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羁旅情愁
- 古风清音:元曲精选集
- 许松华
- 17618字
- 2019-11-11 15:12:14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1]
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2]。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3],三生梦[4],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5]。
[注释]
[1]黄钟:宫调名。节节高:曲牌名。鹿角,即鹿角镇,在今湖南岳阳南洞庭湖滨。
[2]满江明月:指满湖明月。
[3]半夜心:指子夜不眠生起的愁心。心:思虑。
[4]三生梦:谓人的三生如梦。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即指过去、未来、现在三世。
[5]些:少许,一会儿。
[赏析]
卢挚(约1243—1315),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元世祖即位后较早起用的汉族文人之一,曾供职宫廷。他于二十岁左右,由诸生进身为元世祖忽必烈的侍从之臣,从此步入仕途。他的散曲,与姚燧齐名,时称“姚、卢”,与散曲大家马致远、杂剧女艺人珠帘秀等相唱和。今存散曲有小令一百二十首,残小令一。
这支小令是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卢挚出任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即贬谪南方,赴任途中所作。好不容易连日的阴雨停了,天朗气清,睛空一碧,月亮像新磨的明镜升上天空。诗人叫上仆人,登上了江边的小舟。船夫虽然对诗人月夜游湖的举动略感惊讶,但仍按照诗人的吩咐,划动了小舟。船缓缓地向江心驶去。清新的微风迎面拂来,江上微波粼粼,万点银光闪烁。八百里洞庭袒露在皎洁的月光下,上下晶莹如玉。一叶扁舟在辽阔的湖面,像漂浮的一片树叶。连日的烦闷和阴郁,在明澈的水月湖上,被洁净的湖风一吹,消散了很多。唉,有谁知道,在这万籁俱寂的子夜,还有一颗不眠的心醒着。不知千万里之外的亲人是否安睡?此次,从京城外放到湖南,伶俜愧孤影,可有谁知道自己为何独自在千里之外的湖面漂浮?
子夜心,三生梦,思量前世今生,有时偏指过去。遥思前贤唐代白居易自谓前身是巢父、许由(白居易《赠张处士山人》诗云:“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元代刘因自谓前身是李白(刘因《盆池》诗云:“白发惊鱼应百我,扁舟捉月记三生。”),作者的前生难道是屈原、贾谊,才有今生这样的际遇吧?作者在其小令《折桂令·长沙怀古潭州》中以屈原、贾谊自比,他写道:“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为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诗中的瀛洲,是传说中仙人所居之神山,暗指诗人曾供职的集贤院。那么,来生自己该变成何许样人?卢挚在《蟾宫曲·钱塘怀古杭州》中还提到了白居易和苏东坡,这首小令写道:“问钱塘佳丽谁边?且莫说诗家:白傅坡仙。胜会华筵,江潮鼓吹,天竺云烟。那柳外青楼画船,在西湖苏小门前,歌舞流连。栖越吞吴,付与忘言。”其中“白傅”即白居易,“坡仙”即苏东坡。作者又遥想唐代僧人圆观临死时,与友人李源相约在杭州天竺三生石上相见,自己与心上人今生恐怕不能重逢,只能以来生相约。种种复杂的感情一齐涌上作者心头。他愁绪千端,突可暂释,于是只有闷倚篷窗,希望小睡片刻,以求得心灵的安宁。但“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杜甫《客夜》),在这耿耿长夜之中,作者终难入梦。夜深露重,月亮悄悄向西移去,无垠的湖面,一叶扁舟在缓缓划过。
这支小令在澄澈明净的意境中,包含着作者复杂痛苦的感情。曲的前四句写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动静结合,意境空灵;后四句抒情,言短情深,顿挫有力,而明月清辉与作者心头的阴云,平湖的静谧与作者内心的动荡,昔日的欢会与今日的离愁,这层层对比,无不加深着这篇短小的抒情曲蕴含的感情容量。
〔双调〕水仙子·夜雨[1]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2],三更归梦三更后[3]。落灯花棋未收[4],叹新丰孤馆人留[5]。枕上十年事[6],江南二老忧[7],都到心头。
[注释]
[1]水仙子:曲牌名,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等。
[2]“一声梧叶一声秋”二句:梧桐叶的落下,预示了秋天的到来,雨打在芭蕉上的声音更使人增添了一分愁闷。一点芭蕉,是指雨点打在芭蕉叶上。
[3]三更归梦三更后:夜半三更梦见回到了故乡,醒来时三更已过。归梦:梦归故乡。
[4]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5]叹新丰孤馆人留:此借用唐代初期大臣马周的故事。《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年轻时,生活潦倒,外出时曾宿新丰旅舍,店主人见他贫穷,供应其他客商饭食,独不招待他,马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北,本秦骊池。汉刘邦定都关中,因其父太公思归故里,乃仿封地街巷格式改筑骊邑,并迁来丰民,故称新丰。
[6]枕上十年事:借唐人李泌(一说是沈既济)所作传奇《枕中记》故事,表达作者的辛酸遭遇之感慨。
[7]江南二老:指在江南家乡的父母双亲。
[赏析]
徐再思,生卒年不详,约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浙江嘉兴人。曾做过“嘉兴路史”。他因好吃甜食,故号“甜斋”。他与另一个著名散曲家贯云石齐名。因贯云石号酸斋,后人把他们的作品合在一起,编为《酸甜乐府》。
这首小令写一位客居新丰旅馆的游子在秋夜产生的强烈的思乡情。瑟瑟西风吹动落叶,一声声报告秋天来到,绵绵雨点打芭蕉,一滴滴激起离愁。到三更归乡的梦醒后再也难以成眠。灯花落尽,棋盘上的残棋子也懒得去收拾。可叹新丰孤馆把游子滞留。像做梦一般想起十年往事,还有对江南二老的忧心,都一起涌上心头。
小令分为三个小段。第一小段写深秋之夜,勾起孤馆游子的无限愁思。开头描绘孤馆外凄寒的秋景:梧叶在秋风秋雨中飒飒落下,雨点打在芭蕉上沙沙作响,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是秋容秋声秋夜寒。梧叶落一片,凄凉添一番;芭蕉响一声,愁肠增一分,连用四个“一”字,用夸张手法渲染出此夜的无限凄凉和愁思。客居者心烦意乱,夜不能寐。他只得借独自推敲棋路来消磨长夜,不知不觉地打了个小盹,梦见回了家,又忽然惊醒,把归家的好梦打断。第二小段写梦醒后所见孤馆内的情景。好梦醒来,时已三更。倦眼所见:棋盘还未收,灯油已燃尽,更觉眼前的一切恍如隔世。“叹新丰孤馆人留”把愁思更引深一层,“孤”,是把主观感情赋予到客观之物“馆”上;“留”是“叹”的缘起,写身不由己的羁绊之愁,从反面表达盼归的急切心情。第三小段由景及人,直抒胸臆,写客居者的重重心事,回忆起十年往事,更怀念年老的父母艰辛,酸甜苦辣一时俱上心头,忧愁萦怀,无以解忧,不禁慨叹自己身处异乡,为天涯飘零之客。
小令运用了“梧叶、芭蕉、灯花、棋”等传统意象,让读者联想起众多相关古诗词,大大丰富了小令的内容和情思。全曲语句流利,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十分感人。
〔越调〕天净沙·秋思[1]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
[注释]
[1]天净沙:越调曲牌名,又名《塞上秋》。
[2]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3]古道:古老荒凉的小道。
[4]断肠人:指飘泊天涯、百无聊赖的游子。天涯:天边,这里指异乡。
[赏析]
马致远(约1250年—约1321年),元大都(今北京)人。字千里。一说致远就是他的字。晚年慕陶渊明,号东篱。他的生平事迹不详,《录鬼簿》说他曾做过江浙行省务官。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咏羁旅情愁类作品中独占鳌头,成为享誉千古的“秋思之祖”。
这首小令剪辑了一组极富深秋特点的景物,构成了一幅令人断肠的风景画。“枯藤、老树、昏鸦”三种景物渲染出昏沉、阴暗的氛围,与游子旅途疲惫、昏昏沉沉、故乡遥不可及的思乡情愁融合为一,而“小桥、流水、人家”,皴染出清瘦、寂寞、纤丽的画面,与前面昏沉浊重的意境形成对比。这新翻出的境界,表现了游子走了一程又一程,旅途漫长无尽头。“人家”的出现,使游子更深切地感到自己是一个落寞的异乡人,对“家”的向往更为刻骨。“古道西风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游子骑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令人担忧的是这马还能走多久。此处以“马”写游子的“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游子又饥又饿、又渴又困,因思乡倍加清瘦的情态。而这时,夕阳已经向西边落下了,游子还飘泊在异乡,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呀。
小令选取特定的时间:深秋日暮;特定的地点:古道西风;特殊的背景:老树昏鸦,共同组成一幅日暮昏沉的画面,这位在古道上走了几百年的游子,至今还晃荡在西风古道上,让我们感悟到家乡的温暖,家乡的呼唤;感悟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位游子,终生晃荡在寻找自己精神家园的路上。
〔双调〕寿阳曲·洞庭秋月
马致远
芦花谢,客乍别[1]。泛蟾光小舟一叶[2]。豫章城故人来也[3],结束了洞庭秋月。
[注释]
[1]乍别:突然离别。
[2]蟾光:月光。
[3]豫章城:今江西省南昌市,为古豫章郡治所。
[赏析]
在蟾光下泛一叶小舟出洞庭湖,再沿长江顺流东下,入鄱阳湖,转入赣江,最后抵达豫章城,结束“洞庭秋月”这段漂泊生涯。
这首小令描写了作者漂泊生涯的片段。小令开头,作者描绘了一幅秋水伊人、他乡离索的孤寂画面:芦花飘逸,秋风萧瑟,蟾光月夜,乍别的客子,泛一叶小舟,沿着浩渺的长江漂摇而去。“芦花谢”点明离别的季节是萧索的秋天。芦花,在古诗词中经常与离别连成一体。孟浩然诗云:“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陆游诗云:“日淡风斜江上路,芦花也似柳花轻。”因此,“芦花谢”暗示着离情的凄凉愁苦。“客乍别”说明离别实出不得已,其中有作者不愿言明的苦衷。不过,从“泛蟾光小舟一叶”可约略窥探。“蟾”或“蟾光”比喻夫妻思别之情。白居易诗云:“照他几许人断肠,玉兔银蟾远不知”,暗示作者心灵受到刺激。此行明明是离愁,作者借“芦花”“蟾光”略加点染,给读者以超然象外的逸趣。最后两句交代了作者的行踪。作者曾经在豫章城游历,此来算是故地重游,因此,在“乍别”又添了几分暖意,找到了归宿地,结束了漂泊的生涯。故结尾“结束了洞庭秋月”,表达了作者如释重负的庆幸语气,那种长吁一口气的“结束了”,反而增加了经过心身挣扎、羁旅漂泊的艰危之感,使这首小令具有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马致远
渔灯暗[1],客梦回[2]。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注释]
[1]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2]客梦回:游子从梦中醒来。回:醒来。
[赏析]
这首小令抒发离家万里、奔波在外的羁旅者的思乡之情。第一句写游子被潇湘夜雨惊醒时的情景。潇湘夜雨是身处孤舟的羁旅游子所处的环境,是他被命运抛至孤立困境的象征,也是他情感的出发点。夜晚,潇湘之间忽然下起瓢泼大雨,游子悚然惊醒。但见江面被笼罩,远处的渔灯变得昏暗不明。冷雨昏灯,让游子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凄冷荒寒,一个“暗”字奠定了全曲悲伤黯淡的气氛。开篇六字,两幅画,语言凝练,感情充沛。第三句由人写到情。游子被大雨惊醒,触动了离情。那一滴一滴的雨声,就像一条条鞭子在抽打着他。他的心一阵阵作痛,快要碎了。这一句明是写景,实是写情,是失意者痛苦情感的外化。为什么有这种“滴人心碎”的感受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在这孤舟之上,游子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直到五更还不能入睡,内心掀起巨大的情感波澜。最后一句是全曲的情感结点,既回应了开头的“暗”,又与潇湘夜雨合二为一。这哪里是雨,那一滴一滴的,都是游子的思乡泪!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离情万种,天涯漂泊之苦。全曲情景交融,情感真切动人,语言朴素简洁,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中吕〕普天乐·平沙落雁[1]
鲜于必仁
稻粱收,菰莆秀[2],山光凝暮,江影涵秋。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雁阵惊寒埋云岫[3],下长空飞满沧州[4]。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注释]
[1]平沙落雁:此为“潇湘八景”之第五首。
[2]稻粱:稻谷和高粱,此处泛指庄稼。菰(gū)蒲:菰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莆亦是水生植物,即苇子,可以编席。
[3]云岫(xiù):指云雾缭绕的峰峦。岫,峰峦。
[4]沧州:水边比较开阔的地方,常用指隐士住地。
[赏析]
鲜于必仁,生卒年不详。字去矜,号苦斋。渔阳郡(治所在今天津蓟县)人。大约生活在元英宗至治(1321—1323)前后。其父太常博士鲜于枢(1246—1302)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鲜于必仁虽出身官宦家庭,自己却是一生布衣。因其性情达观,常常寄情山水,浪迹四方。明人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奎壁腾辉”。
这首散曲描绘了清秋时节辽阔的江边晚景,抒发了游子漂泊异乡的无限忧思。稻谷已经收割,水边的菰莆婀娜秀美。山沟暮色凝聚,江水宽阔平静,秋空辽远空旷,孤帆显得更加瘦小。雁阵为秋寒所惊,穿过山边薄云,落在江边沙滩上;红日西沉,秋风吹拂着渡口,游子凝目痴望,无尽的诗思与情愁在心中郁积。
散曲前四句描写江边晚景。“山光凝暮”化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烟光凝而暮山紫”,而把山光与暮色凝结在一起,显得更为简洁。作者用“稻粱收”反衬“菰莆秀”;通过江上的倒影描绘山光与岸边的风物,使景物的层次更深。五六句描绘江上的景象,意境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恰成对比。“孤”,写出了游子羁旅的孤独和心境的凄凉;“瘦”,用小舟一叶反衬天空的高远、江面的辽阔,同时又映衬出游子的愁思和憔悴,言简意丰。七八句描写天上的雁阵。“雁阵惊寒”化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天已凉而游子犹漂泊在外,更加剧了漂泊、凄寒之感,写景中渗透着浓郁的思归愁绪。最后三句,借景抒情。红日西沉,秋风吹拂着渡口,游子在渡头凝目瞩望,这个特写镜头宛如一幅远眺盼归的雕像,把有家不得归的愁绪和羁旅漂泊的无奈,洒满山光水色,留下不尽余味,给人特别的凄美感,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双调〕庆东原·泊罗阳驿[1]
赵善庆
砧声住[2],蛩韵切[3],静寥寥门掩清秋夜。秋心凤阙[4],秋愁雁堞[5],秋梦蝴蝶[6]。十载故乡心,一夜邮亭月[7]。
[注释]
[1]泊罗阳驿:泊,暂住,寄宿。罗阳:地名,故址不详。驿:驿站,古时供应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2]砧(zhēn):捣洗衣服的垫石。
[3]蛩(qióng)韵切:蟋蟀的叫声急促。蛩,蟋蟀。
[4]凤阙:原为汉代的宫阙名,后用为皇宫的通称。这里指京城,朝廷。
[5]雁堞:堞,城墙上的矮墙,雁堞即城墙上雁阵状的墙垛。这里代指城池。
[6]秋梦蝴蝶: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说明作者人生如梦的感觉。
[7]邮亭:即驿站。
[赏析]
赵善庆,生卒年不详,元代文学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其散曲今存小令29首,皆见于《乐府群玉》。内容多写景咏物、抒发羁旅思乡之情。
这是作者夜泊罗阳驿写下的一首小令,描绘了一个寂寥清冷的秋夜景象,表达了作者天涯漂泊、疲惫思乡的感情。捣衣的砧声已住,蟋蟀的叫声急促。静悄悄紧闭房门掩住了凄清的秋夜。心愁国事,身在异地秋愁怎样排解。奔波劳碌,时光飞逝,常有人生如梦的感觉。仰望今夜驿站上空的明月,是它牵起我十年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挚而迫切。
小令共三个小段。第一小段描绘了一幅冷清寂寥的秋夜图。“砧声”和“蛩韵”是两个浸透着深厚传统文化和情感色彩的意象。砧声,即捣衣声。乐府《子夜四时歌·秋声第一》:“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在古代,每到秋天,家家为游子赶制寒衣,那单调而亲切的捣衣声,怎能不勾起征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捣衣声已经静息了,夜已经很深了,作者仍在思家的情绪中煎熬,夜不能寐,而蟋蟀的低吟又声声入耳。在古诗词里,蟋蟀意象往往与对生命的悲叹联系在一起。《诗经·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诗经·七月》:“鸣蟋蟀兮在床,步幽阶兮神伤。”对生命的感叹总是与对时光的感叹相联系,“蛩韵切”,蟋蟀那长长短短、高高低低、急杂如密雨的吟咏,更让作者感到时光流逝、人生短促、功业无成的切肤之痛。“砧声”也好,“蛩韵”也好,都是以声写静,又用环境的静谧反衬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并引出第三句。“静寥寥门掩清秋夜”由室外而室内,描绘作者寂寥冷清的居处,勾勒出无限伤怀的情绪。秋天秋夜又秋声,耿耿不寐秋夜长,愁上加愁,愁煞人也!
第二小段,一句一个“秋”字,一句一种心事,一种情怀。“秋心凤阙”,言为朝廷烦忧。元朝政治很少有安稳的时候,作者的命运也因之飘转如蓬草;“秋愁雁堞”,言为边防事操心。边防的不安定,让生活期间的每个人都有身危的感觉;“秋梦蝴蝶”,言人生的困惑感。这诸多的烦恼,让人生出人生如梦的感觉,希望像蝴蝶一样翩然飞出这烦扰的尘世。连用三个“秋”字反复抒怀,真是疲惫交加,肝肠百结,不胜愁思,为最后的第三小段作了过渡和铺垫。“十载故乡心,一夜邮亭月”是全曲的点睛之笔,羁旅在外的游子托月传情,在“十载”与“一夜”对比的巨大反差中,表达了浓郁的思乡情。
〔双调〕水仙子·客乡秋夜
赵善庆
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1],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2],孤雁数声,断梦三更。
[注释]
[1]嵯峨(cuó é):山高峻貌。
[2]檠(qíng):灯架,借指灯。
[赏析]
这是作者客居异乡时写下的一首小令,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下,梧桐悄然落下一片叶子,叶子在空中久久飘转,恋恋不肯落下。单调的捣衣声传得很远,这亲切熟悉的声音,激起我强烈的思乡之情,哪怕关山阻隔,千里迢迢!无奈白帝嵯峨,关山难越,卧后清宵,绵长无限,此愁何处可销?在漫漫长夜里,好不容易做了一个归家的美梦,又被数声孤雁凄厉的叫声惊醒,眼前只有一盏孤灯。
小令共三小段。第一小段情感的落点在“增归兴”上,写孤旅秋夜引起思乡之情。激发归思的,是“梧桐、砧杵、明月”这些意象。梧桐在夏末秋初就开始落叶,因此常用来代表“秋至”。李咸用的“片叶井梧秋”,岑参的“秋飒梧桐覆井黄”,都用梧桐象征秋天的到来。第一片梧桐树叶的悄然飘落,让人在这细微的瞬间,察觉凉秋即至。因其隐微,愈发让人感知岁时的悄然更替,意识到生命时光的减少,因而激起“悲秋”的情绪。一个“弄”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梧桐叶袅袅飘落的姿态,而且用拟人化手法赋予这片叶子对梧桐的缱绻不舍。“砧杵千家捣月明”化用了钱起的“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和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句意。明月下,视通万里,把故乡和客居地融合为一;砧声里,秋思千家,使天下离人两地伤情。思及此,更让游子伤情。第二小段前句写恨不得即夜行回家,可是关山万重,情感“碰壁”,愁情千回百折;后句写浓郁的乡思无处安放,更觉夜长难捱。第三小段写梦醒后更感孤凄。这三句,作者运用了倒置法,使句子萦回着一股潜沉回溯的意味。“寒灯”是旅途孤寂的象征物,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杜牧《旅宿》:“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孤雁是引起归愁的传统意象。刘禹锡《闻雁》:“接影横空背雪飞,声声寒出玉关迟。上阳宫里三千梦,月冷风清闻过时。”“孤、寒”正是作者此时的心境,作者把主观情感投注在馆内的“灯”和野外天空的“雁声”中,使情和景紧紧融为一体,在“断梦三更”处戛然而止,留有怅惘不尽的余味。
这首小令,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梧桐、砧杵、明月、关山、寒灯、孤雁”等大量的传统意象,其中每一个意象都能够串起大量的情感和意识流。经过读者的想象和体验,再创造出主人公所处的情境,十倍于作者提供的意象,因此,小令的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1]。黄添篱落[2],绿淡汀洲[3]。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4],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5]。
[注释]
[1]蒹葭(jiān jiā):芦苇。秀:开花吐穗。
[2]篱落:住家的篱笆。落,人聚居之处,即院落、村落。
[3]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4]沙鸟:指海鸥、沙鸥。
[5]几处危楼:几处高耸的楼阁。
[赏析]
稻子高粱硕果累累正丰收,江边蒹葭开花,颀长清秀。黄澄澄的果实挂满农家的篱笆,芳草惨淡枯萎遍布汀洲。树林中叶子凋残有些空疏,青山的形容也已经消瘦。沙鸥在秋风中上下翻飞,因为知道潮汛到来的时候。远望一片烟雾笼罩着万顷江面,迷蒙浩渺,那气象正是深秋,离地半竿的落日上,秋雁一声长鸣,掠过了几处高楼。
这支散曲写江头秋行所见所闻,描绘了一幅清丽明朗的秋景图,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是写景名作。作者用整齐而活泼的语言,描绘了四幅画。前四句为丰收图,是平视所见。江边、沙洲、篱笆,视野开阔,远近尽括;庄稼肥实密致与芦苇萧疏秀美,疏密相间,黄绿相衬,对比明朗。“黄、绿”借代“稻粱、蒹葭”,“肥、秀”写出了瓜果飘香、秋姿明秀的丰收景象,“添、淡”描绘了由夏转秋的变化过程,十四个字将秋色渲染得充满生机,富有诗意。“芦苇”的摄入,已现离愁情绪。五六句为萧瑟的秋山图,是远视所见。两句之间为因果关系,因为叶落千山,使山峰显露出突兀嶙峋的山体,着一“瘦”字,传神地描绘出山容清癯的容貌。七八句为淡远的秋江图,是从平视而远视所见。“沙鸟翻风”化用杜甫《登高》“风急天高”“鸟飞回”意,着一“知”字,把鸟、江和人连接为一体,这七个字以一连串的动作连贯起来,炼字准确。后一句,以“望”字领起了全句。秋色本虚,着一“沉”字,化虚为实,使秋色成为有重量、可触摸之物,不仅以万顷烟江烘托出秋光无限、秋色深沉,而且描绘了万顷烟江在秋色中的轮廓,也可理解为“万顷烟江蕴含着沉沉秋色”,可谓镌刻如画。
最后三句为设想之景。与其说是所见之景,不如说是因情设景。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落日、雁、楼”常为表达乡情的意象。孟浩然《途次》:“年心愁客心,乡思重相催。”刘长卿《秋杪江亭有作》:“日落更愁远,天涯殊未还……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岑参《巴南舟中夜书事》:“见雁思乡信。”司空曙《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白居易《江楼闻砧》:“一夕高楼上,故园千里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作者以此为媒介,接通了广阔的文化源;又以“半竿”“一声”“几处”皴染,使日在将落未落之间,雁声在已断未续之时,高楼在参差错落之处,触发羁旅思乡之情,不仅画面具有疏宕之趣,而且也将作者的愁情淡化为若有若无,使之从容典雅。作者的羁旅乡思之情从这四幅画中由实而虚徐徐出之,曲词俊雅,富有情趣。
〔中吕〕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旅中[1]
顾德润
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扁舟来往蒹葭岸,人憔悴云林又晚。
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2]。破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3],惊客梦晓钟寒。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寄平安[4]。
[注释]
[1]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为中吕宫带过曲,由同属中吕宫的“醉高歌”和“摊破喜春来”两支曲子组成。原缺题,据《全元散曲》补。
[2]囊底青蚨逐日悭:意为口袋里的钱一天比一天少。青蚨,传说中虫名,钱的代称。干宝《搜神记》:“南方有虫,名青蚨,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故《淮南子·万毕术》以之还钱,名曰青蚨。”悭:吝啬。此是“少”的意思。
[3]晚砧:傍晚的捣衣声。檐马:即檐间的铁马(风铃)。
[4]修一缄:写一封信。缄,将信封口,此代指信件。
[赏析]
顾德润,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末(1320年前后)在世。字君泽,一作均泽,号九山,一作九仙,松江(今属上海市)人。曾任杭州路史,后迁平江路史。《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雪中乔木”。
元曲中的散曲除过小令和套数之外,还有一种带过曲,是从套数里摘出来两支或三支连唱的曲调。带过曲是间于小令、套数之间的体裁,跟双叠或三叠的词调相似。这首带过曲表现了落魄仕子漂泊旅途的穷愁和乡思。前一曲主要写景,后一曲重在抒情,但情中带景。长江水远连天际,青山倒映碧水中,回头看望不到边,只有小舟来去穿梭在芦苇江岸。游子心烦,看山林烟影蒙蒙,一天又到傍晚。篱笆墙边的菊花经霜后金色消减,囊中的铜钱一天天变空,日子越来越艰难。晚风传来砧声惊破我的思绪,房檐上风铃声声让人愁肠百结,拂晓时寺钟又把思乡梦打断。归去难啊归去难,只能写一封信,写上两个字,报平安。
开篇四句的“醉高歌”描绘了长江远景,水面开阔,青山倒映水中,风光无限,点明作者是在行舟中。“回首难穷望眼”,“回首”表现了游子对“来处”的眷顾之情,“来处”何在?自然是他的家乡、故居;“难穷望眼”,一个“穷”字,表现了游子睁大眼睛,穷尽目力回望家乡,可是哪里能望得到?表明他已远离故乡,孤旅飘零,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惆怅涌上心头。三四句用“扁舟”写游子的孤独漂泊,用“蒹葭”衬托憔悴的游子。“云林又晚”点名时间,暮色苍茫,正是“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时候,“思归”之情愈炽,“又”字写出了这种“思归”情绪日复一日,不知何时是尽头的怅惘。“人憔悴”借景抒情,表现了游子愁云笼罩,愁思郁结,愁眉紧锁的境况。这支曲子寥寥几笔,勾勒长江旅途中的秋日风光和黄昏景象,与游子孤旅飘泊的寂寞、为生活奔波的艰辛相映衬,突显出迟暮潦倒、飘泊无依的情状,凄清苍凉的气氛笼罩篇首。
后七句的“摊破喜春来”则进一步刻画旅途秋色、游子穷愁,抒发沉郁的乡思。篱边黄菊被寒霜侵袭摧残,衬托游子的憔悴;“暗”借景抒情,实写游子心中黯淡。囊中的钱越来越少,日子也更艰难,思量前景,倍觉心寒,在这种心境中投旅夜宿,又无钱买酒,情状堪哀。故这“囊底”一句已为下文蓄势。“破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惊客梦晓钟寒”三句写游子夜晚的情状。先是“晚砧鸣”,“砧鸣”意味着天气日趋寒冷,人们日夜赶制寒衣。它打破了游子的思绪,加剧了游子的漂泊感,更引起游子对家乡的思念;“砧鸣”停后,夜更深,也更静了。接着,挂在檐间的铁马,被夜风摇动,发出有节奏而单调的响声,使穷愁的游子不能入睡,以至思绪沸腾,愁肠如断。然后是“晓钟寒”,寒风送来一声声报晓的钟声,惊醒刚要入梦的游子。游子就是这样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三句组成一组鼎足对,捣衣声、檐铁声、晓钟声,有远有近,由晚到晓,打破了旅途中夜的静谧,叩击着夜不能寐的游子之心,加剧了主人公心境的难堪之感。“归去难”是全曲的核心,它以一声长叹,道出了作者思乡而不能归去的隐衷,逼出全篇最后两句:“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在写给家人的信中,不言自己的穷愁潦倒,不言自己的漂泊心酸,而只用“平安”二字回报,体现了游子对家中人的体贴、宽慰,也表明了只有“平安”二字尚可告慰深深眷念自己的亲人,背后更透出游子的无尽辛酸。全曲层层渲染,情景交融,把游子迟暮、潦倒、漂泊无依的凄凉悲伤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雪中乔木”“曲中上品”。
〔中吕〕红绣鞋·晚秋
李致远
梦断陈王罗袜[1],情伤学士琵琶[2]。又见西风换年华。数杯添泪酒[3],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4]。
[注释]
[1]陈王:指三国魏曹植,封陈王。罗袜:这里指代美人。
[2]学士琵琶:化用唐白居易《琵琶行》事。白居易曾为翰林学士,谪居浔阳时,因感琵琶女的弹奏技艺和飘零身世而作《琵琶行》,有句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故云“情伤”。
[3]添泪酒:宋范仲淹《苏幕遮》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行人天一涯:《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
[赏析]
李致远(1261—约1325),名深,字致远。江右(今江西)人,至元中,客居溧阳(今属江苏)。李致远生活于元初,有才而穷困不遇,与文学家仇远相交甚密。据仇远写给李致远的《和李致远君深秀才》诗中谓其“有才未遇政何损,知尔不荐终当羞”“亦固穷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鹤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这支小令借晚秋之景抒写穷愁困厄。小令开头以虚拟实,从梦中与洛神相会着墨。洛神宓妃貌美,善弹七弦琴。一次劳动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河伯听到,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作者说从梦中醒来,有如白居易作《琵琶行》那样伤感,意谓自己与洛神同病相怜。然白居易尚有琵琶女同“青衫湿”,作者却只能与梦中洛神相会,愁苦内蕴其间。“又见西风换年华”,因西风而知秋至,人生又老去一岁,抑郁沉下僚,华发生两鬓,焉能不悲酸?于是,饮酒浇愁,几杯酒下肚勾起伤心的眼泪。因何下泪?作者欲言又止,更费人猜度。下句“几点送秋花”,在晶莹的几点泪光中送走了秋天的黄花,“几点”,无奈多余伤感,这种强自压抑而又不能抑制的满腹悲愁,更富有动人的力量。可是无奈又怎么办呢?还得继续东奔西走,营谋生计,独自一人浪迹天涯。结尾一句照应前曲的“添泪”,尤其惹人悲伤,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萧条的深秋,作者背着瘪瘪的包袱,骑着瘦驴,在让人断肠的小路上一步步远去。这支小令风格清丽,感情内敛,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秋光图,在留白蕴含丰富的内涵。
〔正宫〕小梁州·九日渡江
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1],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2]。山容瘦,老树替人愁。
[幺]樽前醉把茱萸嗅[3],问相知几个白头[4]。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5]。
[注释]
[1]棹:即划船。篷:即用竹木、苇席等制成的遮蔽日光、风雨的设备。
[2]“伤心”句:汉末王粲去荆州投奔刘表,未被重视,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心志。后以“王粲登楼”作客子思乡、怀才不遇的典故。
[3]茱萸:一名越椒,是一种有香气的植物。
[4]相知几个白头:叹年华已逝,白发催人老。
[5]黄花时候:即菊花盛开的时候,此指九月九日。“旧日风流”指过去的风流人物陶潜。
[赏析]
汤式,生卒年不详。字舜民,号菊庄。元末象山(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散曲作家。曾补象山县吏,因不得志,后落魄于江湖间。入明,流寓北方,明成祖朱棣为燕王时,待汤式甚厚。朱棣继位后,永乐年间亦常有赏赐。
汤式生活在元末明初,曾浪迹江湖多年。这首《小梁州》大约写于他流浪期间。小令从烟水茫茫的秋江之上一只孤舟写起。全曲写在一个特殊的日子,作者登上高楼,先写远眺大江的景象:茫茫秋江,一叶孤舟在风涛中浮沉出没,让人油然兴起人生孤独的慨叹;“烟水悠悠”烘托出一派凄凉迷茫的心绪。远隔浩浩大江,作者欲归而不能。继而写周围的山容。正是深秋时节,山上的树叶都落了,一派萧条,作者不禁伤心无语,感觉那枯黄的老树都为自己哀愁。然后写近景。作者在面前的桌子摆了两尊水酒。这一方座位是给自己的,那一方座位却空无一人。他给自己满上一杯酒,举杯时看一眼对面的空座,更生“少一人”之感,仰头将酒吞下,喉咙里辣辣的,辣辣的酒一杯接一杯,大醉时拿起茱萸放在鼻子下细细地嗅,仿佛要从茱萸的清香中嗅出故乡亲友的味道。他不由得对茱萸长叹,自己都年纪老大,家乡的父老亲朋有几人能活得白头到老?快乐容易找,但与故旧的情谊难以重拾。黄花依旧而人情已无;知音恒久远,真情永流传,这支小曲表达了作者对故友亲人的思念之情。
〔双调〕蟾宫曲·旅况
阿鲁威
理征衣鞍马匆匆[1],又在关山,鹧鸪声中。三叠阳关,一杯鲁酒[2],逆旅新丰[3]。看五陵无树起风[4],笑长安却误英雄。云树濛濛,春水东流,有似愁浓。
[注释]
[1]征衣:旅人之衣,比喻奔波之意。
[2]鲁酒:薄酒。春秋时鲁国所酿酒味薄。
[3]逆旅新丰:新丰,汉代京城长安附近县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逆旅,旅舍。唐代名臣马周未做官时客游长安,住在新丰旅舍中,受尽店主人白眼。
[4]看五陵无树起风:语出杜牧《登乐游原》:“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五陵,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均在长安一带。
[赏析]
阿鲁威(约1280—约1350),字叔重(一作叔仲),号东泉,人亦称之为鲁东泉。蒙古人,其名汉译又作阿鲁灰、阿鲁等。他的蒙、汉文都有相当高的水平,是元代蒙古族散曲家的优秀代表。
这首小令抒写了作者于羁旅行役中怀才不遇的慨叹。整理齐行装骑乘,匆匆跨上了征程。又亲历了关山的风尘,又听到了鹧鸪“行不得也”的啼声。送别的歌曲已经唱罢,一杯薄薄的水酒壮行,寄居在新丰客舍,不见知遇之人。看五陵荒芜,再无坟树惹起秋风,帝王的霸业也那样无凭。笑长安的事业功名,把多少英雄误尽。远方的云树濛濛一片,难辨难分,那滚滚东流的春水啊,就像我心中浓重的愁情。
小令共四小段。第一小段突兀而起,如天风海雨,奄忽而至。作者行色匆匆,一次次地整顿行装,穿越重重关山,耳畔鹧鸪声声。“征衣鞍马”言长途跋涉,公务在身,暗示不得不行之劳顿。“匆匆”言行速之疾,仿佛让人能听到马蹄的得得声。“又”,言身似浮萍,行踪飘忽,是作者的自伤、自嘲、自解、自叹。这里的“鹧鸪声中”,不一定是实指。在唐宋诗词中,常用鹧鸪鸣声喻不如意事、羁旅之愁。此处的鹧鸪声暗喻受官身所驱,辗转行役,心中明知是徒劳,却又无可奈何地不断踏上征程,表达了作者心与身的矛盾与苦闷。满目异乡山水,满怀离愁别绪,满耳鹧鸪声声,使曲子一开头就透着惯历风霜的沉郁悲壮。第二小段三句写旅途下榻时的愁绪满怀。“三叠阳关”是作者在孤馆中自己唱给自己听,在这支离别歌的反复哼唱中,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渲染得特别浓郁。“一杯”,反衬作者愁绪满怀,心事重重;“鲁酒”淡薄,反衬郁闷之深、愁思之浓。作者的愁思、郁闷、牢骚、失意、潦倒、孤寂、落寞,用故作洒脱的“一杯鲁酒”言之,更显得惆怅、无奈;更见辛酸、落魄。“逆旅新丰”用马周客乡受辱的典故,表达落魄风尘、怀才不遇的感慨。这三句运用了倒置法,营造了可巡回咏唱的效果,抒写作者下榻新丰旅馆后,欲归不得,欲罢不可之苦。第三小段写到京城后的感受。前句是对历史的睥睨,后句是对时世的牢骚。“树”是表示墓主地位和后人纪念的标志,“五陵无树起风”,表示汉家事业不名一文,当年的豪杰身后寂寞,他们所谓的功业尽成空。“笑长安却误英雄”既表达了作者猎取功名的自信、看淡功名的旷达,又含有书剑飘零、功业无成的自嘲和无奈。这两句把历史和现实熔铸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在此也是目空古今,却又难以实现抱负的惆怅、落寞。结尾三句借景抒情,“云树濛濛”从空间角度描写作者的愁之广漠,“春水东流”从时间的角度写愁之深长,这种“浓愁”包含历史、现实,身世、家国之慨。全曲纵横捭阖,悲壮苍凉,激越铿锵,大似词笔。
〔双调〕殿前欢·客中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1],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2]。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注释]
[1]青泥:指青泥岭,又名泥功山。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古为入蜀要道,道路崎岖曲折,坎坷难行。
[2]白草:枯草。连云栈:栈道名,在陕西汉中地区,全长四百七十里,为古代川陕地区栈道。
[赏析]
张可久(约1270~约1350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他的生平不可详考,只知他颇长寿,至正年间尚在世。仕途上不很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及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今存小令八百多首,套数九,是元散曲家中留存作品最多的,其数量是作品存世第二的乔吉作品的四倍。
这首散曲抒写作者蹭蹬仕途,半生挣扎的辛酸。眺望长安,前程一片渺茫,鬓发已银白斑斑,追随那南来北往的征雁,经历多少险难。泥泞路滑青泥岭,蜀中天险小剑关,红叶纷飞湓江岸,白草飞沙连云栈。得了个半纸功名,穿越风雪千山。
全曲共四小段。第一小段描述白发斑斑的作者眺望长安,只觉得前途渺茫的情景。“望长安”化用李白“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句意,此处“长安”指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元代统治者极端轻视知识分子,才华横溢的作者内心充满矛盾。他曾反复讴歌归隐生活的乐趣,可是又摆脱不了名利的羁绊。为了谋取前程,他长年累月淹留在外,一生仕途蹭蹬,却沉沦下僚。这其中有多少隐衷酸楚,有多少感慨不平,只有作者自己最清楚,“前程渺渺鬓斑斑”道出了作者的满腹辛酸。句首一个“望”字,既表示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渴念,又表明距离遥远,暗含可望不可即的酸楚。两句点明了滞留“客中”的原因。第二小段写奔波仕途的艰苦。“南来北往随征雁”描写自己的行踪,展示空间的广大和时间的辽阔。一个“随”字,暗示做幕僚身不由己的伤感。在天南地北、春夏秋冬的辗转奔波中,不仅要强颜侍人,还会遭遇风波,“行路艰难”正是作者的切身感受。“行路艰难”语带双关,暗含李白《蜀道难》诗意,语简情长,可谓和泪哽咽之语。
第三小段具体描写“行路艰难”。青泥岭,《元和郡县志》云:“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行泥淖,故号青泥岭。”剑关,地势险要,张载《剑阁铭》云:“一夫荷戟,万夫趑趄。”“红叶湓江岸”暗用白居易《琵琶行》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又云:“住近湓江地底湿。”一来表明天涯漂泊之感,二来用白居易触怒权贵遭贬谪之事,来抒发感叹:宦海风波险恶多!“白草”比喻苦寒,岑参:“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连云栈”比喻道路奇险。把“白草连云栈”联合起来,句意即查德卿《寄生草·感叹》云:“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此三句具有丰富内涵,它包含有不同时间的交织:“青泥”的长年云遮雾湿,可说是代表了一年四季,“红叶”代表秋天,“白草”代表冬季;它包含有空间的延伸:“青泥”句为蜀地,“白草”句为西北,“红叶”句则是江南。这样,便将“南来北往”的时空具象化,把“行路艰难”形象化了。
第四小段结尾两句,是全曲的小结,是作者对追求功名旳总体评价。作者用“风雪千山”总结奔走仕途的艰辛,用“功名半纸”概括历尽千辛万苦追求的目标,二者对仗工整,形成强烈的对照。“半纸”,表示无足轻重,体现了作者对“功名”二字价值的认识,流露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功名富贵的轻视。然而,功名既不值得追求,而又不得不去追求;明知“前程渺渺”却还要奔走于千山风雪之中,这是何等的矛盾!这种矛盾使作者的一生染上了悲剧的色彩。这种悲剧不仅仅是属于作者个人的,而且代表了当时无数知识分子的命运。结句表达了对轻贱人才的蒙元统治者的愤怒抨击,也是对生活期间的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双调〕蟾宫曲·旅怀
郑光祖
弊裘尘土压征鞍[2],鞭倦袅芦花[3]。弓剑萧萧[4],一径入烟霞[5]。动羁怀[6]、西风禾黍[7],秋水兼葭,千点万点、老树昏鸦,三行两行、写长空哑哑,雁落平沙[8]。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艖[9],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注释]
[1]蟾宫曲:曲调名,也叫折桂令。
[2]弊裘(qiú):破旧的皮衣。
[3]鞭倦袅芦花:慢慢挥动着鞭子,抽打得芦花摇曳。袅:摇曳不定貌。
[4]萧萧:这里是形容行人带着弓剑的神态。
[5]烟震:山水的气岚。
[6]羁怀:旅客的情怀。羁,辔头。
[7]禾黍:庄稼。
[8]写高寒呀呀:写同“泻”,这里作斜飞解。呀呀,雁的尖叫声。“长空”有的版本作“高寒”。
[9]纶竿钓槎:纶,丝做的鱼绳,竿即钓竿。钓艖(chá),钓鱼的小船。
[赏析]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按:这首小令又名《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一名《蟾宫曲·梦中作》。这首小令《阳春白雪》题作白贲,《御定词谱》也题作白贲词《百字折桂令·弊裘尘土压征鞍》,字句略异。
这首小令抒写了游子的羁旅愁怀。骑在马上,衣衫破弊,满身灰沙尘土;马鞭儿也已懒得像芦花那般摇舞。客子佩带着冷清清的弓剑,一直走往晚云的深处。西风把庄稼吹得哗哗作响,寒澄的秋水掩映着苇芦,这一切都拨动了久客他乡的愁绪。瑟缩的乌鸦,黑压压地站满了路旁的老树。三两群雁阵,在高天中排列成字,又呀呀地俯冲着,在平旷的沙滩上驻足。曲岸西边,水流在急速地打转,张设着渔网钓竿,有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泊住。断桥东头的溪滩上,茅舍疏篱,望得见几家村户。红叶黄花,缀满了秋天的山谷。这一切都已悲凉不堪,况且客子漂泊在天涯的长途!
小令从人物入手,勾勒出一幅倦客羁旅图。“弊”“倦”“萧萧”等字,显示了征人长途跋涉的经历;而“一竟入烟霞”则含有漫无目的、不知所之的迷茫意味。然后,以“动羁怀”三字,带出一串冷落的秋景,深深触动远行人的情怀。作者选择一系列富有特征的荒村景物,运用白描手法,从地上到空中,从西边到东边,从容写来,挥洒自如,笔如转环,绘制了一幅带有立体感的凄凉秋景,画面的凄清,用字的雅丽,音调的谐婉,给人以艺术上精美的感觉。
结尾两句“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点明了作者本意,不仅使前边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而且把萧疏的秋景与天涯游客的思情紧紧交织在一起,有画龙点晴之妙。这同马致远的名作《天净沙·秋思》一样,都是在写景之末点明“人在天涯”,用景色来衬现旅愁。只是《秋思》小令仅有寥寥数语,用语经济,这首《旅怀》用了许多的衬字,句法变化大,意境也写得更加开阔。《太平正音谱》评云:“出语不凡,若咳唾落于九天,临风而生珠玉。”
〔中吕〕普天乐·浙江秋
姚燧
浙江秋[1],吴山夜[2]。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寒雁来[3],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4],怕离别又早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5]。
[注释]
[1]浙江:即钱塘江。为兰溪与新安江在建德会合后经杭州入海的一段。因为通海,秋天多潮,以壮观著称。
[2]吴山:山名,也叫胥山,在今杭州市钱塘江北岸。
[3]寒雁:秋分后从塞北飞到南方来过冬的大雁。
[4]青灯:即油灯。因发光微青,故名。
[5]宁奈:忍耐。些些:即一些儿。后一个“些”字读“sā”,语尾助词。
[赏析]
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洛西(今属河南洛阳)人,祖籍营州柳城(今属辽宁朝阳)。他的祖先在辽金两代做过高官,伯父姚枢,金亡后仕蒙,后来加入忽必烈幕府,是元初著名的汉族儒臣。姚燧三岁那年父亲姚格亡故,伯父姚枢收养了他,并对幼年的他非常关切,要求也十分严格。姚燧三十八岁被荐为秦王府学士。一生仕途坦畅,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这首小令是姚燧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送别友人的难舍深情。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北雁南来,荷花凋谢。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小令分为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诉说作者的离愁别恨。开头大笔勾勒,仅用八字就为送别地描绘了一幅辽阔清冷的秋夜江山图,借浙江的秋潮、吴山的夜色,渲染离愁别恨。紧接着用“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分别照应前句的浙江、吴山,以“愁”比“潮”,以“恨”比“山”,形象深刻地写出了离愁别恨之多、之重,正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绵绵不绝。中四句为第二层,写“怕离别又早离别”的孤凄处境。天上,寒雁哀鸣;水池中,芙蓉凋谢,寒塘雁影,秋景萧条,更兼秋雨绵绵,冷雨敲窗,黯淡令人凋朱颜。作者采用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的写法,动静掩映,层层渲染,将读者的视线导引到室内的主人公。对室内主人公的描写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寒舍、青灯、书,烘托出主人公的孤影伶仃。人物的心情从“寒雁、枯荷、冷雨、青灯、书、舍”几个意象中衬托出来,更具有深沉含蕴的感染力。在充足的铺垫后,用“怕离别又早离别”点化,使“怕离别”的心情增添了令人心悸的动人力量,而“早离别”又使别情变得撕心裂肺。作者着意刻画这孤寂冷清的处境,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渴盼之情,又描写出友人别离后自己的悲伤难过。期盼、向往和呼唤,使友人感到自己是他离不开的朋友,增进了彼此间的友情。末三句为第三层,写不忍别离。“今宵”与“明朝”以时间之仓促,突出短暂相聚的珍贵,可谓“一刻值千金”,极言彼此情谊之深,对方在自己心目中地位之重。“醉也”“去也”连用表肯定的“也”,一咏一叹,堪咏堪叹,俯仰之间甚是感慨。到了“宁奈些些”,不仅词气唏嘘,简直是强忍哽咽,情不能自已。全曲描画了三幅图,由送别地点,转而想朋友去后自己的孤寂,继而回到送别地饮饯行酒,场景转换,情感流连,益转而情愈浓,是写别离、友情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