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普邦园林作品集Ⅲ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2940字
- 2020-08-29 00:53:42
以生态为导向的滨海园林建设Coast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with ecological oriented
一、引言
20世纪中叶,随着城市滨海区域的复兴,世界范围内掀起滨海区域环境开发的热潮。美国巴尔的摩内港改造是城市滨海地区设计的开端,较著名的则有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港改造、日本横滨的填海新区项目以及大阪的“宇宙广场”等。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沿海城市开始涌现出一批滨海新区,如天津的滨海新区、厦门本岛的滨海地段、海口西海岸设计、深圳沿海地区概念性规划等。我国滨海地区具有阳光充足、视野开阔、景观资源丰富等特点,人文活动、商业活动和社会活动较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情况下,滨海地区具有多样的功能需求,旅游度假、滨海住宅、商业综合体、滨海公园,这些城市需求催生相应的海洋文化景观类型,如码头文化景观、滨海景观绿道、滨海广场、沙滩浴场等。国外学者对于城市滨海区的设计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研究和成功的案例,但我国却较少涉及,更未形成完整的城市滨海地区设计理论体系。
滨海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相交接的特定空间,是最具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城市文化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区域。随着我国滨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发活动不断加剧,自然资源消耗急剧加快,从而引发滨海环境恶化、红树林消失、湿地缩减、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的生态退化问题,并严重威胁到滨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滨海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生态修复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滨海地段是滨海景观最主要、最具发展潜力和影响力的地段,这里有大量的海洋资源和生态资源,但目前缺乏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一致的整体思路与构想,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指导开发建设。以往采取的“先土建再造景”的开发建设模式,造成了前期投入大、后期养护成本高、变相生态掠夺、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如何以生态学为基础,结合滨海景观的区域特色及发展规划,针对不同地域开发特点,提供一套较完整的生态化设计指导方案,对充分发掘和营造滨海景观地域特色和可持续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滨海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滨海地区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态势,如现代化工业基地建设加快、出口和利用外资增势强劲、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港口的贸易和物流功能增强、服务业发展空间扩大等,但滨海景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仍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一)滨海自然景观资源浪费或破坏
一些滨海城市规划前期缺乏整体考虑,将工业或农业生产布置于优质海岸线,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潜在的经济效益缺乏认知,造成景观资源的浪费。
(二)海岸线侵蚀较严重
海岸线的侵蚀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潮汐、台风、不合理的人工建筑、水产业养殖等均对滨海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三)滨海景观旅游资源布局不合理
优质资源被忽略,部分资源过度开发而超出生态环境负荷。
(四)千城一律,生态建设缺乏景观识别性
空间布局、景观风格、植物种类以及动物资源等均为当地的景观资源,不同的城市应做到因地制宜,体现当地景观特色。较多滨海城市对本土植物缺少应用而倾向于选择热带或亚热带植物。
(五)管理混乱,生态预警机制不完善
滨海区域被多种单位分割,彼此缺乏协调,管理目标不明确,行动不统一,生态预警机制不完善,不能及时发现生态问题并做出应对。
三、滨海景观建设思路
(一)综合分析,整体规划
为实现滨海景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在建设前期应对该地区的地理条件、植物种类、景观类型、环境质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定位、建设目标和经济情况等进行整体规划,避免出现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方设置工业、港口等环境干扰较大的功能区。
(二)因地制宜,保护优先
不同的滨海区域所受到的自然因素干扰有较大差异,在建设前期需要了解设计场地的地质侵蚀机制、潮汐作用、台风受灾几率等。在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应秉持保护优先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干预,保持海岸线稳定性,并做好工程建设前的环境评估。
(三)尊重自然,控制开发
应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保证滨海景观区域内开发的工程项目都是有作用的,并善于利用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尊重、融入现有景观资源,保证滨海景观带的可持续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时,要控制建筑密度、容积率,避免绿地空间大范围破坏,并适当扩大绿地面积。
(四)环境监控,生态修复
应定期监控滨海生态环境,制定污染紧急处理机制,并积极寻求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平衡点。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修复方法。滨海地区生态修复主要包括:
(1)根据滨海景观肌理特点,结合实际需求重塑自然、半自然海滨形态。
(2)恢复原有场地植被,采用生物、非生物技术控制污染源,改善水体和土壤环境,恢复自然植被。
(3)采用生态建设理念和施工技术,选用当地植物、施工材料,降低对自然的人为干扰。
四、滨海生态技术的运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生态技术被运用到滨海景观的建设当中,为建设滨海景观提供科学指导。这类技术涉及前期评估、设计指导、植物配置、施工技术等。
(1)运用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统称)提高前期生态调查合理性。常用的3S技术均可加强区域生态资源的调查、分析、评价以及数据库的建设,所收集到的基础数据可以作为设计与科学研究的参考。
(2)利用数据信息库为设计提供方向引导。数据信息库的建设包括精品设计项目图集,园林材料信息、园林苗木信息、园林造价信息库等,可帮助设计师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指导设计方法,在保证设计科学性、合理性的同时提高效率。
(3)改进绿化技术,提高复绿速度与成活率。绿化技术的改进包括:优化选择植物种类,结合植物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筛选滨海乡土植物,选择具有较高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种类;为降低风害影响,采用适宜群落配置结构,根据受害程度向内陆逐渐减缓的特点,进行由低至高的植物群落配置;优化选苗和种植养护措施,根据滨海地区气候、环境特点,选择相应的乔木树种,确定回填土厚度、种植苗木土球以及浇灌力度,提高植株成活率,缩短新移栽苗木受台风危害的恢复期;采取适当预防措施,乔木种植采用支架防护。
(4)新材料、新工艺集成滨海生态恢复与园林建设工法。滨海地区生态修复与园林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多类技术人才集合多种施工工艺共同完成,主要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包括水体净化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生态排水技术、环保铺装技术、滨海绿化技术等。
五、小结
滨海生态园林建设是一种特殊的景观类型,涉及湿地的保护、滩涂的改造利用、岸堤防洪、景观用水处理、植物造景等诸多方面,目前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有待广大景观工作者重视和完善。未来滨海景观建设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设生态景观,使其展示城市景观、文化特色和相应的生态效益。在滨海景观的营造上,必须从当地的地质、气候、水文、植物等诸多方面出发,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找到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的良好结合点。公司积极投入研发,将最新技术成果应用在珠海长隆、阳江保利、陵水雅居乐等滨海项目上,从前期设计到后期维护,从物种筛选到施工技术均严格把控,创造优美生态园林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