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时令用药谱

正月二月初春微阳

不宜过汗,宜香苏散。冬时阳气潜九渊,人之阳深藏于肾。饮食七情之气无阳以发之,郁于胸中,故用苏、陈、附、草开其滞气,使阳气上达,主生发之令。

三月外实中虚,阳气荐上

宜四物参苏饮。此时冬令大泄,阳气上鼓,多中咽喉之毒。人参保元,半夏化痰,甘草和中,桔、前去膈上痰,枳、苏散寒下气,木香理气,四物使阴升奉阳。

春宜温。反寒为不及,香苏散正治。反热为太过,有口干舌燥之症,但发热不恶寒,谓之温病,照温病条治。

四月火热正令

病多便赤口渴,此时令正病。宜五苓、清暑益气、十味香薷之类。

宜热,反寒,是春初令未除。仍宜香苏散、参苏饮解之。

五月正令大热

遇大雨,逼热入家,即为受暑。宜清暑益气汤。

六月正令湿热

病多上咳下泻中满。宜五苓散。

四月热月,五月火月,六月湿月。热火旺则生湿,湿盛亦生火热。三者相合,肺金受克,热伤元气,痿倦疾作,故用清暑益气汤。黄芪助肺,人参补元,甘草泻火,清肺复元。湿热盛伤胃,故加苍术。湿热胸不舒,故加青、陈。湿热食不化,故加神曲。便赤加泽泻,口渴加干葛解肌。湿热克肾水,故加黄柏。湿病发热,加升麻升阳,麦冬清心,五味敛肺,皆以救肺也。

夏三个月,湿热极胜,三焦气不清,上咳下泻中满,故用五苓散。猪苓清上焦,茯苓清中焦,泽泻清下焦。恐湿盛而脾不化,故加白术以健脾。然阳气不到则湿不除,如日所不照处湿不易干,用官桂之辛升至表,引表之阳气入里,里得阳气而湿即行。

夏多渴,不宜五苓。恐津液愈竭。然大渴引饮,是湿热在上焦,宜渗泻之,仍宜五苓散。

长夏湿热,中本脏脾土,则为泻痢。宜五苓散加干姜。

入于肝则寒热似疟,五苓加柴苓(4),头痛加芎蔓。

入于肺则为痰嗽,五苓加半夏、五味。有宿食加干姜、半夏。干姜温中化食,半夏醒脾。汗多,五苓加小建中。汗多甚,合黄芪建中。身热加柴葛,热甚加石膏。发表五苓热饮,利便五苓冷饮。

七月秋初阳气下归

因夏湿热之气尚留胸臆,而有痞满不宽之症,宜金不换正气散,湿去金清,则降下之令复辟。如主人久出,秽积门庭,扫除俟主人之回。藿香、厚朴、紫苏、陈皮。

秋初若湿热犹胜,便不宜五苓,宜清暑益气汤。盖夏之湿热盛,脾自作病也。若此时湿热太甚,主气衰,客气旺,壬膀胱水已绝于巳,癸肾水已绝于午,用甘、参、芪、麦、味大滋化源,令金旺生水,以救将绝之肾。黄柏清水之流,苍、白、术、泽上下分消其湿,升葛解表热,青、陈、曲消湿热之痞满而祛陈腐之气。五苓只能渗,不能滋矣。秋多痢。夏时阳气在表,太阴在里,纯阴无阳,生冷积而不化,积久成热,故作痢。不发于夏者,无阳则阴不运,至秋则阳气入里,邪无所容也。宜温之开之,因势而导之。

八月九月金旺

或伤风咳嗽寒热,是金未旺,不能平木。宜温肺汤。细辛、五味、肉桂、干姜,脾肾药也,皆以温下。肾水温,气熏蒸上行,化为津液,是于水中补金,所谓云从地起,水从天降。金旺则能平木矣。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阳气下潜,里实表虚,寒邪易入,阳气难升,宜十神汤。升、葛、芷,升阳明之阳。苏、麻,升太阳之阳。川芎,升少阳之阳。阳升而寒自散。

四时治感冒法,以扶阳为主,不外乎一升一降之理。春用香苏,开豁胸中冬时郁窒之气,使阳气上升也。夏用五苓,为阳气在表,火土混杂,四苓上下通宣,肉桂辛散湿郁,接引阳气入里也。秋时阳宜降下,以湿热内郁不得降,正气散开豁胸膈,醒脾温胃,令阳气得以下潜也。昧者反欲泄阳,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