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一篇 解读统编:小学语文统编新课这样教(三年级卷)
- 何捷
- 3113字
- 2022-03-24 18:17:27
如何利用好单元习作的“例文”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次在单元作文板块中出现了“例文”。而且,一次性出现两篇,这不得不引起关注。
在第五单元习作命题出示前,教材编者安排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与《我家的小狗》两篇例文。两篇文章都属于观察后而作,一篇国内,一篇国外,都是名家名篇。之后的单元作文,命题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写“观察到的印象深刻的一事或者一景”,和例文相呼应。这是统编教材的一处创新设计,但在写作教学系统中,确实属于“老套路”。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使用例文教写作,确实有效。具体在以下三处体现:
其一,例文在小孩写作前出现,让小孩“看到写成的样子”。这有助于增强小孩写作的信心,易于动笔。写作犹如绘图与建造,心中有了图景,眼前有了实体,如今要模仿着绘制一幅,建造一处,难度系数自然降低了。因此,例文成为写作教学的支架,带来对写作的辅助功能,这也是例文在写作教学实际中广受认可的原因,更是例文本身备受宠爱的关键所在。我们看到的中年级教材作文教学实况中,大多有例文介入。如今,例文以教材形式出现,无疑将带来教学的便利。
其二,例文使用名家名作,让小孩“看到写好是什么样子”。两篇例文,能入选统编教材,都属于名家名篇。其中,为中国读者熟悉的《我爱故乡的杨梅》,曾是旧版教材中的经典选文。名家名作为例,能在语言规范、用词精准、布局合理、构思巧妙等方面做好榜样。而且,精选的两篇例文,还非常巧妙地蕴含了观察的教学元素,涉及观察可用的多种方法,展示了对观察结果的不同风格的表达。名家名篇,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演练场,是优质语言的美好范本。在这一点上,与其自己到处寻找,不如教材编撰者为我们把关,借助名家名作产生优质示范作用。在这一方面,例文的功能更是无可替代的。
其三,例文旁有批注,让小孩“看到写的方法究竟是怎样”。带批注,是统编教材的又一特色,特别是习作例文带着批注,让小孩“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便是小孩自己结合例文阅读,辅之以对批注的关注与理解,在文中也能轻易找到关键看点,发现作者的写作密码,分享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最终,都为顺利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服务。
总而言之,例文确实能引发小孩的写作欲望,降低写作难度,有助于精准对应的写作方法迁移。当我们阅读例文之后教材出现的习作命题以及要求时,更能明确发现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在命题要求中提示“观察要细致”,这与例文《我家的小狗》中批注的“作者观察得真仔细,他发现‘王子’学狗字的时候叫得最欢”非常匹配;犹如,教材提示“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嘴尝”的要求,就与《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批注“作者把杨梅的味道写得这么具体可感,让人想亲自尝一尝它的滋味”紧密配合。可见,例文和写作要求之间,例文与命题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密切,这无疑也是设计者的匠心所在。
但使用例文的作文教学,在实际运用中能否产生理想化的“迁移”效果呢?这很难说,至少在三个方面,例文的使用需要被质疑。以此单元教材中的例文为例,我们能分明看到存在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适得其反。例文先于写作行动出现,而且是名家名篇,有可能让小孩还没写就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落差。名家名篇的优点也是缺陷,那样精致的语言,那样高超的技巧运用,那样成熟的表达,让小孩产生羡慕的同时,也有无法企及的失落。看到那么好的作品,真要动笔写的时候,总觉得“我不行”“我做不到”。例文虽然激活了写作欲望,但真正要动起笔来,欲望很有可能转移成一种畏难情绪。在一线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对此都深有感受。这也是为什么一线教学,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使用同伴习作,借助的是伙伴语言为例。其实就是为了缩小心理落差。
问题二:适切性不足。单就本次命题而言,主要练习的是观察,由观察摄材后写作。而观察应该是动态的,对于观察的指导,最好的就是“指导小孩如何去观察”,或是具体说出“观察什么”。教学中,不要笼统地给出没有具体操作路径的“细致观察”“注意变化”等要求,这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如今,将教学成败寄托在同样静态的文字上,期待从文字中迁移观察的方法,得出写法,为自己的写作服务,大有隔靴搔痒之感。
问题三:效果欠佳。作家创作,写出好的文章绝非是应用了方法。写的时候自然而然,并非刻意用法去写。而如今,我们的教学没有因循作品创作的内部特质,而是生硬的抽取语言环境中所谓的“方法”,给出带有概念色彩的标签、符号,并期待以此为范本,让小孩学会写,这样教的效果,极有可能是很低的。在美国的写作研究中,通过实验采集数据已经证实:教给方法,是效果最差的一种教学。
我们提出这三个问题,并不是说使用例文一无是处。我们更期待从教学实际效果出发,提出对例文使用的改良建议。再次重申,例文本身产生的作用是无可厚非的,只希望在教学操作上,能更大限度发挥功效。
建议一:例文后置。例文的出现,可以滞后于命题,滞后于初次写作体验。也就是说,从教材编排角度而言,先出现命题,再出现例文,也许更加合理。操作流程可以调整为:第一,指示小孩自己按照命题要求,先写出来;第二,阅读例文,读后产生感受;第三,有感受后,可以对比自己的文章和例文,找到差距;第四,再根据例文中提取的方法,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文字改良,修改以填补差距。例文后置,效果可能更好,至少不会在写前给予过多干扰。
建议二:例文的篇幅可以变化。两篇例文全都是以整篇幅出现,略显生硬与雷同。实际上,如果非要安排两篇例文,完全可以是一篇以整篇幅形式出现,另一篇以片段形式出现,外加对片段的分析、批注。特别是面对三年级的写作,片段依然是训练的要点。张志功先生特别强调写好片段,他说:“一段话不连贯,疙疙瘩瘩的,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这样组成的一篇文章,怎么可能是好文章呢?能够写好一段连贯的话,正误优劣以至趣味风格都显示清楚了,几乎可以断言,也一定能写好一篇。”美国小学作文教学权威读本——威尔伯特·利维的《写作系统训练》中也对片段写作尤为重视,提出:注重段落训练,发挥其三大优点:时间短、效果好、反馈快。段落训练内容短小,只要抓住一个主题,写一段话,练习的时间紧凑,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写好一段话,写好整篇话,三年级写作教学有其侧重点,不应在文字的长短和谋篇布局上过于用力。例文如果能以片段形式出现,有利于教师进行讲解、批阅,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就让小孩知道一段话的组合逻辑,内部结构,从较为微观的层面落实写作行为。有了片段的分解示范,小孩写的时候就能运用技法,组合语言,顺利地实现表情达意。此外,总以整篇幅形式出现,还容易使小孩误将其等同于之前的单元课文,在学习文本上更为费力,顾此失彼,丢失了例文天然就有的示范效果,丧失了切己、直接的写作体验。
建议三:例文使用不宜过度。在教学中,对例文的关注程度应要注重调试,不宜过于依赖例文。太为倚重例文,依然走的是“从读到写”的模式,而这一模式在整套统编教材的设计中,已成定局。单元有主题,有语文要素,教学后依着线索写一篇相关的文,凸显主题,检验要素的运用效果。这,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而,写作并非只有“从读到写迁移”这一条路径,越是陌生化的方法,带来的刺激与激励效果越好。成熟的模式,容易缺乏新鲜感。因此,即便使用例文辅助写作,在教学中也不可掉以轻心,不要因为是教材中出现的,就大张旗鼓地用,惟此文马首是瞻。以“学观察”命题本身而言,教学的路子多得是。在一线教学中,用观察游戏、到实地观察等方式教,效果更是显而易见的。
统编三年级单元习作中使用了例文,是好事,更要使用好,让例文发挥更好的作用。毕竟这是一种尝试,而且之后的教材中,还将多次出现。所以,如何用好例文,很有必要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