道探微:与国医大师一起守望中医
- 叶放
- 1683字
- 2021-03-26 08:16:02
(一)“审证求因”与“治病求本”理论源流
中医的病因学说主要包括如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和先天禀赋等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人体脏腑组织气机的失调(包括紊乱和不足),如《素问·举痛论》认识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强调的是内外诸因比如“九气”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而产生疾病,强调的是临证要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审证求因。
1.辨疾病状态之气化
《素问·至真要大论》则认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治病首先要“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所谓“以之化之变也”,先哲们认识到百病皆生于六气,但不仅六气并非外感六淫中的六气概念,而是通过“取象比类”,把全部人体疾病状态中的各种证候表现用六气概念来表述,强调的是六气之间具有从化、转化而传变的过程,因而也就有了“六气标本所从不同”的疑问,进而自然引出六气从化之标本规律的探讨:“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间,此之谓也。”
把握六气从化标本的意义,先哲们认为“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并且“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
至此,可以明白的是把握六气胜复之标本,即可把握人之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状态时气化异常的基本规律所在,也可明白此“六气”非自然界之六气,而是先哲们取象比类思维的具体应用,是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状态时病气的一种分类,明乎此,也就容易理解审证求因的本质就是审证求机的道理所在了。
2.究患病最根本之因素
《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素问·疏五过论》提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素问·调经论》则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指出致病之因为邪,并将其分为阴阳两类。通过这样全方位的探索,才能全面、细致、迅速地掌握疾病真正的原因,从而给予正确的治疗。
3.求病机以知犯何逆
《伤寒论》提出中医治病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强调在审证求因的同时更要注重病邪传变及病机转化,即充分体现出“审证求因”恒动变易的思维特点,这与《黄帝内经》提出要把握标本胜复的治疗原则是一脉相承的。进而,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分为内、外、不内不外三类。在此基础上,后世金元刘完素在“五运应五脏主病”的基础上详阐“六气”病机,李东垣创新“百病皆由脾胃生”病机,朱丹溪注重“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强调气血痰食湿火等“六郁”病机,明清如张景岳提出病机中的病性之阴阳虚实寒热表里之识证八纲,吴又可阐发疫气病因、叶天士阐述温热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薛雪突出湿热病机、吴鞠通详阐病证三焦传变规律等,皆旨在通过寻求病机所在以知犯何逆。
综上,中医学“审证求因”的基本内涵,是指当前病证的产生必有其根本的原因,这个原因实是指“病机的变化所在”。病证的证候虽然繁乱复杂,也必有其主次真伪可辨,这些病证客观的外在表象,在临诊中可以通过四诊、微观与宏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等手段,并对其加以综合分析,找出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治。周仲瑛教授将此过程称为“审证求机”“审机论治”。
如此,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形成的脉络清晰明了地说明:疾病的产生必有其根本的原因,病机的变化也有其关键所在,病证的证候虽然繁乱复杂,也有其主次真伪可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或产生一些与其相关的症状与体征,这些客观的指征是疾病外在的现象。在临诊中运用四诊和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手段,并对其加以综合分析,找出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这就是“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