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案1(冠心病、室壁瘤)

单某 男 68岁 初诊日期:1998年5月5日

初诊(1998-05-05):患者既往查有高脂血症、动脉硬化。1997年9月突发心梗,胸膺憋闷疼痛,连及后背,汗出,住院2月方缓解。1998年1月因气喘再次入院,查为心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为冠心病、室壁瘤。目前气喘明显,动后喘息气急,咳痰质黏,胸部闷痛不著,食纳二便正常,苔淡黄浊腻,质紫,脉细弦。理化检查提示肾功能异常、脂肪肝、肺通气功能障碍。肺心同病,痰气闭阻,心气不足,胸阳失旷。

全瓜蒌12g 薤 白10g 法半夏10g 石菖蒲6g 丹 参15g

川 芎10g 桃 仁10g 红 花10g 苏 木10g 娑罗子10g

生黄芪15g 潞党参15g 炙远志5g

7剂

二诊(1998-05-11):药后咳痰减少,质稠转稀,气喘好转,胸闷不著,大便偏烂,日行1~2次,苔薄黄,质红,脉细滑。再予化痰泄浊,宽胸开痹,益气活血。

上方改生黄芪20g,全瓜蒌10g,加当归10g,炒苏子10g。14剂。

三诊(1998-05-26):气喘停用利尿剂后,病情不稳定,稍感胸闷,不咳,测血压偏低,苔黄,质暗,脉小弦滑。痰瘀痹阻,肺心同病,宗气不足,胸阳失旷。

全瓜蒌12g 薤 白10g 法半夏10g 石菖蒲10g 葶苈子10g

泽 兰10g 泽 泻10g 丹 参15g 红 花10g 当 归10g

苏 木10g 降 香5g 木防己12g 娑罗子10g 五加皮6g

黄 芪20g 党 参15g

14剂

四诊(1998-06-02):从益气养心、化痰祛瘀、利气开痹治疗,气喘胸闷俱平;下肢不肿,食纳尚可,苔淡黄薄腻,质暗衬紫,脉小弦滑。仍从肺心同病,宗气不足,痰瘀痹阻,胸阳失旷治疗。

上方改黄芪25g,泽泻15g。14剂。

五诊(1998-06-16):胸部闷塞,服西药利尿剂有减,停药2天后心下又有胀塞感,活动后气短,不咳,大便偏软,日行2次。测血压偏低,苔淡黄薄腻,脉弦滑。痰瘀痹阻,宗气不足,心肺同病,胸阳失旷。

薤 白10g 法半夏10g 石菖蒲6g 泽 兰10g 泽 泻15g

木防己12g 丹 参15g 红 花9g 莪 术10g 甘 松10g

娑罗子10g 党 参15g 黄 芪25g 白檀香(后下)3g

砂仁(后下)3g

14剂

六诊(1998-06-30):心胸闷塞偶有发作,活动后气短,咳痰量不多,大便稀溏,日行2次,停用西药利尿剂后则喘闷,舌质紫暗,苔淡黄腻,脉小弦滑。化痰祛瘀,养心补肺,益气通痹。

上方加炒苍白术各10g,炒怀山药15g。7剂。

七诊(1998-07-07):最近体检肝肾功能正常,血脂不高,心功能略有改善。仍间有胸闷,活动或行走后气短,周来大便成形,苔淡薄黄腻,质紫,脉细滑。气阴两虚,肺心同病,痰瘀痹阻,胸阳失旷。

炙黄芪25g 党 参15g 炒白术12g 炙甘草3g 炮 姜3g

法半夏10g 薤 白10g 丹 参15g 娑罗子10g 泽 兰10g

泽 泻15g 石菖蒲6g 红 花6g 白檀香(后下)

3g砂仁(后下)3g

14剂

八诊(1999-01-08):守上方加减进退5月余,胸闷气短均平,精神食纳正常,二便通调,可缓慢散步;自测心率每分钟70次左右,未见早搏;苔薄腻,质暗,脉细。予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化痰祛瘀方药继进,巩固疗效。

潞党参15g 黄 芪20g 当 归10g 丹 参15g 红 花10g

桃 仁10g 全瓜蒌12g 薤 白10g 法半夏10g 炒玉竹10g

娑罗子10g 石菖蒲10g 仙灵脾10g 肉 桂(后下)2.5g

·点拨 本案属于胸痹。心气不足,行血无力,则心脉瘀阻;肺之气阴亏虚,则宣肃失司,痰浊内生。痰瘀交结为患,脉络受阻,则胸阳失旷,中气不行,而为胸痹。因此,其主要病机为心肺同病,痰瘀互结,胸阳失旷。治疗当循“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之则。治标时佐以扶正,治本时略事祛邪;治标主要为化痰祛瘀,治本主要为补心养肺。

·问难 先生,从三诊开始,您在原方化痰泄浊、宽胸开痹、益气活血基础上,加用葶苈子10g,泽兰泻各10g,,木防己12g,五加皮6g。其意何在?为什么用苏木和娑罗子?

·解惑 首先分析一下这4种药物的功效是什么?它们均有利水之功,其中葶苈子泻肺行水、祛痰定喘,具有强心利尿作用,重在泻肺中水气,多用于痰饮壅肺,喘满不得卧者。为什么在化痰泻浊的同时想到使用利水药?如果同学们注意到患者停用利尿剂后病情加重这一点的话,就不难理解了,所以在临证之时,我们要中西结合,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线索。苏木行气通络、祛瘀止痛,配合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等以活血化瘀,苏木还有强心作用,故尤宜本案。娑罗子具有理气宽中,和胃止痛作用,多用于胸腹胀闷、胃脘疼痛。本案心胸闷塞不适,故以之配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行气开胸。

·问难 先生,活血化瘀是贯穿胸痹治疗全过程的一个重要治法,在临床上如何正确使用此法治疗胸痹呢?

·解惑 胸痹的主要病机是胸阳不振,心脉痹阻。心主血脉,心病不能推动气血运行,渐则血行滞涩,瘀阻心脉,发为胸痹。但胸痹是本虚标实之证,瘀血的形成多与正气亏损,阳气不振有关,单纯血瘀实证较少,所以在临床上不可一味地活血化瘀,应辨证用药,配伍益气、养阴、化痰等药物,同时多选用养血活血之品,比如在这个病例中使用丹参、川芎、桃仁、红花、当归、泽兰。至于破血攻伐的药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本案从五诊开始加入莪术10g,共用21剂,相对整个治疗过程用药短暂,主要考虑到患者体质差,原发病较多。若患者瘀阻较甚,尚耐攻伐,则可加入三棱、蒲黄、五灵脂等活血破血之品,“有其证则用其药”,不可畏手畏脚。

·体悟 本案属于胸痹之“心肺同病”。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心主血脉,肺主治节,两者相互协调,气血运行自畅。若心病不能推动血脉,肺气治节失司,则血行瘀滞,痰浊内生,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本案初期喘息气急、咳痰质黏,为痰气交阻,肺气不利之标实征象,故治以化痰祛瘀,泄浊降气为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石菖蒲、炙远志宽胸散结,化痰泻浊;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苏子行血祛瘀;娑罗子行气消胀,佐以党参、黄芪补益心肺之气,以防喘脱之变。后期喘息、胸闷、咳痰标实之症缓解,转从本虚,故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药用党参、黄芪、仙灵脾、肉桂、当归、白术、山药、玉竹等,同时辅以化痰祛瘀、宽胸行气。治疗用药过程中体现区分标本主次、法随症转的治疗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