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道在于一,至道在微

先哲们将人体生命活动归结为两点:一是“整体-系统”,所谓“十二脏之相使”,体现“大道至简”;二是“微-形”,体现“变化无穷”。而无论“整体-系统”还是“微-形”,都始终表现在形与神的时空统一体中。

1.道在于一,大道至简

生命之道的整体性要求:认识人体内部任何生理病理现象都要回归到“一”,即“太极”,后者又被称为“气一元论”。从外部、整体、宏观上把握认知对象,所寓有的知识网络往往是简单明了的,此为“大道至简”。东方文化中的经典较少有“大部头”著作的道理即是如此。

《素问·玉版论要》谓:“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先哲们对人之“一”,用十二脏系统描绘出其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当然,先哲们在此基础上,更以四时五脏阴阳以统领全部中医理论,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至道在微,变化无穷

《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

人之形神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变化的形式在“微”。这里的“微”,有变化值微妙无穷和形质之细微无尽两层意思。无疑,“微-形”变化包括物质与意识、结构与功能、时间和空间等多重变化。从微到形,变化是始终存在的——体内小到细胞-分子的更新或者所思所想的变化——此刻的你亦早已不再是一秒钟之前的你,此为“至道在微”。

微之变化无穷是十二脏相使之原,是中医个体化治疗之本,也是学好中医须“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之因。所以,先哲们对生命之原的“微-形”变化,是对人类认识能力永远的考问,成为生命科学不竭的源泉。生命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的视角已从人体组织器官到细胞-分子,从基因到量子生命科学。

中医学称人是一小宇宙,笔者认为哪怕微小到一个细胞同样也是一个“小宇宙”。“量子相干”理论即体现出道之形与神、结构与功能状态的统一。《素问·宝命全形论》称“道无鬼神,独来独往”也同样强调的是神。

“大道至简”与“至道在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先哲们在《黄帝内经》中所构建的医道知识体系,始终并处处都体现出既至简又至繁的一幅景象,既提纲挈领又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嘱,何以后人却总是难得其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