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学生异常心理与心理辅导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
初入大学,没有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环境。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大学生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矛盾和困惑的心理。中学教师有时候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高考取得好成绩,把大学生活和学习描绘得非常美好,学生也将这种大学美好当成奋斗的目标。但真正进入大学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人才济济的象牙塔中,自己缺少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在内心中产生恋家、失落的不良情绪。
被动学习,没有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进入大学之前,学习上有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如有放松或成绩下降,家长和老师会加紧看管。在大学里,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时刻关注,学习以自律为主,这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另外,有些学生所读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对教授的课程也不感兴趣,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明知不对,但是难以改正,这样容易产生学习焦虑。
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大学生群体生活。有一些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呵护中成长,缺乏独立的人际交往技巧和经验,在与人交往中以个人为中心。进入大学后,由于生活习惯和个性的差异,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矛盾。大学生一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受到挫折,容易引起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并且陷入苦闷、焦虑之中,或者逃避现实,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之中。
(二)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大学学习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影响着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与中学相比,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大学开设各个专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专业或专门的人才的需求,自学是大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方法。同时,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记忆,而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侧重点的转变使得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尤其对大一新生而言,容易在学习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扰和心理障碍。学习动机过强和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是大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学习动机过强的大学生通常无视自身的条件和现实状况,为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成就欲望过于强烈,对自我的期望过高。这类大学生一般因学习过于勤奋,且争强好胜,情绪时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疲劳、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甚至导致严重的焦虑症。
(三)失恋导致的情感问题
大学生一般处在18~22岁的年龄段,这是一个人身心不断趋于成熟的阶段,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际交往尤其是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因此,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男女双方都从内心被异性吸引,渴望用各种方式接近异性,追求纯洁的爱情是大学生正常的情感心理需求。但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在经济上不独立,大学生的人格还不够完善,心理也还不够成熟,通常对自己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对是非的认识较为模糊,情感丰富但不稳定是这一时期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谈恋爱大多带有盲目性,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给恋爱双方带来烦恼和痛苦,严重者还将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轻生。
因失恋导致心理问题在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中最为常见。失恋是指恋爱一方突然中止恋爱关系或由于各种因素双方不得不中止恋爱关系。大多数失恋者能正确对待失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淡化心理上的挫折感和心理创伤,也有一些失恋者不能理性对待感情受挫现象,不能及时排解失恋带来的伤痛和失落,导致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恋爱一方中止恋爱关系后通常会给另一方造成严重的心理挫折。高校心理咨询统计情况表明,失恋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严重的挫折之一,会使心灵受到惨痛的打击。失恋通常会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痛苦、烦恼、自卑、失落、悲伤、孤独,严重者还可使人感到绝望,甚至产生报复心理乃至轻生。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不应把大学生情感问题简单化,大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及时排除和转移失恋带来的不良情绪,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四)遭遇求职挫折产生的心理问题
20世纪末,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高等教育思路进行了大的调整,教育体制由精英教育模式转向大众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得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但大众教育为青年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即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明显的增长,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明显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之高校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一直把大学比作象牙塔,把大学生们比作天之骄子,大学毕业便意味着能够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实现麻雀变凤凰的华丽转身,这一思想根深蒂固。面对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大学生们一时难以适应,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后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经济出现较大滑坡,大学生就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季节,部分毕业生在求职受挫后,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悲观消极,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对社会、学校、他人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对人生产生了怀疑,出现心理危机。
求职受挫导致的心理问题一般表现为焦虑、自卑、嫉妒、冷漠等心理,严重者表现为抑郁和焦虑症状,如求职失败后心境持续低落,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卑,自责,自我评价过低,容易疲劳,失眠或睡眠过多等,即是抑郁的主要表现特征;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遭遇求职挫折后持续的紧张不安,对求职过分担心和烦恼,满面愁容,眉头紧锁,坐立不安等。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一旦出现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求职的成功率,需要及时进行疏导和调节。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一)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者低落,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所有的心境障碍都包含基本的抑郁或者躁狂的体验,有时可以只有其中一种,有时二者皆有。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的分类,心境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1.抑郁发作和抑郁症
抑郁发作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持续至少两周,包括认知方面的症状(如价值空虚和优柔寡断的感觉)和躯体功能失调(如睡眠模式的改变、食欲和体重的显著变化、身体能量的明显丧失),以至于即使是最简单的活动和最轻微的运动都要调动身体的全部力量。这个阶段的典型表现还有对生活毫无兴趣以及从生活中获得任何快乐(包括与家人及朋友的人际交往、在工作中和学习上的成就感)的能力的丧失(失去体验快乐的能力被称为快感缺乏或者缺乐症)。虽然所有的症状都是重要的,但躯体的改变(有时称为躯体的或者植物性的症状)伴随行为或情感的“关闭”(显示为在行为激活量表上得分较低),是这一类型心理障碍的核心特征。抑郁发作可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抑郁症指的是经历了一次或多次抑郁发作,其间没有躁狂发作。
2.躁狂发作和躁狂症
躁狂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在情感方面个体表现为主观体验异常愉快或欢欣喜悦,感觉自己一切都是美好的,自己也感觉特别快乐。这种高涨的情绪通常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但是,这种情绪不是很稳定,有时候表现为欢乐愉快,有时候容易激动暴怒,甚至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躁狂发作的另一个症状是思维奔逸,即他们的语速很快,而且很可能语无伦次,这是因为他们急于把太多兴奋的想法一下子全表达出来。活动增多也是躁狂的一个表现,表现为异常活跃好动,但都虎头蛇尾,常常对行为缺乏正确判断,随心所欲,给人以浮夸鲁莽的感觉。每天只需要很少的睡眠,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而且他们认为可以实现想达到的任何目标。躁狂症是指躁狂发作时间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3.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交替进行的趋势,就像乘坐永不停止的过山车,可以从兴奋的巅峰跌入绝望的谷底。在情绪高涨的时候,个体表现为心情特别愉快,急躁,睡眠需要减少,健谈,能从一个想法跳跃到另一个想法。情绪低落时表现为无精打采,睡眠增多,活动减少。情绪高涨和低落持续的时间并没有规律,短的可能几天,长的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除了这些,双相情感障碍在很多方面和抑郁症类似。
心境障碍是一组由遗传、神经生化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心理异常。一级亲属中患有心境障碍的个体的发病率要高于普通人群,但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神经生物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相应的受体功能改变。较多研究表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发作有关,其功能活动的增多与躁狂发作有关。应激性的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发作有关,大学生中常见的负性事件有丧亲、失恋、学习压力、严重的躯体疾病等。心境障碍需要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因为大约有15%的抑郁症个体会选择自杀,所以患有心境障碍的大学生要及时向身边的家人、同学、老师求助,并尽早就医。
(二)焦虑障碍
焦虑是以生理性紧张的躯体症状和对未来的忧虑为主要特征的负面情绪状态,可以表现为一种不轻松的主观感觉,也可以表现为一系列行为(如看起来紧张、忧虑、坐立不安),或者是由脑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特定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广泛性焦虑、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所有这些焦虑障碍都会伴随许多强烈、紧张、令人不适的情绪,如焦虑、抑郁、恐慌以及害怕,甚至会迫使患者做一些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或者为了不再体验到这些不安的感觉,患者会开始做一些事情或逃避一些情境。而所有这些情绪都会妨碍正常的生活,使日常生活变得很困难,比如没有办法正常学习、工作、与朋友或同学相处、娱乐及休闲等。
1.惊恐障碍和广场恐惧症
惊恐障碍是一种强烈的、间断发作的恐惧或不适感,并伴随各种躯体及认知的症状,包括心悸、胸痛、出汗、发抖、呼吸局促和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同时也有对死亡、失控或者发疯的恐惧。虽然所有的焦虑障碍都可能有惊恐发作,但不同的是,惊恐障碍会出现意外的、毫无表面征兆的、突发性的惊恐发作,经常性惊恐发作(最少有两次意外发作),且这种发作的激烈程度在10分钟内达到最高峰,随后一个月或更长时间里不断担忧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担心其后果(如死亡、心脏病突发、发疯、大便失禁);或者因惊恐发作造成了行为上的改变(如工作减缓,频繁上医院做检查,晚上把电话放在枕边)。行为上的改变包含了无恐惧的惊恐发作。惊恐障碍可能伴有也可能不伴有广场恐惧症。广场恐惧症是指回避或者痛苦地忍受某些情境,在这些情境下,个体很难逃离,惊恐发作或类似惊恐症状发作时得不到救助,对类似惊恐感觉的焦虑促使广场恐惧症患者避免外出,或者出门时需要有人陪同。广场恐惧症对生活方式的限制有从轻微到严重的程度的差异,严重的可能导致个体完全困居家中,或者没有人陪同无法离家半步。回避行为可能包括避免开车、逛商场,避免进电影院、教堂或寺庙、人多的场合、饭馆,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理发店理发或美容,避免待在封闭或空旷的场合。广场恐惧症患者在居所的周围划定一个安全领域,不敢超越这个范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2.特定恐惧症
特定恐惧症被描述为受到特定事物、情境存在的暗示或预期某种特定的物体、情境的存在时,出现显著的和持续过度的不合理的害怕。此外,该个体还必须:(1)在每次遇到恐惧刺激时都感到惧怕(表现形式有惊恐发作、大叫、发怒)。(2)辨认出害怕是不合理的或过度反应。(3)逃避/忍受刺激情境的出现,极度痛苦。(4)体验到明显的功能受损或对于患有恐惧症感到非常痛苦。(5)问题已持续至少6个月。
3.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被描述为当个体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并被他人监督时,他会变得非常焦虑。当众演讲是大多数人会发生此类关联反应的最常见的场合,还有如在午餐柜台或任何公共餐馆进食等,个体在知道会有别人旁观并且别人会对其行为进行评价的时候,他被要求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个体会非常焦虑。而当个体是一个人的时候,都不会出现困难,只有当其他人看着时行为才会变得困难。
4.广泛性焦虑
广泛性焦虑是一个基本的焦虑障碍,以过度的、超出预期的担忧为核心特征,这种焦虑不是特定的威胁所导致的,而是一种没有明确的害怕对象却感到心慌、胸闷、不安的强烈的焦虑感受,或者是害怕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这种情绪体验的严重程度与引起焦虑的事件并不对称,区别于其他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的患者更多地表现为对一些小的事情的过度担忧。如打了个喷嚏就担心自己会不会患上肺炎,继而担心会不会患上癌症。
5.强迫症
强迫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带来明显痛苦,耗费很多时间(每天超过一个小时),或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交或人际产生明显影响。强迫观念是在病程的某些时间里不断和重复出现的闯入性的、不合适的、导致明显焦虑或痛苦的念头、冲动或画面。强迫行为是强迫观念引发的或依照需要严格遵守规则产生的重复行为(洗手、排序、检查)或精神活动(祈祷、数数、不出声的重复话语)。这些行为或精神活动是用来消除或降低不适,或减少乃至阻止可怕事件的发生的,但是这些强迫行为没有现实作用,或者明显是过度的。
6.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在各种极端的生活事件之后,如战争、强奸、酷刑、犯罪、车祸、事故、亲人的突然死亡等——所有这些都会使暴露于其中的一部分人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其症状以高度的焦虑、惊恐和经常性的抑郁为特征,除与事件相关的反复闯入性回忆和做梦以外,个体还可能体验到“闪回”,就像经历的创伤事件(至少一部分)又一次发生一样。个体描述这种经历就如事情又完完整整地再一次发生,这些闪回可能常含有各种感觉输入——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并引起他们的过度惊恐。创伤后应激障碍还会出现情感麻木,患者将其描述成不能感觉到任何积极的情绪,如爱、满足、满意或幸福。还会出现入睡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震惊反应的增强和易怒,对危险的高度警觉。
焦虑障碍的患者在实际并没有危险存在的情况下,感到无法抑制的紧张、焦虑不安或恐惧,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以回避焦虑的来源。目前研究认为,焦虑障碍的产生与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行为因素、情感因素以及认知因素都有关系。目前对焦虑障碍采取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等)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来治疗。
(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的失调和夸张,在退缩或依赖性强的人身上,这些失常可能没有危害性,然而反社会人格的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社交方面都有极大危害性。人格障碍的另一个特点是许多人处于临界性顺应障碍,大多数人格障碍的人能够应付日常生活,只不过以最起码的方式应付日常需要,就是说他们上学、工作、建立家庭,取得的成绩是有限的,不稳定的。他们过于被动地防卫,性情不稳定或自我中心,以致不能有效地应付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挑战。当一个人格障碍的人失业、家庭不和或受其他紧张状态威胁时,处于临界性顺应特征者往往趋于失败。精神分裂样人格障碍会变成精神分裂症患者,易波动的人变得抑郁或出现明显的情感障碍。换句话说,人格障碍显示出精神失调的高度脆弱性。
人格障碍分为三组或称之为族。A族,奇异、古怪的心理障碍,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B族,反应强烈、情绪化或者是不稳定的心理障碍,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C族,焦虑或者是恐惧相关的人格障碍,包括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对他人普遍怀疑和不信任,以至于其他人的行为都被视为有阴谋的。
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有从所在的社会关系中脱离出来的倾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情表达的程度受限。
分裂型人格障碍:对亲密关系的严重不适及此能力下降,伴以认知和知觉的扭曲、怪异的行为为特征的普遍的社会及人际关系上的缺陷。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普遍存在的无视和侵犯他人权益的模式。
边缘型人格障碍: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自我评价以及情感不稳定性,常被一时冲动所支配的模式。
表演型人格障碍:普遍存在的过分情绪化行为以及过分寻求他人注意的模式。
自恋型人格障碍:普遍存在的夸张(在幻想中或者行为上)、渴求赞美、缺乏同情心的模式。
回避型人格障碍:普遍存在的社会适应不良、无能感以及对负面评价的高度敏感性的模式。
依赖型人格障碍:普遍存在的极端被照顾的需要,会导致过分顺从、黏人的行为以及对分离的恐惧。
强迫型人格障碍:普遍存在的追求整洁、完美以及心理上和人际关系中的绝对控制,不惜牺牲做事的弹性、开放性和效率的模式。
一般认为,人格障碍在儿童时期起源,一直延续到成年时期。人格障碍所表现的显著倾向很像正常性格上的发展特征。人格障碍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很难精确指出某一次具体的发作。不适当的人格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不适当的行为模式,从而给受影响的人带来痛苦,并且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对于人格障碍的一项很重要的特征,即它的病程,在很多时候我们相对缺乏了解。
(四)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病的范畴。精神分裂症是指一组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精神健康工作人员习惯于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分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紊乱症状。阳性症状一般是指异常行为的比较主动的表现、正常活动的过量或扭曲的表现,包括妄想和幻觉。妄想是对现实的歪曲的想法,如有被害妄想的患者总觉得有人跟踪他,要故意害他,受妄想支配会出现逃跑行为。幻觉是缺乏周围环境输入信号的知觉体验,如周围环境中并没有声音,但患者却说自己能听到(幻听),环境中并没有的人和物,但患者说可以看到(幻视)。阴性症状是指在语言和动机方面缺乏正常的行为表现,包括情感冷漠、社会角色的丧失及思维和语言的贫乏。如对行使最基本的日常功能,如个人卫生、饮食、社会交往等都没有兴趣。紊乱症状则主要包括漫无边际的言语、不稳定的行为表现和不适当的情感。和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他们缺乏自知力,即缺乏对他们所存在问题的意识;另外,他们有时谈话又毫无逻辑,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即语言紊乱。不适当的情感表现为会在不适当的时候大哭或大笑。有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怪异的行为,如藏匿一些东西,或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异常,包括各种运动的异常:可以是非常激动兴奋,也可以是一动不动。这些变化的一个极端,是患者极为兴奋,手舞足蹈,或是其手脚以固定的方式运动,而在另一个极端,患者将自己固定在某种姿势,好像他们一动就会发生某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对精神分裂症进行诊断时,需要显现至少两个阳性、阴性和/或紊乱症,持续至少一个月才能确诊。在诊断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一个人有幻觉和妄想,另一个人则表现为语言紊乱和一些阴性症状,但因为症状的组合结果符合诊断标准,因此这两个行为表现明显不同的人会同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异常生化改变等。研究也发现社会心理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存在相关,并且社会心理因素也对该疾病的病程和恢复有一定的影响。主要的社会因素是早期的心理创伤以及对个体产生重大影响的负性事件,但该类因素与影响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其他因素一样,都不能对该病的发生起决定作用。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
三、大学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
心理辅导是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来帮助来访者达到自助的过程。现代心理咨询从20世纪初产生以来,已涌现出许多心理咨询的理论模式。一般认为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是心理咨询发展过程中几个主要的理论与技术模式。
(一)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在19世纪末叶创立。弗洛伊德从治疗神经症(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分离症状、转换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开始探讨神经症的心理学原因。在治疗神经症患者的过程中,他发现病人当时经历的性冲突或者童年期精神创伤是所有神经症的基本病因之一,因而他提出采用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促使患者回想起童年期受挫的经历,从而治愈其心理障碍。精神分析理论中与心理咨询有关的内容有分域论、人格结构理论等。精神分析疗法的突出贡献在于它第一个对人类的潜意识心理现象做了系统探讨,它也是第一个正规的心理治疗体系,它的出现使心理咨询和治疗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后来出现的各种心理疗法有重大影响。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分域论
弗洛伊德将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当前注意到的心理活动,可以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即合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前意识是当前未曾注意到的,但一旦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它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潜意识的观念首先进入前意识才能达到意识界。前意识的作用是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要求和个人的道德来调节。潜意识又译为无意识,是不被人意识到的精神活动,人的日常行为都是受潜意识驱动的。潜意识里的心理活动包括大量与人的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经验,因而受到压制,不被允许自由进入意识。潜意识虽然不能被人所觉察,但对人的行为有极重要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症状行为的原因,大都要追究到潜意识之中。
弗洛伊德认为从人的失误中、准时醒来和做梦等可以证明潜意识的存在。如弗洛伊德的一位患者想从书桌抽屉里拿出银行储蓄本支付医疗费,可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钥匙放在哪里了。后来患者回忆说,当他要打开书桌抽屉的瞬间,舍不得取钱付费的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使他忘记了钥匙放在了哪里。如果我们入睡前暗示自己明天清晨5点参加会议,结果在4点左右就能醒来,不论是在睡梦中听到了他人的叫声或是做了被叫醒的梦,都是潜意识在起作用。这说明意识虽然入睡了,潜意识则处于非睡状态,故而在暗示指定的时间醒来。做梦能证明潜意识的存在。对梦的解析被认为是弗洛伊德最大的成就。他认为,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延伸,通过解梦能够了解隐藏着的精神生活。他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显梦是梦境本身,显梦含有隐藏的意味,这隐藏的内容叫作隐梦。隐梦是潜意识的愿望,它们在意识里很难被容纳,如果不改头换面就不能够进入到意识中来,愿望自然也就得不到满足。所以,梦的工作是使梦的隐意变成显梦的潜意识心理过程。梦工作的作用使潜意识中受压抑的本能欲望、情感和意念在梦中得到疏泄,使这种疏泄不致引起自我的过度焦虑和痛苦。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和基本的欲望组成,因为这些本能和欲望不断盲目地、强烈地冲动着,以求满足机体的快乐,所以遵循着快乐原则。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它存在于不被我们意识到的潜意识层里。
自我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不断扩大和外界的交往,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发展起来。自我介于现实世界与本我之间,儿童随着年龄增大,逐步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产生于儿童与外界现实的相互作用。它的一个基本作用是感知外部世界的存在,反映外部外界的事件、特点、要求。此外,它也感受产生于心灵内部的刺激,即反映本我和超我的要求。这样一来,自我便是集多重任务于一身的一个执行机构。弗洛伊德形象地把自我比喻为一个要侍奉三位主人的仆人。一方面自我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的欲望,另一方面自我要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己的处境,寻找适合的满足本我欲望的对象、途径和方式。在它进行这些工作时,它又受到超我的严格监督,超我丝毫不体谅自我在本我和外部世界方面遇到的种种困难,为它的行为制定了若干明确的准则,如果自我不服从这些准则,超我就用强烈的自卑感和内疚感来处罚自我。自我周旋于三个主人之间,遵循现实原则行事,即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斟酌利害关系,以最现实可行的方式行事,必要时,推迟本我欲望的满足,或者以其他经过变形、化装的方式即通过自我防御机制满足之。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从4~5岁开始发展的。超我具有评价、批判自我,限制本我的作用,它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要求而形成的。具体地说,儿童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需要控制自己追求快乐的某些冲动,在父母的权威要求下,他不得不同化父母所代表的社会准则,最终就把父母的外在的权威内化为自己的内在权威。在开始的时候,父母通过命令、威胁、惩罚等方式把道德要求从外部强加给儿童。超我形成以后,它便代替父母的外在监督而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内在的自我监督,即使父母不在,儿童也能从内部判断和指导自己的行为。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性的、批评性的部分,它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例如它指导人该怎样行动,当其做了违背良心的事,就会产生犯罪感。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是抽象的东西,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例如一个人希望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由自我理想引起。超我的突出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任何与自我理想和良心相背离相冲突的经验都不被超我所容忍,它是苛责的,吹毛求疵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若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合理,过分严格或残暴,孩子人格结构中的超我会变得具有施虐性。如果具有这种超我,孩子会因受到苛刻的超我的严厉非难而陷入负罪感、忧郁和自卑的泥淖,这就等于这个人将一生在心理侍奉着严厉的批判者父母过日子。他们会因经常听到非难自己的声音而变得胆怯,会陷入完美主义,一生过着刻板的强迫性生活。超我有帮助自我的技能,有帮助评价和调节本我的欲望的机能,如果超我敌视自我,就会形成抑郁的人格。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和外界现实之间,本我和超我之间,会经常出现矛盾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焦虑,这些矛盾力量的会聚点集中于自我,焦虑是自我的焦虑,自我必须不断地协调解决矛盾冲突才能降低焦虑。自我在协调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些手法、技巧,那就是一些习惯性的反应方式,它们能不知不觉地在自我活动中起作用,使超我、本我各自得到满足,同时至少在主观上做到与现实相适应。这些手法技巧因而具有某种心理保护的功能,所以称为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合理化、投射、转移、酸葡萄、甜柠檬、躯体化等。安娜·弗洛伊德认为无论健康人还是神经症、精神病病人都在无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是否运用恰当。如果运用得当,可以避免痛苦并与现实相适应;如果运用不当,虽然也可能在主观上减轻焦虑,表面上调和矛盾,但会以症状形式表现出来形成神经症。
2.精神分析原理与技术
精神分析把潜意识的心理冲突看作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心理冲突发生在本我、超我、自我和外界现实之间,在这里唯一有认识功能的是自我,但神经症患者的自我不够强健有力,它在协调解决冲突中不能正常有效地发挥作用,不得已而采用了一些心理防御机制,从而形成了各种心理症状。又由于参与冲突的各方处于不同的意识层面,这种冲突本身又是无意识的,不能被患者所觉察,所以精神分析的重点是向患者揭示内在冲突的原因和冲突的过程,把这一系列的无意识过程和材料经过分析、解释,让患者在意识层面得以了解和领悟。一旦患者知道自己得病的原因和过程,症状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自然会消失。因此,精神分析是促使无意识过程向意识转化。
依据以上精神分析的原理,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些心理咨询的技术,分为收集信息的策略和干预策略两大类,前者以自由联想为代表,后者以解释为代表。
(1)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就是让来访者舒适地靠在躺椅上,让他集中注意于头脑中“流出”的任何念头、意象或思想,不用意识指导思维,不对出现的东西进行任何评判,即时说出这些思想,不管出现的想法多么荒谬、没有意义、不道德或愚蠢、罪过,也不管说出来会不会难为情遭批评、耻笑,他的任务就是报告出来。联想有完全随机性的,即咨询师除要求来访者进行联想外,不附加任何别的指导语。咨询师也可以采用指定联想的方式来运用自由联想。如当来访者谈到某件事、某个人、某种情绪体验时,咨询师要求他保持在这件事、这种情绪上进行联想。通过自由联想,咨询师根据所报告的内容对其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直至从中找出访者无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即病因为止。
(2)解释
解释是指咨询师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来访者心理进行深刻分析,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从而领悟到所患心理障碍的原因而获得治疗。解释的目的是让来访者正视他所回避的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无意识中的内容变为意识。解释这一咨询技术包括澄清、联结、反映和解析。澄清就是对来访者所讲的而咨询师觉得不清楚不明确之处要求来访者做进一步的说明。联结就是帮助来访者领悟咨询师已经发现而来访者意识到的各种联系,实质是帮助来访者用因果律去解释自己的各种行为和体验的产生。反映是把来访者所说的内容或情感体验经过组织后再以明确的形式反馈给来访者。解析是整个解释技术的核心,包括对移情、心理防御机制、梦的解析。移情是指在长时间的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关系似乎变得越来越亲密,对咨询师表现出好感、顺从、崇拜,变得极容易相信咨询师的话。如果来访者与咨询师在年龄和性别上符合恋爱条件,这种场合的移情具有典型的异性爱的特点;如果是同一性别或年龄差距相当大,来访者会表现出敌视和贬低等负向移情。弗洛伊德认为移情是来访者幼年时对父母或他人的情感经历的重演,只不过用咨询师替代了儿时的情感对象,对移情的解析就是向来访者指出这一点。对防御机制的解析首先要识别出病人采用了什么心理防御机制,然后针对该机制的特点和作用过程予以解析。防御机制主要是无意识的,总是不同程度地与歪曲现实、自我欺骗相联系,虽然可以暂时免除或减轻痛苦和不安,但现实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只能起到一种回避现实的作用,有时反而会使现实问题复杂化,甚至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和冲突的情境之中。防御机制运用不当或运用过分,会影响个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
(二)行为主义理论与技术
行为疗法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心理咨询与治疗派别。它不是由一位研究者系统地创立的一个体系,而是由许多人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分别开发出的若干种疗法集合而成的。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有: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这三个理论都是关于有机体的学习的发生机制和条件的理论。在行为主义看来,除遗传和成熟因素以外,学习是行为获得和改变的主要原因,无论是适应行为还是不适应行为都产生于学习。因此,行为疗法就是通过学习这一手段来消除和改变不适应的行为,获得适应的行为。
1.行为主义理论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通过对狗的实验发现,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的反射,它的建立要有一定的条件,即要通过学习或训练,并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例如食物进入口腔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如果狗在进食前或进食时听到铃声,并且铃声与食物对口腔的刺激多次结合,以后狗只要听到这种铃声就会流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铃声刺激原来与狗的有关反应无关,但现在铃声具有食物即将出现的信号意义,变成了条件刺激,铃声与食物之间建立了暂时性联系。这种过程重复的次数越多,联系就越巩固。如果长时间不重复,或铃声之后不再出现食物,这种联系就会减弱或消失。因此,要使条件反射得以形成和巩固,必须具有以下条件:①条件刺激物(如铃声)与无条件刺激物(如食物)同时呈现;②它们的呈现在时间上要经过多次重复(强化);③在条件反射形成和巩固过程中,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的联系程度决定了学习行为的巩固或消退。
(2)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行为的获得,他认为,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前一种行为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后一种行为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这类行为对开始的刺激总是不了解的,有机体发出的反应被强化刺激所控制,在一个操作性行为出现之后,如果有一个作为强化物的事件紧随其后发生,那么该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通过实验,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
(3)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所谓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的学习者不必直接地做出反应,也不需亲自体验强化,而只需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观察学习表现为一定的过程,班杜拉认为这个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等四个组成部分。班杜拉也承认强化的作用,但不把强化看作学习的充分必要条件,即有强化会促进模仿学习,没有强化,学习也能发生。强化也可以是替代强化,即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或受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2.行为疗法
(1)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又称松弛疗法或放松训练,是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的目的。一个人的心情反应包含“情绪”与“躯体”两部分。假如能改变“躯体”的反应,“情绪”也会随着改变。至于躯体的反应,除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内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不宜随意操纵和控制外,受随意神经系统控制的“随意肌肉”反应,则可由人们的意念来操纵。也就是说,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把情绪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基于这一原理,放松疗法就是通过意识控制使肌肉放松,同时间接地松弛紧张情绪,从而达到心理轻松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经过放松训练,通过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可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增进心身健康和防病治病的目的。放松疗法常与系统脱敏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焦虑症、恐惧症,且对各系统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放松疗法分为三种:腹式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
①腹式呼吸放松法
让横膈膜上下移动,由于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为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这是一种能吸入最多氧气的呼吸方法,并能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助于放松、安定神经、改善注意力及排泄身体的废弃物。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减轻束缚,坐或躺皆可;将双手置于肚脐前,两中指轻轻接触;由鼻子吸气再由嘴巴吐气,吸气时肚脐尽量往上顶,直到中指尽量分开;想象胸部与腹部之间有层横膈膜,想办法把横膈膜往下拉,横膈膜下降,胸部便会自然扩张,气体便会流入胸腔之内。
注意事项:吸气时默念“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四秒钟”并暂停一秒,仔细感觉放在腹部的手会跟着上升一寸,并想象温暖且放松的气体流进体内。慢慢地吐气,将嘴噘成小圆状,吐气速度越慢越好,越慢越能产生安全、平静且放松的感觉,仔细感觉放在腹部的手会跟着下降,并想象所有的紧张也跟着释出。
②肌肉放松法
以“头部—躯干部位—手臂部位—腿部”的顺序进行,通过“集中注意—肌肉紧张—保持紧张—解除紧张—肌肉松弛”的方法使头、躯干、手臂、腿放松。
具体步骤:找到一个放松的姿势,使自己处于放松、不紧张的状态,可以靠在沙发上,也可以躺在床上,环境要保持安静,光线不要太亮,尽量减少其他无关刺激。
按照以下顺序放松:
头部放松:皱起额部肌肉,像老人的额头那样皱起,皱起眉头,然后放松;皱起鼻子和脸颊(可咬紧牙关,使嘴角尽量向两边咧,鼓起两腮,仿佛在极痛苦状态下使劲一样),然后放松。
躯干部放松:耸起双肩,紧张肩部肌肉,然后放松;挺起胸部,紧张胸部肌肉,然后放松;拱起背部,紧张背部肌肉,然后放松;屏住呼吸,紧张腹部肌肉,然后放松。
手臂部放松:伸出右手,握紧拳,紧张右前臂,然后放松;伸出左手,握紧拳,紧张左前臂,然后放松;双臂伸直,两手同时握紧拳,紧张手和臂部,然后放松。
腿部放松:伸出右腿,右腿向前用力像在蹬一堵墙,紧张右腿,然后放松;伸出左腿,左腿向前用力像在蹬一堵墙,紧张左腿,然后放松。
③想象放松法
想象放松法主要通过唤起宁静、轻松、舒适情景的想象和体验,来减少紧张、焦虑,控制唤醒水平,引发注意集中的状态,增强内心的愉悦感和自信心。如想象自己躺在温暖阳光照射下的沙滩,迎面吹来阵阵微风,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岸边;或者想象自己正在树林里散步,小溪流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这种技术首先要求采取某种舒适的姿势,如仰卧,两手平放在身体的两侧,两脚分开,眼睛微微闭起,尽可能地放松身体。慢而深地呼吸,想象某一种能够改变人的心理状态的情境。尽可能使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好像真的听到了那儿的声音,闻到了那里的空气,感受到了那里的沙滩和海水。练习者身临其境之感越深,其放松效果越好。
(2)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矫治各种恐惧症和焦虑症。采用系统脱敏法的前提是一个人在愉快时身体是放松的,即不紧张的身体状态,而焦虑的时候身体是紧张的,一个人要克服焦虑和恐惧,首先要学会放松身体。根据这个原理,系统脱敏法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会放松,即教会来访者学会肌肉放松。最常用的放松训练是渐进式紧张——松弛放松法,它是通过循序渐进地放松一组一组肌肉最后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在每一组肌肉放松过程中,要求先使这组肌肉紧张,这是为了使来访者知道什么是紧张,从而能更好地体会放松的感觉。
第二步,建立焦虑事件层级。把引起来访者厌恶、焦虑、恐惧的事件,按照轻重程度不同分层,一般按由轻到重的顺序进行分层。
第三步,实施脱敏。脱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想象脱敏,一种是现实脱敏。想象脱敏是在治疗室内想象焦虑情境,现实脱敏是实地接触焦虑情境。脱敏时先让来访者放松身体,然后咨询者用图片、幻灯片或言语指示向来访者呈现焦虑的对象,呈现的焦虑对象的程度由小到大,在要求来访者放松肌肉的时候,又要求来访者一边看所呈现的刺激,一边要求他想象焦虑的对象,当某一程度焦虑刺激呈现后来访者不再感到焦虑,就说明来访者对这一程度刺激的焦虑消除了,于是再逐渐上升焦虑刺激,直到过去最使来访者焦虑的刺激呈现也变为中性化为止。
(三)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是1987年由Steve de Shazer和妻子Insoo Berg Kim以及他的同事在美国密尔瓦基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通过临床实务结合研究历程逐渐发展出来的。SFBT的核心假设是:咨询目标是由当事人所决定的,而咨询师之任务是以尊重的、合作的、不评判的姿态,在当事人的参照架构运作内,针对当事人目标,协助其建构出具体、正向化、行动化、情境化的小步骤,并平稳地一步步前进。
1.SFBT的基本理念
(1)不关注事情发生的原因,不追究责任,关注问题解决,指向未来而不是过去。通过解决导向的对话,使得当事人面对问题时,愿意去思考:对他来说,什么是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是如何产生的。如此一来,当事人不会一直陷在问题里,从而能减少挫折感,增加自我效能感。
(2)秉持系统观的理念,谈话时不纠缠于对方的错误,而是通过探讨对方在什么时候问题不发生(寻找例外)作为突破口,与对方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相信来访者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强调个案自身的资源,更强调尊重个案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咨询师只是“引发”个案运用自己的能力及经验改变,而不是“制造”改变。
(4)非常重视当事人的成功经验、力量、资源。强调来访者的正向力量,而不是去看他们的缺陷;强调他们成功的经验,而不是失败;强调来访者的可能性,而不是他们的局限性。
(5)滚雪球效应。SFBT看重小的改变,当小的改变发生,系统就和原来的不同了,只要维持小改变,就会累积成大改变。咨询师要引导个案看到小改变存在、看中小改变的价值,从而愿意促进小改变的发生和持续。
(6)SFBT是以终为始的方法。通过与来访者讨论的方式使其明确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或达到未来满意的状态,以此为起点,引导来访者思考现在做些什么可以使他越来越接近目标。
2.SFBT技术
(1)正常化或一般化(normalization):指出来访者的情况具有普遍性,是一种发展阶段常见的暂时性的困境,而不是病态的、变态的、无法控制的灾难。把来访者的问题非问题化,试图用严重程度较低的词句,重述个案的语言,以减降个案的负面情绪。
(2)咨询前改变(presession change):来访者第一次来访前已存在一些改变的事实,咨询前改变是来访者既存的力量与资源等待发现、提醒与开发。
(3)预设性提问(presuppositional questions):对话中咨询师使用一些语言以产生暗示性,试图影响、改变来访者的知觉,引导来访者往正向、积极、解决方法的方向思考。
(4)刻度化提问(scaling questions):利用数值的评量(如:0-10),协助来访者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来访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当下状态、未来状态以及改变状态。可以使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具体化。如在一个0~10的量表上,如果0表示非常不好,而10表示非常好,你对现状的评价量值是多少?
(5)振奋性的鼓舞(encouragement):咨询师在来访者旁边为他喝彩、加油、支持与肯定,尤其是在来访者找到例外、解决方法时格外重要。只要是表达对来访者的支持都算是一种振奋性的鼓励。
(6)赞美(compliment):对来访者表现正向力量、资源的地方,咨询师随时给予鼓励、赞美。赞美有三种:直接赞美是直接说出的赞美,如我真的很欣赏你的勇气;间接赞美是引用并说明别人对来访者的赞美,如听你老师说你作文写得很好;自我赞美是设法问问题,使来访者说出对自己的赞美,如你是怎么考得这么好的。
(7)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first sign):小改变可以引发大改变,引导来访者从最先出现的改变迹象描绘,展开解决行动的步骤。
(8)奇迹提问(miracle questions):经由介绍罕见的或奇特的奇迹问句,清楚地、戏剧性地表示开始建构解决方法的过程,通过奇迹提问来扩展来访者的思路,从而想象困扰自己的问题已经解决的时候自己的状态以及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9)关系提问(relationship questions):来访者关于重要他人对他、对事件或对于改变的可能看法,扩展并改变来访者的知觉,协助来访者描述他期待的改变或理清咨询目标。
(10)例外提问(exceptional questions):凡事都有例外,例外是来访者有资源和优势的地方。咨询师的责任是协助来访者找出例外,引导他去看抱怨的问题没有发生或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11)任务/家庭作业(tasks/homework):在每次咨询后,可以针对咨询情况,给来访者布置家庭作业,可以让他们寻找例外、进行自我探索、对已经找到的有效果的行为进行正强化,目的是强化咨询效果。
(12)EARS询问(Eliciting Amplifying Reinforcing Start again):在第二次以及后续咨询时使用,在发现例外之后,再次澄清来访者的咨询目标。
E(Eliciting):引出例外、引导来访者讲出例外。
A(Amplifying):扩大、详述例外,说明例外发生时与问题发生时二者有何不同,再进一步探讨例外如何发生,尤其是来访者在例外发生中的角色。
R(Reinforcing):增强,赞许来访者在例外发生时所呈现的成功和力量。
S(Start again):再次询问,探索例外,看看还有什么是比较好的。
(13)应对提问(coping questions):咨询师导引来访者去看自己做了什么使情况没有变得更糟,即隐含来访者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看出、找出来访者在逆境中的生命力、韧性。当来访者无法确认任何例外时,可以使用应对提问,以发现来访者在此困境之中做了什么得以走过来。
(四)认知行为疗法
20世纪60年代,时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助理教授的医学博士阿伦·贝克在治疗抑郁症患者时,证明痛苦的、负性认知(主要是思维和信念)是抑郁症最主要的特点。贝克设计了一套结构化的、短程的、着眼于现在的针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用以解决当前的问题并矫正功能不良的(不正确的和/或没有帮助的)想法和行为,并将其命名为“认知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形式来源于贝克的治疗模型,治疗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解释:人的情感、行为及生理反应受他们对事件的解释、评价所影响,情境本身并不决定人们的情绪,情绪更取决于人们如何解释这一情境,即自动思维和信念。治疗师寻找各种方法来引起患者认知改变,矫正其想法和信念系统,从而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持久的改变。
1.自动思维及其特征
自动思维是面对某一情境而产生的迅速、简短、不易觉察、不加判断、认为是真实的想法。自动思维有以下特征:一是自动的,一般情况意识不到,如考试没考好,就会出现“我又考砸了”这样的自动思维;二是自动思维常常是简洁的,以速记的形式出现,如“哎呀,我又把事情搞砸了”;三是想法、画面,或者两者都有的形式,尤其是焦虑障碍者常伴随有画面;四是自发产生的,没有经过深思和考虑,如“他生我的气”;五是自动思维不全是错误的或消极的,常常会以问句形式出现(潜在思维),如“我怎么这么笨”;六是自动思维常常是绝对化的,如总是、绝对是、一直……往往反映其核心信念:“我是个没用的人”。
2.信念及其类型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如何衡量自己,如何衡量别人,如何衡量这个世界,如何对未来期望。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些标准、规则和态度,就是信念。自动思维的背后往往有信念在操纵,尽管人们平时意识不到,却无条件地认可和接受,相信是真的。如图1-1所示。
图1-1 个体的认知模式
自动思维从哪里来?要从更加深层的认知去挖掘潜藏于自动思维下的信息处理的模式—规则—态度。个体从儿童时开始形成,受众多人生经验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父母的管教和教育方式等。
信念分为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中间信念是指个体形成的态度、规则和假设,一般表述为“如果……就……”或者“应该……”等,如“如果我这次考试考砸了,那我就完蛋了”,或“人应该有素质”“老师应该公平”“子女应该孝顺”。核心信念是指关于自己、关于他人和世界、关于未来的看法,如“我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自动思维的改变,会使症状得到较大的改变,但如果核心信念没有撼动的话,症状的改变是暂时的,不彻底的。所以要尽量辅助来访者修正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一旦来访者开始这样做,就更具建设性和合理的眼光分析未来的情境及问题。
3.识别自动思维
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识别自动思维:一是从情绪变化入手。情绪变化是引子,找到伴随情绪的想法,如有个大学生在课堂里听到老师讲到一个女孩自杀而老师说她太脆弱了就很愤怒,从愤怒入手寻找到其自动思维是“老师不懂那个女孩,凭什么这么说”。二是从情境入手,要区分想法与情绪,想法与事实。情境是在这个时间点才能抓到自动思维,找到那个时间点在做什么,唤起记忆,想象当时的情境,有画面出现,想一想当时的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在脑子里闪过。
4.挑战自动思维
(1)找证据: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是什么?
(2)换角度:还有其他的解释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3)最坏的概率: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出现的概率是多大?为什么?
(4)好坏比较:换个想法会是什么?继续想下去会是什么?坚持原来的自动思维会怎么样?
(5)行动:做什么有利于平和我的情绪?
(6)借力:如果是我的一个聪明的好友在此情境下,他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用符合事实的、现实的合理想法替代自动思维,如大学生通过上述挑战自动思维的方法,找到了合理思维是“老师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她的愤怒情绪就降低了。
5.识别信念
(1)在自动思维中寻找信念,即有时候来访者直接将一个信念作为自动思维清晰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在抑郁的时候。如考试没有考好,来访者会这么想: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好无能啊。这就是一个核心信念。
(2)通过提供假设的前半部分,也许可以引出一个完整的假设,如用“如果……会……”的语句来识别信念,如问来访者:如果你每天不拼命看书学习,会怎么样?来访者会说:如果我每天不拼命学习,就会被别人超过,那样我就会感到好失败。
(3)在不同情景中寻找自动思维的共同主题(找规律)。
(4)使用箭头向下技术(最常用)。首先找出一个关键的自动思维,怀疑它可能直接来源于一个功能不良的信念,然后问来访者:假设自动思维是真的,那么它意味着什么?一直这么做,直到发现一个或更多重要的信念。问来访者一个想法对他意味着什么通常可以引出中间信念,而问来访者这个想法意味着他怎么样则通常可以揭示出核心信念。
6.矫正信念
(1)找出一个值得工作的信念。当信念已被识别,需要判断这个中间信念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一般情况下,为了使治疗尽可能高效,要聚焦在最重要的中间信念上。对于那些偏离主题的功能不良信念或是来访者只是有一点儿相信的信念,是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
(2)利弊分析。让来访者去检验继续持有这个信念的好处与坏处是什么。
(3)构想一个新信念。在尝试矫正来访者信念之前,要确定它是一个核心的被坚信的信念,并且要在脑中构想出一个更适用的、更灵活的信念,它与不适的那个信念在主题上相关,但是对来访者而言更加现实和适用。并不是把新信念强加到来访者身上,而是以协作的方式,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即咨询师在与来访者讨论时,不是直接告诉来访者新信念是什么,而是通过引导性提问,引发来访者反思,发现自己思考中片面和不完备的地方)来指导来访者,从而建构出一个替代的信念。也可以对来访者进行信念本质的教育,如信念是想法而不一定是事实。
(4)改变的行动计划:行为实验。可以帮助来访者设计行为实验,即按照来访者的信念,实地去检验一下,验证信念是否正确。
要把信念的相信程度降到0%,通常不可能。一般情况下,当来访者对信念的相信程度低于30%时,或者虽然他们仍保留着一部分信念,但他们会继续矫正非适应性行为,在这些时候,信念就已经被充分削弱了。
四、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
目前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个别心理咨询或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
(一)个别心理咨询
个别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与来访者一对一的咨询活动,主要采用会谈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等其他途径进行。个别心理咨询的优点是具有保密性、易深入交流、可触及问题的本质。对来访者来说,由于没有别人在场,心理上有安全感,内心的顾虑较少,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倾吐内心的秘密,所以咨询效果较好。
在个别咨询中,我们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
咨询师初次与来访者见面,首先要与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要做到尊重、温暖、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尽快地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尊重是指把来访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咨询师通过创设安全、温暖的氛围,使来访者最大限度表达自己;使来访者感到被接纳;激发来访者的自信心,开发他的潜能;涉及来访者的事情,要充分征求来访者的意见,而不是帮他去做决定。
温暖是指来访者从咨询师的态度中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分为非言语性温暖和言语性温暖两种。非言语性温暖是指咨询师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如言语声调温和、目光接触、面带微笑、体态姿势放松等。言语性温暖是指咨询师的语言使来访者感到温暖,从来访者进门到结束后离去咨询师都应热情、周到,让来访者感到自己受到了友好的接待。
真诚是指咨询师真实地展现自我和诚恳地对待来访者,即咨询师是以真正的自我而非角色所要求的我出现在来访者面前,从而相当轻松、自由地投入到咨询过程中,而不是例行公事或刻意伪装自己。如不会因为维护面子不懂装懂,或强加于人,令来访者望而生畏,不敢讲真话。
共情,又称同感或同理,是指咨询师设身处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来访者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其核心是理解。
积极关注是指咨询师对来访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来访学生拥有正向的价值观。
2.收集信息,判定来访者的问题
会谈是个别心理咨询的基本形式和手段,对咨询师来说,会谈所要达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接收、理解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二是对来访者做出反应,通过发出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来影响来访者的行为态度。因此,会谈的技术包括收集来访者信息的会谈技术和影响来访者的会谈技术。收集来访者信息技术又称参与性技术,包括倾听、询问、鼓励、重复、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等。同时咨询师还要善于采用非言语(包括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声音特征、空间距离等)技术。采用收集信息的会谈技术收集来访者的信息,及早判断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3.与来访者进行深入的讨论,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的问题
当咨询师基本搞清楚来访者的问题以后,就要采用影响来访者的会谈技术如解释、指导、暗示、自我表露、逻辑推论、影响性概括,与来访者就其主诉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以启发来访者辩证地、积极地认识其面临的问题。
4.结束咨询,反馈效果并讨论下一步的安排
经过系统的咨询,在来访者问题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结束咨询。在结束咨询阶段,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反馈接受咨询的效果,并向来访者指出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小组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8~12人)围绕一些共同的问题,通过团体活动,借助团体动力,促使组员自我觉察与组员间的互相觉察,最终使团体成员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一种咨询活动。
1.团体的含义与组建团体
团体是指在一定的目标引导下,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满足成员一定的心理需求的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时,首先要把招募来的组员组成一个团体,这个过程叫组建团体,组建好的团体应该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
(1)团体必须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团体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存在的,组员聚在一起来实现他们独自一个人时没有办法完成的某种工作。在团体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成员共同解决问题、分享观念、切磋技艺、寻求乐趣以及满足个人的群体归属感、心理安全感、自尊感和爱的需要。所以,开展团体辅导时所组建的常常是同质小组,即有着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有着共同的愿景。
(2)团体是一个有序的组织
团体的有序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团体角色,即团体内每个成员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如团体辅导中必须有一个带团的领导者,在他的带领下,同一时间内,团体辅导都会聚焦一个成员,即焦点人物,这个焦点人物就是此时此刻的主角,团体其他成员都要扮演配角,相当于“镜子”的角色,通过对焦点人物的回馈、接纳、支持等回应方式帮助主角更好地自我认识,自我接纳等。
二是团体规范,即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成员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也可以称为团体公约。
三是团体成员间的关系。团体成员间的关系呈现了人际关系建立的过程,即在团体从形成到团体工作以及团体结束的过程中,团体成员的关系是在不断递进的,从彼此陌生且有隔阂,即刚开始时互相还不信任、有阻抗到互相熟悉且接纳,直到亲密且信任,因此,组建团体阶段常常可以应用于团队建设。
(3)团体成员之间具有互动性
团体动力一词是勒温在1930年最早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团体成员在团体内的一切互动历程与行为现象。团体动力意味着团体本身也就是一种动力和发展的过程。团体是具有社会互动的组织,具有目标性,遵循共同的规范,通过团体内成员的互动,消除团体的冲突,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升,从而使团队达成有效的目标。
(4)团体具有整体感
团体内的每个成员都认为自己是团体的一个重要分子,要与团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他们对团体有归属感,团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成员之间互相依存的共同体。
2.团体心理辅导的独特优点
(1)发现普遍性
由于团体心理辅导是同质小组,所有组员都有着共同的问题,在交流中,每个成员都会发现他的问题不是独特的,其他人也有,这样在获得团体的支持的同时降低了个体的焦虑。
(2)发现个人资源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在领导者的带领下,每个成员既是来访者,也成为帮助其他成员的“咨询师”,在活动中不仅获得自助,也有能力帮助组员。
(3)增进组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团体心理辅导中成员之间必须是互动的,个体在与组员互动中,不仅觉察自己,而且也觉察其他组员,对别人反馈,成员之间呈现人际关系的模式,组员从陌生且有隔阂到熟悉且接纳、亲密且信任。在团体中,成员学会了倾听、共情、支持等人际交往技能,如果能应用于团体外的日常人际交往中,可以改善其人际关系。
(4)团体成员能获得团体动力
团体成员在不断的自我揭露、回馈中产生归属感,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会有成就感和自尊感。
3.团体心理辅导的三个阶段
(1)团体开始阶段
我们要在团体开始阶段完成组建团体的任务,将一群有共同问题但彼此陌生且有隔阂的人员组成一个有共同目标且彼此信任和互助的团体,团体内成员的人际关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①自我保护阶段
团体组建刚开始,由于成员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他们会倾向于自我保护,对外界采取阻抗和心理防御。团体领导者需要通过与大家讨论,澄清团体的目标,建立团体规范,为团体成员创设安全的心理氛围。
②关系建立阶段
当团体成员感受到团体是安全的,他们会开始关注团体内的其他成员,有兴趣去了解其他成员,并与组内成员建立关系。团体领导者需要引入一些团体活动,以促进组内成员信任关系的建立,同时通过团体领导者的示范和引领,使团体成员学习相互尊重、真诚、温暖、共情、积极关注等建立关系的咨询技术。
③信任接纳阶段
团体成员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的关系,既开始对团体成员不设防地自我揭露,同时又能对其他成员进行倾听、反馈、共情、接纳和支持,团体成员都能服从团体的规范,并共同为达到团体目标而努力。
(2)团体工作阶段(互助合作阶段)
团体成员可以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开展聚焦某一主题的心理辅导,每个成员都要扮演两个角色——来访者和咨询师,当团体聚焦某一成员时,该成员就是这一时刻的来访者,即焦点成员,其他成员在领导者的带领下要充当咨询师的角色,通过焦点成员的自我揭露和其他成员的反馈、共情、接纳与支持,帮助焦点成员更好地宣泄情绪、疏理思维、反思觉察,最终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
(3)团体结束阶段(解散分离阶段)
当团体目标已经达成的时候,团体就需要解散,而此时团体成员彼此之间已经亲密无间,他们不仅对团体有归属感,而且会对团体产生依赖,希望可以一直这样保持亲密关系。因此,领导者需要设计一系列活动以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要处理成员的离别情绪,二是通过成员反馈总结团体辅导的收获与成长,三是引导成员将学习收获应用到团体之外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