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看不见的手”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开创现代经济学的《国富论》(1776)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比喻。他说,每个经济主体仅仅从个人利益出发进行经济决策,但他们之间的行为却十分协调,整个经济运行秩序井然,就好像是有人在指挥每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一样,但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指挥,所以,斯密把促使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行为相互协调的力量称为“看不见的手”。

经济运行中的信息问题

斯密对“看不见的手”的分析,主要是从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最为基本的行为动机角度展开的,并没有深入讨论经济主体面临的信息问题。斯密还明确指出,“看不见的手”比任何“看得见的手”都更加有效,这为后来学术界在20世纪中前期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比较优势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在这一争论中坚持认为市场机制远优于计划机制的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A.Hayek,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社会中知识的应用》(1945)一文中,把隐含在斯密相关论述之中的“每个经济主体都在盲人摸象”这一事实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合理经济秩序问题的独特性质,完全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必须利用的关于各种具体情况的知识,从未以集中的或完整的形式存在,而只是以不全面而且时常矛盾的形式为各自独立的个人所掌握。因此,一个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是如何利用并非整体地给予任何人的知识的问题。[7]

哈耶克认为,经济运行面临的独特困境是知识是分散的,每个经济主体都只了解全部知识中的一个极小部分。由于任何人都是整个社会分工系统的一部分,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必须相互协调,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秩序。实现协调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集中计划,即每个经济主体把自己掌握的局部知识都传递给某一中央机构,然后由该机构在综合全部知识以后,对每个经济主体发出命令,每个经济主体根据命令从事相应经济活动;另一种是分散决策,即由每个经济主体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分别做出决策。哈耶克认为,由于中央计划者在决策中所依赖的统计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缺陷,所以,经济的良好运行不可能采取第一种方式,只能采取第二种方式。

解决信息问题的价格

哈耶克接着分析道,采取第二种方式也同样面临问题,即每个人的分散决策不能仅仅依靠他个人掌握的信息,从而需要一个可靠的低成本信息渠道,把经济主体需要的、除他自己所掌握的有限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传递给他,而价格体系正是这样一种信息传递机制。

在哈耶克看来,价格体系使得“我们都在盲人摸象”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价格就相当于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每个人只需要观察价格,就相当于看到了整个经济体系这头“大象”。这与《大般涅槃经》中说的只要“勤修圣道”就可以避免盲人摸象、得见佛性(见第1.1节),在逻辑上是一样的。

通过“勤修圣道”是否就能“得见佛性”,已超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但是,本书基于康德批判哲学基本框架的详细讨论表明,面对现实社会中的经济金融现象,盲人摸象是不可能避免的。在下一节,我们以哈耶克所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为例,对此做一个初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