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近代报刊

1.外国人在华办报

(1)外报产生的历史条件

18世纪6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对华贸易量的日益增长,更迫切地企图打开中华帝国紧闭的大门,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交流等要求。为了打破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局面,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英国率先采用传教、办学、行医以及出版书报等方法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配合其经济和武力侵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跟进,外报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

(2)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居垄断地位的原因

中外新闻传播发展环境和程度的差别

a.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以农业小生产为本,商品经济不发达,新闻传播发展迟缓,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直到19世纪,邸报、京报等古代报纸仍然是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处于相对先进的国家制度和文明的社会环境里,受产业革命的推动,迅速实现近代化和大众化,具有先进的办报方法和印刷设备,在报业中运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经营管理方法,报刊面向社会大众,报业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之一。中国古代报纸相形见绌,竞争力低下,同时,国人自办的近代报纸还未出现或形成相当的实力,所以,此时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居垄断地位。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殖民统治的建立为外报的刊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开拓商品市场与进行殖民扩张的势头正旺,一批又一批的商人、传教士、政客、冒险者来到东方,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鸦片和各类商品,还有西式的学校、医院和报馆,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观念和宗教意识。这些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的外报,就新闻业务而言,采、写、编、评各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外报中的中文报刊多为传教士创办,编辑熟悉中国语言文化,报刊迎合中国人的性格和阅读习惯,儒学与宗教结合,大量引介先进的科学知识,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吸引有识之士的目光。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商云集,外文报刊也大量出现。

(3)在华外报网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后,除香港、上海外,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商人以及其他各界人士还在广州、宁波、福州、厦门等通商口岸办起了一批近代报刊。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更多的城市成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开始从东南沿海逐渐扩展到中原腹地。

鸦片战争后广州、澳门的外报

在办有外报的城市和地区中,广州是仅次于香港、上海的重要基地。鸦片战争后在广州出现的第一份近代报刊是《广州探报》;1860年,台仁特主编的英文《中国之友》从香港迁往广州,为鸦片战争后在广州出版的第三份近代报刊。19世纪60年代在广州出版的外报,还有《中外新闻七日录》和《广州新报》。19世纪70年代后,广州报业较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澳门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发源地之一,其报业在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渐衰减,但仍有所发展。第一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澳门报刊是1893年7月18日创刊的《镜海丛报》。

近代报刊在其他东南沿海城市的出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中国腹地的扩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数汉口和天津两地的报业最为发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成为中国北方的贸易中心,英、美、法等国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外国人在天津积极开展办报活动,一部分原因是天津毗邻朝廷所在地北京。

法、德、日、俄等国在华办报的兴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法国、德国、日本、俄国等开始了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4)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与影响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即在华外报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a.在华外报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的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鸦片战争前后来华的外国人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他们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

b.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之前,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都积极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鸦片战争以后,又为新的侵略扩张行为制造舆论。一些外报特别赞扬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印度,鼓吹中国应走印度的道路,其殖民主义的立场是十分明显的。

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a.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就已经把自然科学知识向中国读者作了通俗化的介绍。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实用科技方面的介绍越来越多,这些都使中国读者大开眼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b.外报中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外报又陆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于是,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外报所宣传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a.外报的实践使得中国近代报刊得以产生。近代报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体现了民主主义观念,如果不是西方殖民者在强行进入中国之时将近代报刊也带来中国的话,在严厉的封建统治之下是不可能产生近代报刊的。

b.西方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

鸦片战争以后,对外国人办报活动的限制已经解除,他们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自在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并且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外报的办报实践,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新闻事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也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西方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

c.外报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新闻工作者。当时著名的报人王韬、钱昕伯、蔡尔康、何桂笙、高太痴等,都是在外报的办报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d.铅印和石印技术也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

(5)对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认识与评价

近代化报刊在中国的出现是和外国的入侵同时开始的,最早的用中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和最先在我国用外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都是外国人首先创办的。在华外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在华外报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他们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

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前的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积极地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鸦片战争以后,又为新的侵略扩张行为制造舆论,为“洋枪队”屠杀太平军大唱赞歌。许多在华外报的主办人更是直接投入到侵华活动中去。

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18世纪以后,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则停滞不前。清政府为了遏制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禁止传教、严格限制通商,致使中外文化交流隔绝,阻碍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当闭关政策被打破时,中西文化交流得以恢复,对中国而言并非坏事。

在华外报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把自然科学知识,诸如日食、月食、地球运转等,及一些新的科技发明,如轮船、火车、电灯、电话、电报、照相、千里镜、显微镜等通俗化地向中国读者介绍。

外报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诸如开矿、筑路、办厂、兴学、通商、理财等办法。还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外报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国人逐渐掌握了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管理方法与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外人在华办报活动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如当时著名的报人王韬、钱昕伯、蔡尔康、何桂笙、高太痴等。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的,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中国人自主办的报刊

(1)国人对早期近代报刊的认识与接触

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1839年3月,前往广东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州后,立即提出了“采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张,并组织专人翻译外报。

a.林则徐的译报活动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后的梁启超、严复等人,就曾主张报纸上应“广译五洲近事”,其思想和林则徐相通。

b.魏源积极弘扬林则徐的译报思想。1841年6月,已被革职的林则徐将翻译的《四洲志》、《澳门月报》和《粤东奏稿》等资料交给魏源,让他编纂《海国图志》。1842年,魏源完成了50卷本《海国图志》的撰述,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太平天国的办报构想

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的办报思想的,是太平天国的玕王洪仁玕。1859年,洪仁玕在其向天王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卖“新闻篇”(即报纸)等主张。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了以下有关报纸和办报活动的观点:

a.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可以通过报纸“禁朋党之弊”及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

b.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通过报纸这一桥梁,实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和民众之间的沟通。

c.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

d.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

王韬的新闻思想

1870年后,王韬与友人黄平甫集资购得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组成中华印务总局,接着又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主持该报笔政达10年之久。1884年,王韬回上海定居,曾担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创办弢园书局,并尽其余力从事撰作,著有《弢园文录》、《瓮牖余谈》、《弢园文录外编》等,1897年病逝。

王韬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a.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b.报纸的功能和作用。王韬认为报纸的功能有四项,即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c.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d.报纸的文风。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e.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郑观应的新闻思想

郑观应的新闻思想主要见于其专著《盛世危言》的《日报》等文章中。他于1893年刊行的著作《盛世危言》影响很大,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革的方案。郑观应的主要新闻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a.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广设日报是西方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

b.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c.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郑观应对清政府只准外人而不准国人办报的愚蠢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呼吁清政府明令允许并支持中国人创办自己的报纸。

d.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郑观应明确提出了新闻立法的建议,要求清廷制定与颁行法律以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2)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人创办与出版近代报刊的活动兴起。

汉口的《昭文新报》

《昭文新报》是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873年8月8日在汉口创刊,创办人是艾小梅,初为日报,用白鹿纸印刷。该报“仿香港、上海之式而作”,刊行不到3个月,因销路不畅而改为五日刊,装订成书册状。内容以奇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但读者仍然不多,不久即停刊。《昭文新报》虽然昙花一现,却是国人自办报刊历史的开端,为中国人自己办报做了最早的尝试。

香港的《循环日报》

我国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中影响最大的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王韬在香港主编的《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王韬任该报主笔。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最早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报纸之一,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该报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政论文体。王韬的政论文章,后汇编为《弢园文录外编》。

上海的《汇报》与《新报》

被称为中国近代留学第一人的容闳于1874年6月16日在上海创办了《汇报》,该报是国人在上海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汇报》鼓吹发展洋务,措辞谨慎。为了维护民族利益,该报曾多次与外商办的《申报》和《字林西报》进行笔战,曾谴责领事裁判权和租界工部局的专横,遭到官府非议,出版未及一年即停刊。

1876年11月23日,另一份国人自办报纸《新报》在上海出现。主办人是上海道台冯焌光,经费也全部出自道库,主笔由袁祖志担任。该报所刊内容,除转录京报和苏省辕门抄外,还刊有本埠新闻、各地新闻及国际新闻,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情等。

广州的《述报》与《广报》

已知第一份在广州出版的国人自办报纸是《述报》。该报创刊于1884年4月18日,创刊之时,正逢中法交战。该报连续、详尽地报道了这次战争的发展过程、战役实况及官方态度、社会舆论等,表现出该报鲜明的爱国立场。《述报》在业务上十分重视图片新闻的报道,自创刊之日起,每期都刊登一幅或多幅新闻纪实图画,与文字新闻穿插编排,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述报》出版一年左右后停刊。

1886年6月24日,广州出现了第二家国人报纸《广报》。该报由邝其照创办,版式与《申报》相仿,内容设有宫门钞、辕门抄、上谕、著论、新闻等栏目。除中外新闻外,该报也刊登一些匡正时弊的文章。1900年因刊登义和团战胜八国联军的消息,被查封。

(3)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中国出现的国人自办报刊明显地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办报主体方面,创办者身份比较复杂,包括先进的知识分子、商人和洋务派官员。

办报性质方面,除个别报纸外,一般是私营性质的。

报纸内容方面,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

政治立场方面,表现出了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

业务工作方面,形式上大多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纸的模式,并有所创新,如改进标题的制作、运用图画配合新闻报道等,王韬在报刊政论写作上的革新等。

报业环境方面,处境十分困难。

(2)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万国公报》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康有为、陈炽等负责筹募经费,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这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强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转为该会机关报。1895年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从内容上看,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以及上谕等。1896年1月20日被迫停刊。

上海强学会与《强学报》

1896年1月12日,上海《强学报》创刊。其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更为浓厚,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发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变则不能久矣”的警告,提出了“明定国是”、“开设议院”等政治主张。该报于1月25日被迫停办,只存在了14天。

梁启超与上海《时务报》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再度兴起的第一炮。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时务报》每期约30000字,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数十篇政论,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是《变法通议》。《时务报》最高发行量达到17000份,创造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最新纪录,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澳门的《知新报》

《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这份创办较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在康有为亲自策划下创办起来的。该报初创时为五日刊,后改为周刊、半月刊,由何廷光、康广仁任总理。《知新报》与《时务报》的编辑方针基本相同,但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该报到1901年1月20日才自动停刊,共出版133期。

唐才常、谭嗣同与长沙《湘学新报》、《湘报》

《湘学新报》和《湘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湘学新报》1897年4月22日创刊于长沙,是一份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

《湘报》于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应运而生。该报“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旨”,由唐才常任主编,设有论说、奏疏、电旨、公牍、本省新闻、各国时事、商务、新书选录、答读者问等栏目,已初具近代综合性报纸的规模,除报道各地维新运动的动态外,还发表了大量政论,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对民权、平等学说进行热烈鼓吹,明确提出了变法维新的一系列主张。《湘报》的主要撰稿人是谭嗣同。该报于1898年10月15日被迫停刊,共出177期。

严复与天津《国闻报》

《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国闻报》设有电传、上谕恭录、制台辕门抄、路透电讯、论说、国闻录要、本埠新闻、国内新闻、国外新闻、广告等栏,社论大部分出于严复之手。该报尤注重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国内各地及国外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城市设有特约记者。同时还出版旬刊《国闻汇编》。《国闻报》在当时的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以通外情为要务”,帮助读者学习西方的“民主”和“西学”,以求中国的富强。

(3)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国人办报活动史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包括:a.报刊数量多;b.办报地区广;c.报刊种类多。

新的报刊类型的出现

a.在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中,出现了一批文摘类报刊,如上海的《集成报》、《萃报》,长沙的《博文报》,江西萍乡的《菁华报》等。

b.维新变法期间,国人还创办了一批妇女、儿童报刊。

c.这一时期新出现的报刊中,有许多专业类、行业类报刊,如《农学报》、《算学报》、《利济学堂报》。

d.在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以上海为中心创办了一系列消闲性文艺小报,如《指南报》、《奇闻报》、《笑报》、《笑笑报》、《游戏报》、《采风报》、《趣报》,还有杭州的《笑林报》、广州的《嘻笑报》等。

e.维新运动中白话报的出现是尤其值得注意的现象。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流

在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中主流形态始终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主旨的政论性报刊。这些政论性报刊的办报人员大多是维新派人士。从办报方式来看,维新派从“开民智”、“育人才”的总体思想出发,把办报同办学会、办学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

(4)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等维新志士不仅继王韬等改良主义思想家之后,再次公开提出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而且在得到光绪皇帝的认可后还一度付诸实践,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冲破“言禁”、“报禁”,争取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光绪帝发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宣告开放“报禁”的法令。

光绪帝还发布过多道上谕,进一步扶植、鼓励官绅士民创办近代报刊。

在“百日维新”期间,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新闻法的制定也一度被正式提上清廷的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