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保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非常活跃,但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够完善,加上社会经济的转型、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学业与就业的竞争,又面临学业、情感、经济等诸多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严重者会引发心理疾病,影响健康成长。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全国大学生中有10.0%~30.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就业问题、神经症等。如顾晓雯(2013)对1100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28.4%,有某种心理问题者占37.7%;李琳(2013)对2953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某种心理问题者占22.8%,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6.5%;王丹妮(2014)对1009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大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均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同年龄的其他青年差;鲁玮等人(2017)对610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者达5.4%。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

一年级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主要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

(三)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

有的学生孤僻自闭、情绪失常、焦虑抑郁,有的甚至以结束自己生命或他人生命的方式来寻求解脱。据北京市16所高校统计,因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总的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病死亡的17例中有9例为患重性心理疾病而自杀,占52.9%。王玲也曾对广州某师大一年级新生进行调查,发现有19人有自杀倾向,占大学生总数的1.4%。

(四)大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意愿较弱

出现心理问题时,大学生可以有三种解决途径:一是自己解决;二是寻求朋友帮助;三是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姚斌等人(2011)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出现心理困惑时,57.7%的学生选择独自面对,较少寻求帮助,特别是很少寻求专业帮助。在寻求帮助时更倾向于寻求非正式的帮助,如向朋友和家人求助,而不愿寻求正式的帮助,如教师、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帮助等。且求助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男生独自面对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求助教师、家长和同学的比例高于男生,尤其是求助教师、家长的比例是男生的2倍多,而且女生更多的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帮助。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于独自面对问题。城市和农村在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来自城市的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来自农村的学生经济条件较差,较少有音乐体育等方面的特长,在与城市学生的比较下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为自卑而怯于求助。还有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求助的对象不同,大一学生的求助对象主要是家人,大二为朋友,大三是朋友及恋人,大四学生对心理问题倾向于自己解决。对于大学生心理困惑较多而不愿寻求帮助的情况,一方面,高校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求助行为的主观认可。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认识到,有了心理困惑积极寻求帮助是快速解决自身问题的有效办法,要培养自己有问题寻求帮助的习惯。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刘蓓(2013)对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态度差,性格内向、焦虑程度高、不易与人相处的人格特征以及负性生活事件是造成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三大主要因素。张远等人(2010)对2034例大学生的研究表明,是否独生、母亲职业、父亲职业、父母婚姻状况等家庭因素及黏液质、内外向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从内在因素来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性格内向及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有很大关系;从外在因素来看,主要是家庭和生活事件等。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

人类受精卵继承来自双亲的23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传递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的遗传信息。这些DNA片段构成了基因,目前已知是由10万个基因控制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心理卫生学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的某些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父母的某些遗传基因有着不可否定的联系。德国精神病学者卡尔曼研究表明:父母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发病率为68.1%,其中一方有精神分裂症,子女发病率为16.4%,家庭无精神病患者,子女发病率为0.9%。若双亲都是抑郁症患者,子女发病率提高到50.0%~75.0%。行为遗传学发现,乐观快乐等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同样具有遗传性。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22对同卵双生子和18对异卵双生子进行了20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神经衰弱、抑郁症、疑病症、性格内向、性变态的遗传率较高。

2.人格特征

刘蓓(2013)对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多有一定的人格基础,如性格孤僻、内向,容易出现焦虑、愤怒、抑郁、敏感、冲动、脆弱等情绪反应,与人不友好、不近人情、对他人漠不关心、难以适应环境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遇到的来自学习、情感、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也很多,性格内向和孤僻的大学生遇事比较容易出现消极情绪,自身的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又比较弱,同时由于不喜欢和不擅长与他人交往,排解消极情绪的途径不多,获得的社会支持不多,长此以往,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

1.家庭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起重要作用。

(1)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父母坚定、热情,并考虑孩子的意见)、专制型(不考虑子女的要求)、溺爱型(父母允许孩子为所欲为)和忽视型(既不对子女提出要求也不考虑子女的需要)。研究表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凌四宝等,2003)。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过多控制的教养方式会加重子女人际关系困扰,对子女经常采取控制态度的父母,会伤害子女自尊心、自信心,使子女产生不信任感和自卑感并导致在成长中泛化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父母对孩子充分理解,给予温暖,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多干涉,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

(2)家庭结构也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易于形成极端人格。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普通学生。入学前在家庭有亲生父母照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人员照顾的大学生,由父母亲自照顾的子女能得到更加健康的成长。

(3)父母文化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近年来有关父母文化程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高,大学生呈现出不稳定的情绪特征的概率也高。其中母亲文化程度很高和较低的大学生子女都表现出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以高学历母亲为甚。

(4)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影响。父母离异比正常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差,并且父母离异比父母去世的大学生更具敌对情绪(曾美英等,2008)。除此之外,家庭经济情况、父母职业、家庭关系、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也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形成的压力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有的是在学生考入大学以后出现的,可以分成环境的变化和压力的形成。新生入学后,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他们是一个挑战。这些变化包括居住环境、语言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法、角色地位、学习目标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遭遇的应激性事件影响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张晨艳等,2015),这是因为应激性事件会消耗个体的心理资源,从而降低其对心理健康的保护,引发个体的负面情绪及适应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应激主要表现为新生的新鲜兴奋感和不适应性。根据以往的经验,环境的变迁虽然较少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或过激行为,但可以成为各种压力形成的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压力。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考大学,教师时刻关注着学生,学生虽然辛苦,但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而进入大学后,学习主要靠自己,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甚至学习目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往往使得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无所适从,学业期望难以达到,不再时刻受到教师关注,不再有父母的精心呵护,学习压力增加,接下来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嫉妒、自闭甚至攻击转移等情绪,进而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2)情感压力。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广泛深刻,不再像原来那么单一。地域不同的同学、背景不同的老师和相识不久的异性开始进入学生的交际圈。这一时期的学生渴望获得友情、师生情和爱情等情感体验,但因缺乏经验,再加上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生长环境,这些情感体验不容易在短期内获得满足,容易产生孤独等心理问题。其中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学生间的异性交往。由于多数大学生已经进入成人阶段,学习也不像中学时那么辛苦,竞争也不像高考时那么激烈,且多数父母不再反对子女接触异性,大学生的爱情开始在校园中成长,但当他(她)们遇到失恋的挫折时,因缺乏家长的指导,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如不及时化解疏导,可能发生极端事件。

(3)生活压力。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学生不再希望依靠父母,渴望在经济上自立。尽管国家有奖、勤、助、贷等资助政策,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大学生不再像中学时穿校服、吃食堂或回家吃饭,年轻人的好胜攀比心理和虚荣心使得部分学生希望像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一样穿得体面,吃得像样,特别是在异性和恋人面前花钱大手大脚,使得这部分学生生活压力很大,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影响心理健康。

(4)就业压力。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以就业困难为最多(王佰庆等,2014)。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很多大学生从一进入大学就开始接受规划自己的职业教育,考虑前途和就业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对大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有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大学四年有可能均处于焦虑烦躁中,从而对前途失去希望,对生活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影响学业的完成。

3.社会因素

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很少,在当今的社会竞争压力下,理想主义在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只能破灭。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1)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好,而社会支持较差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更好地利用社会支持有益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人的心理发展及生活的各方面都时时刻刻与这个社会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人的成长离不来社会的支持(程素萍等,2009)。

(2)校园文化环境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校园建设中,宿舍管理和宿舍人际关系也同样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和谐共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塑造出利他、自信的人格,有利于学习社会经验,有利于思想品德的修养。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使人孤独忧郁,甚至与人交往时产生恐惧,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引发心理障碍。

(3)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扩展了人际圈,并且使得大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过度沉迷于网络也会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低头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大多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善于与他人打交道,严重者会失去社交能力。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往往线上情绪饱满、异常亢奋,线下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个人易产生焦虑、孤傲和压抑等心理障碍。有些大学生会渐渐地将网络上那个虚拟的“自己”带进现实,导致心理扭曲,严重者还会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应增强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在必要时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

(一)增强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

目前,有些大学生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只是针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自己没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所以不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实际上,虽然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会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但许多大学生会出现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出现发展性的心理问题,而当前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两个目标:一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帮助全体大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人格成熟和全面发展的发展性目标;二是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补救性目标。发展性目标要达到的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目的,这就要求每个大学生都要增强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一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时发现心理不健康的症状,如重视在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通过该课程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课外阅读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书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心理健康的讲座;二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开设的各类体验活动,如拓展训练、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等,通过体验活动,客观而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

(二)提高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既可以自助,也可以向周边同学、家人、老师和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1.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情绪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每一种心理疾病都有一定的异常情绪表现。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使人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相反,如果一个人情绪波动大,患得患失,喜怒无常,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时自己又不善于调节和控制,则会导致心理失衡,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尝试以下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1)主动宣泄不良情绪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轻松。因此,遇有不良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宣泄”。合理宣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来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应该是合理的,要表现得有理、有度,既不损害自己,也不给他人带去伤害。在宣泄过程中,必须增强自制力,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以免引起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既不能不顾他人利益,也不能不顾自己形象,不分时间、地点、场合随意发泄。比如,如果大学生喝完酒后大哭大喊,摔砸公物来发泄自己的不快,那么这既不能调控好自己的不良情绪,还会造成严重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合理宣泄的方式、方法很多。可采取的形式之一是写。可以通过写日记、搞创作的形式开展。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就是屈原通过升华的宣泄写出来的。第二是述。向家人、老师、朋友倾诉,甚至可以用过激的言辞抨击、谩骂、抱怨恼怒的对象,或是尽情地向至亲好友倾诉自己的不平和委屈。也可以到空旷的山林原野,拟定一个假目标大声叫骂,发泄胸中怨气。一旦发泄完毕,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第三是动。通过体育运动、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参加剧烈运动可以使体内啡肽分泌增多,不良的情绪容易由运动带来的快感代替。在大学校园里,有很多适合大学生运动的场所,可以充分利用,释放情绪。

(2)积极的自我暗示

暗示是运用含蓄的、模棱两可的语言、形象、想象等,通过多次重复来达成一定的心理效果。这个概念最初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提出,他的名言是“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心理学上所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也是一种暗示。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当个人静坐时,默默地说“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气死我了”等语句时心跳会加剧,呼吸也会加快,仿佛真的发起怒来。相反,如果默念“喜笑颜开”“兴高采烈”“把人乐坏了”之类的语句,那么他的心里面也会产生一种乐滋滋的体验。由此可见,言语活动既能唤起人们愉快的体验,也能唤起不愉快的体验;既能引起某种情绪反应,也能抑制某种情绪反应。

暗示有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之分,又有积极的暗示与消极的暗示之分。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强化我们个性中的弱点,唤醒我们潜藏在心灵深处的自卑、怯懦、嫉妒等,从而影响情绪。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也可以激励自己。例如,情绪激动时,可以通过自我默诵“冷静”“不发火”“制怒”“镇定”来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少大学生的墙头、床上贴着“镇定”“三思而后行”“静”“我能行”等条幅,就是针对自己的弱点用书面语言提醒自己。如在遭遇困难时,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胜败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变好事”等词语来宽慰自己,以便从懊恼、焦虑中解脱出来,使消极的情绪合理化。

(3)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头脑中只有一个兴奋点,这时候如果另建一个新的兴奋点,就可以抵消原来的兴奋中心,情绪就可以逐渐平静,使不良情绪得以解脱。这种方法,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新的活动,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的目的。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做的或感兴趣的事情上去。例如外出散步、看电影或电视、读书、打球、下棋等,换换环境等,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

(4)食物调节法

学会利用饮食来改变情绪,因为不同的食物对情绪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菠菜富含维生素C,是一种降压物质;鸡蛋富含能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的胆碱;香蕉含有一种能帮助人脑产生羟色氨的物质,可以减少人不良激素的分泌,使人安宁,快活;燕麦、蔬菜、牛奶和瘦肉等含维生素B1的食物和洋葱、大蒜、海鲜等含硒较多的食物可以提高抗压能力。我们可以据此调整饮食习惯,选择一些健康食品,帮助自己调节情绪。

(5)利用感觉反馈机制寻找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1884年提出了对情绪的解释。他认为个体受到刺激产生情绪时会引起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并由此产生机体生理上的变化,情绪就是由对自己这个生理变化的认识而引起的。他说,“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情绪主观体验的产生和机体生理和行为表现的变化密切相关,相互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情绪的生理和行为表现来调节情绪的主观体验。

研究表明,假装的微笑组比皱眉组报告更多的愉悦。假装的表情可以使人感到恐惧、愤怒、悲伤和厌恶。在不同高度的桌子上写字,形成不同的坐姿,影响被试的情绪体验。大声谈论焦虑事件,被试会更焦虑;用缓慢的、微弱的声调谈论与悲伤相关的事件,被试会更觉悲伤。

2.寻求社会支持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有效的社会关系和网络构成了社会支持系统。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关系所能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帮助个体认识到引发困境的事件,并找到解决困境的资源和策略)、工具支持(提供实质的服务、财力支持以及特殊援助)、情感支持(用关心、安慰等让个体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三个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好,而社会支持较差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寻找有效的社会支持,是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目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张磊(2008)通过对北京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源有家庭、朋友、亲戚、同学、老师、其他人等,其中来自家庭方面的社会支持最高。婴幼儿期的亲子关系决定了个体对世界和他人的态度,也决定了人是否有安全感,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父母通常是孩子最大的支持者。所以,当面临压力和挫折时,大学生可以向家人求助,可以获得来自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可以从家庭成员中汲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帮助大学生重塑信心。

第二,同学、朋友是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固然是重要的支持系统,但毕竟离得有点远,而同学就在身边,一起学习和生活,朝夕相处,寻求同学朋友的帮助比较方便。如果有了开心的事情,就可以与朋友一起分享;有了烦恼和痛苦,也可以与朋友一起分担。有些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不会积郁在心。另外,大学生大多有交友的愿望,在与同学交往中能学会怎样与别人相处,因此,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获得更多的朋友支持和帮助,是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第三,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是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在遇到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及时地向辅导员或班主任甚至任课老师求助,尤其是学业或就业方面的问题,老师见多识广,知识经验丰富,人脉资源丰富,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多、方法更多,因此其给出的建议往往会很有价值。

3.寻求专业帮助

大学生要主动学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发现有心理困扰时,主动、积极、及时地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如果发现有心理疾病,还应该到相关医院进行心理治疗。所谓心理咨询是由受过心理咨询训练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针对来访者的各种适应与发展问题,采用会谈技术,与来访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觉察自己,帮助来访者找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和改变,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目前高校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等。和家庭、同学、朋友或任课老师相比,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老师在心理问题上提供的帮助更专业、更有效,所以,大学生如果出现心理困扰,可以积极地向心理咨询老师寻求帮助,而不是一直困扰着甚至使其变得越来越严重。同时,高校也要建立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机制,如班级里设立心理委员,学校定期对心理委员和寝室长开展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过培训的心理委员和寝室长能及时发现身边同学的问题,可以及时帮助同学求助心理咨询老师。

除了心理问题,当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时,更要及时转介到相关医院进行心理治疗。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患抑郁症的学生自身非常痛苦,大多有轻生的念头,如不加干预是很危险的,如能及时求助专业机构,通过药物和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