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专用教材
- 圣才电子书
- 23197字
- 2021-01-08 19:52:16
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建立前的新闻事业
1.“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①《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改为本名,16开,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从创刊至1922年7月,共出刊9卷54号。
②《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a.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年9月至1917年12月)。1917年初,陈独秀应聘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到北京出版,并由个人主办发展为拥有一批进步教授、学者参与编撰的同人刊物。
b.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月至1920年5月)。1918年1月第4卷第1号开始,实行轮值主编,主编者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主要编撰人有鲁迅、周作人、高一涵、陶孟和、王星拱、陈大齐、张申府等,形成了一个新文化运动宣传的统一战线。
c.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
②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新青年》一创刊,就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它的主要宣传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a.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发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学革命运动。
(2)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①《每周评论》的创办
a.《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为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政治时事评论报纸。
b.《每周评论》与《新青年》一样,以“输入新思想”、“提倡新文学”为己任,但《新青年》“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则“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
c.《每周评论》加强对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的报道评述,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1919年8月31日,该刊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共出37期。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自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开展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②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
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的屈辱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五四运动爆发。全国报刊,包括向来保守的报刊,都积极报道和支持这个爱国运动。
a.北京各报,在5月5日都突出报道了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天津《大公报》的胡政之采访了巴黎和会,他的“巴黎来电”一时成为人们争相阅读、关注的内容。上海各报也作了集中的报道。
b.五四运动期间,《每周评论》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
第一,五四运动前夕,陈独秀著文痛斥巴黎和会是“分赃会议”。
第二,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对运动作了连续的系统报道,及时评论,给予支持与引导。
第三,它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即在关系中国民族危亡的时候所表现的“学生牺牲、社会制裁和民族自决”的精神。
c.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报界出现团结一致的局面。1919年4月15日,上海《民国日报》、北京《晨报》等83家报纸,在上海成立了中华全国报界联合会,并宣布它将“外为和会专使的后盾,内作南北代表的指导”。
③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
五四运动前后,进步学生报刊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a.《湘江评论》
《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是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它是一张4开4版的小型周报,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该报以述评为主。毛泽东不仅精心编辑这张报纸,还发表政论、述论、杂论将近40篇。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1919年8月上旬,遭到湖南军阀的武力查封。
b.《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是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该报为对开大张日报,后改为三日刊,有时还发行号外。该报以评述为重点,其中周恩来用笔名“飞飞”撰写的许多评论,议论精辟,富有战斗性。广大读者称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是天津的“新曙光”,评价它是“全国的学生会报之冠”。
(3)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①《新青年》的改组
a.1919年10月5日,陈独秀主持《新青年》编辑部会议,决定将刊物迁到上海。12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本志宣言》,宣布反对“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基本上确认了社会主义方向。
b.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迁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新青年》采用先树旗帜的办法,在第8卷第1号上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表明刊物性质变化。
c.改组后的《新青年》坚定地走上了新的道路,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向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团结了许多人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准备。
②《共产党》月刊的创办
《共产党》月刊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日创办的理论机关刊物,李达主编。该刊秘密出版,不标明编辑、印刷、发行的地点,也不署真名。《共产党》月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宣传:
a.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
b.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俄国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国共产党,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
c.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共产党》月刊至1921年7月止共出6期,每期发行5000份,它不仅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必读教材,而且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思想、沟通情况、酝酿建党的一条重要纽带。
③《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
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刊物,这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
④中俄通讯社
a.中俄通讯社于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1921年5月5日起,改称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斋。它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
b.其主要任务是加强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它一方面翻译俄文资料,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
c.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后,中俄社成为它领导的机构之一。
(4)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
①特点
a.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任务。
b.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
c.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而行。
②意义
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媒体,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进程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为以后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它是我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型新闻事业,继承了我国新闻事业的民主传统,代表了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2.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①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a.《向导》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至武汉,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蔡和森、彭遴志、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罗章龙、赵世炎等是主要撰稿人。
《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b.蔡和森
蔡和森(1895—1931)是《向导》的首任主编,在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他的文章能抓住重要的实际问题,提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具体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他于1925年冬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1931年在香港被捕后引渡至广州,被反动军阀杀害。
c.《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新青年》季刊1923年6月15日在广州创刊,瞿秋白主编,1924年12月出版第4期后休刊。1925年4月复刊,原定为月刊,实际上成为不定期刊,1926年7月出版第5期后终刊。以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为基本任务,基本内容有:介绍马列主义的有关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从理论上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主张;参加“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前锋》于1923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主编,原定为月刊,实际未能按期出版,1924年2月1日出版第3期后停刊。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它重视调查研究材料,采用了许多统计数字,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
②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
a.《先驱》
1921年1月,《先驱》半月刊创办。在首批团刊中,《先驱》是出版时间最长的,也是唯一由地方团刊转为中央团刊的。1922年5月,《先驱》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它的基本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青年运动的状况;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的现状;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报道团的活动和刊载团的文件等。《先驱》出版第25期(1923年8月15日)后停刊。
b.《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是团中央机关刊物,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周刊,出至1927年10月停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表示,它是给青年以“忠实的友谊的刊物”,“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路上”。它的基本内容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许多青年就是从阅读《中国青年》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他们称《中国青年》为“良师益友”。
c.恽代英
恽代英,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五四”后在武汉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3年赴上海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1930年5月被捕,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被杀害。在主编《中国青年》时,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他和萧楚女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既洋溢着革命热情,又有理论分析,深入浅出,亲切感人。
d.萧楚女
萧楚女,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去四川任中学教师兼《新蜀报》主笔。1925年赴上海,任《中国青年》编辑,该刊的《新刊批评》专栏主要由他执笔。1926年赴广州,协助毛泽东编《政治周报》。1927年在广州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害。他写过许多文章和小册子,其中著名的有《显微镜下的醒狮派》、《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
③工人报刊
a.《劳动周刊》
《劳动周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工人报纸。1921年8月20日创刊,4开小型报。它的发刊词宣布:“我们的周刊不是营业的性质,是专门本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宗旨,为劳动者说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1922年6月19日,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载过激言论”、“鼓吹劳动革命”的罪名勒令停刊,共出刊41期。
b.《工人周刊》
《工人周刊》于1921年7月创刊,4开小型报(后改8开)。最初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工人周刊社”名义刊行,1922年夏改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并迁至郑州出版。1926年迁至天津出版,至当年12月约出版150期。因受军阀政府迫害,多次停刊,终刊时间不详。
“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工人报刊多数被迫停刊或被查封,能够坚持出版的为数极少。
④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
a.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b.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c.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
(2)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
①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
a.《政治周报》
《政治周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1925年12月5日创刊于广州,毛泽东主持筹办工作并担任首任主编。从第5期起,先后继任主编的是共产党员沈雁冰、张秋人。《政治周报》注重用事实说话,通过大量事实报道和评论,揭露国民党右派勾结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阴谋活动,揭示右派分裂的必然性,反击敌对新闻工具的反革命宣传,为维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和巩固广东民主革命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每期发行数达4万份,共出14期。
b.《中国农民》和《农民运动》
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持出版《中国农民》和《农民运动》两个刊物。它们也是由共产党员经办的。《中国农民》月刊于1926年1月在广州创刊,经常为它撰稿的有毛泽东、李大钊、林伯渠、李立三、彭湃、阮啸仙等共产党员。《农民运动》是一个通俗性的周刊,刊载有关农民运动的论文、宣传材料和报道,1926年8月1日创刊于广州,后迁至武汉,终刊时间不详。现在所见最后一期为1927年6月出版的第29期。
c.《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
在报纸中,《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都是由共产党员主持、用国民党名义出版的。《楚光日报》于1926年3月在汉口创刊,创办人董必武,总编辑宛希俨、陈潭秋。该报是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机关报。11月25日董必武主持下的《汉口民国日报》创刊,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机关报的名义出版,经理毛泽民,先后担任主编的是宛希俨、高语罕、沈雁冰。《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积极报道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形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②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公开出版报刊,公开发行。它们一方面加强中央报刊,使之成为革命舆论的领导者及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地方报刊,出现一个初具规模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团报刊网络。从整体上看,中国共产党是先办中央报刊,在加强中央报刊的同时创办地方报刊。在党的报刊网络出现的同时,团的报刊网络也形成了。
③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
a.工人报刊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沉寂,在1924年春开始复兴。
在工人报刊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工人》。它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改为它的机关报。起初刊期不定,后为周刊。主要撰稿人有邓中夏、刘少奇、瞿秋白、李立三、任弼时、赵世炎、林伟民等。《中国工人》以指导工人运动的复兴作为自已的首要任务。通过总结我国工人运动经验教训、介绍国际工人斗争经验,帮助工人学习罢工的战略战术,充分做好战斗准备。
b.农民报刊的兴起,是大革命时期报刊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
在农民运动活跃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省,许多县、区都有油印小报。农民报刊的特点是通俗、活泼,从内容到标题都适应农民的需求,文字明白如话。
c.随着妇女运动的开展,妇女报刊也逐渐增多。
如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创办的《妇女声》半月刊、天津女星社主办的《女星》旬刊、《妇女周报》等。
d.学生报刊也很快在各地出现。
如《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湖北的《武汉学生》(1925年创刊)、《上海学生》、《湖南学生》、《香港学生》等。
④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
1925年5月 “五卅惨案”发生,为了及时报道运动形势和指导群众斗争,中共中央决定创办《热血日报》,主编为瞿秋白。
a.1925年6月4日,《热血日报》创刊。它是迄今能看到的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铅印4开,设有“社论”、“本埠要闻”、“国内要闻”、“紧要消息”、“国际要闻”、“舆论之制裁”等栏和副刊《呼声》。它发表大量新闻和评论,报道上海工商界群众的斗争,评述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形势,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传播国际进步势力支持中国人民的信息。它同《向导》周报相配合,特别在时效性上弥补了《向导》的不足,对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起了指导作用。
b.在五卅运动中出现了一批为满足群众斗争需要而创办的报刊。上海学生联合会机关报《血潮日刊》出版。为了对外宣传,上海学生联合会还创办了《英文周报》。6月11日,上海总工会机关报《上海总工会日刊》创刊。12日,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主办的《工商学联合会日刊》创刊。上海工商界出版了一些以提倡国货为主要内容的报刊,如《国货周刊》、《国货日报》、《国货评论报》、《爱国报》、《中华国货旬报》等。
c.“《诚言》事件”
《诚言》是一张帝国主义宣传品,群众把宣传品上的“诚言”涂改为“谣言”、“贼言”等。上海《申报》和《新闻报》刊登《诚言》,引起上海人民的极大愤慨。在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和说服下,《申报》刊登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启事。“《诚言》事件”标志着帝国主义报刊欺骗宣传的再次破产,同时也说明中国任何报刊都必须坚持反帝、爱国的方向,否则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唾弃。
⑤军队报刊的出现
a.《中国军人》
《中国军人》于1925年2月在广州创刊,初为旬刊,后改月刊。它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会刊,主编为王一飞,主要撰稿人都是共产党员。它的文章通俗易懂,配有插图,还结合实际问题组织读者讨论,引导读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在军校师生中发行,还专送各军,在全军范围内都有影响,期发量达两万多份。
b.《军人日报》
《军人日报》是对开大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训练部主办,1926年4月1日在广州创刊。它大量报道国民革命军各军的活动,反映军人的生活和要求,向军人介绍全国工农运动的形势,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勾结活动,还刊载了关于苏联的消息。
(3)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①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控制
北洋军阀政府对于新闻事业采取管制、收买和镇压的办法。出版报刊要向警察部门登记,大样也要送警察部门检查。
②大报的动向
a.成舍我的“世界”报系
在北京,成舍我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世界日报》。成舍我曾在上海《民国日报》任校对、助理编辑,在北京《益世报》任编辑、总编辑。他于1924年4月16日创办《世界晚报》,1925年2月10日创办《世界日报》,同年10月1日出版单张《世界画报》。他重视报纸特色,《世界晚报》标榜“主张公正,消息灵确”;《世界日报》以军事政治新闻为主,兼重教育新闻,还设有多种副刊;《世界画报》先以时事照片为主,后以美术作品为主。《世界日报》日销量达35000多份,居当时北京各报之首位。
b.新记《大公报》
在天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c.《申报》和《新闻报》
在上海,《申报》、《新闻报》的发行量都突破10万大关。《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和《新闻报》经理汪汉溪都致力于经营报业,取得显著成绩。《申报》增辟多种副刊,1924年2月8日创办《本埠增刊》,每日出版,加强了同上海读者的联系。《新闻报》以经济报道、广告业务和经营管理见长,成为在工商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
③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a.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
1923年初,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同年1月23日晚首次播音。该台呼号XRO,发射功率50瓦,这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由于它没有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当年4月间停止播音。
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呼号XOH(后改为COHB),每天播音两小时。内容有新闻、音乐、演讲和物价报告等。这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b.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第一,国闻通讯社于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先后在汉口、北京、天津设立分社。总社设有广告部,北京分社设有英文部,向外国报纸提供英文稿。1924年8月3日,胡政之创办《国闻周报》。1926年新记公司成立后,国闻通讯社及《国闻周报》实际上成为《大公报》的附属机构。国闻通讯社至1936年停办。
第二,申时电讯社发起于1925年,时任《申报》总经理的张竹平,联络《申报》、《时事新报》两报部分编辑,在工作之余将两报的各方专电加以编辑,发给一些报纸采用,1928年正式成立申时电讯社。1932年,该社与110多家报社签订供稿协议,1934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和董事会。在北京、天津、汉口、香港等地设有分社,1937年上海沦陷时停办。
④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进展
a.新闻学系的创办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高等新闻教育奠定基础的时期,一些大学办起了新闻学系。
b.新闻学著作的出版
同新闻教育的发展形势相比较,新闻学研究的进步较为缓慢。这几年出版新闻学著作十多种,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1922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和《新闻学总论》(1924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7年)。
(4)北伐战争中的革命报刊
①革命报刊对于北伐战争的宣传
a.《中国青年》
北伐战争开始后,《中国青年》向广大群众进行北伐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教育。它发表《拥护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为的什么》等文章,阐明北伐战争的正义性质,指出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奉直两系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解除工农和全国人民的痛苦。
b.《向导》
在陈独秀和彭述之的影响下,《向导》一度对北伐战争持冷淡态度。从整体上看,《向导》对于北伐战争仍是采取积极宣传的态度,如报道广州人民对北伐战争的支援情景,报道上海工人第二次和第三次武装起义详情等。
②国民党右派对革命报刊的抵制
a.从国共合作开始,国民党右派就反对共产党,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他们控制了一些报刊作为自己的喉舌,如广州的《青白花》,上海的《革命导报》、《独立旬报》、《革命青年》、《江南晚报》等。
b.1926年2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整理党务案》后,一些共产党员被迫离开报刊工作岗位,一些革命报刊被迫停办,其中包括黄埔军校政治部出版的《黄埔潮》半周刊。
c.北伐战争开始后,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在各地抢占舆论阵地,排斥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蒋介石的大本营所在地南昌,封闭了革命的《贯彻日报》,完全控制了当地的《民国日报》。
③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间的革命报刊
a.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共产党的报刊一概被查封;国民党左派报刊,有的被查封,有的被改组。
b.革命报刊的出版中心转向武汉。《向导》、《中国青年》等都迁到了武汉。
c.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革命报刊受到严重的摧残,萧楚女、陈延年、赵世炎等革命报刊活动家、政论家被杀害,《向导》停刊,《中国青年》迁回上海。许多革命报刊被查封或被迫停刊。
3.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传播事业
①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建立
大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在全国取得统治地位,国民党在全国的新闻统制也随之建立。
a.《中央日报》
《中央日报》,1927年3月22日在汉口创刊,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顾孟余兼任社长,陈启修(陈豹隐)任总编辑,中文版和英文版各日出一大张。《中央日报》在形式上成为独立的法人,独立经营实际上更便于蒋介石直接控制。
b.“中央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开始在南京播音,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呼号为XKM,发射功率500瓦。1932年11月建成新台,呼号改为XGOA,发射功率扩至75千瓦,为亚洲之冠。
②共产党报刊的艰苦斗争
a.《布尔塞维克》
《布尔塞维克》于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至1932年7月出版第5卷第19期后停刊。《布尔塞维克》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等组成编辑委员会,瞿秋白任主任,后又增加蔡和森、张太雷、毛泽东、周恩来等21人为编委。其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出版的,介绍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b.《红旗日报》
《红旗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1930年8月15日在上海创刊。由《红旗》与《上海报》合并组成。1930年10月30日,《红旗日报》又增出独立的副刊《实话》,主要刊载论述党的路线和革命策略的文章,每5天出一期,随《红旗日报》发行。《红旗日报》于1931年3月8日停刊。
《红旗日报》的发刊词写道:“在现在阶级社会里,报纸只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在中国新闻史上,这是对“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观点的最早的明确表述。
(2)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①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a.红色中华通讯社
简称“红中社”,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广播呼号为CSR(Chinese Soviet Radio),每日发稿一两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曾用名《无线电材料》、《每日电讯》),供中央机关参阅。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途中新闻广播中断,但抄报未停,1935年11月在陕西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
b.《红色中华》报
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创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1934年10月3日出版第240期后,随红军长征暂告停刊。史称这一时期该报为《红色中华》瑞金版。瑞金版发行量初期为数千份,后来超过10000份,最多时达40000份。《红色中华》报和红色中华通讯社是同一个机构,担负出版和通讯工作两重任务。负责人先后有周以栗、王观澜、杨尚昆、李一珉、沙可夫(陈微明)、瞿秋白等。
c.《青年实话》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1931年7月1日在江西永丰创刊,总编辑部设在江西于都,总发行所设在福建长汀,1934年5月都迁至瑞金。陆定一、魏廷群先后任主编。发刊词提出:“力求文字作风的青年化大众化。”该刊发行量起初为8000份,后增至20000份,最高达30000多份。红军长征前夕停刊,现在所见最后一期为1934年9月30日出版的第113期。
d.《红星报》
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由红军总政治部主持出版,1933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1933年5月后,邓小平任主编,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陆定一接任主编。出过“号外”,一度出过32开本小册子。1933年增出《红星副刊》。发行量曾达到17000份。红军长征后,随军出版,但改为油印,每期印七八百份发至连队。1935年8月3日停刊。
②其他革命根据地报刊
a.湘赣根据地的主要报刊有:中共湘赣省委机关报《湘赣红旗》;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湘赣》和《红色湘赣副刊》;省军区政治部的《湘赣红星》;共青团省委机关报《列宁青年》。
b.闽浙赣根据地的主要报刊有:省委机关报《突击》;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工农报》和《红色东北》;省军区的《红星报》和《前线》;省工会的《工人特刊》;共青团省委的《列宁青年》和《青年实话》;省互济会的《互济生活》等。
c.湘鄂西根据地的主要报刊有:中共湘鄂西分局机关报《红旗日报》和《布尔什维克》周刊、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工农日报》、共青团省委机关报《列宁青年》等。
d.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报刊有:中共鄂豫皖省委机关报《列宁报》、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鄂豫皖苏维埃报》、中共鄂豫皖分局主办机关报《红旗》、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机关报《少年先锋》及儿童局的《赤色儿童》等。
e.川陕根据地的主要报刊有:中央川陕省委机关报《共产党》、川陕苏维埃政府机关报《苏维埃》、川陕省总工会机关报《斧头》等。
f.琼崖根据地的主要报刊有: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宣传部主办的《琼崖红旗》、琼崖苏维埃政府和乐会县苏维埃政府的《工农兵报》、共青团琼崖特委宣传部主办的《团的生活》、少年先锋队琼崖总队的《赤光报》等。
③红军报刊
a.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主办的《红色战场》;
b.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办的《红军画报》;
c.红三军团的《红军日报》;
d.红三军团政治部主办的《火线》;
e.红二军团政治部主办的《红星》报;
f.红四军的《红旗》;
g.红五军的《工农兵》报等。
④革命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的特点和意义
a.革命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的特点
第一,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
第二,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
第三,开展批评与表扬。
第四,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b.革命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的意义
第一,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
第二,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
第三,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3)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①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积极宣传抗日救亡
a.在革命根据地,《红色中华》等报刊及时刊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有关抗日的决议、宣言,反映人民群众的抗日呼声。
b.在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的新闻宣传活动迅速恢复,地下党组织在北平创办了《华北烽火》、《长城》、《国防》等报刊。
c.为了开展在海外的宣传工作,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创办了《救国报》。
②国民党统治区新闻界的变化
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宣传冲破了大革命失败后的舆论沉寂局面,也使新闻界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邹韬奋和《生活》周刊、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
a.史量才和《申报》
史量才(1880—1934),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新闻事业家,从1912年接办《申报》后,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效,但在政治上却是保守的。他邀请黄炎培、陶行知、戈公振等参加《申报》工作,共商革新大计。1931年9月1日发表《本报六十周年纪念宣言》,宣布自即日起的一年为纪念年,提出了奋斗目标。
九一八事变和淞沪会战使纪念活动中断,民族危亡的严酷事实和救亡运动的爱国激情,使史量才认清了蒋介石对日妥协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毅然赞同团结抗日的主张。史量才和《申报》做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果断举动:
第一,1931年12月20日,上海各家日报(除《民国日报》外)在史量才的策划下,同时刊载《宋庆龄为邓演达被害宣言》;
第二,1932年6月30日发表时评《剿匪与造匪》,7月2日和4日又发表两论和三论,矛头直指蒋介石;
第三,淞沪抗战期闻,史量才带头发起组织上海地方维持会,并被推选为会长;
第四,1932年11月30日发表《六十周年革新计划宣言》,宣布12项革新措施,还强调需要“社会大众的伟力”来推进新闻事业。
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偕夫人、儿子由杭州乘自备汽车回上海,行至海宁县翁家埠附近时遭特务枪击,史量才当场身亡。
b.《申报》的革新措施
《申报》纪念六十周年的革新活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各项:
第一,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报道,在南京、汉口等29个城市设分馆,增加各地通讯。
第二,改革副刊《自由谈》,把它办成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文化园地。这项改革措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推动了杂文的发展。
第三,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
第四,出版书刊,有《申报月刊》、《申报年鉴》、《中华民国新地图》等。
第五,兴办社会文化事业。有流通图书馆、新闻函授学校、业余补习学校、《申报》服务部。
③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韬奋精神”
a.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邹韬奋(1895—1944),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包括《教育与职业》、《生活》、《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他既担任主编,又是主要作者,还要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一生撰写评论、通讯报道达数百万字,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在全国拥有56处总分支店,对中国进步新闻文化事业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他还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
b.“韬奋精神”
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这是对“韬奋精神”的精辟诠释。
c.“新生事件”
1934年2月,《新生》周刊创刊,杜重远任编辑兼发行人。它重新举起抗日的火炬,《新生》周刊实际上是《生活》周刊的继续。1935年5月,《新生》刊载《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制度,其中说到现阶段日本的天皇空有其名而无实权。日本驻沪总领事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和无理要求。国民党政府当即查封《新生》周刊社,判处主编杜重远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国民党中央还电令其各级党部及新闻出版界,加紧查禁抗日言论,取缔抗日运动。这就是中日反动派合伙制造的“新生事件”。
④范长江、斯诺等的西北采访活动
a.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
范长江,著名记者。抗战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向北平的《北平晨报》与《世界日报》、天津的《益世报》与《大公报》投稿。1936年8月,出版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一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1939年加入共产党,从一个爱国的民主进步记者成为一名自觉为民族和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
《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是范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1936年范长江发表《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国统区引起很大震动。他的通讯作品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消息,笔触生动而有感情,受到广泛欢迎。他的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和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b.斯诺和《红星照耀中国》
斯诺是美国著名记者、作家。1936年,他进入革命地区,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为避免检查和发行中的麻烦,中文版改名为《西行漫记》。由于这部书较早地公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的情况,出版后广泛流传,成为传诵一时的名著。大批进步青年在该书影响下,踏上了奔赴延安的革命征程。该书风行世界,被翻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成为畅销的世界名著。斯诺是进入革命根据地采访的第一个外国记者。
(4)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①新闻学研究
a.学术团体
第一,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1931年10月23日在上海成立。主要会员为来自上海《申报》、《新闻报》、《时报》等报社的进步记者以及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后改名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师生,核心是《文艺新闻》的工作人员。
第二,复旦大学新闻学会。1929年9月成立,会员除该系师生外,还吸收已毕业的新闻系学生和其他新闻爱好者参加,曾创办印刷厂,出版书刊等。
第三,南京新闻学会。1936年6月15日成立。
第四,平津新闻学会。1936年元旦成立,会址在北平。
b.专业刊物和新闻学专著
第一,专业刊物主要有:中国新闻学研究会主办的《集纳》和《集纳批判》杂志;复旦大学新闻学会主办的《新闻世界》、《明日的新闻》、《新闻学期刊》;燕京大学新闻系主办的《新闻学研究》、《记者座谈》;黄天鹏主编的北平《新闻学刊》和上海《报学杂志》等。
第二,新闻学专著主要有:张友渔著《新闻之理论与现象》,黄天鹏著《现代新闻学》、《新闻记者论》和《新闻学概要》、《新闻学入门》,孙怀仁著《新闻学概论》,胡仲特著《关于报纸的基本知识》,袁殊著《记者道》,谢六逸著《实用新闻学》等。
②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a.戈公振
戈公振是一位有革命新思想的新闻工作者,又是一位大学教授和卓有成就的新闻学专家。1913年入上海《时报》馆工作,由校对、助理编辑、编辑升至总编辑。1920年创办《图画时报》,为第一个报纸画刊。1925年至1931年问,曾经先后兼任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夏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校新闻学教授;曾参与组织上海报学社,从事新闻学研究。1928年回国后,应史量才的邀请任《申报》总经理助理,负责为革新报纸业务和改进管理制度作调查研究。1933年以“中央通讯社”特派记者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写了不少通讯,后汇集为《从东北到庶联》一书。1935年8月,应邹韬奋、胡愈之的邀请,回国参与筹办《生活日报》,同年10月22日在上海病逝。他的专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从东北到庶联》等,还有译作及多篇论文。
b.《中国报学史》
在戈公振的著作中,《中国报学史》的影响最为深远。这部书写于1925年至1926年,1927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曾多次再版,日本人小野保增译为日文,书名改为《支那新闻学史》,于1943年在东京出版。
《中国报学史》史料翔实,多为第一手材料,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被称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
③新闻教育
a.复旦新闻系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组从中文科中独立出来,于1929年秋组建为新闻系,培养目标“在养成本国报纸编辑与经营人才”,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参照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系的教学计划。1930年,该系成立新闻研究会,黄天鹏为主任,同时设立印刷所,出版新闻学丛书。1931年成立复新通讯社,作为学生实习机构,并向上海各报发稿。
b.燕京大学新闻系
1927年,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因经济拮据和白瑞华回美国而停办。1929年9月恢复,梁士纯为系主任,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建立了交换教授与研究生的合作关系。该系每年春季举办“新闻周”,邀请著名报人来校讲演。
c.最早的新闻专科学校
1928年秋,在广州设立中国新闻学院,后改名为中国新闻学校,是我国最早的新闻专科学校,创办人为谢英伯。同年12月,顾执中创办上海民治新闻学院,1931年改名为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4.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传播事业
①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a.中共中央报刊系统
抗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其直接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创办起一大批以团结、抗战、民主为宗旨的报刊。1939年前后,中共中央要求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一个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报刊系统,使党的新闻事业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围绕着《新中华报》这一中心,《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一批新报刊也纷纷出版,形成了一个中共中央报刊系统。
b.《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1947年3月27日停刊。它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解放日报》的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秦邦宪),历任总编是杨松、陆定一、余光生。1942年的整风改革后,《解放日报》的工作有了显著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与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
a.新华通讯社
新华社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走向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为团结抗日,《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同时,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抗战爆发后,新华社发稿范围逐渐扩大。1939年初,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各自成为独立的编辑机构,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标志着党的新闻通讯事业走向成熟。
b.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这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是当时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这天是人民广播事业诞生的纪念日。该台创办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1943年春,该台因大型电子管被烧坏,不得不暂停播音,直至1945年9月5日才恢复播音。
③《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
a.《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当日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致读者》。《解放日报》改版后,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版面安排也焕然一新:第一版是反映各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才是国际新闻版;第四版仍是副刊和各种专论。《解放日报》还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1942年10月28日起,《解放日报》特辟《新闻通讯》专栏,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报纸上最早出现的新闻学研究专刊之一。
b.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
在解放区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具体如下:
第一,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
第二,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
第三,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
第四,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原则,反对“技术第一,政治第二”的观点。
第五,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
第六,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④外国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与报道
抗战期间,在外国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报道活动中,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汉斯·希伯等人因卓越的采写天赋、坚忍不拔的职业精神而为中国人民的抗日宣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a.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1928年底,史沫特菜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的身份开始了在中国12年的新闻记者生涯。史沫特莱向世界报道了西安事变;在延安采访了中共领导人和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把众所关注的延安情况报告给世界各地的读者;在新四军中进行随军采访。史沫特莱回到美国后,一面写作朱德传记《伟大的道路》,一面利用一切机会为中国革命做宣传,并因此受到麦卡锡主义者的迫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史沫特莱感到由衷的高兴,并决定返回中国,但在途中因病去世。
b.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斯特朗先后6次到中国旅行、采访。她在广州报道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和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省港大罢工;深入湖南农村,报道了毛泽东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到山西南部的八路军总部采访,报道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重庆采访了蒋介石、周恩来;采访了解放区。在她采访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提出并阐述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958年,斯特朗在北京定居,1970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
c.汉斯·希伯
汉斯·希伯是著名的德国籍反法西斯作家、记者。他在大革命时期,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并为上海的《中国周刊》等报刊撰稿,后定居上海,和《大美晚报》编辑巴林博士(英国人)一起,发起建立上海的第一个国际“马列主义学习小组”;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希伯于当年5月到苏北新四军中采访,在苏北解放区完成了8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1941年,希伯所在部队与日寇遭遇于沂南县大青山,他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2)国统区新闻事业与境外抗日宣传活动
①抗战初期上海、武汉等地的新闻事业
a.《救亡日报》
《救亡日报》于1937年8月24日创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该报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人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及文化界、新闻界、社会科学界进步的知名人士,也有国民党人。刚从日本回国不久的郭沫若担任社长,夏衍(代表共产党)、樊仲云(代表国民党)任总编辑。上海沦陷后,先后迁往广州、桂林出版。
b.《群众》周刊
《群众》周刊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1937年12月11日在汉口创刊,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编辑兼发行人为潘梓年,实际主持者为许涤新。该刊以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为宗旨,同时还经常刊载介绍马列主义的译著和论文。1938年10月日军进犯武汉后,《群众》周刊被迫停刊,同年12月迁至重庆复刊,1943年1月改为半月刊。
c.《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该报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以及毛泽东等提出的游击战争理论,无情地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
d.中国青年记者协会
在武汉,中国共产党还在新闻界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创建起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早在上海沦陷前夕,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于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宣告成立。这时上海正处于危急之际,该协会还没有来得及开展活动,就被迫离沪迁往武汉,于1938年1月1日成立武汉分会。3月15日,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在汉口开会,决定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青记”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有范长江、陈同生(农菲)、孟秋江、金仲华、恽逸群等。“青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党通过参加这个组织的中共党员,努力团结国统区广大的进步新闻工作者,积极争取民主、争取新闻自由和开展抗战宣传。在周恩来的指导下,范长江还以“青记”骨干为基础,于1938年9月在汉口筹办合作社性质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同年10月20日在长沙正式建社并对外发稿,由刘尊棋以中央社战地记者身份兼任社长,范长江任副社长,11月迁至桂林并设立总社。
e.重庆各报联合版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军政机关纷纷西迁重庆。重庆作为国民党政府的战时“陪都”,也成了国统区新闻事业和全国抗日宣传的中心。上海、天津、北平、南京、武汉等地迁至重庆出版的报纸,加上重庆原有的报纸,使战时重庆的报纸最盛时达20多种。1939年5月,日寇飞机接连对重庆实行狂轰滥炸,重庆《中央日报》、《时事新报》、《扫荡报》、《新蜀报》、《商务日报》、《大公报》、《新华日报》、《国民公报》、《新民报》、《西南日报》等10家大报不得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5月6日合作刊发“重庆各报联合版”,至8月12日结束,共出版了99天。“重庆各报联合版”是我国新闻史上出现报纸联合版之始。
f.西南新闻中心
1938年底1939年初,当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相继沦陷时,不少进步文化人士根据党的指示撤退至桂林,开办书店、出版社和印刷厂,使桂林的报纸、杂志及图书出版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成为大西南地区进步新闻文化宣传的中心。抗战时期在桂林出版发行的日报有《救亡日报》、《新华日报》(桂林分馆)、《大公报》(桂林版)、《力报》、《广西日报》、《扫荡报》,晚报有《广西晚报》、《桂林晚报》、《自由晚报》、《大公晚报》,另外还有《民众报》、《小春秋》、《辛报》等小报和《国民公论》等期刊。
g.国际新闻社
“国新社”成立于长沙,后迁至桂林。桂林、香港两社合并,以桂林为总社,香港为分社,开始正式对国内外发稿,成为全国性通讯社。“国新社”由桂林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李克农直接领导,由范长江担任社长,社内有中共地下党的支部组织,发稿对象主要是当时大后方的报纸、刊物和海外华侨报纸。1941年“皖南事变”后,桂林、重庆两社均在国民党的迫害下关闭。
②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自1938年10月26日起在重庆出版,至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封闭,共8年又4个月。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是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灯塔。该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顽强的斗争,成为一把插在国民党心脏的尖刀。
在言论、新闻报道方面,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始终同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进行坚决斗争。除“拒检”外,《新华日报》还常常采用“暴检”的手段来揭露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的罪恶。所谓“暴检”,就是在报纸上开“天窗”,即在被检查人员删去内容的报纸版面上故意留下空白,或在空白版面上排上“此段遵检”、“被删”、“被略”等字样,公开暴露国民党当局删改言论、新闻报道的无耻行径。
(3)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①日伪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a.以长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就沦为日占区。大批日本人担任新闻机构或新闻统制机构的主持人或实际主持人。在华北地区,北平、天津是日伪新闻事业比较集中的两个城市。在华中地区,上海、南京是日伪新闻事业的中心。在华南地区,日伪报纸主要集中在广州、香港等地。
b.日伪在沦陷区建立的广播电台大约有五六十座。
c.在沦陷区,日伪为了控制新闻来源,还创办了不少通讯社。在伪满地区,通讯社由日本人直接掌握。
②伪满等早期汉奸政权的新闻立法活动
a.东北。1932年3月“满洲国”成立后,伪满当局立即着手制定与颁布实行殖民新闻统制的法律与行政法规。伪满当局还设立实行殖民新闻统制的行政执法机构,建立殖民新闻统制制度。
b.华北。新闻事业的统制初由伪北平特别市警察局情报处主持,后由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政务厅情报处接管。
c.华中。“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成立后,在伪府行政院内设置宣传局,主管文化及新闻宣传事宜。
③汪伪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a.1940年以汪精卫为核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后,立即着手制定与颁行新闻法律法规,以确立言论出版统制的基本法律依据。
b.汪伪制定与颁行的新闻法律法规主要与“计划新闻制度”相关。“计划新闻制度”本质上只是汪伪政府掩盖其法西斯新闻统制性质的一种美称,“计划”实质上就是“统制”。
c.1941年1月24日,汪伪政府颁布《出版法》。为汪伪政府宣传部任意限禁报道与言论提供了法律依据。
d.汪伪政府行政院会议通过了《全国重要都市新闻检查暂行办法》,对沦陷区内的报刊、通讯社稿进行严格的新闻检查。
e.汪伪政府建立广播事业的管理制度始于1941年2月日本侵略者宣布“交还”广播事业管理权后。汪伪时期的广播事业管理制度实行统合经营制度。
④上海“孤岛”抗日报刊和沦陷地区的抗日宣传活动
a.“洋旗报”
“洋旗报”是指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它可以不受日伪的新闻检查。中国共产党等各派政治力量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利用沦陷区大城市中租界的特殊条件,利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和日寇之间的矛盾,打着“英商”、“美商”的招牌在租界内复刊或创刊“洋旗报”,或聘请外国人担任发行人,或在外国注册,以逃避日寇的新闻检查,报道抗战实况,宣传爱国主张。至1938年冬,在上海租界内出版的这类“洋旗报”达十六七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等。
b.《文汇报》
《文汇报》于1938年1月25日创刊,创办人是爱国人士严宝礼等人,高薪雇请英国人克明担任名义上的董事长兼发行人、总主笔,以避免日寇的新闻检查。《文汇报》创刊后,义正词严地鞭挞汉奸丑类,揭露伪“上海大道市政府”的罪行;积极宣传抗战,及时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抗战的事迹,十分重视报道、宣扬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热情介绍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根据地延安的情况;拥护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国共合作、一致对敌。1939年5月18日,《文汇报》被租界当局勒令停刊两周,此后因“洋保镖”克明为日伪所收买而未能复刊。
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国民党新闻统制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
①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重返东南
a.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其手中掌握的政权与法统,抢先在收复区扩展他们自己的新闻事业。
b.《文萃》周刊
《文萃》周刊于1945年10月在上海创刊,是一份文摘性刊物,以转载进步文字为主,1947年改为地下出版,改名为《文萃丛刊》,每期以一篇文章的篇名作书名,由16开杂志形式改为32开书本形式。同年7月,文萃丛刊社被国民党特务查获,该刊工作人员吴承德、陈子涛、骆何民三人被捕,后在上海解放前夕惨遭杀害,史称“文萃三烈士”。
②“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
a.“拒检运动”是国统区新闻界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一场斗争。
b.“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正在玩弄“和谈”阴谋的国民党当局陷入被动局面。为了缓和矛盾,国民党于9月22日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与办法。至此,国统区新闻文化界为之奋斗多年的取消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斗争,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拒检运动的洗礼,终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③新闻统制在内战中强化与民营新闻事业的衰落
a.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继续实施其对新闻界实施全面统制的反动政策,制订与颁发新闻统制法规,强化新闻统制制度。在广大收复区,国民党政府则以“除奸”为名,堂而皇之地实行新闻统制政策,重建新闻统制制度。
b.1947年后,国民党当局动用大批宪兵、特务,捣毁报馆,捕杀报人,在新闻界实行白色恐怖。《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是国民党在全面内战爆发后首先要摧残的对象。
c.民主党派、进步团体与个人主办的报刊也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限制、迫害与摧残。素有中国报业中心之称的上海,是民主党派、进步团体与个人主办的报刊荟萃之地,因而遭国民党当局迫害与摧残的报刊数量也最多。
d.为了在国统区坚持进步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在国共合作破裂后转入“地下”秘密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还将新闻阵地转移到香港,同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主办的报刊一起,展开反对国民党统治的舆论宣传斗争。
e.国统区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的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第三条道路”,是指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
(2)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①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收缩
a.在广大的解放区内,人民新闻事业迅猛发展,报刊的出版条件大为改善,绝大多数由油印改为铅印,不少扩版或改版为大型日报。随着一些城市和工矿区的被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报刊和工矿报刊也应运而生。人民广播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广播电台网初具规模。
b.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发动全面内战后,由于人民解放军不争一城一池的得失,主动放弃了一些地方,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由发展转为收缩。许多报刊被迫从城市迁回农村出版,由大报改为小报,由铅印改为油印,由日刊改为双日刊、三日刊、周刊以至不定期刊。刚刚发展起来的人民广播事业也被迫收缩,不少电台停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则被迫迁址。
②新华社作用的加强与军事宣传报道的发展
a.新华社作用的加强
第一,抗战胜利后,新华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组织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的工作机构较前扩大充实,分为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英文广播、口语广播4个编辑部门。至1946年4月,新华社在国内已建成总分社9个、分社40多个。
第二,在业务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提出了提高报道水平、改进新闻写作、加紧业务学习等新的任务与要求。
第三,1947年3月27日《解放日报》停刊后,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加强新华社的工作,使新华社同时担负起党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的三重任务,不仅报道新闻,还代表党中央发表时事政治评论。
④为适应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时期的宣传报道需要,新华总社编辑部门建制扩大。
b.军事宣传报道的发展
第一,在解放战争时期,军事宣传报道始终是人民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
第二,当时国民党占据暂时的优势,人民解放战争能否取得胜利,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第三,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后,新华社以及其他新闻机构更加全力投入大反攻的报道与宣传,新华总社编辑部还抽出专人负责撰写军事综合报道与军事评论。
第四,为了做好军事宣传报道工作,新华社的军事报道网迅速发展。
第五,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一系列新闻报道与评论。
第六,新华社和新华广播电台还成功地组织瓦解敌军和争取蒋军家属的宣传报道。
③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a.反“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是一些不真实新闻的代名词。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其他解放区。
这场由《晋绥日报》发起的解放区新闻战线的反“客里空”运动,意义重大且深远:
第一,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为了有效地防止新闻报道的失实或偏差,《晋绥日报》创造性地运用了“编者按语”这一编辑手段。
第二,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是,在反“客里空”运动中也存在“左”的偏向,误伤了一些好人。
b.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第二,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先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第三,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第四,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