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镇静催眠药物
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能引起镇静和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这类药物随剂量的增加依次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和中枢性肌松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焦虑的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抗焦虑的治疗。镇静催眠药主要分为: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非苯二氮 类(作用于苯二氮 受体)和其他。巴比妥类药物曾是应用最多的镇静催眠药物,但其中枢抑制作用明显、安全指数低、具有明显的依赖性,目前已较少用于失眠及抗焦虑的治疗,而是作为抗癫痫和麻醉诱导剂。本节主要介绍BZ和作用于苯二氮 受体的非苯二氮 类。
3.6.1 镇静催眠药物的药代学
多数BZ吸收较快(60~90分钟以内)。按T 1/2长短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表3.6 .1)。短效:三唑仑、去甲羟西泮、咪唑西泮。中效: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羟基西泮、劳拉西泮。长效:地西泮、硝基西泮、氯硝基西泮、氟基西泮、氟硝西泮。BZ广泛分布于脑与其他组织,脂溶性高的BZ在体内分布快。多数经肝脏药酶代谢。评估药效及作用时间的时候,应同时注意母药物和其活性代谢物。BZ的生物转化与代谢受年龄、肝肾功能,及并用其他药影响。当BZ与西咪替丁(甲氰咪胍)、异烟肼等药并用时,因后两者抑制药酶活性,可使BZ血浓度增高。相反,吸烟、利福平等药酶诱导剂可降低BZ的血浓度。BZ与TCA并用可提高后者血药浓度。
表3.6.1 几种BZ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3.6.2 镇静催眠药物的药效学
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中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各种BZ药理近似但有强弱之分,临床宜根据其不同特点选择使用。
(1)根据对BZ受体的作用分类
1)激动剂:
能增加GABA与受体的亲和力和GABA开启离子通道的频率,增强递质抑制作用,如地西泮。
2)拮抗剂:
拮抗受体激动剂,如Ro15-1788。
3)可逆性激动剂:
激动BZ结合位点,阻滞GABA介导的氯离子流,如地西泮结合抑制肽。
(2)抗焦虑作用:
可能与影响大脑边缘系统功能有关。中枢BZ受体的分布与抑制性递质系统GABA受体近似。GABA受体既与氯离子通道偶联,又与BZ受体间存在功能联系。GABA受体分为GABA-A与GABA-B受体。GABA-A受体对BZ和巴比妥敏感,与选择性开启氯离子通道有关,促使氯离子内流,细胞膜超极化,抑制兴奋的神经元。正常状态时,GABA-A受体的GABA高亲和性位点被抑制。当BZ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这种抑制作用被解除,从而激活GABA-A受体,促使其与GABA结合,使氯离子通道开放,增强GABA的突触后抑制功能。GABA-B与钙离子、可能还与钙MP偶联,协助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释放,对巴氯芬(氯苯氨丁酸)敏感。实验表明BZ可增强突触后GABA受体电流,并能增强GABA受体突触前和突触后抑制效应,对GABA导致脊髓神经元突触前抑制也有增强作用。BZ使氯离子通道开放频率增加,细胞内负电位绝对值加大,加强皮质抑制。BZ对海马和杏仁核有高度选择作用,可加强因刺激杏仁核、下丘脑腹中部和皮质运动区导致海马神经元的抑制性放电活动,由此加强GABA神经传导。
必须指出,BZ治疗焦虑虽然有效,但尚不满意,对广泛性焦虑用BZ治疗约35%明显好转,40%中度进步,25%无效,长期使用还可成瘾。抗焦虑药的作用还涉及其他递质系统,如NE系统尤其中枢蓝斑区是预期危险的觉醒中枢。DA系统可能与情感性行为和焦虑表现有关。5-HT系统尤其在背侧缝际核,对焦虑的适应性行为起抑制作用,上述递质系统互相联系共同作用于脑的不同水平发挥作用。因此除BZ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选择5-HT部分激动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根据需要结合心理治疗与康复治疗。
(3)镇静催眠作用:
多数BZ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其镇静催眠作用可能与抑制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有关,也可能与增强上述部位GABA能神经传导有关。BZ能增加巴比妥类及其他催眠药物和酒精的中枢抑制作用,而中枢兴奋剂可拮抗BZ的抗焦虑与镇静催眠作用。
(4)抗惊厥作用:
可能与加强脑干GABA神经传导有关,与苯妥英钠抑制异常放电向外扩散相似。BZ与苯妥英钠并用可提高后者血浓度。目前常用于抗癫痫的BZ有氯硝西泮、硝西泮、劳拉西泮、氧异西泮、地西泮羧酸钾盐,抗癫痫时地西泮只用于静脉给药。
(5)中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
小剂量BZ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激活系统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激活作用,抑制多突触反射,亦与增强GABA传导有关。
(6)其他作用:
BZ可加强麻醉药、巴比妥类和酒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焦虑症、失眠、惊厥、癫痫、戒酒,内镜与术前用药等。BZ的GABA受体阻滞及可逆性激动作用,正被作为解毒药物进行验证。
(7)不良反应:
主要有宿醉、记忆障碍和戒断反应,尚有谵妄、焦虑、抑郁、精神运动性损害、行为失控等。按系统分述如下:
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困倦、乏力、嗜睡、头晕、操作技能损害和降低学习新信息的能力。自主神经症状如口干、视物模糊等。大剂量可引起共济失调、吐词不清、遗忘、意识障碍。
2)呼吸循环系统不良反应:
反应轻微,伴病理基础者可导致呼吸抑制。静脉给药可有一过性呼吸抑制、低血压、血栓性静脉炎等。
3)矛盾反应:
少数脑器质患者用BZ可引起失眠、多汗、心动过速、焦虑、恐惧、敌意、攻击性、幻觉、妄想、癫痫发作和躁狂状态等,多见于治疗的第1~2周或增量过快时。
4)其他不良反应:
如皮疹、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等。
5)成瘾:
BZ所致戒断综合征的有关因素为:①剂量高、用药久:连续用治疗量的药4~6周可有戒断症状,超过4个月戒断症状发生率明显增加。②与药的T 1/2有关:T 1/2短,戒断症状出现快而重,消失也早。相反,T 1/2长的药戒断症状产生慢,持续时间长。长期应用BZ后的撤药症状有焦虑、失眠、激越、抽搐、震颤、头痛、恶心、多汗、视物模糊、听觉过敏、畏光、甚至精神病性症状性紊乱、抽搐发作或癫痫发作,需经2~4周逐步消退。
3.6.3 常见的苯二氮 类药物
3.6.3.1 地西泮(diazepam)
(1)药代学:
口服易吸收,T max0.5~2小时。肌注吸收慢而不规则,静注迅速进入中枢,作用快,但转移进入其他组织也快,作用消失也快。血浆蛋白结合率97%~99%。T 1/2为20~70小时。有效血浓度400ng/ml。经肝代谢,部分转化为有活性的去甲羟基西泮,再与葡萄糖液醛酸结合从尿排泄。
(2)药效学:
抗焦虑、肌松、抗惊厥作用较强。用于焦虑症及其他神经症、失眠、戒酒和抗癫痫。静注地西泮是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也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肌肉痉挛。
(3)用法:
2.5~5mg口服,2次/日或3次/日,或每次10~20mg肌注或静注。
(4)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乏力、肌张力低、易摔倒等。用药初期可过度镇静,机械性操作功能降低,必须避免驾驶汽车和高空作业等有关工作。服药期间避免饮酒。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婴儿、青光眼患者及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3.6.3.2 劳拉西泮(lorazepam)
(1)药代学:
口服易吸收,T max2小时,T 1/2为12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90%,肝硬化时,T 1/2延长。经肾排泄。肾病一般不影响清除率。
(2)药效学:
用于抗焦虑和催眠,也可用于麻醉前给药。
(3)用法:
劳拉西泮1~2mg口服,2次/日或3次/日。
(4)不良反应:
常见为头晕、疲劳、不安等。无心血管系不良反应,但有轻度呼吸抑制,因此肺部疾病患者不宜使用。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儿童慎用。
3.6.3.3 氯硝西泮(clonazepam)
(1)药代学:
口服易吸收,T max1~2小时,健康人T 1/2为19~30小时。作用持续5~7小时。有效血浓度5~50ng/mL。血浆蛋白结合率87%。主要经肝脏代谢成乙酰胺衍生物,并以葡萄糖液醛酸及硫酸盐结合物形式从尿排泄。
(2)药效学:
抗痉作用比地西泮及硝西泮作用强5倍。其抗癫痫机制可能与其同GABA调控蛋白结合有关。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控制兴奋的作用。以抗癫痫作用最突出。也可用于谵妄,不安腿综合征,躁狂状态及惊恐发作。
(3)用法:
抗癫痫,控制癫痫持续状态,成人1~4mg于30秒内缓慢静注,必要时可继续静滴。开始1~2mg/d口服,酌情增至4~8mg/d,最高20mg/d,分3~4次服。婴儿或儿童开始0.01~0.05mg/(kg·d),维持量0.1~0.2mg/(kg·d)。胃肠外给药也可用于严重惊恐发作。催眠需睡前服用。
(4)不良反应:
常见嗜睡,较重者有共济失调及行为紊乱(如兴奋、攻击性)。偶见焦虑、抑郁、乏力、头晕、皮疹、复视、多涎,支气管分泌增加(可造成婴幼儿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近记忆减退。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引起癫痫发作。可能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长期使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剂量应缓加缓减,突然停药易致癫痫持续状态;静注对心脏、呼吸有抑制作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3.6.3.4 艾司唑仑(estazolam)
(1)药代学:
口服易吸收,T max1~2小时。健康者T 1/2约17小时。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有活性代谢物。
(2)药效学:
有较强的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焦虑作用。镇静催眠作用比硝西泮强2.5~4倍。适于失眠、焦虑、紧张、恐惧、癫痫大小发作等,亦可用于麻醉前给药。
(3)用法:
用于镇静1~2mg口服,3次/日。催眠2~4mg,1次/晚。抗癫痫2~4mg,3次/日。麻醉前用药2~4mg,术前一小时口服或肌注。
(4)不良反应:
偶有疲乏、无力、嗜睡、头晕等。1~2小时后可自行消失。重症肌无力者禁用。高血压、孕妇、婴儿、肝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慎用。
3.6.3.5 阿普唑仑(alprazolam)
(1)药代学:
口服易吸收,单服0.5~3.0mg,T max1~2小时,C max8~37ng/ml,T 1/2为12~15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80%。主要代谢物为3-羟甲基三唑西泮和3-羟基-5甲基三唑西泮。前者活性为母药一半,后者无活性。80%从尿排泄。能通过胎盘及从乳汁中排泄。
(2)药效学:
抗焦虑药,化学结构为BZ环上加一个三唑环,作用增强,镇静作用为地西泮的25~30倍,催眠作用是地西泮的3.5~11倍。兼有TCA作用,与丙米嗪、阿米替林相当。此外,还有中枢性肌松作用。适于焦虑不安、恐惧、抑郁、顽固性失眠及癫痫的治疗。研究用于贪食症。
(3)用法:
口服:0.4~1.2mg/d,分2~3次服用。老年患者减量。治疗抑郁症可增加剂量,但不宜超过4mg/d。研究用于贪食症2~4mg/d,分2~3次服。
(4)不良反应:
发生率较低。主要有头昏、头痛、无力、心悸、腹泻、口干、恶心、呕吐及视力模糊等。部分患者有睡眠过多,头晕。有成瘾性。对BZ类药物过敏者均禁用。
3.6.3.6 三唑仑(triazolam)
(1)药代学:
口服易吸收,T max为(1.5±0.7)小时,T 1/2约2~7小时。约89%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肝脏中代谢,代谢物有6种,但只有7α-羟基三唑仑有活性。主要以代谢物产物形式经肾脏排泄,8%由粪便排泄。本药能通过胎盘,也可以从乳汁中排泄。
(2)药效学:
催眠镇静作用显著。能激活GABA受体,从而增强抑制脑皮质和边缘系统。睡眠作用比地西泮强45倍。能缩短清醒期和延长非快速动眼(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第Ⅰ期睡眠,对第Ⅱ、Ⅳ期睡眠影响较小。适于各种失眠。
(3)用法:
一般0.25~0.5mg口服,年老或衰弱者0.125~0.25mg,均睡前服。
(4)不良反应:
常见为偏头痛、视力减退、乏力、眩晕、肌无力,以及过度镇静。长期用药可产生药物依赖,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老年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6.3.7 咪达唑仑(midazolam)
(1)药代学:
口服易吸收,作用快,维持短,T max为30分钟。T 1/2约2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96%。40%原药经肝首过作用被代谢,生物利用度40%。代谢物为α-羟基咪达唑仑,与葡萄糖液醛酸结合失活,通过肾脏排泄。给药7小时后,体内无残留作用,因此对肝功能不全及老者几乎无影响。
(2)药效学:
短效镇静剂,用于抗惊厥,抗焦虑和镇静,催眠。
(3)用法:
10~15mg口服,临睡前服。10~15mg肌注,术前20~30分给药。2.5~5mg静注,诱导麻醉10~15mg静注。
(4)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静注后极少数患者有抑制呼吸现象,偶可引起感觉缺失,但较快消除。对器质性脑病、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忌用。长期使用可产生药物依赖。
3.6.4 非苯二氮 类(作用于苯二氮 受体)
为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的非BZ类药物,是选择性α1-GABA受体激动剂。主要有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唑吡坦。作用机制是对苯二氮 受体复合体的α1亚型有更强的选择性结合,激动α1-GABA受体,增加GABA的传递,抑制神经元激动。具有抗痉厥、镇静作用。无明显抗焦虑或肌肉松弛作用。此类药物安全性高。发生记忆损伤、耐药性和依赖性的风险低,很少有戒断反应,滥用的可能性小。
3.6.4.1 扎来普隆(zaleplon)
(1)药代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且完全,达峰浓度时间大约为1小时,消除T 1/2约1小时,其绝对生物利用度大约为30%,扎来普隆是一个脂溶性的化合物,高脂肪和难消化的食物可延长扎来普隆的吸收,延迟时间大约为2小时,并且C max减少大约35%。静脉给药后,分布在血管外组织。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大约是60%±15%。一天一次给药,扎来普隆没有药物累积,在治疗量范围内,其药代学与剂量成正比。扎来普隆有明显的首过效应。中、轻度肝脏损伤患者服用扎来普隆时,应适当减少剂量,患有严重的肝脏损伤患者不建议服用扎来普隆。在体内被广泛地代谢,在尿中,仅有不超过剂量的1%是原药。扎来普隆主要被醛氧化酶代谢为5-氧-扎来普隆。然后被转化成葡萄糖醛酸化合物,并在尿中消除,所有的扎来普隆代谢物均无药理活性。对老年患者进行扎来普隆药代学的三项研究结果显示,扎来普隆的药代学和年轻人没有明显的不同。
(2)药效学:
扎来普隆为非BZ镇静催眠药,研究显示扎来普隆可选择性结合于脑GABA-A受体复合物α 1亚单位,而与α 2亚单位较少。适于入睡困难的失眠症的短期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扎来普隆能缩短入睡时间,但还未表明能增加睡眠时间和减少清醒次数。
(3)用法:
扎来普隆5~10mg口服,睡前服用或入睡困难时服用。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和轻、中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推荐剂量为5mg。每晚1次。持续用药时间限制在7~10天。
(4)药物相互作用:
扎来普隆可增强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作用,但不影响酒精的药代学。丙米嗪:本品与丙米嗪合用后,清醒程度降低,运动精神行为能力损伤,相互作用是药效学而没有药代学的变化。与酶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会使本药的C max降低4倍。
(5)不良反应:
扎来普隆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头痛、嗜睡、眩晕、口干、出汗及厌食、腹痛、恶心呕吐、乏力、记忆困难、多梦等。用量较大时,可有过度镇静和精神运动损伤作用,但2小时后,就没有损伤作用。对本药过敏者,严重呼吸困难或胸部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6)注意事项:
扎来普隆为国家特殊管理的第二类精神药物品。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当需要头脑清醒时,比如驾驶汽车、开机器等须慎用。与作用于脑部的药联合使用时,可能因协同作用而加重后遗作用导致清晨仍嗜睡。这些药物包括:用于治疗精神性疾病的药物(如精神抑制、催眠、抗焦虑药、镇静、抗抑郁药),用于止痛的药物(如麻醉止痛药),用于癫痫发作、惊厥的药物(如抗癫痫药),麻醉和用于治疗变态反应的药物(如镇静抗组胺药)。本药可用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对镇静催眠药较敏感,推荐剂量为5mg。
3.6.4.2 唑吡坦(zolpidem)
(1)药代学:
是咪唑吡啶类衍生物,有很强的睡眠诱导作用。作用快,服药后30分钟起作用。在血中的T 1/2约2.5小时,属于短效镇静催眠药。
(2)药效学:
主要作用于睡眠周期的NREM第Ⅱ睡眠时相,对快速动眼睡眠的作用轻微。在较大剂量时,非快速动眼睡眠第Ⅱ期和第Ⅲ、Ⅳ期时间延长,快速动眼睡眠时间缩短。由停药引起的睡眠紊乱较轻,对呼吸有轻度抑制作用。不引起肌肉松弛。由于其半衰期短,不产生蓄积,对白天活动影响较轻。
(3)用法:
唑吡坦10mg口服,每晚1次。老人由于药物的半衰期延长,故药物的起始剂量应比较小(5mg口服,每晚1次)。
(4)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消化不良、嗜睡和头晕等。偶尔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谵妄、夜游和幻觉。
3.6.4.3 佐匹克隆(zopiclone)
(1)药代学:
为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的非BZ类药物,属吡咯环酮类,口服易吸收,T max为1.5~2小时,T 1/2为5小时,肝硬化和老年患者可延长至8小时,肾衰患者T 1/2不延长。生物利用度为80%。蛋白结合率45%。分布全身组织。经肝脏代谢,主要代谢物为N-去甲基及N-氧化衍生物,活性低。80%从尿排泄,10%从粪便排泄。
(2)药效学:
是选择性α 1-GABA受体激动剂,抗焦虑、抗惊厥与肌肉松弛作用比BZ较弱。可与BZ受体结合,改善睡眠,使睡眠延长,减少觉醒次数。由于T 1/2短,不影响第2天的精神活动,适于各种失眠。
(3)用法:
口服,每次7.5mg,睡前30分钟服。通常服用7~10天,最大处方量不应超过1个月。一般成人睡前服用10mg。年老体弱、肝功能不良或呼吸功能不良的患者建议起始量3.75mg,然后酌情可增加至睡前服用10mg。
(4)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常见为晨间嗜睡、口干、口苦、肌无力等。长期服药后突然停药可有戒断症状。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及对本药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妇女不宜使用。肝功能不全者应减少剂量。
3.6.4.4 右佐匹克隆(eszopiclone)
(1)药代学:
为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的非BZ类药物,是吡咯环酮类短效安眠药佐匹克隆的右旋异构体。
(2)药效学:
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失眠症。可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夜间觉醒和早醒次数。只是轻微影响NREM第Ⅱ期睡眠,不缩短或延长第Ⅲ期睡眠时间。
(3)用法:
本药在睡前服用,起效较快;并能维持整夜睡眠,获效者可长期使用。
(4)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为短暂的不愉快味觉、过度镇静、头晕、宿醉。服药期间忌酒。
(贾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