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载《北京日报》,1991年7月9日。署名:李文海、关伟。

——读《毛泽东选集》(1—4卷)第二版有关论述的体会

在《毛泽东选集》(1—4卷)第二版出版发行的时候,我们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论述,结合学习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精神,对此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正确的领导意见怎样形成

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党的干部,在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带领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经常需要根据各种发展变化着的情况做出判断,提出对策,出主意、想办法,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正确的领导意见从哪里来?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里所固有的,它只能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毛泽东同志对此有十分精辟的说明:“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选集》,2版,第3卷,899页,以下凡引自本书的,均只注卷数、页码。他还说过:“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同上书,900页。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最完整的概括,并且把它提到“基本的工作方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要求我们认真对待。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同“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第1卷,296页。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就是指群众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他所说的“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意见)”,就是指对感性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是深入实际,研究调查,总结经验,做出决策,制订方针和政策,提出计划和方案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则是指的“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实施方案,执行决策,指导实践和工作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第1卷,296页。,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一次比一次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重大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也就使党的领导的正确性有了可靠的保证。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犯这样那样的失误,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实行决策的时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既不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又不体察群众的愿望和情绪。“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用这样的态度指导工作,决不可能把事情办好。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明确提出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方法,以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新增补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重申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真理。

搞好调查研究,既要有正确的态度,又要有科学的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调查工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第3卷,790页。。这里讲的就是态度问题。毫无疑问,有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坚持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现象是极其复杂的,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或者带着浓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事物,就不能从扑朔迷离的,有时常常是互相矛盾着的社会现象中抓住问题的实质,也往往会得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搞好调查研究,对于洗刷唯心精神,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等脱离群众的弊病是一剂良药,或者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同上书,802页。

善于把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行动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经过广大群众的社会实践,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发挥巨大的威力。也就是说,有了正确的领导意见,问题还只是解决了一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群众的群策群力,把正确的领导意见加以贯彻和实践。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要“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第4卷,1319页。

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方面的重要内容。

怎样才能把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呢?

首先,要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地对群众进行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政策原原本本地向群众进行宣传解释,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群众的思想。“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同上书,1318页。

其次,要真实做到知实情,办实事,讲实效。在深入群众中,把握群众的情绪和脉搏,了解群众的真实情感,使群众在党的干部的实际行动中看到党的政策的正确性。尤其重要的一点,是要重视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实际生活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争取革命战争胜利的时候这样说:“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第1卷,138~139页。“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同上书,138页。在革命战争时期尚且如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然就更是这样。如果我们不关心群众的痛痒和疾苦,不认真去解决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群众生活问题,不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不让群众从切身问题上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那么,群众也就难以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相反,我们愈是关心群众的生活,群众就愈加会迸发出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就会拿出他们的全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努力奋斗。

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怎样对待群众,如何估价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这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党性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历史观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正是人民群众自身所蕴藏的这种伟力才给代表他们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力量的源泉和胜利的保证。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做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第3卷,1031页。的精辟论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独具特色的群众路线。正是坚持了这一条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地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第1卷,139页。他还说过:依靠群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一事无成。参见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话,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讲的,在社会主义时期,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战胜一切敌人和一切困难,仍然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毛泽东同志曾谆谆告诫全党:“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1957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也指出:“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第3卷,790页。。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党的干部只是群众的公仆。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挫败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就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拥护,真正把人民群众视作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4卷,12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