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汤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

文蛤40克,石膏40克,麻黄24克,杏仁10克,生姜24克,甘草24克,大枣6枚。

汗出即愈。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者,与芍药45克。

文蛤汤证之病理与大青龙汤证近。与大青龙汤证相比,本方证表郁较轻而内热更甚,故其人除见大青龙汤证外,更见渴欲得水而贪饮也。以其身不疼,故减去助肌表血运之桂枝而增加行水运化痰湿之文蛤也。

李克绍先生认为,贪饮者,为渴饮无度,饮不解渴,为化热入里之象,故取麻黄与石膏同用以清透里热,且文蛤汤之渴饮程度远胜于文蛤散之渴欲饮水不止。李老认为,渴欲饮水不止者,只是言其人欲饮水无休止,是时间上的持续,其渴之程度并不严重,故其渴者为痰湿留滞之渴,非热盛津伤之渴,故用海蛤除痰湿、行水运,即可治其口渴也。

其言“汗出即愈”者,即言本方有发汗之功。近代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认为,本方之文蛤当为海花蛤而非五倍子。盖五倍子虽解渴作用较强,然因其可贴肚脐止大汗,而本方为发汗之方,故文蛤当为海花蛤,而非五倍子。

以上白虎汤证至文蛤汤证,为病化热入里而见胃热者;以下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证至葶苈泻肺汤证,为病化热入里而见肺热者;葛根黄芩黄连汤证至黄芩汤证,为病化热入里而见肠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