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识月经病中西医辨治
- 董晓英
- 1668字
- 2021-03-26 06:24:19
认识篇
一、古人如何看待痛经
古代医家对痛经的称谓很多,有“月水来腹痛”“经期腹痛”“经行腹痛”“痛经”“经痛”等。现代中医妇科认为,痛经是指女性正值经期或者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者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痛经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和孕龄期,虽然不同的年龄段病证特点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瘀”字。
(一)痛经发生的病因
1.青春期
多为天癸刚至,冲任待调,血海蓄溢尚未平衡,女孩在这个时期往往多伤于寒邪。由于不节制饮食,经期及月经前后贪凉饮冷,寒邪直中于里;或因“美丽冻人”使得风寒湿邪由表而入,因寒主收引凝滞,入血最易引起寒凝血瘀,故不通则痛,而见痛经。
2.育龄期
这个阶段的女性,生理上肩负着生育和产乳的重任,精神上承受着家庭、社会及工作的压力。加上女子本来就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常会因为家庭琐事和工作压力而情志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气机的正常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出现血液瘀滞不通而发生痛经。七情致病中尤以郁怒常见,古人指出,“忧思气郁而血滞”是导致痛经的病因。
(二)痛经的病机
痛经的病机无外虚实两端。
1.实——不通则痛
这类痛经往往经前及经期疼痛最剧,经量多时疼痛减轻。就疼痛性质而言,寒凝以冷痛为主,气滞以胀痛为主,湿阻以坠痛为主。其中气滞血瘀自古以来就是痛经的常见病机,“经行着气,心腹腰胁疼痛者,乃气郁血瘀也”。
2.虚——不荣则痛
这类痛经往往经期和经后疼痛最剧。古人认为,这类痛经“每痛于既行之后,血空而痛转加”。由于血海空虚,气血虚弱,因此痛时喜温喜按。偏肾虚还会伴腰膝酸软等症状,日久还会气虚血滞,此所谓“经后腹痛,乃虚中有滞也”。
因此,“经期腹痛,有前后虚实之殊,不可不析”。临床辨清痛经的虚实至关重要,在辨清虚实的基础上,还要辨清寒热,以及所属脏腑。
二、西医如何认识痛经
西医也将痛经作为一个病名,是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的腹痛、腹部绞痛和背痛,有的还伴有腿痛等疼痛。或伴有一系列胃肠道症状,比如说恶心、腹泻、头痛等。疼痛通常开始于月经第一天,也有的月经开始前就已经有这种症状了。相关调查显示,17~24 岁的女性常发生痛经。还有研究表明,30%~60%的女性行经时会有程度不等的疼痛,其中15%左右的人疼痛剧烈。发生严重痛经的女性往往都有一些危险因素,比如初潮过早、未经产、肥胖、吸烟、心理压力过大等。
西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
(一)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青春期常见,是指没有发现盆腔病变的痛经,通常持续两天,很少超过3天。激发子宫内膜收缩的关键分子,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的强烈收缩所引起的一些被称为前列腺素的致痛物质释放。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内膜的收缩就会过强。由于子宫肌肉和血管过度收缩,肌肉缺血而引起疼痛。治疗通常以止痛为主,比如应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药和避孕药等,但这些药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长期使用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或产生疗效逐渐减弱的耐药性。临床发现,一部分原发性痛经者,婚育后常常可以自愈。
(二)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育龄期多见,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才出现。主要是由于本身存在一些病理改变而导致疼痛,比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腺肌症、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癌、盆腔炎症性疾病、使用宫内节育器和宫腔粘连等。这类患者初潮和初潮后数年没有痛经发生,治疗主要是根据原发病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方法在医案医话中介绍。
三、中西合璧话治疗
西医和中医对痛经的认识各具长处和不足,针对原发的功能性痛经,西医学主要使用止痛药治疗,往往不能治本;继发性痛经针对不同原因,对症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痛经多采用丹那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药物治疗,或采用手术,这些方法存在副作用多等不足,手术治疗复发率很高,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育。中医治疗痛经不仅仅关注证,还从痛经发生的机制出发,基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功能性痛经,应用古方加减疗效显著;对器质性痛经也有缓解症状之效,必要时辅以西医治疗,既能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又能增强疗效。现代中医妇科学立足于中西医结合,提出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痛经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