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献综述的含义和目的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研究的发展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19]简单说,文献综述是一种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文献进行的“再研究”,属于“元研究”,即“研究之研究”的范畴。

对学术研究而言,文献综述就像是路标,它可以帮助读者识别研究的起源与进程,告诉读者哪些作品是未来研究最重要的根源。重温前人所做的研究,可以使研究者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研究什么,可以研究什么。批判性文献综述犹如清晰的研究地图,它帮助研究者总结以前的研究信息,指导研究者以后的研究路线,推动研究或知识向更深层次发展。从世界范围看,大凡成功的学者都非常重视文献综述,也精于文献综述。[20]

二、文献综述的目的

文献综述是对某个特殊主题之下的学术文献的批判式调查,是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五个主要目的。

(一)对研究问题进行定义并进行限定

任何一个研究问题都是从属于某个研究方向或领域之下的,这正如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地图一样,当我们需要在地图上寻找并确定我们的方位,我们通常需要先知道一个更大的地区范围。比如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旅游,先要知道它在山东省的济宁市,借助地图知道它处于山东的西南方向,可能还发现它的北方不远就是泰山和济南。进行文献综述的过程,正如在研究地图上为自己要进行的课题寻找位置一样。比如要研究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策略,要先知道它是阅读学习研究范畴之下的,在这个范畴之下包括哪些分支研究方向,比如阅读学习的过程、阅读学习的困难、阅读学习的指导、阅读学习的影响因素,以及阅读学习的策略。大的研究领域是比较容易确定的,文献综述则需要帮助研究者在这个广阔的背景下,找到真正感兴趣的、要探索的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焦点。

(二)明确自己的研究视角

学术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研究者所在研究领域的已有知识体系进行某些推动和补充。只有了解了别人已有的研究状况,才可能为自己的研究打好基础。文献综述需要达到的效果是:

研究者A、B、C在本人将要进行的研究上有这样一些发现,研究者D对这一研究方向有了新的补充,本研究基于研究者D的观点,进一步讨论有关问题……

(三)避免重复已有的研究

研究的选题最忌讳的是人云亦云,别人对一个问题已经讨论过,甚至已经有深入的研究,这时再选择这样的研究主题,就有模仿或者抄袭之嫌。而进行文献综述正是为了避免让研究者犯这样的错误。当研究者对所选取主题的已有研究有了大概的了解,就可以和自己将要进行的研究进行对照,看别人的研究和自己研究的不同是什么,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四)选择研究方法和测量的工具

通常情况下,已有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是文献综述容易忽略的部分。原因之一是文献本身在这部分就比较薄弱,或者不够重视。事实上对教育类学术研究来说,亟须加强研究方法的规范和科学性。对文献综述来说,研究者需要讨论已有研究在方法选用、研究设计、研究工具等方面的长处或不足,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自己的研究选用怎样的方法更为合适。对已有文献研究方法的综述,还可以在研究设计的过程、研究工具的类型、测量技术等方面,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经验,从别人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应该注意的问题,别人所提及的研究方面的失误或不足也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很多借鉴。

(五)帮助研究者将自己的发现与已有研究相联系

每一个研究在结束之时都需要与先前已有的研究相联系,研究者需要将自己的研究焦点,与整个研究地图中前后左右存在的其他人的研究结论、观点和发现等进行一个对照,方便其他的研究者了解和进一步探索。这一项工作不是在文献综述部分讨论,而是在整个学术论文最后的讨论部分进行的,虽然同样需要回顾一些文献,但目的有所不同,研究者是在自己的研究结束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具有的价值和存在的不足。

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文献综述,需要回答以下10个问题:

(1)在将要研究的主题之下,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2)研究的主要概念或主要变量具有怎样的特征?

(3)这些主要概念或变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4)有关这个研究主题,已有的理论有哪些?

(5)在已有的研究中,存在怎样的缺陷或不足?

(6)还有哪些观点有待检验?

(7)哪些证据是缺乏的、不全面的、互相矛盾或非常局限的?

(8)为什么要研究目前所确定的这个问题?

(9)你希望当前的研究对这个主题有怎样的贡献(你的研究价值是什么)?

(10)已有的研究设计或研究方法,存在哪些有待改进之处?