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疢难者,疾苦也。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虚之要。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脾则肝自愈。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经曰:无虚虚,无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古人以津液为肝所主,故津液之病者,皆以为肝之病也。然津液之病,多关乎脾之运化,故治肝之病,多以行血运、水运之治脾药治之,故曰当先实脾也。如以四君子汤之属治肝病也。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
师曰:鼻头色青,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色,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者有留饮。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
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参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
恽铁樵先生云:“心房一次弛张,血行一次激射,脉则一次跳动,是脉之跳动次数与迟数,即心之弛张次数与迟速。而心房之跳动,直接为血之关系,间接因动脉末梢无乎不达,则为四肢百体关系。《内经》尝言脉无胃气者死,何是胃气乎?脉行如波,可以状其源源生机也,是为胃气。心房弛张与脉之起落相应,心房若大弛张,则脉当大起大落;反之,若心房不甚弛张,则脉无甚起落。伤寒传至末期,往往脉无甚起落,西医谓之心脏衰弱,《伤寒论》则谓之脉微。脉微者,即脉不甚有起落之谓;心脏衰弱者,即心房不甚弛张之谓,两者乃一件事也。其次,当知脉之迟数。通常以寒则脉迟,热则脉数,其实血行疾则脉数,血行缓则脉迟。伤寒太阳证,恶寒甚则脉迟,至阳明化热则脉数,引起寒迟热数之说也。然伤寒之中风证,热高汗出者,脉恒缓,风温、暑温亦然。故西医谓伤寒之脉搏不因高热而增数,是寒迟热数之说非确切之事实,唯血行速则数乃确切之事实。然则谓血行增速而脉数,毋宁谓神经过度兴奋而脉数。神经兴奋何以血行增速?则因心脏本体之肌肉与动脉管壁皆有纤维神经密布之故。又人若急步登楼与尽力驰骋,肢体又非常工作,顷刻之间需血甚多,心房尽速供给,弛张奇速,逼血入动脉,弛张之速度过于一定之程限,弛张不及启闭,遂致弛张之程序为乱,而心房感震荡,此时其人之脉搏必乱。乃至有一非常之事,将为未为之顷,与夫非常恐怖之事,将至未至之时,心房亦感震荡者,即神经之作用也。神经以为将供给非常多量之血,遂预先使心房启闭增速,是故遇事抱杞忧者谓之神经过敏。又乱则无至数可言,既无至数可言,复安有圆活意?是乱脉既见,即无胃气可言也。其次为芤脉。夫血行脉中,其量常微溢于脉管所能容,以故脉管常微微紧张,如此则吾人诊脉之顷,必觉指下湛然。若失血,则血在脉管之中分量减少,减少过于适当程限则脉管非但不紧张,且扩然而宽,于是指下觉中空,故云芤脉如慈葱。其次为弦脉。凡肝气者辄见弦脉。顾肝病何以脉弦,鄙意必动脉管壁纤维神经紧张之故也。肝病云者,乃忧郁而病之谓,忧郁则与神经有直接关系。第观此病初步必脉弦,为时既久,必宗气跳动者,自觉其心房震动,即西医所谓心房瓣膜病。以后来之见证测初病之弦脉,则谓弦脉为纤维神经紧张之故。其次为硬脉。《金匮》有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革。芤则虚软,芤而弦则虽虚不软;弦则忤指,弦而芤是虽弦而无力也。硬脉即革脉也。又其次为散脉,散脉者,涣散不聚。若血量逾于脉管能容之量,则指下湛圆,断乎不散,是散亦血少近芤。然见此脉者,不必失血,且其至数甚或缓,每分钟不过七十左右,而病人则见高热,所谓热不与脉俱进者。然此脉实非血少之故,乃神经麻痹之故。”
张山雷先生云:“脉之应病,所以征气血之虚实盛衰,病机之温凉寒热,有是证当有是脉。浅言之,脉乃气血之先机,气血偶乖,脉必先现,唯脉已变迁,而后有病状以应之,非病先发动,而后有脉象以彰之也。医者察病之时,固已病状昭著,而后为之者,按脉动静,以辨其吉凶也。”
恽、张两位所言者,乃脉诊之基本原理。至于脉诊于寸口者,其实乃诊人手腕部桡动脉之一段,乃古人监测心脏功能之手段,即以候人体血运、水运之正常与否也。然寸口又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别以候心肺、脾胃及肝、肾及大肠、小肠三部之气化。其所依据者,乃人体生物全息学之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之原理也(尺肤诊法之原理亦然)。其言肺浮、心洪、肝弦、肾沉者,乃言其功能所主也。肺浮者,肺主呼吸,关乎肺循环及皮肤,故浮;心洪者,盖心主血运,血行充沛,故洪;肝弦者,盖肝主津液,主水运,血中水分盛则脉弦也;肾沉者,盖肾主津之分泄而赴下,故沉。此言其脏器功能之常也。其言春弦、秋浮、冬沉、夏洪者,乃因四时气候不同,影响人体血运、水运之运行所致也。春弦者,天气寒而湿,血运、水运因寒湿不畅,故见血流缓慢,且水分不得外越而盛,故弦;秋浮者,天气干燥,血运、水运赴表以润泽皮肤,故浮;夏洪者,天气炎热,血运、水运增速以发汗解热,故洪;冬沉者,天气寒冷,血运、水运赴里以温里生热,故沉。此四时脉搏之常也。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
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问曰:南方心脉,其形何似?
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问曰:西方肺脉,其形何似?
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是肺脉也。肺病自得毛浮者,愈也。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问曰:北方肾脉,其形何似?
师曰:肾者,水也,其脉沉而石,肾病自得此脉者,愈。假令脉得实大者,则剧。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
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
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
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本条所言者,为脉证不相应时之一般规律。其言阴病者,指病见虚寒证也;阳病者,指病见实热证也。阳脉者,证气血有余也;阴脉者,证气血不足也。故阴病见阳脉,即证见虚寒而气血有余,当气血复时则其病当愈,故曰生;阳病见阴脉者,即证见实热而气血不足,气血不足以应证,则其病当剧,故曰死。
然此仅为一般规律,临证亦可见阴病见阳脉、阳病见阴脉,此即所谓证真脉假与证假脉真之辨也。其实证与脉皆真,只不过与其原定之名义不符,故谓之假也。如大承气汤证,其病燥实热,其脉亦可见迟,此即阳病见阴脉。然其所以脉迟者,以气血因实热而壅塞,故脉反见迟也,非气血因虚寒而动力不足之脉迟也。此实际与原名之义不符,故谓之假也。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
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
本条明言,胃肠乃血运、水运之始,为脉之源也。胃肠或寒或热,皆能影响人体血运、水运之正常运作,从而影响人之脉象也。后文之桂枝汤证、白虎汤证等,皆胃肠之寒热影响血运、水运,其脉亦随之变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
前者,即病之早期也;后者,即病之后期也。此条所言者,即外感病早期见浮脉者,为表证;中后期见浮脉者,则主里证。其中期见浮脉者,可能为里热证;后期见浮脉者,可能为里虚证也。故脉见浮者,未必皆为表证也,当脉证结合方得其真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肥人肌肉丰盛,桡动脉藏于其中,故其脉当沉。若见脉浮则为不正常,故责之。瘦人肌肉不丰,桡动脉显于其外,故其脉当浮。若见脉沉,则为不正常,故责之。
同理,临床所见水肿之患者,由于肢体水肿,故脉体多沉,此时若复感外邪,不能因其脉不浮而谓其无表证也。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
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出者云何?
师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
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如脱色。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
师曰:其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
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脉至如转索,其日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
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则愈。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则愈,何谓也?
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则死。
据廖崇文先生考证,上面两段问答原意是阐述卒厥病的病理转机和症状表现。上一条问者的目的是要求解释寸脉沉大而滑是卒厥的脉,而病却有入脏入腑生死不同的道理。但师曰以下只是说出了入脏入腑的道理,问者仍不明白,便在下一条继续再问:“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则愈,何谓也?”此处之“脱”作“或”字解,《辞源》《康熙字典》都有这个释义。此处之“脉”,即指上一条的脉象。于是老师就进一步给他作解释。
廖崇文先生将上面的两个问答翻译如下:
问:寸口脉象沉大而兼滑,沉属实,滑属气,实与气互相搏结,侵入五脏就会死亡,侵入六腑病就会痊愈,这种病证叫作卒厥,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病人口唇出现青色,身体发冷,是病邪入脏入里的象征,可能很快会死亡;如果汗出,身体温和,这是病邪入腑向外的象征,病很快就会好转。
问:同是寸脉沉大而滑的卒厥病,何以会有入脏或入腑的区别,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不仅是卒厥病如此,任何疾病都是这样,因为“经脉是脏腑的隧道,为邪气所逼(赵良语)”,都有或出外、或入内、或出表、或入里、或入脏、或入腑的可能。以显而易见的浸淫疮为例,从口部向四肢(向外)蔓延的易于治疗,从四肢向口部(向里)蔓延的就难以治愈。总的一句,凡病证从里向外、达外、入腑的好治;从外向里、入里、入脏的便不好治。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
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
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阴阳自和,必自愈者,乃指体内无障碍后,人体自能抵抗,调节自身机能而病愈也。
其言厥脉动数者,盖以伤寒言之。其人身有大热,故其脉动数或浮大而躁,即服汤药,数脉转迟,浮者减,大者小,躁者静,此等皆为表解热退之征,故曰愈证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本条所言者,乃阳证(太阳病)与阴证(少阴病)之别。太阳病者,人体机能壮旺,受寒邪之后,能奋起抵抗,故见发热恶寒,后文桂枝汤证、麻黄汤证也;若其人内虚不足、人体机能低下,即病见少阴、太阴,遭受寒邪,正气不足以驱寒于外,又受寒邪所袭,故只见恶寒,不见发热。此后文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证是也。
文中“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即谓病发于表者,七日人体正气当复而病当愈,病发于里者,六日人体正气当复而病当愈也。其所以病发于里,自愈之期为六日,较病发于表之自愈期少一日者,以人体正气之复,为血运、水运正常后机能自复。而人体血运、水运皆由里而外,故其自愈者,里较表为先也。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者,盖春夏之时,天气温热,人之体表因之而热,人体为减温散热,血运、水运多集中于表以散热发汗。血与津盈于此则绌于彼,故体内之脏器尤其是胃肠,多因血与津不足而虚寒,故宜养其内之阳也。是以古人有春夏吃姜之说,盖欲姜之温热助胃肠之血运、水运也。《经方实验录》中云:桂枝汤方独于夏令为宜。又云:桂枝汤实为夏日好冷饮而得表证者之第一要方,即谓其为治夏季感冒最有效之方,其原理亦根于此。而临床见夏季轻易即感冒者,亦多为胃肠虚寒之辈,可反证之也。反之,秋冬之时,天气寒冷,人之体表因之而寒,人体为增温保热,血运、水运多集中于里以生温去寒,故体内之脏器尤其是胃肠,多因血与津聚于其处而积热,故宜养其内之阴也。是以古人有秋冬吃萝卜之说,欲萝卜之清热攻下,以清胃肠之火、去胃肠之燥结也。
其言脉散者死。盖伤寒为外感之病,若有咳逆上气,当为肺有寒饮,是为实证。证实者,脉亦当实,必不至散,如其脉散,则咳逆上气为下虚之真气不摄。外似有余,中则无主,病情脉理本是可危,而又合以伤寒之邪,是为证实脉虚、脉证相反,此即阳病见阴脉者,死也。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发汗温暖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重病者,一日一夜当晬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以上所言者,乃作汤药之法也,临床遵而用之,其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