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剂用药规矩谱

宣可去壅剂壅者,上膈病也

有气壅破利之宣法。呕哕用姜、桔、藿、半者是。

有痰壅吐涌之宣法。膈上热痰,瓜蒂等吐者是。

有郁壅取嚏之宣法。中风口噤,用通关散者是。

通可去滞剂

有气滞通之之法。木香、槟榔之类。

有水滞通之之法。水病木通、防己之类。

有郁滞通之之法。香附、抚芎之类。

补可去弱剂

有精弱味补之法。熟地、苁蓉、羊肉之类。

有形弱气补之法。人参之属。

有五味各补其脏之法。酸补肝,辛补肺,苦补心,甘补脾,咸补肾。

有脏性所欲补之之法。肝欲辛散,肺欲酸收,心欲咸软,肾欲苦坚,脾欲甘缓

泄可去闭剂

有阳闭泄之之法。葶苈之属,利小便。

有阴闭泄之之法。大黄之属,荡肠胃。

有痛闭泄之之法。诸痛为实,痛随利减,芒硝、大黄、牵牛、巴豆之属。

有结闭泄之之法。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之法皆是。

轻可去实剂虚者,亦轻类也

有风热解表之法。麻黄汤、香苏散类。

有疮毒解散之法。败毒散、活命饮类。

有诸解之法。熏洗蒸炙,熨烙刺砭,导引按摩,皆汗法。

重可去怯剂实者,亦重类也

有气怯而浮,镇神之法。丧神气不守,用朱砂、寒水石之属。

有形怯涎潮,重坠之法。久嗽涎潮,用礞石、海石之属。

滑可去着剂腻者,亦滑类也

有大肠气着,滑之之法。麻仁、郁李之属。

有小肠气着,滑之之法。葵子、滑石之属。

有两阴气俱着,名曰三焦约,滑之之法。宜以滑剂润养其燥,然后攻之。

有气虚着,滑之之法。蜜导法,后以润剂养之。

涩可去脱剂酸者,亦涩类也

有汗脱涩之之法。牡蛎、五倍、五味之属。

有肠脱涩之之法。肉果、诃皮、龙骨、粟壳之属。

有津脱涩之之法。口渴病,用五味、乌梅者是。

有水脱涩之之法。便遗用益智。

有精脱涩之之法。莲蕊之属。

有血脱涩之之法。地榆、牡蛎。

燥可去湿剂干者,亦燥类也

有湿胜燥之之法。桑皮、茯苓之属。

有寒湿燥之之法。姜、附、胡椒之属。

有气湿燥之之法。苍术、白术之属。

有湿痰燥之之法。半夏、南星、蛤粉之属。

有湿热燥之之法。黄连、黄柏、山栀之属。苦属火,亦燥剂。

湿可去枯剂润者,亦湿类也

有用辛化液之法。治津枯干枯,当归之属。

有用咸濡润之法。治皴揭,硝之属。

又添立八剂

寒可去热剂,热可去寒剂,温亦热类也。锐可下行剂,和可安中剂,缓可制急剂,主可主养剂,静可制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