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行政决策

一、概念题

1综摄法

答:综摄法又称类推比拟法、提喻法,是一种依靠创造性设想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该方法通过把各领域的专家及部门当事人组成小组,按照特定规范进行问题讨论和互动,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进而激发决策者的创造性思维,对已知的决策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2行政决策

答:行政决策是指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从多种可能的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由于国家行政管理权力运行的特殊性,行政决策与一般决策有所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掌握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行政决策是行政权力的运用,其主体必然与行政权力有关。只有具有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才能有权力做出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的内容是公共行政事务。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部门或公共服务部门,其决策内容离不开“公共”二字,或者是有关公共管理的内容,或者是有关公共服务的内容。行政决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机构,其决策准则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公共部门决策与私人企业决策的本质区别。

3枢纽系统

答:枢纽系统又称行政决策中心,是指领导、组织整个决策活动和最终从事抉择方案的领导核心。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核心性,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在整个行政决策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子系统。统领性,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行使决策领导权的系统,最终决策由其做出。承担全面责任,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对自己所领导的机关或部门负有全面责任的系统。唯一性,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机关或部门的唯一最高决策机关。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任务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整个决策过程;确定决策目标;选择决策方案;监督决策的执行。

4信息系统

答:信息系统是指为决策收集、整理和传输有用、准确、及时的信息的一个信息服务机构。是行政机关的信息处理成员与电子计算机及其他传输工具组成的一个人——机系统,属于人造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供制定方案的依据;帮助进行方案比较和选优;控制决策实施和计划执行的最佳状态。

5科学决策

答:科学决策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决策分析、制定决策方案的活动与过程。科学手段的运用使现代决策呈现出决策分析方法数学化、模型化和分析手段计算机化的发展趋势:决策的数学化,就是应用现代数学方法来解决决策问题;模型化,是指建立决策模型,即把变量之间以及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关系式把两者表达出来,然后通过求模型的数学解来选择合理方案;决策分析手段的电子计算机化是指在决策时应用电子计算机作为逻辑计算工具进行解题和作为信息处理工具进行信息处理。通过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科学决策方法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决策方法。

6咨询系统

答:咨询系统是指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组织系统。国外为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咨询机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官方机构。即由官方直接领导和控制的咨询机构。非官方机构。这类咨询机构也是为官方服务的,但是不直接受官方领导和控制,而是采取相对独立的组织形式。一般说来,为政府服务的咨询机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合理的智力结构,研究工作相对独立。

7战略决策

答:战略决策是指那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方向性的、与整个国家或社会的发展远景有关的重大决策。一般说来,战略决策有以下几个特点:重要性,指战略决策所处理的往往是一些重大的问题。指导性,指战略决策往往对政府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一些涉及国家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决策。全面性和长期性,指战略决策的影响范围广泛和深远,战略决策往往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方行政管理的全局,而且这种影响往往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

8德尔菲法

答:德尔菲法是一种通过互动但匿名的方式,征求专家、学者和利益团体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意见,进而做出决策或预测的方法。当前德尔菲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政策分析、方案规划、制度设计等决策领域。德尔菲法的特征在于匿名性、反馈沟通性和对调查结果的统计性。这种预测和调查方法已经成为常用的决策方法。

9战术决策

答:战术决策是指为解决某一具体管理问题或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战术决策是在战略决策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决策的落实。一般说来,战术决策有以下几个特点:常规性。所处理的往往是一些日常的管理问题,如上面提到的政府办公室某个人员调动的问题。具体性。往往只是涉及政府的某项具体工作。局部性和短期性。所影响的范围小,而且往往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

10单项决策

答:单项决策又称静态决策,是指有关解决某个时期重大问题、提出总任务的决策以及解决有关某个时点状态存在问题的决策的总和。由于这类决策往往是一次性的,因此有人又将这类决策称为一次性决策。在这类决策中,既包括战略性决策,又包括战术性决策。

11序贯决策

答:序贯决策又称动态决策,是指由一系列前后相关、相互影响的决策构成的决策组合。序贯决策是由一系列单项决策构成的。在序贯决策中,前后项决策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即前一项决策是后一项决策的准备和基础,后一项决策是前一项决策的继续和完成。这些决策往往是一连串相互关联的决策,即前一项决策与后一项决策都伴随着时间先后的动态变化,所以又称动态决策。

12霍皮族法

答:霍皮族法是霍皮族印第安人为做出重大部落决策而设计的方法。该方法从核心决策小组(如部落元首)开始,展开公开的讨论,进而形成初步判断。核心决策小组周围围坐几圈部落成员,他们聆听讨论。最靠近元老的一圈由那些地位比元老们稍低的成员组成,如此类推,最外层是青少年。部落委员会讨论完后就移到最外层,其余的都向中心移动一圈。然后现在位于中心的小组成员就他们听到的展开讨论,其余的人皆聆听他们的讨论。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部落委员会重新回到中心的位置,然后部落委员会成员根据他们自己和其他人对所提问题的看法重新考虑其决定。

13决策树法

答:决策树法是一种可以处理多阶段决策问题的决策图法,其主旨是将每一决策各种状态的相互关系用树形图表示出来,并且注明对应的发生概率及其报酬值,从而选择最优决策方案。决策树法的分析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画出决策问题的决策树图形,有多少方案就有多少方案枝,并相应地有多少个自然状态点;从自然状态点延伸概率枝,有多少自然状态就画多少概率枝,并相应地就有多少概率枝末端;最后将有关数据标示在树状图上。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并分别标示在各方案枝末端的自然状态点上。将各方案的期望值进行比较,选择最优决策方案。将劣于最优方案的其他方案删去,最后将最优决策方案的期望值移至决策点。

14程序化决策

答: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所解决的问题重复出现,其系统结构及产生规律可以被决策者掌握的决策,又称为常规决策或重复性决策。由于这类问题出现多次,决策者在过去对其已有反复处理的经验,容易掌握这类问题的系统结构及产生规律,可以据此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作为解决的办法。每当这类问题出现时,就依照例行程序来解决。因此,又称其为规范化决策或高结构决策。

15确定型决策(东财2014年研)

答: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问题只受一种客观状态的影响,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可以提出各种具有确定结果的方案。对这类决策问题,由于只受一种客观状态的影响,针对其解决可以提出各种具有确定结果的方案,每一个方案都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因而决策时可通过直接比较各方案的结果进行抉择。

16风险型决策

答:风险型决策又称随机型决策,是指有明确的决策目标和两个以上的可供选择决策的方案,但是决策条件中包含着不可控制的因素,某一决策结果的出现有一定的统计概率,但是并不完全可靠,因而决策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决策活动。在这种不可控状态下,可能出现不同的决策,但是各种方案后果的概率是可以预测的,决策后果带有一定的风险。在这种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确定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是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构成风险型决策的五个基本条件有:存在着决策人所企图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存在着决策人可以选择的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存在着不以决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的客观状态;各种客观状态下的损益值是决策者可以把握的,如投资决策中不同方案在某一状态(市场销售良好)出现时的预期收益值是可以测算的;未来将出现哪种客观状态,决策人不能肯定,但其出现的概率,决策人大致地可以预先估计出来。

17头脑风暴法

答:头脑风暴法,又称思维共振法,是通过思维共振而产生创造性思想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作为对专家会议法的发展,头脑风暴法在决策过程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与德尔菲法不同的是,它的决策过程中参与的专家是不匿名的,而且全过程也没有严格的程序控制,呈现一种自由松散的讨论状态。

18线性规划法

答:线性规划法,是运筹学的一种重要分支,其原理是在各种相互关联的多变量约束条件下,解决或规划一个对象的线性目标函数最优的问题。其步骤是根据决策问题的变量、各种参数、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等,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求数学模型的解以找出决策方案的最优值以供决策者参考。作为一种决策系统的静态最优化数学规划方法,线性规划法最适宜处理有限资源如何得到最佳分配这一类决策问题。

19模拟技术法

答:模拟技术法是一种决策的试验方法,可以分为两个类别:数学模拟和实践模拟。数学决策模拟,是指一种在决策的数学模型上进行试验的方法,即把不同数据代入数学模型,然后观察其运行结果,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比较,力求逼近实际,最后确定优化数值,选取最满意的决策方案。实践模拟法,是指通过模拟一个实际的工作过程,进而归纳和探索出这一工作过程中的规律和原则,并依此做出决策。实践模拟法的核心是把握工作过程中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依照概率对未来某个时期的工作状态进行决策。

20网络分析法

答:网络分析法是一种通用的图解技术,用以识别一个系统所有互相连接的环节。其基本原理是将工作项目的计划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即将组成整个系统的各项具体任务的先后顺序,通过网络的形式全面规划,并分轻重缓急进行协调,使该系统对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安排,达到以最少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来完成整个系统的预订计划目标。

21混合扫描决策

答:混合扫描决策,又称综视决策模型,最先由美国社会学家阿米泰·埃特奥尼提出。埃特奥尼把理性主义和渐进主义分别比作两台不同的摄像机,前者是一种对全部空间做穷尽一切的细微观察的摄像机,这种摄像机的运用代价高昂;后者是一种只对熟悉地区进行大致观察的摄像机,其运用的代价较低但准确度不够。混合扫描决策模型则要求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摄像机,既要对空间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又要对某些部位进行细微观察。两种摄像机的混合扫描,既考察全面,又考察重点,有利于综合考虑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

22模型经验决策

答:非常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

23定性决策方法

答:定性决策方法又称决策的“软”技术或“弹性”技术,是人们依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借助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决策的质的方面及其性质进行分析的一类方法。定性决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综摄法、霍皮族法。

24定量决策方法

答:定量决策方法又称决策的“硬”技术,主要是运用数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等理论,来研究决策变量与决策目标之间的约束关系,建立决策的数学模型,然后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进而求得决策方案的一种科学决策方法。定量决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线性规划法、决策树法、模拟技术法、网络分析法。

25非程序化决策

答: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所解决的问题是不能重复出现的那类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或非重复性决策。对于非重复性出现的问题,它的解决由于以往没有经验可资依据,不可能有一套例行的程序作为解决的办法,因而其决策是非程序化的。非程序化不仅是最后批准举动的非程序化,而是制定决策的整个过程,包括收集、处理信息和制定方案等活动,都具有非程序化的特点。

26理性决策模型

答:理性决策模型,又称科学决策模型,是指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谋求在决策中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过程分析模型。理性决策模型把决策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发现问题;提出目标;设计方案;预测后果;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决策问题、决策目标、决策标准以及外界影响因素都是明确可知的,作为决策者的人始终是理性的,每一步活动都是理性活动。决策者在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取其中一个预测结果与目标最为一致的方案作为决策的最佳方案。从理想的角度而言,理性决策模型确实是一个非常科学化的模型。但是现实中,决策活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实际的决策活动很难严格地遵从这一模型。

27不确定型决策

答: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面临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有多种,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也无法作出主观的分析和估计的决策。由于与决策问题相关的客观状态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必然会加大决策的难度。对于这类问题决策者不但无法把握确定的结果,而且连决策风险的大小也难以把握。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信息反馈上。常用的处理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有:悲观法(小中取大准则)、乐观法(大中取大准则)、折中法(乐观系数准则)、最小遗憾法(大中取小准则)、平均法等。

28渐进决策模型

答:渐进决策模型是指以维持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将整个决策过程视为对现有政策的渐进调整过程的分析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前进的过程。通过对现有政策的不断完善达成最终的决策目标,决策者只需以现有政策为基础,通过与新方案的对比对现有政策进行小规模或大规模的调整,无需调查与评估全面的政策方案,只着重于那些与现存的政策具有渐进差异的政策方案,对每个政策方案也只评估几个很可能产生的并且很重要的后果。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特点有:渐进主义,积小变大,稳中求变。

“渐进主义”的渐进决策的优点有:决策所选择的方案与现实状况相差不大,可以预测;在一时无法搞清人们的各种需求时,渐进方案会以不断尝试的方式,找出一种满意的结果;易于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不会因远离原有目标而打乱原目标间的秩序;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作的抉择是否正确,特别是在复杂条件下,可以孤立某些因素,比较其利弊;渐进方式比较稳妥,容易控制,能够及时纠正错误,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

29行政决策体制

答:行政决策体制是指行政决策的各个子系统的组成、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关于行政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职权关系的一种制度化的设计。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是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科学化的行政决策离不开合理的、科学的决策体制。同时,合理的、科学的决策体制也为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制度化机制。在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中,除了行政决策的枢纽系统外,还包括决策信息系统、公众参与系统和咨询系统,特别是咨询系统,实际上为行政权力集团以外的人员参与行政决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制度化途径。

30团体决策模型

答:团体决策理论模型是指将决策过程视为利益集团围绕着利益的争夺而相互冲突和斗争的政治过程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强调利益集团在决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政府的决策实际上是对社会价值的一种权威性分配,如果一个利益集团在社会中乃至在决策过程中占有更多的优势,那么其在这种价值分配中则占有更多的份额,反之则占有更少的份额。因此决策的形成往往不是某个决策者个人意志的结果,而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

31精英决策模型

答:精英决策理论模型是指将决策过程视为利益集团的精英代表与政府的统治精英共同商讨制定政策的分析模型。这一理论模型认为,社会实际上是由少数人统治的,利益集团也是通过少数精英代表来参与政府决策过程的;与政府中的统治精英一道共同制定重大决策,并由行政官员和行政机关付诸实施;精英才是真正的决策制定者,公共政策是由掌握统治权的精英人物决定,公共政策反映的是精英阶层的偏好、利益和价值选择。

32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答: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是指以人的有限理性为前提,认为决策是寻求超过最低满意标准的解决方案活动的分析模型。这一模型由西蒙首创,是对理性决策准则的修正。西蒙认为,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完全理性是不存在的,人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和完全不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而且最优选择的信息条件不可能得到满足,这就导致最优决策很难实现,因而决策的策略选择只需超过最低满意标准即可。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将决策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找到可能的决策方案;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

二、思考题

1行政决策的内涵与主要特点。

答:(1)行政决策的内涵

行政决策是指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从多种可能的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

(2)行政决策的主要特点

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掌握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

行政决策的内容是行政事务。

行政决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

2比较分析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的主要区别。

答: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是以决策的客观条件为依据划分的,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环境因素可控度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在确定型决策中,决策者确切知道影响决策问题的自然状态,决策方案的数量是每个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最终选择哪个方案取决于对各个方案结果的直接比较。

(2)在风险型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决策者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决策方案的数量和各种结果发生的概率可以从以往的数据中分析得出。

(3)在不确定型决策中,决策者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也不能知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决策方案的数量和可能导致的结果也是不可预测的。

由于环境因素可控度的差别直接导致了三种决策在决策方法、决策过程上的差异,从而形成对决策者的不同要求,这是三者的主要区别。

3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答: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行政管理始终是围绕着行政决策的制定、修改、实施和贯彻而进行,行政管理总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行政决策来实现。每个行政机构和主管行政的人员,都面临着大量的问题,需要准确、及时地进行决策。正如西蒙所说:管理就是决策。整个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没有决策,也就无管理可言。

(2)行政决策具有优化行政管理目标、节约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益的重要功能。行政管理作为人的有组织的一种理性行为,需要有明确的目标。确立行政目标是行政决策的一项重要任务。行政决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优化决策目标和决策方案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成本较少、效益较大的行政管理途径的过程。

4分析赫伯特·A. 西蒙的“管理就是决策”的理论命题。

答: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完整意义上的决策不仅包括最后做决定的过程,还包括之前的复杂的了解、调查、分析的过程以及在此之后的评价过程,因此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这一命题既有合理性,又有片面性,具体分析如下:

(1)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各项职能围绕决策展开。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行决策。现代管理学一般把管理的主要职能概括为三项: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和控制职能,而决策则贯穿于各项职能之中。确定目标、抉择方案、制定计划属于决策的内容,这是毫无疑问的;设置机构、配备干部、分配权限需要决策,这也是毫无疑问的;对工作的检查、监督、控制也同样需要决策。

(2)管理又不等同于决策,组织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管理各项职能的共同有效运行。决策制定之后需要组织人员、计划分工、执行决策,在整个执行过程中还要对成员实行控制和激励,这些都不是仅通过决策就能实现的。所以说,决策对于管理的意义重大,但是管理不能完全等同于决策。

5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主要任务。

答:行政决策枢纽系统又称行政决策中心,是指领导、组织整个决策活动和最终从事抉择方案的领导核心。如果没有行政决策的枢纽系统,决策的领导组织工作就无法完成,决策的目标也无法确立,决策中也无人进行决断。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

(1)组织领导整个决策过程。

当行政管理过程一旦出现问题时,行政决策枢纽系统便着手组织有关方面讨论问题,要求信息系统收集相关信息,并向决策咨询系统提出相应的决策咨询。决策的分析、论证也是在决策枢纽系统的组织领导下进行,这种组织领导是决策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

(2)确定决策目标。

由于行政决策枢纽系统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行政决策的目标也是由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来确定的。因为作为行政系统的领导者,最清楚应该把行政决策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3)选择决策方案。

这是决策枢纽系统的重要任务,也是与信息系统、咨询系统的区别之所在。无论是信息系统还是咨询系统都没有权力对决策方案作出最终选择,最后拍板定案的只能是决策枢纽系统。

(4)监督决策的执行。

决策枢纽系统只有在检查、监督决策的执行情况时,才能保证决策执行的进度和方向正确性,才能进一步发现问题,确定新的目标,寻找新的方案,完善原有的决策。

6正确处理行政决策枢纽系统与行政决策咨询系统的关系。

答:现代行政决策主体是一个有机系统,主要由决策枢纽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决策枢纽系统处于整个大系统的核心地位,其他两个子系统为其服务,听其指挥。正确处理行政决策枢纽系统与行政决策咨询系统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充分发挥咨询机构的作用

这是指让咨询机构对有关决策问题进行独立的研究和分析,而不是先下结论再要论证。行政决策咨询系统就是指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组织系统。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咨询系统可以帮助决策者对决策问题做出客观、内行的判断,帮助决策者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决策信息,帮助决策者提供备选方案。对于咨询机构的研究成果应予以重视和尊重,在决策形成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

(2)保持决策枢纽系统独立性

咨询机构的意见对决策中心来说主要起参考作用。任何时候咨询机构都不能代替决策中心进行决策。决策枢纽系统也不能将咨询机构提供的方案照抄照搬。只有在听取咨询机构意见的基础上独立地行使自己的决策权而不受咨询机构所左右,才有可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7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决策程序理论。

答: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是西蒙设计的分析模型,是对传统理性决策准则的重大修正。在这一模型中,西蒙引入了“过程”的观念,即决策的程序。决策程序理论的要点如下:

(1)决策包括整个决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主要阶段: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称之为“情报活动”;找到可能的决策方案,称之为“设计活动”;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称之为“抉择活动”;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称之为“审查活动”。虽然这四个阶段缺一不可,但是对于一个好的管理者来说,这四个阶段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关键是前两个阶段,后两个阶段次之。

(2)整个组织决策过程是这四个阶段循环往复构成的循环圈。决策的每一个特定的阶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例如设计活动可能需要新的情报活动;而任何阶段中的问题又会产生出若干次要问题,这些次要问题又有各自的情报、设计和抉择的阶段。也就是大的循环圈中包含小的循环圈,小的循环圈包含着更小的循环圈。然而,随着组织决策过程的展开,总的情报设计、抉择活动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3)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决策。西蒙认为一个管理者所做的主要事情,就是依照这四个阶段针对组织的问题进行决策。

8行政决策过程是一个理性分析与党派分析相结合的过程。

答:这一观点源自于渐进决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决策过程并非理性决策理论所说的是一个科学分析和理性思考的过程,而是一个理性分析与党派分析相结合的错综复杂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具体原因如下:

(1)人们在决策活动中逐渐明确决策目标,提出行动方案。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前进的过程。人们的决策活动是在边行动、边探索的过程中进行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是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案之后才去行动,相反,人们在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时便开始行动,通过“走一步,看一步”逐渐明确行动的目标并形成或完善行动的方案。

(2)决策过程是一个利益冲突和价值分配的政治过程。由于行政决策的价值分配功能,必然会导致不同利益团体对决策进行影响。在决策过程中由于利益集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又是相互冲突的,因此,决策过程也就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围绕着利益的争夺而相互冲突和斗争的政治过程,政府的决策实际上是对社会价值的一种权威性分配。如果一个利益集团在社会中乃至在决策过程中占有更多的优势,那么其在这种价值分配中则占有更多的份额,反之,则占有更少的份额。因此,决策的形成往往不是某个决策者个人意志的结果,而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

9行政决策过程是一个利益冲突和价值分配的政治过程。

答:这是渐进决策理论的观点。它也是由行政决策的功能和利益集团的特性决定的,具体分析如下:

(1)行政决策实际上是对社会价值的一种权威性分配。如果一个利益集团在社会中乃至在决策过程中占有更多的优势,那么在这种价值分配中则占有更多的份额,反之,则占有更少的份额。

(2)不同利益集团为了形成于己有利的政策相互冲突和斗争。社会价值是有限资源,而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又是相互冲突的,双方彼此为了促进有利于己的政策的形成展开斗争,决策过程也就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围绕着利益的争夺而相互冲突和斗争的政治过程,决策的形成往往不是某个决策者个人意志的结果,而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决策过程是一个利益冲突和价值分配的政治过程。

10行政决策过程应该是理性决策与渐进决策相结合的过程。

答:这是混合扫描决策模型的理论观点。此观点并非以决策问题为重点分析对象,而是企图对人类决策活动的规律性进行全面的理论概括。对于这句话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理性决策与渐进决策均存在不足,两者结合才能弥补其片面性

这一理论认为理性决策方法与渐进决策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理性决策的实施条件需要高昂的成本,而渐进决策难以保证目标的正确实现。两者虽然都存在着片面性,但也都有其合理之处。在决策过程中应该将两者结合使用,取长补短。

(2)根据具体的决策条件选择决策方法

决策过程的关键不在于这两种决策方法是否有用,而在于什么情况下使用。在某种情况下,运用理性决策方法是适用的。在另一种情况下,运用渐进决策方法是适用的。在渐进决策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某个方面的决策,也可能需要运用理性决策方法。而且,在相当部分决策中,都不是单纯的理性决策方法和单纯的渐进决策方法所能解决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做出决策。

11决策问题诊断方法:“6W”法。

答:“6W”法是对决策问题的性质、程度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一种方法。具体内容是:对一个问题的分析,主要是弄清楚问题的六个方面:what——什么,where——何处,when——何时,who——谁,why——为什么,how——怎么样,即问题是什么、问题出在何处、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谁引起的、原因何在、情况怎么样。

12行政决策实施过程中试点的重要作用。

答:试点是指决策方案的实施在全面展开之前,先在小范围内所进行的试验。一般来说,行政决策实施都需要经过试点和全面展开两个基本阶段。试点的重要作用在于:

(1)检验决策方案。通过试点,可以使决策方案的正确性得到初步检验,防止选择错误的决策方案,从而避免全局性的失误。

(2)发现问题。通过试点,决策者可以及时发现新问题,修正原有的方案或进行重新决策。

(3)增长经验。试点可以使决策方案的实施者初步得到实施方案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实施该方案所需要的环境与条件,这就为下一步全面实施决策方案奠定了基础。

13决策修正与追踪决策的区别。

答:决策修正与追踪决策都是为了完善原有的决策。决策修正是对决策方案所进行的部分调整和补充的过程。追踪决策则是就原有决策问题在新的情况下所作的一次重新决策。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1)针对的具体情况不同。决策修正是在原有决策基本正确并能够实施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追踪决策则是在原有决策无法继续实施的情况下进行的。

(2)前提不同。决策修正以不改变原有决策目标为前提,而追踪决策则必须改变原有决策目标而重新设定新的决策目标。

在完善决策中,究竟采用决策修正还是追踪决策的方式,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

14列举几种常见的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

答:行政决策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两大类。

(1)定性决策方法又称决策的“软”技术或“弹性”技术,是人们依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借助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决策的质的方面及其性质进行分析的一类方法。常见的定性决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德尔菲法,是一种通过互动但匿名的方式,征求专家、学者和利益团体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意见,进而做出决策或预测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思维共振法,是通过思维共振而产生创造性思想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参与的专家是不匿名的,而且全过程也没有严格的程序控制,呈现一种自由松散的讨论状态。

综摄法,又称类推比拟法、提喻法,是一种依靠创造性设想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需要经过两个步骤:

a.在异中求同的“经验水平模拟”下,将陌生事物转变为熟悉的事物;

b.在同中求异的“颠覆思维”下,对熟悉事物进行多角度观察思考,重新审视该决策问题并赋予新义。

霍皮族法,是霍皮族印第安人为做出重大部落决策而设计的方法。该方法从核心决策小组(如部落元首)开始,展开公开的讨论,进而形成初步判断。

(2)定量决策方法,又称决策的“硬”技术,主要是运用数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等理论,来研究决策变量与决策目标之间的约束关系,建立决策的数学模型,然后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进而求得决策方案的一种科学决策方法。常见的定量决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线性规划法。是运筹学的一种重要分支,其原理是在各种相互关联的多变量约束条件下,解决或规划一个对象的线性目标函数最优的问题。

决策树法。是一种可以处理多阶段决策问题的决策图法,其主旨是将每一决策各种状态的相互关系用树形图表示出来,并且注明对应的发生概率及其报酬值,从而选择最优决策方案。

模拟技术法。是一种决策的试验方法,可以分为两个类别:数学模拟和实践模拟。

网络分析法。是一种通用的图解技术,用以识别一个系统所有互相连接的环节。其基本原理是将工作项目的计划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即将组成整个系统的各项具体任务的先后顺序,通过网络的形式全面规划,并分轻重缓急进行协调,使该系统对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安排,达到以最少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来完成整个系统的预订计划目标。

15决策树法的分析过程有几个步骤。

答:决策树法是一种可以处理多阶段决策问题的决策图法,其主旨是将每一决策各种状态的相互关系用树形图表示出来,并且注明对应的发生概率及其报酬值,从而选择最优决策方案。决策树法的分析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画出决策问题的决策树图形,有多少方案就有多少方案枝,并相应地有多少个自然状态点;从自然状态点延伸概率枝,有多少自然状态就画多少概率枝,并相应地就有多少概率枝末端;最后将有关数据标示在树状图上。

(2)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并分别标示在各方案枝末端的自然状态点上。

(3)将各方案的期望值进行比较,选择最优决策方案。将劣于最优方案的其他方案删去,最后将最优决策方案的期望值移至决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