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
- 赵家祥
- 4507字
- 2020-07-09 17:21:55
二、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
要说明人的活动是对象性活动,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对象性存在物。对象性存在物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11]。
第一,人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当做对象。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人有自我意识,人能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区别开来,把自己当做主体,把自己的生活当做对象。动物则没有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活动区别开来,没有自我意识,不能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当做对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12]正因为人能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区别开来,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所以人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动物不能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区别开来,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当做对象,所以动物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第二,人不仅把自己的生活当做对象,而且把周围环境当做对象,人的活动是有外部对象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3]这就是说,人与动物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人有自我意识,能把自身和周围环境区别开来,把自身当做主体,把周围环境当做客体即对象,从而发生对象性关系;动物则没有自我意识,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它与自己周围环境的关系,不是对象性关系。人的活动之所以是对象性活动,就是因为人的活动之外有自己的对象,人把自身之外的物当做自己活动的对象。一个存在物,如果没有意识到自身之外有自己的自然界,他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同样,一个社会存在物,如果没有意识到自身之外有自己的存在物,他也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马克思举例说:“饥饿是自然的需要;因此,为了使自身得到满足,使自身解除饥饿,它需要自身之外的自然界、自身之外的对象。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要,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是使我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14]
第三,人不仅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当做对象,不仅在人之外有对象,而且一个人可以作为另一个人的对象,人与人之间可以互为对象。孤立的个人既没有对象,也不是他人的对象,所以它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实际上是非存在物,或者只是在思想中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存在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因为,只要有对象存在于我之外,只要我不是独自存在着,那么我就是和在我之外存在的对象不同的他物、另一个现实。因此,对这个第三对象来说,我是和它不同的另一个现实,也就是说,我是它的对象。”“只要我有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以我作为对象。”[15]马克思的这些话确实有些费解。我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既讲了人与外部对象的关系,又讲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外部对象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为中介。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发生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中介。同样,没有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没有外部对象的存在,不是为了共同改造外部对象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发生关系,或者说就没有必要发生关系,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中介。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互为对象的关系。甲是乙的对象,同时乙也是甲的对象。如果把主体作为第一者,把这个主体的外部对象作为第二者,那么互为对象的甲和乙就都是对方的第三者,两者既然互为对象,就说明二者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一个对象对另一个对象来说都是“不同的他物、另一个现实。”
第四,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唯心主义者片面夸大人的能动性的一面,而且是抽象地夸大人的能动性的一面;旧唯物主义者则看不到人的能动性,片面夸大人的受动性的一面。这两种割裂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内在统一的观点都是错误的。马克思超越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关系上的对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二者统一起来。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论述:“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这是说,它是感觉的对象,是感性的对象,从而在自身之外有感性的对象,有自己的感性的对象。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是说它是受动的。”“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6]人要追求自己的对象,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人要克服外部对象的制约和限制,就要有激情、热情。欲望、热情、激情这些人的非理性因素,是人的能动性的重要内容。马克思非常重视非理性因素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说明了什么叫对象性存在物,就为说明什么叫对象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谓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是说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感性的、现实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个对象世界既是劳动的物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17]
与人的对象性活动密切相关的是世界的二重化问题。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实践所导致的世界的二重化,表现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是世界分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是世界分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
我们先简要说明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所谓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能动的反映、把握客观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又包括意识活动的结果,即意识活动所创造的意识、观念。主观世界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结构是十分复杂的,从总体上看,既包括知识、理论等理性因素,又包括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是知、情、意的统一体。客观世界是指可以感知的物质世界,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包括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是这种物质运动的总和。客观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自然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活动而独立存在,既包括人身外的自然,又包括人自身的自然。社会存在虽然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自然存在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而并非是意识、观念的存在,并非是感觉和观念的集合体。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区分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这就是说,主观世界既不是客观世界自动分化的产物,也不是对客观世界消极被动的“直观”的结果,更不是由各种“先天范畴”综合感性直观材料形成的。就其发生而言,实践是主观世界形成的最切近的基础。正是在实践活动中客观物质世界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从而分化为主观世界。
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然界,即人类产生之前的先在世界;第二,在人类产生以后,自在世界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尚未达到的自然界,即未经人的实践活动改变过、未打上人的实践活动印记的自然界。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人的实践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人化的部分。人类世界又称为属人世界、人化自然,是指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自然界,即经过的人的实践活动改变过、打上人的实践活动印记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一样,也具有客观实在性。人并不是在自在世界之外无中生有地创造人类世界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在世界的某些部分改造为人类世界的。人的实践活动,只能改变自在世界即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乃至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但不可能消灭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人类世界虽然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产物,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具有社会历史性,但是,人类世界、人化自然的自然属性一点也没有减少,它的客观实在性一点也没有减少,它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制约性一点也没有降低。不仅如此,前人改造过的自然界,对于后人也仍然具有先在性。
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的实践活动把自在自然同化于人自身,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同时又把这种本质力量对象化于人类世界。第二,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自在世界,极大地影响自在世界的发展变化。第三,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二者的界限不是泾渭分明的。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将自在世界转化为人类世界,在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之间架起一道由此达彼的桥梁。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所及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和加深,人类世界也就不会永远固定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和层次上,自在世界的越来越多的部分被人类所认识和利用,从而形成人类世界的组成部分。我们今天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比人类初期广阔得无可比拟了。由此可见,离开人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仅仅从自在自然的角度,是无法全面理解人类产生以来的自然界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费尔巴哈离开人的实践活动纯自然主义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情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几个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的。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人的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