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

一、自我意识情绪概念的提出

最早提到自我意识情绪概念的是Darwin。早在1872年Darwin在《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中指出:“儿童的害羞、内疚和羞愧等情绪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而产生,这些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类情绪的反应,更是对他人如何看待我们自身这个问题的一种反应。”Bridges(1932)曾假设,婴儿在出生时就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情绪,一种为以哭泣、易怒为标志的消极情绪,另一种为以满意等为标志的积极情绪。Michael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个维度:兴趣,他强调儿童的认知过程在情绪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我意识的产生也促进了一类新情绪的产生,即自我意识情绪。自我意识情绪是以个体是否能遵守自己内化的标准为基础,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评价自我或被他人评价时产生的情绪,如内疚、羞愧、尴尬、自豪等,属于复合情绪的范畴。由于这类情绪的复杂性和丰富的内涵,故又被称为自我意识评估情绪或道德情绪(Tangney, 2007)。

自我意识情绪在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Campos, et al., 1995)。自我意识情绪能促使个体努力工作以获得成功(Stipek, 1995; Weiner, 1985),促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符合道德、社会允许的标准(Baumeister, et al., 1994; Leith, et al., 1998;Retzinger, 1987)。因此,自我意识情绪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生存能力,而且影响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发展和道德品格的形成,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理论与方法技术方面的困难,使得无论是在自我领域还是在道德领域,自我意识情绪都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

随着自我意识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技术的不断改进,从自然情景下的观察法、父母报告法到实验室实验,刺激材料的新发展,如图片、电影、声音、单词、故事、想象等,以及脑成像技术的发展,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开始逐渐引起心理学家们的兴趣。

二、自我意识情绪与初级情绪的差异

(一)自我意识情绪需要自我意识和自我表征

这是自我意识情绪区别于初级情绪最主要的方面。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已经达到或没有达到某些真实的或者是想象的自我表征时,就会体验到自我意识情绪,如自豪和羞愧。但是如果某个事件没有激发自我评价过程,那么就只可能产生初级情绪而不是自我意识情绪。例如,一个人运气好,买彩票中了大奖,他会很高兴。但这种情绪没有激发自我评价过程,因而只能是初级情绪。但一个人在一场比赛中获得冠军,他也会很高兴,这可能会引发自我评价过程(如我在比赛中的成绩意味着我的能力和天赋),所以他会因为在比赛中获得冠军而产生自我意识情绪——自豪(除非这个人将个人的荣誉看成是中奖)。有很多研究提出,动物可能正是因为缺乏这种自我意识过程,才不能体验到自我意识情绪(Hart, et al., 1996;Hayes, 1951; Russon, et al., 1993; Yerkes, et al., 1929)。所以,自我意识情绪往往需要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当然有些初级情绪(比如害怕、悲伤)也经常会包括自我评价过程,但只有自我意识情绪必须包括自我评价过程(Busses, 2001; Lewis, et al., 1989; Tangney, et al., 2002)。有研究者提出,自我意识情绪最为重要的特征是个体必须形成稳定的自我表征能力,并且能将注意集中于这些自我表征,然后产生评价。当然,相同的自我评价过程也可能使个体体验到初级情绪,但是这些初级情绪在缺乏自我评价的情况下也会体验到。Michael等人用实验证实了自我参照行为及认知能力在自我意识情绪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采用三个情景:①陌生人接近;②坐在镜子前;③点红实验。实验证明了自我意识能力与尴尬之间的相关,但自我意识能力与警觉这种初级情绪不相关。此外,为了进一步证明自我参照行为与尴尬之间的关系,他们又做了第二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除了采用第一个实验的三个情景外,又增加了两个情景:过度表扬及要求被试跳舞。结果发现,是否具有自我参照行为能力对警觉这种初级情绪的表达没有影响,而具有自我参照行为能力的一组被试与不具备的被试相比,在尴尬这种自我意识情绪上有显著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他们据此提出,自我意识情绪包括自我意识情绪和自我评价情绪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以自我参照这种认知能力的具备为前提。

(二)自我意识情绪产生于儿童晚期,晚于初级情绪

自我意识情绪的第二个特征是它们的发展要晚于基本情绪(Izard, 1971)。自我意识直到18至24个月时才会发展起来(Lewis, 1995)。更复杂的自我意识情绪如羞愧、内疚和自豪的出现甚至更晚,可能要到3岁时(Izard, et al., 1999; Lewis, 1995; Lewis, et al., 1992; Stipek, 1995)。Lewis等(1984)把儿童情绪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产生初级情绪,但是各种初级情绪产生的时间不尽相同。第二阶段,产生自我参照行为,首先出现了自我与他人的区分,8个月左右出现了客体永久性。自我参照行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大概出现在15至24个月(Bertenthal, et al., 1978)。自我意识情绪的第一个水平(包括尴尬、同情及嫉妒)大概在2岁左右出现,同时儿童还学会了他们社会世界中的其他方面,包括情绪的描述(Michalson, et al., 1985),以及允许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及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规则,这些都导致了第三阶段自我意识情绪的第二个水平(自我评价情绪)如害羞、内疚、自豪的出现。

从以上的发展阶段,研究者提出自我意识情绪出现较晚的原因可能是自我意识情绪需要自我意识和稳定的自我表征(Lewis, 1995; Tangney, et al., 2002)。如自我意识大概出现在儿童18至24个月,而自我意识情绪的第一层次也同时在这个时期出现,这有力地证明了这个解释的合理性(Hart, et al., 1996; Lewis, et al., 1992)。而且,Kochanska等(2002)发现,在18个月时表现出早期“自我信号”(包括镜像自我识别和口头自我描述)的儿童将更可能会在33个月的一次灾祸(如弄坏一个玩具)中表现出自我意识情绪(内疚)的行为表现。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晚于初级情绪也可能是因为儿童必须首先理解社会行为特定的规则和标准,认识到他们自己的行为将由他人根据这些标准来进行评价(Lewis, 2000; Lewis, et al., 1989; Stipek, 1983)。此外,他们还要认识到重要他人(大部分是父母或照顾者)会根据外部可评价的角度来看待他们(Cooley, 1902; Wellman, et al., 2000)。当儿童具备了自我意识能力后,他们会将外部的评价(如,我把米饭打翻了,妈妈会批评)内化为稳定的自我评价(如,我把米饭打翻了,我太不小心了),这种内部稳定的自我评价往往是自我意识情绪所必需的(Retzinger, 1987; Schore, 1998)。所以,当儿童逐渐长大时,他们会越来越少地依赖外部标准,更多靠自己已经内化的标准来评价行为。例如,幼儿在讨论自己的错误行为时往往集中在他人的反应上(如,我很害怕妈妈再也不喜欢我了),但年长儿童会倾向于用他们自己的标准来做出自我评价(如,我感到自己很愚蠢)(Ferguson, et al., 1991)。

(三)自我意识情绪服务于个体社会化的需求

个体的情绪主要服务于两种主要功能,第一种是促使个体达到生存和繁殖的目标,第二种是促使个体达到社会化的目标。作为社会的人,社会化目标也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例如,当个体面临危险时,害怕情绪可以促使个体逃跑,增加个体生存的机会;但害怕被他人嘲笑,则会促使个体以恰当的方式产生行为,增加个体达到社会化目标的可能性,提高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所以说,自我意识情绪能促使个体达到特定的社会化目标(Keltner, et al., 1997)。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有着复杂多样、重叠、非传递性的社会等级(如地位最高的猎人并不总是最勇猛的勇士)。自我意识情绪往往只出现在人类和其他的种类(如猿)身上,因为他们都有着复杂和频繁变动的社会等级(de Waal, 1989; Keltner, et al., 1997)。自我意识情绪能促使个体产生社会所要求的行为,以此保障其社会等级的稳定性,明确社会规则。有研究者提出,尴尬和羞愧的产生是基于缓和的目的,内疚是基于鼓励增进相互关系的目的,而自豪则是基于建立优势领域的目的(Baumeister, et al., 1994; Gilbert, 1998; Keltner, et al., 1997; Tracy, et al., 2003)。而且,表达羞愧能赢得谅解和同情,表达自豪能通过展现成就来提高其社会地位(Tracy, et al., 2003)。就个体而言,自我意识情绪能迫使个体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避免做一些可能导致社会不认可的事(Tangney, et al., 2002)。社会准则会告诉我们,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会以一种真实和理想的自我表征来内化这些准则。自我意识情绪则激励个体的行为尽可能符合这些具体的自我表征。例如,当我们发现其他人需要我们帮助时,一种内在的情绪压力(内疚)会促使我们产生利他行为,增加亲社会行为,从而以一种社会接纳的方式产生行为(Trivers, 1971)。

(四)自我意识情绪没有具体的、普遍可以识别的脸部表情

六种初级情绪都有具体的、普遍可以识别的脸部表情(Ekman, 2003),但研究者没有发现与自我意识情绪对应的、具体的脸部表情。不过有研究者发现了与尴尬、自豪和羞愧相联系的身体姿势或是头部运动(Heckhausen, 1984; Keltner, 1995; Lewis, et al., 1992; Tracy, et al., 2004)。正如Lewis(2000)提出的“自我意识情绪不能通过考察一系列特定的脸部运动来进行单独描述,而必须观察其身体的姿态”。事实上,通过身体的姿势包括整个上半部的身体(显示一种张开的姿势)能有效地识别自豪,但当观察者只看到被试的脸时却不能识别自豪(Tracy, et al., 2004)。

许多学者提出,情绪必须具有唯一的、具体的、无言语的脸部表情(如,Darwin, 1872; Ekman, 1992)。这个观点将自我意识情绪从初级情绪类别中排除出去,但自我意识情绪没有具体的脸部表情是有原因的。首先,自我意识情绪通过比脸部表情更为复杂的无言语的行为来进行交流显得更为有效,而且一些自我意识情绪是通过姿势的变化来进行交流的,这些姿势的变化在交流中能起到与脸部表情同样的功能(Keltner, 1995; Tracy, et al., 2004)。当然,这些信号要比脸部表情更为复杂,因为它们要传递的信息也更为复杂。如在告诉同伴“快跑”这个信息时,一个快速的脸部表情就足够了;但是如要传递类似于“我这样做能提高我的社会地位”这样的信息,更复杂的体态表情会更合适。第二,与非言语的表情相比,自我意识情绪还可通过语言来交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自我意识情绪出现时,个体的语言交流已经比较流畅,这时用语言来交流自我意识情绪是完全可能而且有效的,虽然脸部表情有自动和即时的好处,用语言来交流自我意识情绪也往往会显得不那么及时,且自我意识情绪涉及较为复杂的过程,比如“自己做错事情而传递的内疚情绪”很显然要比传递信息“看到一条大狼狗而害怕”需要更长的时间。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用语言传递自我意识情绪较为合适。自我意识情绪缺乏脸部表情的第三个原因是即时表达这些自我意识情绪有时会显得不恰当,而且这些情绪也是可以调节的。我们在表达初级情绪时往往是自动的,因为脸部表情很难调节,许多脸部肌肉的收缩是无意识的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公开表达自我意识情绪可能是有害的。如在一些文化中,公开表达自豪是不能被接受的,而且公开表达自豪会降低这个人被他人喜爱的程度,或是表示反对与他人合作(Eid, et al., 2001; Mosquera, et al., 2000; Paulhus, 1998; Zammuner, 1996)。个体除了能调节对自我意识情绪的表达,还能调节对自我意识情绪的体验。如,羞愧是一种自我损害和痛苦的情绪,但对羞愧的体验可以通过改变个体对自我认知的评估得以改变(Lewis, 1971; Scheff, et al., 1989)。

(五)自我意识情绪具有认知复杂性

自我意识情绪第五个独特的特征是它们比初级情绪更具有认知的复杂性(Izard, et al., 1999; Lewis, 2000)。相对“认知不依赖”的初级情绪,Izard和他的同事将羞愧、内疚和自豪称为“认知依赖”情绪(Izard, et al., 1999)。如个体体验到害怕情绪时,只需简单地评价一个威胁到个体生存目标的事件。然而,为了体验羞愧,个体必须形成稳定的自我表征、内化外在的社会或父母对个体的评价、表征自己的行为、外部对这些行为的评价与自我表征之间的差异,还需要复杂的归因(Graham, et al., 1986)。初级情绪也包括这些复杂的认知过程,但与自我意识情绪不同的是,它们在只有简单评价时也会发生(Le Doux,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